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与中国传统文化 文学欣赏论文

张爱玲,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传奇彩的女作家。张爱玲的散文和小说写的都是地道的中国的人和事,作品主人公的思想和感情都是中国式的,但表现形式是现代的,形成既传统又现代的个人风格。张爱玲作品风格的形成,离不开中西文化交会的时代大背景,也离不开她的家族背景和个人经历的背景。
张爱玲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封建家庭。祖父张佩纶是清朝名臣,光绪年间“四谏”之一,祖母李菊耦是李鸿章的亲生女儿。祖父与祖母的结合使得原本就是书香世家的张家又受到了李鸿章相府门风的影响。张爱玲的父亲张廷众接受了封建的传统教育,他能够将古文、时文、奏章倒背如流,甚至和李鸿章一样有饭后“走趟子”的习惯。受家族传统的影响,张廷众一心想将女儿张爱玲培养成为中国传统的大家闺秀。
爱玲在三四岁时,就进入了家中的私塾学习。尽管古文十分难读,其中很多字还不认识,她还是读的十分认真,常为背不出书而苦恼。甚至大年三十的晚上还在背书。她的母亲黄素莹每天早晨也必定叫女仆将张爱玲抱到她床上背书。即使在她进入了小学学习以后,她回到家还是会跟着弟弟一起向私塾先生学习古文,就这样张爱玲打下了坚实的古文基础。
虽然张氏家庭有着浓重的封建气息,但是时代的潮流也影响到了张家。张爱玲的母亲和姑姑先后出国留学,带来了新的观念。归国后,黄素莹不顾张廷众的反对,把爱玲送进了小学。小学毕业后,张爱玲进入了上海圣玛利亚女中,学习现代的知识。在中学和大学的求学过程中,张爱玲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求学过程中,她的英文造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她可以先写中文版本,然后英文版本,也可以先写英文版本,翻译成中文版本,例如《秧歌》。
加密代理
深厚的中国文化根底和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使她能自如地将两者相结合。
20世纪30至40年代的上海代表了中国现代生活的水平,张爱玲生活在上海必然受到现代生活的影响而形成现代性体验。香港大学的学习生活更使她较多接触了现代生活形式,而生活在沦陷区的上海和经历了香港沦陷的战争,也使得她具有了与西方现代作家相同的有关战争的经历。因此,“张爱玲在现代性的创造中的体验活动,来自上海与香港生活的经历”{9}。可是,有这种类似生活经历的中国现代作家不少,为什么只有张爱玲具有这种荒诞、荒谬、荒凉而虚无的体验呢?应该说,她的现代性体验还与其家庭和个人生活经历有关,如贵族世家的衰落、失去父母的爱、婚姻的不幸等。可是还有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其他有类似经历的作家为何没有获得张爱玲式的现代性理解呢?如鲁迅也经历了从小康之家的坠落和无爱的婚姻,但是鲁迅却把国民的性格弱点归结为封建文化的毒害,把人生的悲剧归结为封建社会制度的不合理、阶级剥削和压迫。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张爱玲作为一个真正的个体化的叙事者,专注于对人、人生、生存本身的观察和思考,而少受或不受其他集团意识或社会学说的影响。也就是说,张爱玲的生活经历和她独立自由的精神品质使得张爱玲成了一个真正个体化的写作者,成了中国现代文学中较多较清晰的表现了现代性体验的一个作家。
到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便会想到一些零碎的美丽.妆容精致的女人遗留在青石板路上高跟鞋的矜持响声,妖娆宛如夜玫盛放的旗袍,一叠叠印有女子高傲笑容的日历,一浪浪外滩的香艳歌声……这是一个属于女人的年岁,折折叠叠的洋伞,午后慵懒闲适的阳光,法国来的浓浓香水,裙裾飞扬,风过沉香.
