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二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测评练习第四单元 商路...

www.ks5u
第四单元综合测评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60)
1.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汉使已率领官方船队,携带黄金、丝绸等物品,从番禺(即今广州)出发到达了东南亚等地;公元前1世纪,外国的香料、金银器、奇珍异宝等亦从海路运抵番禺。据此可知,当时的广州(  )
A.率先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B.造船技术极其高超
C.已经成为南方经济中心    D.贸易地位十分重要
答案D
解析材料可知,当时广州在对外贸易中充当着转运枢纽的作用,体现了其地位的重要性,故选D项。广州在西汉时期是联系中外的枢纽,不能说其率先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排除A;材料并无造船技术高超的相关信息,排除B;材料不能说明广州已成为南方经济中心,排除C项。
2.《旧唐书》称:大抵《散乐》杂戏多幻术,幻术皆出西域,天竺尤甚。据此可知,唐朝时(  )
A.流行西方古典主义音乐
B.丝绸之路促进文化交流
C.强化对新疆地区的管理
D.中印文化交流空前繁荣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旧唐书关于《散乐》杂戏的记载中阐明了幻术的来源,实质上体现了中外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得以交流,B项正确;西方古典主义音乐产生于近代,排除A;题干未涉及对新疆地区的管理,排除C;题干关于幻术的记载不能反映中印文化交流空前繁荣,D项排除。
3.有学者认为,张骞在公元前127年之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正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这一观点说明(  )
A.当时中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欧洲和中亚各国普遍希望与中国广泛交流
C.张骞通西域加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
D.张骞通西域刺激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
答案C
解析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人的视野获得极大开阔,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张骞出使西域也扩大了中国人的视野,加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C项正确;汉朝时商品经济并不发达,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欧洲和中亚各国普遍希望与中国广泛交流,B项错误;张骞通西域与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没有直接联系,这也不是材料要说明的内容,ttD项错误。
4.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壹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
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
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答案D
解析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壹只”“往日本国,说明贸易路线是海上丝绸之路,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反映了外销商品的种类,故选D项。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与史实不符,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排除B;宋代之前早已存在朝贡贸易,排除C项。
5.右图是日本奈良东大寺所藏的唐代醉胡王面具(头戴唐式帽),为日本遣唐使从中国带回。古希腊戏剧中的酒神面具经丝绸之路东传后,逐渐演化成为此类面具,唐代百戏饰演者往往戴此类面具。这表明当时(  )
A.日本积极吸收古希腊文化
B.中外戏剧文化互相借鉴
C.丝绸之路中心东移至日本
D.艺术已有中西合璧彩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醉胡王”“古希腊戏剧中的‘酒神’面具经丝绸之路东传后,逐渐演化成为此类面具”“头戴唐式帽,结合面具的高鼻子形象,可以得出唐代的艺术已有中西合璧的彩,故选D项。材料中并没有指出日本吸收古希腊文化,且这类面具是由日本遣唐使从唐朝带回的,所以应是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互相借鉴,排除B;仅由日本收藏唐代面具并不能得出丝绸之路的中心东移至日本,且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6.有学者指出,《郑和航海图》(即《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是明朝与西方海上交通的真实写照,《丝路山水地图》手卷则全面反映了明朝与西方的陆路交通。这两幅图最能够反映出当时(  )
A.朝贡贸易制度发展到顶峰
B.中国人已经具有较丰富的地理知识
C.政府倡导对外开放的政策
D.中西方之间海陆经济交流活动频繁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是明朝与西方海上交通的真实写照”“全面反映了明朝与西方的陆路交通可知,
明朝能够绘制出清晰的海上、陆路中西方之间交流的地图,说明当时中国人已经具有较丰富的地理知识,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西方之间海上、陆路交流,不能说明朝贡贸易制度发展到顶峰,排除A;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曾经一度实行海禁政策,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西方之间交流,不能得出中西方之间海陆经济交流活动频繁的结论,suffer软件排除D项。
7.18世纪前中期,英国东印度公司驶往中国的船舶装载的物品通常90%是黄金白银,有时甚至高达98%,只有少量的装载物是各种货物。这种现象说明(  )
A.中国成为英国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B.我国名画家张善子擅长画什么中国是英国主要的对外贸易顺差国
C.工业革命前的中国商品在西方畅销
D.自然经济基本隔绝了外国商品输入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当时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从侧面体现出工业革命前中国商品
在西方畅销健康之路妇科病,故选C项。A项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后,排除;当时中国是英国的对外贸易逆差国,排除B;D项没有明确材料所要表达的真实内涵,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8.观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趋势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有利于世界贸易发展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存在着严重弊端
