桂枝、肉桂、桂心的异同变迁与考证

桂枝本草源流古今变异考究(二)
 
汤一笑原创 2010-07-28 经方医学论坛首发
(2011年11月8日第二稿 )
 
杂说1:仲景桂枝去皮营销科学
 
       《伤寒论》中“桂枝”药物下多有“去皮”二字,明清以来医家对“桂枝去皮”的解读发生了分歧,主要有两派:一派认为是桂枝条去掉外皮用桂枝木芯(下称木芯派);一派认为应该是就是桂的身皮或枝皮去掉外粗皮(就是用桂心之类)。本草源流考证的结果证明,“桂枝去皮”的意思就是桂的身皮或枝皮去掉外粗皮。
     
   马王堆出土医书《五十二病方》中没有记录有“桂 去皮”之类的字样。但马王堆1号墓(公元前168年葬)出土的小片桂实物却是已除去外粗皮的板片状桂皮(浙樟)。
葛洪的《肘后卒急方》编撰于310年左右,公元500年陶弘景增补《肘后救卒方》为《肘后百一方》,现在能见到的是金代杨用道《附广肘后方》(1110年左右 未经宋改 今有明、清版),此书比较完整地保留了葛洪、陶弘景的原样。其中肉桂药名出现4次(本人所见版本为3次),桂肉1次。此书桂的配伍最多,其次是桂心。值得注意的是,此书出现三次“桂 削去皮”,其中有两次为“好桂,削去皮”,都出现在某一类方的方首部分,从其文字表述的古典性来看,应该为葛洪原文而非后人补入。
 
   454-473年陈延之《小品方》残卷27方(649年以前写本 日本未经宋改本)中,16方中配桂肉,此书桂类药桂肉最常用。《小品方》的“桂支汤加乌头汤”中的配桂肉。陶弘景(456—536年)所处时代与之基本相同,可以推测此时期医方中的桂类药药名主要为桂肉。《小品方》大量的收入了《伤寒论》的方子。钱超尘认为,这本书和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非常紧密的血统关系。现在我们常见的今人辑校本《小品方》,其卷一开头部
分应该是引自日本发现的古典残卷,内容相同,此处桂类药基本都是桂肉。其后部分桂类药就以“桂心”为主了,应该是公元649年之后被人修改过的内容。可以认为在陈延之时代,可能“桂肉”是桂类药的主药名。通观此书,除卷第一《述旧方合药法》中有“合汤用桂、浓朴、黄柏诸木皮者,皆削去外粗皮也”外,所有桂类药下再无注“去皮”字样,可以证明当时所谓桂“去皮”,就是指桂皮去除外粗皮取其“肉”。
 
   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公元490年左右)“序录”中有云:“ 凡用操尚银、浓朴、杜仲、秦皮、木兰辈,皆削去上虚软甲错,取里有味者秤之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凡方云用桂一尺者,削去皮竟,重半两为正”。陶氏此说,唐代《新修本草》沿用。
 
   隋雷敩《雷公炮炙论》(600年左右)紫桂条目有凡使,勿薄者,要紫、浓者,去上粗皮,取心中味辛者使”。关键是此书称这种“去上粗皮”的桂皮叫桂心”。此书也说明隋朝之前桂类药只有桂皮类,没有嫩枝条全体的桂类药,因为这本书也完全没有提及。
 
   《本草经集注》和《雷公炮炙论》这两本书对当时中医药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估计正是这两本书的影响,导致隋唐五代桂心成了桂类药最普遍的称呼。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唐《新修本草》桂类药的内容基本沿用了〈集注〉的原话(见上)。苏敬还增加了“(牡桂)黑箱法小枝皮肉多,半卷”,并总结了唐代之前桂类药的名称(牡桂小枝皮)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目前的可靠文献资料表明,唐之前桂类药的最常用的名称就是“桂”“桂心”和“桂肉”(肉桂和桂肉意同)。日本奈良时代的756年,孝谦天皇把从唐进口的桂心等药物进献给东大寺,在现存的当时进献目录上载有桂心的名称,其实物至今仍保存在正仓院。调查实物的结果,是属于C.cassia及C.obtusifolium类,大小不一的板状-半管状-管状的树皮,而且都去掉了外粗皮(木栓层)。
 
