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献学

居延汉简:20世纪主要在我国内蒙古额济纳旗和甘肃金塔县境内出土的汉代简牍,因出土地在汉代泛称居延,因而被称为居延汉简。这批汉简分为两次出土,1930年到1931年出土的汉简称为旧简,约1万多枚;1972年到1974年出土的称为新简,约2万余枚。居延汉简涉及面很广,包括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它对于研究两汉时期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丝绸之路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可以利用《中国简牍集成》、《居延新简(甲渠候官)》等资料进行研究。
《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中国明代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历史地理著作,明末清初顾炎武撰。该书先叙舆地山川总论,然后根据明朝行政区划,叙述舆地沿革,其中所载赋役、屯垦、水利、漕运等资料相当丰富,是研究明代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史籍。《天下郡国利病书》以讲究郡国利病贯穿全书,重点辑录了兵防、赋税、水利三方面内容。被梁启超称为“政治地理学”,也是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国地方政治史必读的书。
《四库全书》:清代官修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囊括了历史主要典籍。乾隆三十七年到四十七年,清朝选派纪昀、于敏中等人编纂《四库全书》,总成七部。该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各类又分为许多子目,检阅十分方便。共收录著作3500多种,对于历代学术做了比较全面的总结,而每一部都有提要,对于该书作者、成书特点、价值都作了介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在编书的过程中,大量销毁和删改旧书,使我国古代文献遭到极大破坏。
版本学:版本学是探讨古籍版本的源流,研究古籍版本的异同优劣,以及鉴定古籍版本真伪等方面内容的一门学问。版本学的核心,就是通过甄别、考证、比勘、分辨,最后选出善本,以便学者利用。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图书的物质形态及特点风格,版本的源流系统,不同历史时期、地域的版刻特点,版本的识别与鉴定等。
吐鲁番文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70年代,先后由外国考察队、探险家以及新中国的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的各种文字的古文献,共约3万件。其主要是从高昌郡到唐西州这段历史时期被高昌居民埋葬在地下的文书。主要内容包括官府文书、私人文书和古代典籍、民间读物。吐鲁番文书对于研究魏晋隋唐新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史意义极大。这些文书除了用汉文写成外,还有的用古藏文、回鹘文、突厥文、龟兹文、于阗文、梵文写成。可以用来研究各民族语言史。
郭店楚简: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楚墓中出土的战国竹简。当时发掘的竹简804枚,有字的730枚,约13000多字。其主要是道家和儒家著作,如道家的古本《老子》、《太一生水》,儒家的《五行》、《性自命出》、《尊德义》、《忠信之道》等。郭店楚简的出土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近20年来影响中国学术界最大的一件事,它“不仅要改写经学史和儒学学说史,而且要动摇中国学术思想的不少有关定论”,即利用郭店楚简,很多以前认为已经是定论,不需要再讨论的问题需要重新来考察。它是研究儒、道关系的新资料、新起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史学价值。
辑佚学:辑佚学是总结辑佚活动基本规律,研究辑佚历史、原则、方法及相关问题的一门学科。辑,指搜集、编辑;佚,指散佚。辑佚就是将佚书(佚文、佚诗)现存的片断材料加以搜辑、整理,最大限度地恢复佚书(佚文、佚诗)原貌的文献整理工作和方法。最早的辑佚之书是北宋陈景元所辑的《相鹤经》。最早提出“校勘辑佚之学”的是《经学历史》的作者清末学者皮锡瑞。明清以来辑佚逐渐形成和确立了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研究方法,从而成为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称为辑佚学。辑佚方面贡献最大的还是清朝人。四库馆臣辑佚出的重要典籍不少,例如《旧五代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直斋书录解题》、《宋会要》等。辑佚学对古籍文献的重现、流通和保存有重大意义,而其对古籍文献的收集整理对学术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古今图书集成》: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清康熙时陈梦雷等编,赐名《古今图书