C.世界贸易组织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
D.世界各国贸易壁垒不复存在
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内容可知,1945年到1995,世界关税平均水平不断下降,贸易总额则不断上升,结合所学可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有利于世界贸易发展,A项正确。图中内容主要反映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没有说明其弊端,故排除B;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于1995,与图中时间不符,故排除C;不复存在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
9.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二十余年间,世界贸易的年均增长率约为0.7%。然而,从1948年开始的二十余年间,这一增长达到7.7%。战后世界贸易的增长主要得益于(  )
A.世界经济贸易规则的制订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推动
C.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建立
D.国家之间关税壁垒的消除
答案A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贸易增长主要得益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制订了世界经济贸易规则,A项正确。
10.下图为1948197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示意图。世界贸易呈现这一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B.世界贸易组织的大力推动
C.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D.新兴独立国家的快速发展
答案C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建立,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C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故排除B;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11.世界贸易组织解决贸易争端的方式有协商、斡旋、调解和调停、执行程序和仲裁程序等,具有争端解决机构权威性及全体一致否认通过决议方式等特点。这些方式有利于(  )
A.经济全球化创新发展
B.世界经济的良性运行
C.发展中国家整体进步
D.发达国家实力的增强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了世界贸易组织解决贸易纠纷的方式,这有助于国际经济秩序的良性发展,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经济全球化创新发展,排除A;整体进步实力的增强说法错误,排除
CD两项。
12.西汉时期开始有专门的茶具,唐朝以后,茶具慢慢进入市场,到宋朝,由于饮茶之风盛行,所以兴起了斗茶斗茶对茶具非常讲究,茶具不仅品种多样,用途也分得仔细。据此可知,宋朝饮茶之风(  )
A.促进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B.有利于宋朝瓷器业的发展
C.是当时市民文化的独特反映
D.推动了政治的民主化趋向
答案B
解析斗茶对茶具非常讲究,而茶具多为瓷器,因此宋朝饮茶之风有利于瓷器业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饮茶之风是针对宋朝国内而言的,没有涉及陆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故排除A;饮茶之风并非只限于市民阶层,C项错在独特反映,排除;政治的民主化趋向不符合史实,
故排除D项。
13.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购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是清末新政带来社会变迁的表现
B.反映了国人消费能力的普遍提高
C.毛孩于震环清末国人消费内容发生较大变化
D.洋货的流行使小农经济开始破产
答案C
解析材料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说明清末国人开始大量地接受西方物质文明,国人消费内容发生了较大改变,故选C项。清末新政发生于20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国人消费能力普遍提高与史实不符,排除B;材料中并未涉及洋货流行对小
农经济的影响,排除D项。
14.“万里茶道是1719世纪,晋商从福建武夷山一带采茶贩卖到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一条商业通道,后经扩张直抵欧洲,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和文化价值。这说明(  )
A.中国闭关自守发生转变
B.中俄联系密切交流广泛
C.中外陆路贸易得到发展
D.中西海路交流逐渐衰落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万里茶道的开通和所涉及的区域来看,1719世纪,中外陆路贸易得到发展,Csmzb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材料反映的只是中俄之间的茶叶贸易往来,故排除B;D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排除。
15.1994年通过的《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规定,世界贸易组织(WTO)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自1995年1月1日起正式成立。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弊端
B.适应世界经济发展需要
C.规范世界贸易中的争端
D.减少成员间的不平衡
答案B
解析两极格局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需要,世界贸易组织(WTO)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B项正确。解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弊端不是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主要目的,A项错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也有规范世界贸易中的争端的作用,C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主要是解决成员之间的贸易争端,而不是减少成员间的不平衡,D项错误。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13: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416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贸易   世界   中国   经济   材料   发展   日本   反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