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呼伦贝尔古边壕的探索

历史地理第三辑
关于呼伦贝尔古边壕的探索
景爱
在呼伦贝尔西部,有一道古代边壕的遗址,经苏联而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全长约七百公里。这道边壕不见于史书记载,长期以来不为世人所注意。一八六四年,俄国贵族IL A・克鲁泡特金公爵到中国边境地区游历,将此古边壕称作成吉思汗长城(£蚯HEHrno-Xa更a人一八九七年,屠寄受清会典馆之命,主持黑龙江舆图测绘,曾考察这道边壕,并命名为金源边堡。自此以后,这道古代的边壕始为学术界所重视,一些地方志渐有记载a武汉科技大学外语外事职业学院
关于这道古边壕的时代,国内外学术界有多种不同意见。国内学者多认为是金代所建,也有人认为是汉代光禄城、元代塔塔儿长城。西方学术界多沿用俄国人的|日说,认为是成吉思汗长:城(Wall of Ghenghis Khan),也有人认为是拓跋鲜卑的国界。近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将此边壕绘入明、清分册中,视为明、清之遗迹。
迄今为止,尚没有人对这道古边壕进行专门的研究,它成为东北历史地理研究中的一大悬案。为了探索这道古边壕,笔者于一九七三年春对边壕的部分段落进行了考察,
参加这次考察的还有黑龙江省博物馆的同志档一九八O年夏,笔者又前往呼伦贝尔,对我国境内的边壕进行了踏査。在考察中,呼伦贝尔盟文管站给予了许多帮助。*本文根据实地考察费料以及有关丈献记载,试对这道古边壕的时代和有关的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关于边壕的性质、作用和影响,另撰专文探讨之。
一、古边壕的位置与走向
关于呼伦贝尔边壕的位置与走向,屠寄在《黑龙江舆图》上作了部分标绘,①《蒙兀儿史记》7《呼伦贝尔志略》■《呼伦贝尔》诸书也有些记述。②但是,这些记述只限于边壕的东段,且甚为简略,其中还有与事实不合之处。今据实地踏实以及国内外出版的测绘资
■I
料,⑧作一简要介绍。
据实地考察所见,这道古边壕东起于额尔古纳右旗东部库力河左岸滩地边缘的一座古城,东北距上库力(旧称大库力「或作上苦
・♦♦
李)乡约二■三公里。其地当北纬50Q15\东经120°24\库力河为根河南岸支流拱发源于-'-■r0I'
朝其格日温都尔山,西北流至小库力村注入根河口当地人讲,库力河之名源于蒙语,是城
♦关于古边壕的调查情况,笔者另有专文详加记述口这里只作简要介绍。
①屠寄川黑龙江舆图#,页38-380
② 屠寄:电蒙兀儿史记》卷2截成吉思可汗本纪性张
家瑠广呼伦贝尔志略f页294.尔為左夫:枣呼
伦贝尔"页16«
③THE OXFORD ATLAS.OXFORD UNI<
VERS1TY PRESS1951^reorpa(I)HyecKHH
^TJrac7M bs CCCP M ockba1959o
一189—
子的意思。①
边壕自上库力河畔以西偏北二十度的方 向,成一条直线走向拉布达林。从上库力到 拉布达林市区,到了逼近根河河岸百米处,则 折向西南方,沿根河南岸蜿蜒而去。拉布达林 又称喇布得林、拉卜达林娜,是额尔古纳右旗