集成》,雍正时复命蒋廷锡等重新增删润。全书一万卷,分为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六编,每编下分典,总计32典,大量收罗了历代正史、野史、方志、笔记小说等各类型的文章,内容包罗万象。《古今图书集成》搜罗宏富,贯通古今,分类详细,编排系统,对于搜集史料,查考史料、典故,以及失传古书的辑佚有重大的参考和使用价值。
校勘:“校”,《说文解字》:“校,木囚也。从木,交声。”指古代拘束犯人的刑具木枷。一副木枷由两片组成,而两片大小必须大体一致,才便于上锁,因此事先要将它们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因此,“校”
字用作动词时,便有“比勘、核对”的意思。“勘”,也作“刊”。《玉篇》:“刊,削也、定也、除也。”可见,勘、刊有“削除覆定”之义。这与中国早期文献以简牍为载体有关。校勘亦称校雠,刘向《别录》:“校雠,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其谬误为校;一人持本,若冤家相对,故曰雠也。”校勘就是利用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及有关资料加以比较,考订文字的异同,恢复原文的真貌。
简牍文献:指中国古代以经过处理的竹、木为载体的文献。简,指竹、木制成的长条;牍,板牍,指木质的宽简。竹简和木简可以用绳子编连起来,书写更长篇的文字,一般称之为编、策或册。编好的简需要卷起来存放,这是中国典籍早期的装订形式。大致认为简牍起源于商代。其书写方式,主要是以笔书写,用刀改正。简牍文献流行于先秦,两汉时期达到最盛,直到东晋末年才被纸质文献取代,作为主要文献形式在中国使用长达千年,对于传承中华文明有过重要的作用,而出土的简牍文献,对于史学研究有重要价值。
目录学:目录学是指研究目录的产生、发展及功用的一门学问,属于历史文献学的一个分支。目录学又分为古典目录学和现代目录学。古典目录学的时间断限是从西汉起到20世纪初。现代目录学是以现代学科分类为基础的图书分类法诞生为标志。目录学对读书入门以及学术研究有重要意义。
石经:中国古代刻于石碑上的重要经典,是碑刻的一种。主要分为儒家经典刻石和佛经刻石两大类。儒家经典时刻以东汉熹平、魏三体、唐开成、后蜀、北宋、南宋、清石经,“七经”为代表,其中,熹
上海名老中医诊疗所
平石经是于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等人刻成石经,为经籍版本的创始;开成石经成于唐文宗开成二年,是现存经籍最古老的完本。佛经刻石以房山石经为代表。石经对于保存古代典籍,纠正经典在传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有重要意义。
简答题:
1、《汉书·艺文志》及《隋书·经籍志》各自具有怎样的目录学价值。
《汉书•艺文志》的目录学价值:
刘向、刘歆对我国目录学有开创之功。东汉的班固就十分赞赏刘向的目录思想。他在写《汉书》的时候,在《七略》基础上编著《汉书•艺文志》,开创史志目录的先例。
《汉书•艺文志》既保留了《七略》的基本面貌,又对《七略》收录书籍重复、分类不当的地方进行了改订,同时新增补入一些书籍。因此,虽然刘歆的《七略》大约在唐初就已经亡佚,但我们通过保留了《七略》基本面貌的《汉书•艺文志》也能对《七略》有所了解。
由于班固是东汉人,他已经不能再完整地看到西汉成帝到哀帝时期的藏书面貌,他也只能根据刘歆《七略》所提供的间接材料来撰写《汉书•艺文志》。《汉书•艺文志》共著录图书六略,38种,13269卷,反映了西汉藏书的状况。
《隋书•经籍志》的目录学价值:
《隋书•经籍志》修成于唐初,是《北齐书》、《周书》、《梁书》、《陈书》、《隋书》共同的经籍志。《隋书•经籍志》著录唐代以前书籍,辨别这一时段书籍的源流、真伪,考察汉唐间学术的发展都需要利用《隋书•经籍志》。此外,由于《隋书•经籍志》漏载或者重复著录的书籍很多,后人对于《隋书•经籍志》做了相当多的考证、辑补的工作。因此,利用《隋书•经籍志》的时候,需要结合后人的学术成果:(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五十
二卷。该书不仅补《隋书•经籍志》的缺漏,而且旁征博引,对于一些重要的典籍的版本、学术源流等都做了详细考证,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便利。
2、魏收的《魏书》曾被人称为“秽史”,简单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魏收所著《魏书》被称为“秽史”原因有二:其一,北魏时期存在着两大政治集团的对立,魏收属于东魏北齐这个系统,特别为己方政治集团服务。他所写的书对于另一个系统的记载都有打击政敌的倾向,受到另一个系统的强烈反对;其二,魏收本人对于这些违反秉笔直书传统,撰写虚假、片面历史的做法,不加掩饰,甚至引为自豪。
