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口水电站对外交通专用公路I标大梁子隧道塌方处理

两河口水电站对外交通专用公路I标大梁子隧道塌方处理
成义娟;李浩浩
【摘 要】两河口水电站对外交通专用公路I标大梁子隧道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围岩稳定性差、地下水丰富,虽然在开挖过程中按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初期支护措施,使围岩的稳定性得到了加强,但由于不可预见的地质因素,还是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塌方和掉块.介绍了大梁子隧道2个塌方段的处理情况.
【期刊名称】《四川水力发电》
【年(卷),期】2010(029)001
【总页数】3页(P62-64)
【关键词】大梁子隧道;塌方;地质;处理
【作 者】成义娟;李浩浩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第十一支队,四川,成都,610036;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第十一支队,四川,成都,610036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V554;TV52
1 工程概况
大梁子隧道为两河口水电站对外交通专用公路全长  5329m的特长隧道,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境内,属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海拔2641~2650m。隧道起点(K0+129)位于  G318线  K2961+110雅江加油站对面的小河沟右岸,穿越公之吨母山和基俄山,在基俄吊桥下游约500m处的雅砻江左岸岸坡上出隧道。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现场调查测绘结果分析,大梁子隧道沿线岩层为三叠系两河口组第三段绢云板岩夹薄-中厚层石英粉砂岩,岩层走向与隧道轴向的夹角为  45°~50°,隧道洞身围岩主要为Ⅱ  ~Ⅲ级,个别受节理切割或构造挤压揉皱强烈段围岩为Ⅳ、V级;进口和出口段为卸荷松动板岩和崩坡积松散堆积物,Ⅳ  ~Ⅴ级。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原因,隧道局部存在挤压破碎带及大的地下水,产生了一些小规模的
到家网塌方,其中  K0+350~K0+450、K0+975~K0+977.8为两处较大规模的塌方,笔者对这两处塌方的情况与处理方案做一介绍。
2 K0+350  ~  K0+450段(图  1、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1 地质条件
隧道开挖至  K0+350时,边顶拱出现线状水及涌水。开挖成形后,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围岩裂解加速,节理裂隙发育,三组构造裂隙、开挖面与原生结构面组合形成失稳块体,导致岩体自然垮塌,加之排危,有水洞段断面普遍存在地质原因的超挖。当隧道继续开挖至  K0+392时,由于顶拱存在挤压破碎带,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开挖  2h后围岩失稳,边顶拱出现塌方,塌方范围为  K0+386~K0+392,塌腔高  3m,塌方量达  210余  m3。鉴于该洞段不良地质条件现状并经预测,K0+392~K0+450段围岩属于  V类,与原设计Ⅲ类围岩不符,发生大塌方的可能性较大。
图1 K0+350~K0+450塌方段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2 处理方案
2.2.1 处理原则
(1)对已开挖成形的  K0+350~K0+386洞段不进行二次开挖扰动。
(2)K0+350~K0+386洞段由于开挖时按设计的Ⅲ类围岩断面开挖,如施作钢支撑会侵占二衬断面,故采用  φ22压网钢筋、加密锚杆、增补自进式锚杆、喷混凝土等措施进行处理。
(3)对于发生较大塌方的  K0+386~K0+392洞段,采用型钢拱架、锚杆、自进式锚杆加密、喷混凝土回填塌腔等措施进行处理。
图2 塌方断面图
(4)对  K0+392以后洞段,在开挖时按Ⅴ类围岩断面开挖,开挖前采用超前预支护,开挖时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的原则进行。
(5)在开挖前或支护前采用排水孔集中泄水的方式,以减小地下水压力对围岩的破坏作用。
(6)初期支护后的断面平顺原则:对发生掉块或塌方的部位,喷混凝土时要将超挖部分填平同设计初期支护断面,以保证断面平顺。
2.2.2 处理顺序及参数
(1)按设计要求挂  φ********×0.2m网片。
(2)在以上网片的基础上采用φ*******×0.2m钢筋网进行加强,系统锚杆与  φ22钢筋网焊牢。湖北省最新任免决定