边壕离开拉布达林以后,在平坦的草地 上向西伸延,经格罗火义的山、小孤山、黑山 头公社,抵达额尔古纳河畔的四卡。从拉布达 林到四卡这段边壕长60公里。四卡旧称库克 多博卡伦,是一六八九年《尼布楚条约》签订 以后,在额尔古纳河上最早建置的卡伦之一。 四卡是边壕走向的大转折点,至此以后边壕 则折向南方,沿额尔古纳河东岸而行。这段边 壕遗迹模糊,难以寻,时隐时现。中经三十 五公里至额尔德尼托罗辉卡伦,又南行二、三虎右旗境内,经査干陶勒盖山之南,海拉很乃洗雷沼泽之北,在今六三五号界标附近出境, 进入蒙古人民共和国°自六十号界堆至六三五号界标,这段边壕长六十公里。边壕出境后,一直在克鲁伦河以北、乌勒吉河以南的东方省境内伸延,并进入肯特省,最后终止于肯特省鄂嫩河源与乌勒吉河源之 间的沼泽地中。其终止处的地理位置为北纬 48°27\东经lir29z ,西南距肯特省省会温都尔汗约一四O 公里,西距乌兰巴托约二四公里至红山咀而止,由此越过额尔古纳河进
入苏联境内,适当嘎普察古尔谷哨所与博格 达诺夫卡哨所之间命边壕在苏联境内长约120 公里,在外贝加尔斯克(旧称奥特波尔)西南 5公里处,又回到中国满洲里境内。边壕进入 中国境内之地点,适当第六十号界堆即塔奔 托罗海鄂博正西约三公里处o 边壕自六十号界堆西南行,进入新巴尔①古代蒙古人把圈子称作•古列延.(guriyen)或
质量风险管理•苦列延” (KuTiyen)^ 见 cfio-
P hbk  jeTonjacefi.帀吝入玄吩BayK  cccj  1952 MocKBaJieHJiHrpa^ tom  I  K h - nra  2 cmp . 18, 86^87,古城是由城垣围起来的
圈子,因此也可以称作争古列延舄 现代蒙语音转
■为11库伦S 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旧称库 ;伦,喑剌和林城又称西库伦,都是以古城得名曲
達•阵力”即声库伦戸之译音,库力河.上库力乡、小库
£
力档,移是以古城得名心— 190
乌三巴托o
Y)河济湖泊•吉减
沼译地——国界
I■—古边燎O WA 康堆
MO j岁
裁陶海応
海拉尔
图2呼伦贝尔古边壕的位置及附近的古城址
五公里廿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边壕,全
长约四OO公里(图2人
《呼伦贝尔》一书称边壕东从海岸起裂
至西方“复现于阿富汗及波斯”,①这是不正确的。从各方面的考察资料J测绘资料和文献记载来看,这道古边壕只是横亘于中国■苏联和蒙古三国境内,弄没有到达日本海和中亚的痕迹。《呼伦贝尔》的记载,大概是误信了民间传说的结果。
一九五六年童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
盟武川县和察哈尔右翼中旗的大青山中录曾
发现有古代城堑的遗址。有人认为它是呼伦
贝尔边壕的继续,称大青山“这一道边墙,它
漠南的边壕是金代的遗迹。金代边壕前后修筑多次,有内外线之别。元张德辉在《塞 北纪行》中,记述昌州(今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白城子)北“故垒隐然,连亘山谷”,居者称是“前朝所筑堡障”。过沙陀
、鱼儿泊西北行四驿,又见有“长城颓址,望之绵延不尽,亦前朝所筑之外堡也J③近年,内蒙古的考古工作者在锡林郭勒盟境內发现金代的边壕有南北两道,与张德辉所记相合。④土牧尔台、温 都尔庙的边墙,当是金代边壕的外线,即张德辉所称之敕外堡J它向西南可能伸延到大青山一带,但是与呼伦贝尔边壕南北相隔四、五
的东北可能与温都尔庙及土牧尔台以北的边
墙相衔接。这就是历史上的金代边墙,全长约一千五百多公里,东北伸到满洲里附近,西
南通过阴山,直到黄河沿岸J②这种意见显然是把漠南、漠北两道不同的边壕混为一谈
To ①阔尔马左夫M呼伦厌尔S页
②张郁:*大青山里的金代遗址S见尊文物参考资
1囲6年1期乜
③张W:<^北纪行%