   真柳诚先生的《林亿等将张仲景医书的桂类药名改为桂枝》一文已经翔实的论证了:“
仲景医方的桂枝当是桂皮(肉桂)”的观点,那么《伤寒》中“桂枝去皮”只能是桂的身皮或枝皮去掉外粗皮。真柳诚先生的有关论证中医人士很有必要在网上搜来仔细看看,这里就不多费笔墨了。
 
   另外,我们今天看到的北宋改本《千金方》和《金匮玉函经》都是林亿等人改定的(北宋改定医书在1068—1077年间),《金匮玉函经》卷七“方药炮制”有“桂削去皮,用里黑润有味为佳”,从中也可推断其“桂”应为树皮,也说明了“桂枝去皮”是什么意思。在宋改本《千金方》的新校方例中林亿等人论药的辨正时说“桂心盖取其枝中之肉”(枝之最外为粗皮[木栓层],木芯为骨,两者之间为肉),林亿在两处都提到桂类药的处理,根本不涉及“桂的嫩枝全体”之类的东西,何来“桂木芯”之物?据此也可以推断林亿等校正的药名“桂枝”最可能就是指桂的枝皮,因为林亿的这一说法完全是继承了前代《唐本草》中“其牡桂嫩枝皮,名为肉桂,亦名桂枝”的说法。这也可以推测林亿等人改定的《伤寒论》等医书中的药名“桂枝”原本就是“桂肉”或“桂心”之类。林亿等将张仲景医书的一些桂类药名改为桂枝,一是为了药物和方名统一;二是因为唐和五代以来“桂枝”指的就是“桂”或“桂心”之类,这么改也名正言顺,很自然,他们和当时的医家不会认为有什么不妥。
 
   1116年身为北宋官府药材辨验官的寇宗爽《本草衍义》的总叙有云:“合药分剂料理法则中言,凡方云用桂一尺者,削去皮毕,重半两为正。既言广而不言狭,如以半两为正。且桂即皮也,若言削去皮毕,即是全无桂也。今定长一尺,阔一寸,削去皮上粗虚无味者,约为半两,然终不见当日用桂一尺之本意,亦前人之失也。”这里也清楚注解了北宋林亿等人所说的“桂枝去皮”实际是什么意思。
 
   宋本《伤寒论》桂枝人参汤有 “桂枝四两(别切)”字,“木芯派”有人问肉桂能切吗?以做质疑。伤寒论中用桂枝的方很多,应该只有桂枝人参汤中的桂枝出现“别切”语。唐本《伤寒论》中,元大德唐本《伤寒》有这句,保元堂本唐本《伤寒》为“桂枝四两去粗皮”;《金匮玉函经》无此“别切”语。而学术界多认为《金匮玉函经》是唐本《伤寒》的底本。所以首先有理由认为“别切”一语可能是后人加入的(补充:敦煌医籍中的《方书 S.3347》中有“桂心 三两 切”;《方书 P.2882》中有“桂心 三两 细切”,说明北宋之前的方书中桂心确实有存在要求“切”的情况)。其次,就算原来有“别切”字,也没什么问题,
肉桂能切吗?当然可以,《伤寒》药物中有一个药物形态最接近肉桂,就是厚朴。在《伤寒论》中,厚朴也是去皮的,按照“木芯派”桂枝去皮的解释,应为去掉树皮的厚朴木芯,这显然是不通的。伤寒论中药物所说“切”,多是生姜之类湿物,其实干药物湿润后可切,宋本《伤寒论》卷十桂枝麻黄各半汤中的杏仁“汤浸,去皮尖及两人者”。去皮尖要先“汤浸”,桂枝人参汤中桂枝是后下的,有时间湿润。当然也可以“汤浸”后再切。如何切?《金匮玉函经》卷七“方药炮制”中有“厚朴即斜削如脯法”。切桂之皮大概也是如此。
 