张爱玲就是这样一个传奇女子吧.有着绝世的才情与风致,牵着一她笔下的女子,在旧上海被霓虹洇染成暧昧胭脂红的夜空下,上演着段段传奇.是风华绝代的耀眼光芒.但在华丽的质感背后,却是厚重的苍凉点起一根残烛,摇红烛影,在千万重迷离烟雨的包围下摇摇欲坠,是一抹痛且悲的无奈,这就是乱世中的爱情么?
沉香屑,碎鬓角,旧旗袍,点绛唇,张爱玲本身便是一种零乱的风情.宛如东风中的落红,能在破碎
中蕴生出无比的苍凉.葛薇龙大梦初醒后的凄凉,恍若一个王朝的败落,意料之中,却又是在料想之外,剥去了层层锦衣后,所遗存下来的便只剩下触目的哀怨.爱情?张爱玲的唇边浮起了一抹浅笑,爱情,那只是上层社会的一个肤浅玩笑,随便的一支闪烁着高贵的高脚杯就能使它灰飞烟灭.高脚杯里晃动着红的液体,斜光一闪,现出了葛薇龙滑泪的面颊.曹七巧懂过爱情么?这个机关算尽的聪慧女子,她懂过爱情么?或许,她是懂的吧.只是,终究,她拒绝了.拒绝了这份算不上真的爱情,拒绝了她曾经深深恋着的人,亦拒绝了那个多年前笑靥如花的自己.她就这样静静地端坐在椅子上,凝视着远去
的背影,用手将那镯子使劲地向上推.直到推不上去了.镯子就在腋下被枯瘦的手臂夹着,像把金子铸成的锁,牢牢地将她锁住了.她是被困住了么?被困在这个和爱情有关的怪圈中了么?那个丰盈妩媚的少妇,那个对着铜镜一望便是青山绿水的少妇,真的被困住了么?顾曼桢又是被困住多久啦?是十八春?还是半生缘?曾经海誓山盟的两个人,到头来却只得来一句擦肩而过,这算是爱情的结局么?哀怨,凄楚,破碎的前尘,残缺的今生,只道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张爱玲就像一个旁观者,用着偏冷调的语言转述着别人的故事.没有大喜悦,亦无大悲哀.游走在香艳和清冷之间,洇染出一个华丽无比凄凉无比的世界.就像一个安静地倚坐在窗前的女子,观赏着属于别人的喜怒哀乐.戏完了,关上窗,添上一声轻叹.而那些烟花三月那些春风十里,全都是别人的,与自己无关.张爱玲的文字,仿佛是深秋初晨的枯枝上所结成的霜华,晶莹剔透,但枯槁尖锐的面目终将凸现出来.突兀,但却惊艳.
想来,张爱玲的悲凉应是与她自己的爱情有关吧.上海租界道路旁的法国梧桐,花园里爬满了整面墙的蔷薇,弥散出淡然优雅的咖啡,无法想象她与那个汪伪政权的宣传部次长的爱情究竟是怎样蔓生出来的.或许是一个微笑,或许是一篇文章,女子的脸终于低下去,低下去,在尘埃里开出了绚烂的花朵.——只是终究,花之惊艳,只是刹那芳华而已.
今生今世.很喜欢这个名字.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明了了他们之间的过去现在.男子对她还是有
着殷殷期盼,言语中不自觉便流露出来.看看扉页上男子的照片,温和儒雅,与她的清傲相去太远.忽然就想到了《倾城之恋》,那段她笔下唯一圆满的爱情.同样是两个在不同世界的人,却因一场动乱,足以厮守.想来,她也曾经是如同白流苏般的女子吧,心底总存着一份对爱情的期待,小心翼翼,却又直来直往.可爱至极.只是,上海不是香港,而那个男人,更不是范柳原. 期待落空的感觉,便是葛薇龙吧,真真切切的心疼.爱情,是不再相信了,终于,变成了如曹七巧入顾曼桢般的女子.含着哀怨的笑,清冷萧瑟.