④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痔物馆“內辰古文物
考古工作三十年r见名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氏80。
—191
论防卫过当
百公里,二者并不相连。
二、关于边壕时代几种意见的商榷
关于呼伦贝尔边壕的时代,国内外学术界有汉光禄城.拓跋国界、金源边堡、成吉思汗长城和塔塔儿长城等五种不同的意见。从实地考察以及有关文献记载来看,这些意见都与史实不合。
(-)边壕不是汉光禄城、拓跋国界
《汉书-匈奴传》载,汉武帝太初三年,空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里,筑城障列亭至卢胸/①沈维贤《前汉匈奴表》称卢胸为山名,即肯忒lib卢胸河源于此。②寿鹏飞《历代长城考》据此推衍汉光禄城止处为胪胸河,位于胪胸河北岸的呼伦贝尔边壕,就是汉代的光禄城。其说略谓:“武帝太初三年,使光禄勋徐自为出五原塞千里,筑城障列亭至卢胸。卢胸,水名,亦作胪胸,今外蒙古克鲁伦河是也……今黑龙江省胪滨县,即设此水下游,以水得名。县境尚有此城••…•今俄人称为成吉斯汗边堡,然元代无筑城之事,必汉筑矣。”③其书末所附的地图,将汉代光禄城标绘在瀚海之北,西起天山北麓,中经杭爱山-肯特山,而东达黑龙江滨。寿鹏飞之说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直至近年仍有人重申其说。④始于乌拉特前旗,而伸向西北方的巴彥淖尔
盟。
近年,内蒙古的考古工作者在巴彦淖尔草原上,发现了内外两条汉代古长城址。内线东始于乌兰察布
盟大青山北武川县,西经固阳县进入巴彦淖尔盟的乌拉特中后旗、潮格旗,进入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南戈壁省;外线东起自乌兰察布盟乌拉特中后联合旗,中经潮格旗进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南戈壁省,然后又折向西南,回到我国额济纳旗境内,与额济纳河沿岸的汉长城相接。这两道汉长城的位置、走向,同《史记》、《汉书》所载光禄城相一致,故把它确定为光禄城故址F这是可信的。⑥♦.
据载,徐自为筑光禄城的同年,强弩都尉路博德又“筑居延泽上”。⑦徐自为所筑光禄城,当与路博德所筑居延塞相连接,始能构成
防御匈奴的完整军事体系。居延泽即今嘎顺■
诺尔.苏古诺尔东南的沼泽,居延泽南有弱
水,即额济纳河。陈梦家先生根据居延汉简
社会网络
・•
的记载,认为路博德枫筑居延应解释为筑塞于弱水两岸”。⑧东西走向的光掾城与南北走向的居延塞,当在居延泽附近相接,胪胸山当在居延泽附近。王国良《历代长城沿革考》认为胪胸山“在今外蒙古土谢图汗境内”,⑨似距居延泽太远。蒙古人民共和国南戈壁省有额德伦金山,为阿尔泰山支脉,距居延泽较近,所谓胪胸山或当与此山有关。
《汉书》所记光禄城,本于《史记•匈
传讥张守节《史记正义》引《地理志孙曲五原郡稠阳县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又西北得支就城,又西北得头曼城,又西北得澤河城,又西北得宿虏城P按即筑城障列亭至胪胸也/服虔称胪胸是“匈奴地名”,张晏称是“山名也",颜师古认为“张说是也。”⑤据此,则光禄城始于五顶郡稲阳县北石门障,而走向西北X,止于匈奴境内的胪胸山。汉代稠阳县在今包头西北鸟拉辂前旗境内,可知光禄城是①<汉书〉卷94上*匈奴传性
词源学②沈维贤:电前汉匈奴表“见電二十五史补编》第2
册贡1763O——