       1988年版部颁标准《全国中药材炮制规范》和各版《中国药典》中,肉桂的炮制方法基本都是“去粗皮、捣碎块”。但有些地方的炮制传统,肉桂是切片或切丝的。《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肉桂》:“刮去表面粗皮,淋水润透(冬天也有用蒸笼蒸软的),切成丝,低温干燥。”《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肉桂》“肉桂将原药刮去栓皮。略浸,取出,稍润。切薄片。晾干。”传统上肉桂的入药形态应该主要有三种:小碎块、丝或片、粉。
 
   北宋校定的医书中“桂枝”药名下注明“去皮”,本意就是“削去皴皮”或“去粗皮”, “去皮”属于简写。北宋官修的《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是古方书中对桂类药物的用词最规整的。《太平圣惠方》中如果药物为“肉桂”,则绝大多数会在后面注明“去皱皮”;而在药物“桂心”后面是没有类似标注的。《圣济总录》类似,基本上每个药物“桂”后都注明“去粗皮”;并且如果药物使用了“桂心”一词,则后面就不会再注明“去粗皮”。“桂心”之后不注明去皮,是因为已经去掉外粗皮的桂皮才叫桂心。
 
   孙朝宗说见刘完素(约生活于1110-1209年河北金)《伤寒直格.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中“桂枝汤”的桂枝下注有“去皴”;麻黄汤方剂中桂枝下注“削去皴皮”(刘河间或许看过某种古医籍,不知孙先生看的是哪个版本的刘书)。皴(cūn),皮细起也。—《字略》,就是表皮上裂纹状突起,我们一般看看路边的树皮就明白是什么东西,一般情况下,只有比较老而粗的枝干、身干的树皮表面才会起皴,嫩枝的表皮比较光滑的,这说明南宋刘河间行医时期的北方金地医家所用之“桂枝”还是桂皮,而且似乎不是嫩枝皮,但略晚些的同在河北的医家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却已经区分成肉桂补下焦,桂枝善发汗了。
 
   敦煌文书中《张仲景五脏论一卷 P.2115》中也有 “杜仲削去朘(应该为皴字误写)皮,桂心取其有味”的类似说法,其意思参见隋代《雷公炮炙论》杜仲条目:“凡使,先须削去粗皮”;东晋陶弘景的《名医别录》杜仲:“今用出建平、宜都者,状如厚朴,折之多白丝为佳。用之,薄削去上皮,横理,切令丝断也”。
 
   在1700年以后,“桂枝”一词已经转变为以细小嫩枝为主,取代枝皮成为桂枝,一直至今(详见〈桂枝本草源流古今变异考究〉(一))。“桂枝去皮”的问题,在清代之前基本不存在,真正成为问题大概发端于清初1674年张志聪的《本草崇原》对“去皮”的错误解释:“桂枝去皮,去皮者,只取稍尖嫩枝,外皮内骨皆去之不用”。在桂的细小嫩枝取代枝皮成为桂枝后才真正成为了医家的疑问,加上基本同时又出现有医家使用去皮的桂枝木入药,这个问题才变得混乱起来。此前中医药史上基本无此问题。
 
     大约在张志聪《本草崇原》的同时,柯琴就批评过去皮用桂枝木的说法。他成书于1669年的伤寒论注. [卷一] 桂枝汤证上 》:“桂枝之去其皮,去其粗皮也,正合解肌之义。昧者有去肌取骨之可笑。”
 
