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论“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尽在《金匮玉函经》之中

论“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尽在《金匮
玉函经》之中
第l5卷第7期
V o1.15No.7
石油教育
中莲为导般Guiding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Pharmacy
2009年7月
July.2009
论"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尽在
《金匮玉函经》之中
吴忠文,吴学珍,李永贵,聂伟.
(1.常德市第二中医院.湖南常德415000;2.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关键词】《金匮玉函经》;仲景方;孙思邈;考证
【中图分类号】R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51X(2009)07-0003-03 "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是唐代医家孙思
邈在撰写《千金要方》时,为见不到仲景《伤寒论》而
叹惋的一句牢骚话,也是他晚年为寻求仲景要方,再
编人《千金翼方》卷九,卷十的唐本《伤寒论》的动力.
钱超尘教授在《金匮玉函经的研究与考证》中说:"依
《玉函》章节次第,与《脉经》,唐本,宋本对比考证,资
料充分翔实,从考证中可以看出,孙思邈的唐本《伤
寒论》是以《金匮玉函经》(以下简称《经》)为底本."
在加以调整编排时独出心裁的改为"方证同条","同
类相附".然而,唐本虽源于《经》,却有删节,遗漏和
省略.笔者在以《经》为底本对《伤寒论》十一种版本
进行校注时,发现其与宋,成,唐,桂林等版本的原文
有较大差异,或有缺如,或为后人增加,或字词句错
误,或方与证不符,或方药组成有误等.为此,本文将
予以校正,廓清,以飨同道..
1《经》中缺如的原文
(1)宋本178条:"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
日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
日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
名日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按:上条原文还见于康平本.《经》,唐本,桂林本
均无.钱超尘教授说:"目前各种传本,偶有一些条文
为后人所增,如宋本第3O条,第178条肯定为后人所增."(《伤寒论文献通考》l1页)
(2)宋本345条:"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
者,死."
按:《经》中未载此原文.依据唐本记载:"伤寒发热,下利至,厥不止者,死."唐本与宋本仅一"甚"字
之差,可能为《经》遗漏或孙思邈撰写唐本时还参考了其他版本.
2其他版本未载但《经》中载有的原文
(1)太阳?3:"太阳病,其脉浮."
按:宋,成,康平,康治,桂林本不单独列为一条,
而是只取其"脉浮"二字加于前条的"头项强痛"之后. 傅青主勇于标新立异,另辟蹊径,善调奇经.如治
阴虚血热所致之崩漏,月经过多,用"清海丸","海"
指血海,即冲脉,"此方补阴而无浮动之虞,缩血而无
寒凉之苦……子宫清凉,血海自固";带下为奇经之病,如任督脉虚,带脉不能约束诸经,必然发生带下. 如黄带为任脉虚,带脉失约,水湿内停,方用易黄汤以"山药,芡实专补任脉之虚,又能利水,加白果引入
任脉之中,更为便捷".
此外,傅青主对产后病及妇女不孕症也很有研
究.他认为妇女产后多虚多瘀,所创生化汤及系列方
至今仍然是妇女产后疾患的重要方剂.他认为
妇女不孕原因颇多,而身体过度肥胖,过度消瘦,精
神抑郁妒嫉,犯有骨蒸潮热等是主要原因.他还分析
了这些病因导致不孕的机制,如指出肥胖不孕者,其
体内脂肪积聚,必遮隔子宫不能受精;妒嫉木孕,是
精神因素所致,任带诸脉不通阻塞胞胎等等,这些认
识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直至现在.
参考文献
…1傅山.傅青主女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2】王树仁.从《傅青主女科》看傅山的学术思想【J】.光明中医杂志,1996,(2):35—36.
(收稿日期:2009—03—27编辑:季铁铮)
第15卷第7期
V o1.15No.7
中莲为导最Guiding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Pharmacy
2009年7月
深圳技术职业学院
July.2009
口角糜烂
《经》与唐本均分列,则可能是仲师经过长期的临床观
察之后,认识到太阳病的主脉是"脉浮",故另列一条,
既强调脉在临床的重要性,也可能是以后逐步增补,完
善之举,符合"回顾性病案记录式"的思维特征.
