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指南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ACC/AHA/ESC)于2006-8-2正式发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指南(2001年的心房颤动指南的修订版本)。
火焰检测    这次心房颤动指南的修订,是依据2001~2006年间,从PubMed/MEDLINE,Cochrane 图书馆(包括Cochrane
数据库和Cochrane
对照试验登记)的文献,以英文文献为主,计算机主要检索项包括:心房颤动、年龄、心房重塑、室结传导、房室结、复律、分类、临床试验、并发症、隐匿传导、费用-效益、除颤器、人口统计、流行病学、试验、心力衰竭、血液动力学、人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荟萃分析、心肌梗死、药理学、手术后、妊娠、肺部疾病、生活质量、心率控制、心律控制、风险、窦性心律、症状、心动过速介导的心肌病。具体讲,新的证据主要来自:①以AFFIM、RACE、PIAF、STAF、HOT-CAFÉ等研究为代表,确定了对慢性心房颤动患者控制心室率与复律二个策略的方向,以与进一步强化抗凝预防血栓尤其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性;②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的进展。
易燃液体
如同2001年版心房颤动指南,2006年版心房颤动指南,依旧首先整体回顾关于心房颤动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病理机制和临床特征的最新的信息。对心房颤动建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药物控制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室率;②预防血栓;③心房颤动的复律,包括药物复律和电复律;④维持窦性心律;⑤七个特殊情况下心房颤动的,包括:手术后心房颤动、心肌梗死心房颤动、肥厚型心肌病心房颤动、妊娠期心房颤动、预激综合症心房颤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房颤动、肺疾病心房颤动。
而2001年指南的建议为:①心房颤动的复律,包括药物复律和电复律;②药物维持窦性心律;③药物控制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室率。④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可以看到,经过5年时间,心房颤动的策略有了重大的转变,指南明确把控制心室率和预防血栓栓塞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1.    心房颤动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
与2001年心房颤动指南比较,指南对心房颤动的定义和分类没有变动。心房颤动的定义为,心房活动失去协调性导致心房机械功能恶化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除了保留房扑与心房颤动关系的描述外,指南增加了局灶性房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
折返性心动过速同样可以触发心房颤动的描述,并提出P波的形态有利于对心动过速的起源定位。
心房颤动的分类包括:心房颤动首次发现(无论是否有症状或是否可以自行终止,不能确定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和以前是否存在心房颤动,可以是阵发性也可以是持续性心房颤动)。阵发性(通常7天内恢复窦性心律,绝大多数24小时内恢复窦性心律),持续性(持续时间超过7天),永久性心房颤动(心房颤动不能转为窦性心律,复律失败或没有实施复律方案,持续时间很长,如1年以上)。尽管目前在这三类心房颤动患者均可实施射频消融恢复窦性心律,指南没有采用“慢性心房颤动”的术语;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持续多长时间定义为永久性心房颤动,依旧没有明确。而目前若干临床研究采用“慢性心房颤动”的术语,并规定持续时间半年。指南继续保留了孤立性心房颤动的定义:比较年轻的心房颤动患者(<60岁),没有临床或心脏超声证据的心-肺疾病,包括高血压。没有风湿性瓣膜病、人工心脏瓣膜或二尖瓣修复术史(为新指南增加)的心房颤动,定义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指南指出心房颤动做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增加了脑卒中、心衰和全因死亡率,且对女性