风月无边话沉香,话出的是恨,那沉淀下来的又是多多少少的夜半凄凉呢?——张爱玲,到底是个传奇般的女子.
前几天在一本关于张爱玲的书里看到胡兰成的照片。照片里的胡年纪已老,穿着长衫,形相清癯。头发雪白的,还是有他一股动人心魄的味道在。同事看了说:“是帅。不然张爱玲怎么就单单爱上他。”这位中国文学史上最孤高绝世的才女。
胡的好处是眉目之间那一种恋恋的神情。即使在模糊不清的旧照片里,依然能看出那神情,仿佛弥漫着对世间万物的恋慕。有点依依不舍的,牵丝攀藤,剪不断理还乱的样子。
恰与张爱玲成鲜明对照。在张那一帧最为人们所熟知的经典照片中,她一只手叉在腰上,瘦削的颈项,微微昂着头,垂着眼皮,不动声地俯视众生。冷静,决绝,正如李碧华形容的,是一只毒辣的
鹤,我们永远看不见她顶上的朱红。
是这样大镶大滚的华丽衣裳。艳红的嘴唇,细而高挑的眉。这女子是上个世纪最艳丽的传奇故事。然而那张脸上,只是寂静。无从揣测她的悲喜。
她不喜小猫小狗,不喜小孩。再爱的书籍看过即归还,不买亦不藏书。从不悲天悯人。无论多么好的人与物事,她也只是了解他们的好,而不用情。这样剔透决绝、“天道无亲”的女子,毕竟也会在胡兰成避难温州、与另一女子同居的时候,千里迢迢地追随了去。也会在离开温州的前一晚,坐在他与旁人同居的房里,看看他又看看她,直至深夜还舍不得走。也会在伤心绝望“涕泣久之”之后,依然寄钱给他用。她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恃才傲物睥睨人世的才女,惟独在这个男人的面前,会情愿将自己屈抑得那么卑微,像古时候女人自称的“贱妾”。而他就变得伟岸,仰之弥高。尽管他其实可能只是个平庸无奇的人,并且有若干其他女人。她不是不知道的。却仍然有卑微的欢喜,只想看着他恋恋的眉眼。尘埃里的花朵甜蜜地开。
坏小孩定理
张爱玲一双冷眼洞穿人情世故,写尽昏黑茫昧的俗世情欲,自己却终究未能超脱。到头来,一样是贪嗔爱妒,女怨男痴。但红尘滚滚,情欲纠缠,没谁可以例外。那尘埃里的花朵,开了落了,都由不得人。宿命给我们的情节,并未提前预知。所以张爱玲的故事也只是平常。就像她笔下的人物一样,爱了,分开了,老了。没有了结局。
多年以后眉目多情的胡兰成写了一篇哀艳缠绵的《民国女子》,记述与张爱玲相识以来直至分离的种种经过,唏嘘感叹,低回不已。而张爱玲在她七十多年的漫长生命中,自始至终未有一个字提起过这段感情。这个容颜冷淡、衣衫华美的女子。或许她明白,嚎啕痛哭或寻死觅活都不是她的所为,这世上没有谁离了谁活不下去。所以她只是独自离开,并且始终保持缄默。我们听不到她的哭声,只看到她俯视众生的冷淡的眼睛。
爱已熄灭。旁人的话语扬起灰烬。胡张之恋在纷纭的传说中依然鲜活。半个多世纪,惹尽尘埃。只是不再有花开。烟尘里闻到的是冰凉的往事气息。
奇怪的是在数不胜数的关于张爱玲的正传野史中,并无几人关心她与第二任丈夫赖雅的感情如何。尽管她冠用这个姓氏三十九年直至去世。我忽然想起一种有点可笑的动物。海参。据说海参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把心肝脏腑都吐出来,转移敌人视线,俾以逃命。然后它会隐藏起来,再生出一副内脏。也许在世人心中,只有四十年代上海时期的张爱玲才是张爱玲。她鲜艳诡谲的文字。她扑朔迷离的恋情。他们不愿正视没有了这一切的张爱玲。因此总是把她定格成二十几岁横空出世的那个文坛奇女子,生长在上海的繁华旧梦里,衣香鬓影。只有张爱玲自己知道,离开了那个梦,她依然要生活下去。于是她生活下去了。但是历劫之后,已是别样心肠。
所以没有人问起一只吐空了心肝五脏的海参是怎样敌住一无所有的空洞,在深深黑暗的