(2)太阳?5:"太阳中风,发热而恶寒."
按:此条仅见于唐本.宋,成,康平,桂林本均无
此条文.该条文《经》编在太阳?4条"为中风"之后,或
楸叶泡桐称单列续条,更进一步补充说明"太阳中风"不仅只
有"发热汗出而恶风"之证,除此之外,还可有"发热
而恶寒"的另一个类型,以示进一步区别于"伤寒". (3)太阳?7:"伤寒一日,太阳脉弱,至四日,太阴
脉大."
按:宋本,成本,康平本,桂林本均无此原文,只
见于唐本.因本条是仲师以日程和病名相合,六日为一
周经尽,以此假说作一循环的规律和轨道以示六
病的传变规律,与太阳?1O条"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为欲传"意同,故列为《经》开篇以示之.
一期缝合(4)太阳?l3:"太阳病,三四日不吐下,见芤乃汗之."
按:本条唐本同,宋,成,康平,桂林本无.本条言
太阳病,三四日不吐下,示其病情,未入里,无胃气上
长沙县黄兴中学逆和肠道病变,所以不吐无泻下的病状,故保元堂本"芤"作"浮",比较恰当,其病邪仍在表,仍可用汗法
治之.至于芤脉,《素问》无此脉名.《脉经》云:"三部脉芤,长病得之生,卒病得之死."临床凡遇芤脉者,
多为暴失血者,未必皆死.
(5)太阳?181:"凡用白虎汤,立夏后至立秋前得
用之,立秋后不可服也."
(6)太阳?182:"春三月病常苦里冷,白虎汤亦不
可与,与之则呕利而腹痛."
(7)太阳?183:"诸亡血虚家,亦不可与白虎汤,
得之腹痛而利者,急当温之."
按:以上三条不见于唐,成,桂林本,宋,唐,康平
本在168条(宋本编码)白虎加人参汤煎服后的小字注文有一段相类似的文字.从以上三条看主要是说春三月冷时和秋凉季节里不宜服白虎汤,亡血体虚者不可与白虎汤,因为白虎汤中以生石膏为代表的辛大
寒之品,与知母同用,为清解阳明气分实热之品,所以
必需因人因时使用,且体虚非实证者不可用.
(8)阳明?26:"夫病阳多者热,下之则坚,汗出多
极,发其汗亦坚."
按:该条与唐本同,宋,成,康平本未列入正文
4
中;桂林本未见此原文.根据其字义分析,《伤寒学》
是以阴阳为总纲进行辨证论治,阳热阴寒是伤寒杂
病的基本病机.本条所言之"阳多"即指非同一般的
阳热之证,故不可轻易运用下法,下则可能出现大便
坚硬;且因阳多而热盛,内逼其汗出极多,导致津液
内耗,肠道干燥,致使大便坚硬,或谵语,神昏等变证
蜂起,故在阳明?3条中有"何缘得阳明病"之问答,已
明确告示之.本条为补充阳明病的另一种病因病机. (9)阳明?77:"伤寒腹满,按之不痛者为虚,痛者
为实,当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出,宜大承气汤."
按:唐,宋,成本均无此条,桂林本与此同.《伤寒
杂病论会通》黄竹斋按:"原本无此节,今从《玉函经》补入."本条《经》列于"急下之,当下之"中,是仲师告诫我们腹诊与舌诊相结合,如何判断腹满虚实的一
种重要的临床诊法之一.可惜唐本抄漏,宋,成,桂林
本及其他版本均无此条,更加说明《经》在学术价值上超出其他版本.现代医学在临证中亦用此种腹诊
方法,有无反跳痛和肌紧张是鉴别急腹症的要点. (10)厥利?24:"表热里寒者,脉虽沉而迟,手足
厥,下利清谷,此里寒也,所以阴证亦有发热者,此表
热也."
(11)厥利?25:"表寒里热者,脉必滑,身厥舌干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8:33: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41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太阳   唐本   发热   伤寒论   不能   版本   妇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