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献学复习资料

                                  古代文献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甲骨文合集1959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综合各家之书,编了一部大型的甲骨文献图书《甲骨文合集》,共13册,由中华书局与1978年至1982年全部出齐。该书采取比较科学的先后分期后分类的方法,经过去伪存真、校对重出、修复掇合等一系列认真细致的整理工作,选存了文句完整或比较完整,以及文句所有残缺但内容较为少见的甲骨文41856片,为人们研究甲骨文提供了可靠的文献依据。
2.尺牍:竹,指竹简;木,指木牍。合称简牍。根据古代简册制度的一般情况,每一支竹片制成的简叫做简,把若干简编在一起成为策(或册),编简成册的绳子多用帛带和丝带。木牍是指用来书写的木版或木片,一尺见方的牍叫做“方”。单片的木牍比单片的竹简宽好几倍,多用于书写公文,律令、函柬等。从汉代起,木牍的标准长度为一尺,这就是后来书信被成为“尺牍”的原因。
3.汲冢竹书:在古典文献学史上,时常有简牍出土的记载。古代最著名的一次是晋太康二年
281年),河南汲郡人不准盗发战国魏襄王墓,得竹书数十车,凡书75篇,10万余言。史称“汲冢竹书”。
4.总集:总集是汇集两人以上的作品的合集,它可以 包括一个朝代(断代)和多个朝代(通代)的作品,也可以包括一种体裁和多种体裁的作品。一般来说,古代的总集多为诗文的合集。
5.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朝文:由清严可均编辑,共746卷,是通代不加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全部作品总集,共搜集先秦至隋作者3497人,分代编次为15卷,网罗了先秦至唐以前所有现有的文章,为人们阅读先秦至隋的单篇文章提供了最全面的文献基础,中华书局1958年出版。
6.别集:别集是相对总集的,它是指搜集一个作家部分或全部作品的个人作品集。
7.类书:类书是我国古代分类式的资料汇编性的工具书。最早的类书是魏文帝曹丕时编的《皇览》。著名的类书有唐《北堂书钞》《艺文类聚》,明《永乐大典》,清《古今图书集成》。
8.政书:是专门记载各种典章制度的工具书。最早的政书是唐代刘秩的《政典》,后来杜佑把它扩充为《通典》。“三通”为杜佑的《通典》,郑樵《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又编修了《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合称“九通”,后加上清末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成“十通”。
9.干支:中国古代用干支纪日、纪年,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戊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顺序组合成六十对,六十对一个轮回,即俗称“六十花甲子”
10.方志:又称地方志,是记载一地自然和人文方面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的地方文献。
11.甲骨文:最早的古代文献就是刻在龟兽骨上的文字,人称甲骨文,甲骨文献的内容为殷商时代王室占卜的记录以及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故又称“卜辞”。
12.金文:铸刻在上周青铜上的文字,称为金文。
13.目录:将目与录二者结合在一起,即把一部书的篇名或一批书的书名与叙录编次在一起就是目录。目录是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它是简介图书内容
和形式,反映出版、收藏等情况,知道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的工具。
14.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出自章学诚《校雠通义》
15.六分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法,它始创与《七略》。《七略》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
16.四分法:起源于魏晋之际,成熟与东晋时的李充。西晋秘书监荀?因郑默《中经》,更著《中经新簿》,分为甲乙丙丁四部,总括书。从各部所收图书的主要内容来看,荀勖的甲乙丙丁四部,实际上就是后世所称的经、子、使、集。这便是四分法的创始和开端。《隋书·经籍志·序》将史籍从经部中离析出来,独立成类,又将兵书、兵家、术数并为子部,这就为后世四部分类法开辟了道路,是图书分类由六分法进入了四分法的重要发展阶段。李充因荀勖四部之法,换其乙、丙之书,使甲乙丙丁四部,成为五经、史记、诸子、诗赋的顺序。至唐初修《隋书·经籍志》,继承发展荀?、李充以甲乙丙丁为序的四部分类,正式确立经史子集四部类目名称,概括各部类书籍非性质和内容。