fdg
海底,活下来。
很多年以后,当她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老妇人,孤身一人居住在美国。她的房东要去上海,打电话向她说知。她只说了一句“恍如隔世”。很淡漠的语气。关于上海的一切,少年往事,爱恨辗转,仿佛早已遗忘。
此后一直到死,她再也没有提起过上海。
是这样寻常的红尘情事。
张爱玲的短篇小说《-戒》如果不是李安用它拍了一部电影,大概不会有多少人注意。这个短篇写于1950年,30年以后才发表,收录在她的一个集子《惘然集》中。张爱玲1955年去了美国的纽约,因此,写作《-戒》的时候,张爱玲还在上海。所以,这件事情值得一说。
小麦纤维素张爱玲在抗日战争期间与胡兰成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抗日战争胜利后,为汪伪政权效劳的愤青胡兰成被定为汉奸。胡兰成有一段时间躲在温州乡下,张爱玲还从上海跑去温州看过他。后来胡兰成逃到了日本,娶了一个当时很出名的女人,名叫佘爱珍。
佘爱珍原先的丈夫名叫吴四宝,抗战之前就是上海滩的一个流氓。抗战开始后,杜月笙之类的黑社会大头目离开了上海,吴四宝在上海顿时威风八面,并且还加入了汪伪特工组织,简称“76号”,成为汪
伪特工在上海的主要打手。吴四宝的上司,就是《-戒》中“易先生”的原型,“76号”负责人丁默村。佘爱珍在吴四宝没死的时候,也是一个心狠手辣的汉奸女特工,“76号”很多女犯人,都由佘爱珍亲自刑讯。即使后来到了日本,佘爱珍还是恶性不改,多次。
50年代初,胡兰成和吴四宝的遗孀佘爱珍都逃到了日本,并且结了婚。由此我们看到,胡兰成的汉奸面目是非常准确、清晰的。70年代,胡兰成企图借助张爱玲的光环,回到台湾发展,结果被余光中为首的一些知识分子痛骂人品恶劣。胡兰成自知无脸见人,才悻悻地离开台湾,回到日本。胡兰成的书在台湾也成为禁书。
关于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故事,十几年前,香港导演严浩拍摄了电影《滚滚红尘》,由台湾女作家三毛编剧,秦汉、林青霞、张曼玉主演,主题歌由罗大佑作曲,三毛作词,陈淑桦演唱,阵容可谓非常强大。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就有人指出是在为汉奸涂脂抹粉。其实,社会关注张爱玲与胡兰成的题材,并出现软化汉奸形象的倾向,有一定的具体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出于对蒋氏政权统治台湾期间,文艺高压政策的反弹。那时候,张爱玲名气很大,很多人知道她与胡兰成事情的传闻,但是张爱玲自己又不写。拿这件事情到处张扬的胡兰成,他的作品又在台湾被禁。因此,一旦开禁之后,胡兰成的书风靡一时,张胡的爱情也开始被人津津乐道。第二个原因是张爱玲本人对这件事情长期模糊不清的态度。李安处理这个题材,更主要是受到张爱玲本人态度的影响。
抗战胜利后,张爱玲对于胡兰成的态度,长期暧昧晦暗,她甚至为此停笔一年。但是,1949年以后,留在上海的张爱玲,必须严肃认真地面对这个问题。当时上海文艺界的负责人是夏衍,后来到北京当了文化部领导,长期在上海的柯灵与张爱玲关系也比较密切。上海的这些文艺界新领导人都很器重“才女”张爱玲,希望她能为新中国多写文艺作品。张爱玲也确实写了。