另外,也有些人以为唐宋“桂心”是指嫩桂枝条,民间有称嫩柳枝、桃枝为柳心和桃心的,唐宋方书中也确有柳心、桃心的称呼,但以此认为古典的“桂心”当然是一种误会。
 
   桂枝(皮)为什么要“去皮”?最早或者由于肉桂系热带及亚热带植物,空气湿度较大,在肉桂树较老的枝条表皮上会有一些苔藓类低等植物寄生,入药时自然亦应“刮去”。后来也有医家解释为外粗皮有毒的。“医者意也”,我这里也“意”测一下古人的心思:桂枝木芯为骨,外粗皮(木栓层)为皮,两者之间为肉,“桂枝本为解肌”。外感病邪在肌,用桂之肉、辛发解肌之意,去掉外粗皮意为便于辛发解肌。外感病邪在皮用麻黄。麻黄中空有节,如竹形,宛似毛孔。所以用麻黄发汗,所以麻黄要去节、取其通透之意。纯属于个人臆测,未必当真,但古人用药确实会使用这种思维方式,也是很正常的。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
 
   总之,林亿等所说的“桂枝去皮”其实质就是六朝~隋唐五代北宋初医家最常用的“桂心”(桂的枝皮去掉外粗皮)。
 
      现在的《药典》并不收录“桂枝木”,说明编制者是清楚宋代以来“桂枝去皮”的真实含义的,且并不认可无皮桂枝木的药效。 
 
杂说2:药用桂与香料桂
 
       肉桂是人类最早发现并应用的香料之一。桂皮类商品中,药用肉桂只是其中特殊的一类。而所有品种的桂皮基本都可以作为香料桂(食用或提取香精),只是品质参差、风味各异而已。中医人士关键是认准《中国药典》规定的肉桂即可。
 
       《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的肉桂为:英文名CORTEXCINNAMOMI;【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性状】本品呈槽状或卷筒状,长30~40cm,宽或直径3~10cm厚0.2~0.8cm。外表面灰棕,稍粗糙,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有的可见灰白的斑纹;内表面红棕,略平坦,有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棕而较粗糙,内层红棕而油润,两层间有1条黄棕的线纹。气香浓烈,味甜、辣。【含量测定】中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桂皮醛(C9H8O)不得少于1.5%。”这个是鉴别药用肉桂的关键。有学者以桂皮醛为主要指标成分对樟科植物肉桂组的8种传统肉桂(肉桂、越南清化桂、柴桂、野黄桂、银叶桂、钝叶桂、天竺桂、川桂)进行分析,结果只有肉桂和越南清化桂符合药典的药用标准。中医传统上以越南清化野生高山肉桂最优,有清化玉桂之誉,其上品内表皮腻滑如玉,油性足,嚼之特别清香,化渣。过去国产肉桂以广西大瑶山区所产野生桂质量较好,旧称黄瑶桂,品质上乘的还有西江桂。目前国内肉桂的主要栽培品种是中国肉桂、南肉桂和锡兰肉桂。中国肉桂适生性强,分布广,是目前国内主要当家品种。南肉桂(即越南清化桂)是中国肉桂的大叶变型,1967年以来,我国从越南广宁省多
次引入本种的种子、苗木,分别种植在粤、桂、云、闽、浙等省(区),南肉桂无论是桂皮厚度还是桂油含量都高于中国肉桂,适生性又强于锡兰肉桂,是国内较为理想的栽培种,值得推广使用。锡兰肉桂原产地在斯里兰卡,是国际上著名的优质品种,我国广东、海南、云南、广西等地有引种栽培,目前还处于小规模试种阶段,没有大面积种植。我国是世界肉桂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根据1994年不完全统计,全国种植内桂面积约260万亩。我国桂皮类商品80%以上用于出口,肉桂产品的三大销售区是美国、日本和西欧。西方人比东方人更爱肉桂的芳香气,尤以美国人、墨西哥人和西班牙人为最。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8:02: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42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肉桂   去皮   药物   嫩枝   桂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