17.补史志:我们成那些补撰或补注正史的目录为“补史志”或简称“补志”。
18.七略:是刘向、刘歆父子等一批学者共同完成的一部中国最早的综合性的书目录,开创了我国古代的目录学。《七略》包括六艺(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小学)、诸子略(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纵横家、杂家)、诗赋略(屈原赋之属、陆贾之属、孙卿赋之属、杂赋、诗歌)、兵书略(兵权谋、兵形势、兵技巧)、数术略(天文、历谱、五行、蓍shi龟、杂占、形法)、方技略(医经、经方、房中、神仙)
19.别录:刘向整理古典文献时广罗异本,仔细比堪,去除重复,校出脱讹。然后编定篇章目次,确定书名。他,没校完一部书,就把有关作者生平、思想内容、学术源流等整理情况写出一篇叙录,这些叙录汇编成《别录》一书,开创了中国古典目录解题的范式。
20.斋读书志:晁公武的《斋读书志》,撰成于1151年前后,该书11157年前后四川刊行本四卷。《》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排,全书前有总序,四部各有大序,各类小序在每一类第一种书的提要中。
21.直斋书录解题: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共56卷,主要根据他丰富的藏书历时20年而撰成的。全书虽然没有标明经史子集之目,但实际上是按四部分类法编排。书中没有总序和大序,只有7类有小序,即语孟类(卷三)、小学类(卷三)、起居注类(卷四)、时
令类(卷六)、农家类(卷十)、阴阳家类(卷十二)和音乐类(卷十四)。这些小序着重说明分类增设的原因,或叙述著录内容的分何变化,也反映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意图。
2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乾隆年间编撰,该书达到了中国古典目录学的最高峰,此目按四部分类法编排,后来许多学者对它进行了批驳或补正,余嘉锡先生所著《四库提要辨证》
23.版本:版本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刻版(也称雕版)印书出现后为区别刻本和写本而使用的名称。因最初印版是以木板为原料雕刻而成,故“版本”又称“板本”。其实,“版”和“本”很早就作为书籍文献的名称在使用。因此,广义的“版本”又可以指一些形式的书本。
24.手稿本:作者亲笔所写,多增删修改,一般有署名和序跋,最能体现作品原貌,可据以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过程。
25.善本:指珍贵难得的古籍刻本、写本,其历史文物性、学术性、艺术代表性或某一方面的特殊价值。
26.卷轴装:收藏时用轴由尾端向前卷成一束,称为一卷。
27.旋风装:就是将裁成一定大笑的纸两面书写,或将两页裱成一页两面书写,然后将写好的书页的一端一次粘贴在一张卷纸上,装上卷轴,就称为一本旋风装的书籍。
28.蝴蝶装:清叶德辉有一个很简明的定义,他说:“蝴蝶装者,不用线订,但以糊粘书背,夹以坚硬护面。以板心向内,单口向外,揭之若蝴蝶翼然。”
29.包背装:蝴蝶装的一种改进,把印好的书叶在版心中线处背面对折,让版心向外,单口向内,然后粘连到裹背纸上外面再加上护叶是单页,当时的书叶是双页。
30.行款::行文的款式包括行格和字数,通常以半页计算。
31.版心:即刻板的中心部位为两半页分界处,一般不刻正文,而刻有折叠书页标志的“鱼尾”。
32.牌记:牌记又名碑牌、木记、墨围,俗称书牌子,是刻书记录,相当于今天的版权页。
33.校勘:是指改正文献在形成和流传过程中各种原因而出现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尽
可能地恢复或接近文献的原来面目。KAD网络
34.讹、脱、衍、倒:讹也称误,是文献镇南关最常见的错误现象。脱是文献在传抄出版过程中脱去一字或数字或脱文,也称夺文或阙文。元稿所无而传写与出版的过程中误增的文字称为衍文,亦称衍字、羡文。倒指原稿文字具存,并无讹误、缺脱或衍羡,但在流传过程中,文字先后次序却被弄颠倒了现象。
35.对校:就是将某一文献的不同版本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并改正书面材料错误的方法。
36.本校:就是某种文献的上下文进行对比,出其内容上与文字上的异同,从而确定与改正其错误的方法。
37.他校:用其他文献中的引文及相关文字来校勘某一文献称他校。
38.理校:即推理的校勘,是校勘工作的补充方法。
39.底本