更加显著。心房颤动患病率在人中为0.4%~1%;<60岁的人,心房颤动患病率较低,>80岁人,心房颤动患病率增加到8%。年龄校正后,男性心房颤动患病率更高。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平均为5%/年,是无心房颤动患者的2~7倍,如算上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和“无症状脑卒中”则增加到7%/年。目前心房颤动患者在美国有220万,欧洲有450万。20年来,在美国和欧洲,因心房颤动住院的患者增加了66%,心房颤动患者的数量正随着人口的进一步老龄化、慢性心脏疾病患者的增加和应用动态心电图得以诊断而增加。目前,在欧洲,估计每个心房颤动患者花费3000欧元,每年心房颤动的总的费用高达13.5亿欧元。心房颤动已经成为花费巨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2  心房颤动的病因,相关临床状况,临床表现和生活质量
指南增加了可以消除病因的心房颤动的内容,如急性、临时的原因,包括酒精摄入(“假日心脏综合征”)、外科手术、触电、心肌梗死、心包炎、心肌炎、肺动脉栓塞、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这些情况下,对原发病的成功可以终止心房颤动;另外,指南也指出,与心房颤动相关的房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在后,心房颤动也会消失。
长阳灭门惨案指南增加了肥胖是心房颤动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的内容,认为心房颤动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是左房增大,体重从正常到肥胖过程中,随体重指数的增加左房也增大。降低体重与左房减小成线性相关,可以减少心房颤动的风险。指南也增加了家族性心房颤动的内容,指出,家族性心房颤动是家族遗传性的,其发生率比我们以前认为的要多,父母有心房颤动史的心房颤动患者,提示有家族易感性,但需注意同样有遗传性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病也表现出心房颤动的家族性发生,故应严格的与继发于其他遗传病导致的心房颤动区别;已明确的与突变相关的在功能上缩短心房有效不应期的二个突变位点来自中国的家系。
对心房颤动患者临床评估,指南只有少许细节的修改。内容包括:①心房颤动病史、症状和物理检查、心房颤动的分类,第一次发现心房颤动的时间或第一次出现症状的时间,心房颤动发生的频率、持续时间、促发因素,终止的形式;存在的心脏疾病或其他可逆的病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酒精消耗;②心电图证实心房颤动,了解是否左房肥大、P波或颤动波的间期和形态、是否伴有预激综合征、是否有束支传导阻滞、是否有心肌梗死史与心律失常,测定R-R、QRS、和QT间期;③经胸超声证实,是否存在瓣膜病、左房和右房的大小、左室大小和功能、肺动脉压力、是否存在左室肥大、是否存在左房血栓(敏感性较低)、心包疾病;④甲状腺功能、肾功能、肝功能的检测。
其他包括:①6分钟步行检测(了解运动时心室率的控制);②运动试验(了解永久性心房颤动心室率的控制,再现运动诱导的心房颤动,用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前除外心肌缺血);③动态心电图(心房颤动诊断存在困难时应用,评估心房颤动心室率的控制);④经食道超声(检测左房血栓-主要是左心耳部,指导复律);⑤电生理检查(确定宽QRS波的机制,确定其他心律失常如房扑或阵发室上速,确定消融的部位或予房室结阻滞/修饰);⑥胸片评估(是否存在肺实质病变,是否存在临床提示的肺血管异常)。
    3  心房颤动的
牦牛骨    3.1  心房颤动的药物 
    心房颤动指南增加了药物对心房颤动的内容。包括:①
ACEI或ARB可减少阵发心房颤动的发生率;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电复律后,在应用胺碘酮的基础上,加用ACEI或ARB,可显著减少心房颤动的再发生,但指南也指出,在进一步的随机临床研究证实可减少心房颤动复发之前,不建议常规应用;②他汀类药物可在心房颤动电复律后减少心房颤动的再发生,且不影响除颤的阈值。具体机制不清楚,推测可能
与其抗炎和抗氧化机制有关,他汀类药物的直接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与改变跨膜离子通道电流有关。
    3.2  药物控制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室率 