对于此,我们应该看到,魏收对政敌的攻击也使一些重要史实流传下来,对于纪传体史书体例有所发
展,其中关于佛教、经济的记载很有价值,但他把史笔作为各人酬恩报仇的工具,是违反我们提倡的史学传统的,不值得肯定。
3、金石铭文的史料价值如何。
(1)解读、考订史籍的重要资料。
(2)和甲骨文一样,金石铭文对于古文字学的发展意义重大。金石铭文本身的字形对于研究汉字的流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3)金文涉及商、周、春秋、战国的内容,是先秦史的重要资料来源。
(4)大量的石刻文献补充了史书的记载,丰富了史料来源。
4、请指出校勘的主要内容,并就每一内容作简要介绍。
①异文,就是同一段记载各书的文字差异。一般不做是非判断。常用格式:“某作某”。
②讹文,又称“误文”,就是文字错误。因为字形相近、读音相同或相近等原因而写了错别字。校讹文常用格式:“某当作某”,“某讹”,“某形近而讹”等。
③脱文:文献在传写中脱去一字或数字,称脱文,也称夺文或阙文。古代简书因编绳断烂,在重编时失去一简或数简,称为“脱简”,后世因而也称脱文为“脱简”。校脱文时常用格式:“某,脱文”,“脱某字”等。
④衍文:原稿无而传写、刻印、排印误增的文字称衍文,又称羡文。校衍文时常用格式:“某,衍文”、“衍某字”。
qq空间电影⑤倒文:文献流传过程中,文字的先后次序被颠倒。古时钩改文字称“乙”,所以倒文又称“乙文”或“倒乙”。倒文被纠正称为“乙正”或“乙转”。
⑥错简,又称错乱,既指雕版刻印以前的简帛书籍,因简、帛次序错乱而造成的错误,也指后世刊印书籍的错页。校错简常用格式:“某,错简”,“某错乱为某”。错简现象最常见的错误类型,是因为错简导致不同时间的史事被混在同一年之内。
5、请指出辑佚的两个特性及三个条件,并就每一项作简要解释。
三个条件:其一,原来就有一个独立的文献单位;其二,这个文献单位现在不存在了或有缺陷;其三,客观上存在着可辑的内容或资料。
两个特性:其一,还原性:力求全面真实地恢复原有文献模式,尽可能按照原书的顺序排列好,不是
主观地创造一个模式;其二,可辑性:即上述第三个条件。
以上三个条件、两个特性表明:辑佚的定义是很严格的。
龙泉寺举报
6、就史料学的角度而言,《旧唐书》具备怎样的优点。
从史料学的角度看,《旧唐书》最大的优点在于主要史料来源是现已失传的唐代实录、国史等唐代史籍,史料价值很高。
《旧唐书》的前半部分全部用唐代实录、国史的原文。其中,实录占了很大篇幅,而且编撰者在使用实录、国史等原始资料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多加改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实录、国史的原貌。由于动乱等原因,导致唐后期史料流传很少,因而《旧唐书》中关于唐后期的内容明显偏少。
问答题:
1、敦煌古书的主要内容及史料价值。
(1)佛教文献:大约90%是佛教文献。除佛经外,还有一批寺院文书,包括寺院财产账目、僧尼名籍、事务公文、法事记录等,是研究敦煌地区佛教和当地社会生活的珍贵材料。
(2)其它宗教文献:道教、摩尼教、景教文献。
(3)地理学、方志:敦煌文书保存了不少已经失传的古书,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其中的地理著作,如《括地志》、《十道录》、《贞元十道录》、《诸道山河地名要略》等,是研究唐代地理的重要资料。敦煌本《大唐西域记》存卷一至卷三,是目前所见的最早传本。敦煌文献中还有关于西北地区,特别是敦煌的几种方志,为史籍所不载,如《沙洲都督府图经》、《沙州伊州地志残卷》、《寿昌县地境》、《沙洲地志》等,对敦煌乃至西北历史地理的研究十分重要。
(4)关于归义军的资料:归义军统治敦煌的历史,在正史中记载都非常简略,且多错讹。敦煌文书中有关这段历史的资料在上百种以上,敦煌文书的出现,才让史学界基本搞清了这段历史。
(5)公私文书:敦煌文献中保存了大量公文,包括法制文书和“官文书”,以及契约和民间团体的“社”文书等私文书。它们都是当时人记当时事,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这一段历史,尤其是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生活必须重视敦煌文书的资料。
(6)民俗、社会生活史资料:敦煌文献中包括童蒙读物和字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唐五代的教育情况,还为考订唐音,研究西北方言及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资料。此外,敦煌文书中含有不少研究这一段时期民俗和社会生活史的珍贵材料。
(7)文学资料:敦煌文献中保存了大量古典文学资料,其中大多是民间文学作品。而变文是敦煌文学中最引人注意的一部分,它的发现解决了中国文学史上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敦煌文学资料中还有重要
的一类是话本小说。