40.定本:书籍经过校勘,分别同异,判断是非,然后将自己认为正确的文字记录下来,即
成定本。
41.技术预测校勘记:一、凡文字有不同者,可注云“某,一本作某。”(或具体写明版本名称)二、凡脱一字,可注云:“某本某下有某字。”三、凡脱二字以上者,可注云:“某本某下有某某几字。”四、凡文字明知已误者,可注云:“某当作某。”五、凡文字不能即定其误者,可注云:“某疑当作某。”六、凡衍一字者,可注云:“某本无某字。”七、凡衍二字以上者,可注云:“某本无某字下无某某几字。”八、字倒而可通者,可注云:“某本某某二字互已。”九、字倒而不可通,可注云:“某本作某某。”是、文句前后倒置者,可注云:“某本某句在某句下。”
42.伪书:伪书就是指那些作者不真、年代不实及内容假造的古典文献。
43.辨伪:文献学所讲的辨伪是狭义的辨伪,主要是辨识古典文献的真伪,其任务是认定图书文献的真实作者、年代,体现其原本的文献归属,而考证认定图书文献形成的真实年代则是文献辨伪的核心内容。
44.辨伪方法:①从目录文献入手,考察古籍文献的流传以辨真伪。②从历史事件等入手,
考察其发生的时间与作者在世的时间以辨其真伪。③ 从作者生平入手,考察其作者生平事迹和著述等以辨其真伪。④从文风语体入手,考察其出现的特定文风、语词、文体等以辨真伪。⑥ 从征引文献入手,考察其与传本的异同、时代的前后等以辨真伪。6 从思想内容入手,考察其体现的学术观点、语词文风等以辨真伪。
45.胡应麟 四部正讹:辨伪成熟的标志性著作是晚明胡应麟的《四部正讹》3卷。大多取材于《文献通考》,《四部》扩大到经史子集,有辨伪书104种,它不仅仅对诸书真伪有深入的具体考证,而且在卷首概括举例伪书现象、类型多达21种,第一次把伪书现象做了系统的归纳总结。还有在全书最后又专门讨论伪书的特征、四部伪书的程度等,特别是总结出考辨伪书的8条方法,第一次把古籍文献的辨伪工作做了方法论的概括,使之具有形而上的形态。《四部》集前人辨伪思想、方法之大成,是辨伪学发展的里程碑性著作,其考核伪书的方法和理论影响后来的辨伪工作达400多年,时至今日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46.伪书通考:张心澂的《伪书通考》所考辨的伪书也多达1000多种。力量组合
47.辑佚:把佚文献从诸书中逐一辑出,重新搜索整理,就叫做辑佚。
48.辑存性的辑佚:辑抄行的辑佚,是指在佚文整序编排上勿需体例结构上作深究或需要作而勿去作得辑佚。
求医不如求己4
49.辑复性辑佚:指所得佚文不仅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能详考原书体例篇次,佚文的整序编排基本得以恢复原书旧貌的辑佚。
简答题
1.举例说明总集的种类1通代的又选择的编集多种体裁作品的总集,如上述《文选》2是断代的又选择的编集多种体裁作品的总集。如宋姚铉的《唐文粹》100卷,收录了有唐一朝的诗文作品近2000篇,分古赋、诗、颂、文、论等。3是通代的不加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全部作品的总集。《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篇目录及作者索引》类似的总集还有现代学者逯钦立编集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4 断代的不加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全部作品的总集。如清董浩等奉敕编集的《全唐文》1000卷。还有清陆心源《唐文拾遗》72卷、《唐文续拾》16卷,类似《全唐文》的总集还有清彭定求等奉敕编集的《全唐诗》,唐圭璋先生编集的《全宋词》。5通代的又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的作品的总集。如南朝梁代的徐陵编的《玉台新咏》皇甫平事件10卷。6断代的有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作品的总
tygy集。如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枚编集的《宋诗钞》106卷。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就的和i《宋诗抄》为底本。7按作者地域 体或宗派关系编集的作品总集。如北宋杨亿编集的《西昆酬唱集》2卷。类似的还有五代后蜀赵崇祚编集的《花间集》,元方回编集的《瀛奎律髓》,明袁编集的《闽中式子书》等。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2:34: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375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献   文字   编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