除了几个不太出名的电影剧本外,《小艾》、《十八春》是张爱玲这一时期的作品。在这两部作品中,张爱玲歌颂了新社会的政治清明,社会光明,甚至还使用了“为人民服务”这样的术语。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十八春》,是张爱玲后来大大删改过的。张爱玲离开上海后,突然180度大转弯,改变了她对新中国的态度,原先的歌颂,转眼之间变成了批判。
由此,我们可以探讨一下,1950年张爱玲在上海写作《-戒》的动机。我认为,她最初的动机是为了迎合政治形势,对自己当年的那段历史作一个清理。写丁默村与郑苹如的故事,并非为了一个英雄传奇,而是为了她自己。写这个故事是她不得不用一种婉转的方式,对自己的特殊历史问题作一个表态。然而,胡兰成毕竟是张爱玲曾经刻骨铭心的男人,当她触及这个问题时,政治便退居其次,感情上升到表面。而且,对于新中国在上海的文艺领导人来说,肯定不喜欢张爱玲写这个题材。因为,不管张爱玲写成什么样,结果都是在写国民党。
张爱玲离开上海的全部原因我们并不清楚,我认为,写作政治表态作品《-戒》是原因之一。张爱玲
想用这个故事来表态,但是领导不喜欢;即使张爱玲自己倔强地一定要写,不向政治低头,她也写不下去,她内心的两种态度不能协调。张爱玲对于汉奸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抗战结束前不久,日本人捧起来的大明星李香兰来到上海。在日本人的召集下,张爱玲与李香兰见了面。日本人希望张爱玲为李香兰专门写一个电影剧本,但是,张爱玲委婉而体面地拒绝了。然而,当这个汉奸又是自己最难忘的情人,张爱玲显得非常矛盾。因此,《-戒》迟迟没有在新中国的上海写成。张爱玲不愿在这个问题上委屈自己,加上其他原因,她离开了上海。她最终也没有去台湾,也许她认为,到了台湾也必须面对这个问题,所以,她孤身一人去了美国。
现在张爱玲作品集中,《-戒》标明的写作日期是1950年。我们不知道从1950年开始写《-戒》,到1955年张爱玲到达纽约时,《-戒》最初写成什么样子,曾经给哪些人看过。现在我们看到的短篇小说《-戒》,是30年以后才定稿的。80年代出版《惘然集》时,《-戒》才第一次面对社会。张爱玲在序言中承认,这个故事“屡经彻底改写”。而且,通过这篇序言,我认为,张爱玲确实是想用这部短篇小说,对自己的那段特殊历史作一个总结。张爱玲在序言中写到:
写反面人物,是否不应当进入内心,只能站在外面骂,或加以丑化?……对敌人也需要知己知彼,不过知彼是否不能知道太多?因为了解是原恕的初步?如果了解导向原宥,了解这种人也更可能导向鄙夷。缺乏了解,才会把罪恶神化,……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无生老母
王友琴
因此,我们就能理解,张爱玲写《-戒》,并非是要写当年的真实历史,而是要借这个故事,写她自己真实的内心。所以,小说中的麦太太王佳芝没有多少政治背景,也没有任何民族大义的彩;小说中王佳芝的心理活动,很少有原型郑苹如的影子,完全是张爱玲自己内心的写照。在真实的历史中,郑苹如被捕后,承认了自己人暗杀丁默村。但是,郑苹如说,是因为争风吃醋,因为丁默村不断沾花惹草。历史记载显示,郑苹如没有供出任何一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1:31: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380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上海   中国   生活   女子   爱情   台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