指南指出,有高血压和心脏病史的有症状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控制心室率是理想的方案;控制心室率的目标为静息下60~80次/分,中等量活动时90~115次/分,什么时候启动控制心率没有具体说明。在2001年版心房颤动指南的基础上,指南进一步细化,持续或永久性心房颤动,绝大多数病例,首选口服β受体阻断药和非二氢吡啶钙拮抗药控制心室率,情况紧急时候,静脉应用β受体阻断药(艾司洛尔、美托洛尔、普萘洛尔和非二氢吡啶钙拮抗药(维拉帕米、地尔硫卓),但要注意低血压或心衰的发生。心房颤动伴心衰并除外旁道情况下,静脉XX兰和胺碘酮控制心室率;口服可有效控制静息心室率。并强调运动试验对控制活动时心室率的重要性(I类推荐)。除了继续肯定联合β受体阻断药或非二氢吡啶钙拮抗药控制静息和运动时的心室率外,指南进一步明确药物不能控制心室率时,可房室结或旁路消融,静脉注射胺碘酮控制心室率仅在其他方法无效时选择;当存在心房颤动通过旁路下传,且不需要电复律时,可选择静脉注射普鲁卡因酰胺或伊布利特
(Ⅱa类推荐)。指南去掉了2001年版的是惟一控制持续性心房颤动静息心室率的说法,添加了其他控制心室率药物无效时,可在其基础上加用口服胺碘酮的条目;增加了药物不能控制心室率或怀疑有心动过速心肌病时,可行房室结消融控制心室率的条目(Ⅱb类推荐)。指南指出,左室功能正常或可以通过房室结消融逆转左室功能的心房颤动患者,适合在房室结消融后植入永久起搏器;对于不是由于快速心室率导致的左室功能受损情况,可考虑CRT或CRT-ICD。指南增加了失代偿性心衰伴心房颤动患者不予以静脉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预激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因可加快心室率而不予以静脉注射XX兰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Ⅲ类推荐)。
总之,指南肯定了在心功能正常、除外预激综合征时,口服β受体阻断药和非二氢吡啶钙拮抗药对绝大多数心房颤动患者在控制静息和运动时心室率的地位,并可以在紧急情况下静脉注射;但也指出,对仍不能控制心室率的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确定了胺碘酮在控制心室率方面的二线用药的地位。指南明确在心衰伴心房颤动并除外旁道时,可应用静脉注射XX兰和胺碘酮控制心室率,除了口服外,也可口服胺碘酮。各种药物均不能控制心室率时,可考虑房室结消融并起搏。
人体气化    3.3  预防血栓栓塞
指南参考了2001年来新发表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的随机对照研究包括SPORTIF-Ⅲ研究、SPORTIF-Ⅴ研究、NASPEAF研究的结果对预防血栓栓塞有了较大的修订。指南明确指出,因为脑卒中是心房颤动患者长期的风险,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是15%~20%,且通常脑卒中的特点是X围大、患者致残率高,故脑卒中的危险是抗凝的主要原因,指南把预防血栓栓塞放在了更显著的地位。2001年版心房颤动指南,通过若干临床特征,如年龄,性别,心脏疾病危险和临床状况决定抗凝,继续肯定除了孤立性心房颤动或存在禁忌症外,所有心房颤动患者均应应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指南采用了具体的脑卒中危险分层作为选择阿司匹林或维生素K拮抗药的标准:存在一个脑卒中中度危险〔年龄≧75岁(尤其是女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左室收缩功能受损(LVEF≤35%或左室短轴缩短指数<25%),糖尿病〕的心房颤动患者,阿司匹林或维生素K拮抗药均可选用;维生素K拮抗药用于存在任何一项脑卒中高危(血栓栓塞病史,包括有脑卒中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其他部位动脉栓塞,风湿性瓣膜病,人工心脏瓣膜)或二项以上脑卒中中度危险患者;在没有脑卒中风险的心房颤动患者(除外孤立性心房颤动)选用阿司匹林(81~325 kcv
mg),同样指南明确指出,长期口服维生素K拮抗药者,调整剂量使INR的X围维持在2.0~
3.0,在用药初始,至少每周检测INR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53: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330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指南   控制   心室   患者   治疗   是否   功能   存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