(3)增补泄水孔深  4.5m,在孔内插胶皮管引排长  3m,在出水点位置布孔,数量视出水情况增减。
(4)先喷混凝土将塌腔平,再复喷至设计厚度。
2.2.3 K0+386~K0+392洞段塌方的处理
(1)进行系统锚杆、锁脚锚杆施工,视围岩破碎情况进行加密。锚杆参数  L=*********×0.8m;由于地下水影响,为及时形成支护能力,将砂浆锚杆改为药卷锚杆。
(2)按Ⅴ类围岩要求支立型钢拱架,间距  0.6~0.8m,视围岩情况调整。
(3)挂  φ********×0.2m网片。
(4)增补泄水孔深  4.5m,在孔内插胶皮管引排长  3m,在出水点位置布孔,数量视出水情况增减。
(5)喷混凝土,先喷拱脚,再喷拱部;将塌腔喷平后再复喷至设计厚度。
2.2.4 K0+392~K0+450Ⅴ类围岩洞段的开挖
(1)按Ⅴ类围岩开挖断面。
(2)开挖前采用超前支护;坚持开挖——循环支护——开挖循环的原则。
(3)开挖前视情况采用超前锚杆、自进式注浆锚杆、超前小导管一种或同时三种进行超前支护。超前锚杆长  4.5m,间距  0.3m,布于拱部180°范围;自进式注浆锚杆长  4.5m,间距  0.3m,布于拱部  180°范围;超前小导管长  6m,间距  0.3m。根据实际情况局部加密。
(5)钻孔开挖,进尺  1~2m。
(6)开挖后初喷混凝土。
(7)进行系统锚杆支护:L=*********×0.8m,局部可增补加密。为迅速形成支护能力,采用快凝卷锚杆。
(8)按Ⅴ类围岩要求支立型钢拱架,间距  0.6~0.8m,视围岩情况调整。
(9)挂  φ********×0.2m网片。
(10)增补泄水孔深  4.5m,在孔内插长  3m的胶皮管引排,在出水点位置布孔,数量视出水情况增减。
(11)喷混凝土,先喷拱脚,再喷拱部;将掉块形成的超挖喷平后复喷至设计厚度。
2.3 处理效果常艳日记下载
我部严格按照上述处理方案对  K0+350~K0+392段进行了塌方处理和加强支护,在后续段K0+392~K0+450施工中严格按照Ⅴ类围岩要求施工,做好超前支护和加强支护措施,及时调整爆破参数。根据对该塌方段三个月的沉降变形观测,该处沉降变形数值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在对该塌方段的处理过程中,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最大程度地做到了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施工质量优良,通过查看该段质检验收资料,各工序检验合格,工期影响达到最小化。
3 K0+975-K0+977.8段(图  3)
图3 K0+975-K0+977.8塌方段
3.1 地质条件
当开挖至  K0+977.8桩号时,突然出现一挤压破碎带,挤压破碎带从  K0+975桩号右边墙向左发育,与洞轴线夹角呈  40°~45°,同时地下水集中出现,流量达  50m3/h,出渣完成后,出现了大面积塌方,塌方物为地下水挟裹着碎岩块,平均3~4min掉一次,且持续  4d一直没有停止掉块,塌方量约  275m3。
3.2 处理方案
(1)回填掌子面,用编织袋封堵塌腔口。
(2)在用编织袋封口前,预埋  2根混凝土泵输送管,分别布置在左右两边,管口超出渣堆  5 m,以保证浇筑后有效厚度为  3m;预埋一根混凝土泵输送管,布置在空腔中央,用作再回填水泥砂浆,管口超出混凝土浇筑面  3m,预埋  3根  φ100钢花管作为引排地下水的通道,管口最终高度应高出两次回填面  1m,以保证地下水永久排出。
(3)采用  C20泵送混凝土向塌腔内进行回填处理,确保混凝土塞的厚度达到要求。
(4)混凝土达到  3d强度后,对堆渣进行清除,对侵入开挖边线内的混凝土进行爆破清除,并打  φ22,L=6.0m的随机锚杆将混凝土及岩体连成一体,适当设置  φ42,L=6.0m的注浆小导管,间距  0.3m。以  1m进尺为一个循环,每个循环采用型钢拱架、锚杆、喷混凝土及时进行支护,推进至掌子面  K0+977.8桩号处。
莫里森公式
(5)支护参数:型钢拱架间距  0.60m,锁脚锚杆及榀间联系同Ⅴ类围岩。
(6)K0+977.8~K0+990段受挤压破碎带的影响岩体仍较破碎。为确保施工安全,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的方式开挖,开挖断面同Ⅳ类围岩,锚杆参数同Ⅴ类围岩,喷混凝土厚度为  25cm,将钢拱架内侧喷平。
(7)待该塌方段处理完毕再进行开挖时,根据破碎带位置设超前注浆小导管与超前锚杆φ25,L=4.5m间隔使用,超前注浆小导管与超前锚杆间距  0.3m。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18: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377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开挖   锚杆   围岩   支护   隧道   塌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