(8)科技史料:敦煌文书中有部分关于天文学、医学、数学、造纸术等方面的内容。敦煌文书中的唐咸通九年(868)《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中国发明印刷术的实证。
感知不能
(9)非汉文文献:敦煌文献中还有不少非汉文文献,如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梵文、突厥文等,以藏文文献数量最多。
夏商周断代工程(10)艺术:敦煌壁画是人类主要的文化遗产,敦煌文书中保存了一些音乐、舞蹈资料,如琴谱、乐谱、曲谱、舞谱等。
2、试述秦汉时期汉字形体的演变。
(1)小篆:小篆属于古文字,在秦统一六国后,为适应统一全国语言文字的需要,在李斯等人的整理推广下,成为全国通行的正式文字。小篆在此之前已在民间出现,与之前的古文字相比,小篆更加简省、规范,对于规范和统一古文字具有特殊贡献。
(2)隶书:隶书的先导被认为是渐趋草率的六国古文,到秦朝时,民间有部分人在书写小篆时,把很庄重的小篆那种四平八稳的结构打破了,这种通俗、草率的写法在民间通行开来,被统治阶级称为“隶书”,此时,秦隶只是简捷的篆书,到了汉代,成为正式字体。笔画形体逐渐整齐,笔势发扬舒展,有
yy盗号器波势挑法。隶书是古文字到今文字的过渡,被划入今文字的范畴。由小篆到隶书,汉字完成了第一次改革。
(3)草书:隶书是为简易而创造的,此风一开,汉字就更向简易的道路发展,于是有了草书,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草书是汉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的木简,它是一种笔势比较草率的隶书。在唐代,出了一种新体,就是张旭的狂草。但狂草绝大多数人都认不出是什么字,它纯粹是一种艺术,从文字作为记录语言和交流工具的角度看,别人认不出来,就失去了草书的意义,作为一种字体,就无法得到广泛的认同。
(4)行书:行书的出现,是兼顾书写的方便和认字的方便而产生的。行书是把隶书简化
了而又参用了草书笔画的一种文字。东汉桓灵时期刘德昇的行书“亦风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
(5)楷书:楷书,又叫真书、正书,是汉字字体的最后形式,它只是隶书的变体,是隶书的定型化。从字体看,楷书只是把隶书的波势挑法变得平稳,把隶书的慢弯变成了硬勾,把隶书的平直方正变成了长方形。由于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简便,成为至今都作为正字体通行的字体。
总体上看,秦汉时期,汉字形体演变向着简单化、规范化的趋势发展。
3、试阐述文字学“六书”说。
“六书”之名始见于《周礼》,关于六书的名目,三家的说法是:
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其中,许慎的名目更有概括性,这里就以此来介绍:
(1)象形
许慎认为象形字是用画画的办法来画出物体,笔画的波势曲折同这个物体的形体相一致,它还被分为独体象形、合体象形等。汉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今文字的隶书、楷书等,汉字的象形性逐步在降低。
(2)指事
许慎认为指事字初见时可以识别这是什么形体,细细体察可知道这个字意思的指归。也就是不但有象形的部分,还表明了造字的用意所在,大致分为纯指事字和加体指事字两类。
(3)会意
会意字是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意思。它能够表达一些抽象的概念。
(4)形声
形声字的产生是为了适应文字记录语言的需要,其产生经历了一个“本无其字”的假借阶段,之后为了明确字义,避免同音词语在用字上的混淆,假借字就逐渐被加上了表示意思指归的形符(义符),就形成了形声字,由于形声字在表音和表意上的优势,在造字上也显得比较容易操作,形声字的数量日渐增多。
(5)转注
许慎对于转注的解释是“建类一首,同意相受”,但后人对于这以争议颇多。
①戴震、段玉裁之说:戴震以及他的弟子段玉裁都认为,转注是同义互用。
②章太炎之说:转注是因为一个意思在地域、时间上的差异而造成的读音上的差异,由此孳乳为两个以上的意思相近的字。这些字形成了在读音或者意思上有亲属关系的汉语同源字。
③同源字:如章太炎的说法,从转注的角度,我们可以加深对一些同出一源的汉语字词的理解,对于我们阅读古书、正确释读古文有较大帮助。
(6)假借:
许慎对于假借的解释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对其所举例争议颇多。
列举题:
1、校勘的基本方法。
①对校法;②本校法;③他校法;④理校法;⑤综合运用校勘方法
2、北宋四大类书(书名及主持编修者)
《太平御览》李昉、《太平广记》李昉、《文苑英华》李昉、《册府元龟》王钦若、杨亿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3:28: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375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献   研究   敦煌   文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