③寿鹏飞泮历代长城考>?页8—10o
匡吉④卓文物1977年8期。
®农史i由卷口0宅匈奴传讣
⑥内蒙古文物王作队、内蒙古博物馆:老内蒙古戈物
考古工作三十年r见武文物考古工作三十锌,页73o唐晓峰:小蒙古西北部秦汶底域调查a 痛文取泸1977年5羽L
⑦赛讼1"卷94上住匈奴传>口
⑧陈梦家:況汉简君述r载
*考古学报>19C3年1期°®王园罠沁历代長城沿苹考$,页34—25,
—192~
史书记载与考古发现都表明夕汉代光禄城是建筑于漠南,并没有到达漠北地区。在呼伦贝尔边壕附近从未发现汉代的遗物,也表明汉朝的势力没有到达呼伦贝尔。因此,寿鹏飞把呼伦贝尔边壕说成是汉代光禄城,是不正确的。
俄国的蒙古学家巴兰洛夫认为,呼伦貝尔边壕为“拓跋国之边界①所谓拓跋国,即拓跋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据《魏书》记载,鲜卑人“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②关于大鲜卑山的位置,过去有种种不同的推测。一九八O年,内蒙古的考古工作者在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境内嘎仙洞,发现了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的长篇刻石,证实了大鲜卑山即大兴安岭北段。③拓跋鲜卑虽发源于呼伦贝尔,但是后来不断南迁,经过上九难八阻J到达氏匈奴之故地J④继而建立国家,入主中原,迁都洛阳。据《魏
书•地形志》记载,北魏最强大时,其疆域南起淮河•北抵大漠,东起渤海,酋迄塔里木河。大漠以北和额尔古纳河一带,是柔然
*敕勒所居住的地区,北魏的疆域并没有到达漠北。因此,把呼伦贝尔边壕说成是拓跋鲜卑的国界,是没有根据的推测O
(-)边竦不是金源边遢、兀术长城
金源边堡说为屠寄所提出。由于屠寄曾主持黑龙江舆图测绘厂故其说颇为学术界所重视。《呼伦贝尔志略沢《黑龙江志稿》皆援引其说,并进一步引申为兀术长城。寿鹏飞对为当时国界前线,其建筑当早也/⑤
《金史•地理志》载「金之壤地封疆,北自蒲与路之北三千余里,火鲁火幢谋克地为边。右旋入泰州婆卢火所浚界壕而西,经临潢、金山,跨庆、桓、抚、昌.净州之北,出天山夕卜,包东胜,接西夏。”⑥婆卢火所浚界壕,即今大兴安岭东麓边壕,其北段称作东北路边壕。所谓“界壕”是元代修史时所加的称呼,在金代当时并无此称,而称作“壕堑J“深堑J金朝的西部边界线是在边壕以西,大休上是沿着犬兴安岭和阴山走向,西北与蒙古大漠相接。呼伦貝尔.外贝加尔.漠北草原都在金朝领土之外。女真人是一个农业民族.自然不会到界外的草原上去筑边壕。
最近有人提出#金代的长城是有新旧内外关系的。夭兴安岭外者当属旧长城,建于金初;以当时的属部戍守。大定、明昌间所筑的为新长城,分内外线,其西南段承汪古部戍守。”⑦金代的边壕确有内外线之别,它是随金朝势力消长而变化的。但是,耙呼伦贝尔边壕说成是金初所建,实与史书记载不合9《金史•地理志》曾记载婆卢火浚治边壕事,但是,婆卢火所筑边壕是在泰州和乌古敌烈部地乜王国维对此早就有过研究,務f婆声火本传,不记浚界壕事,而但记其屯田泰州。天眷元年,驻乌古迪烈地,薨。考乌古迪烈地在泰州之北,大定.明昌间之边堡界壕,在东北路者,实起于乌古敌烈地,而达泰州边界。则婆卢火之驻乌古迪烈地.或抑因经营壕堑
屠寄之说又加以推衍,把大兴安岭以东的金
边壕称作明昌新城,把呼伦贝尔边壕称作明昌旧城。其说略称「《黑龙江省志》载工呼伦县北二百二十里根河之南,有城东端起乌兰哈达之北,西行百三十里,沿海拉图山脉,迳库克多博喀伦,北折而西祟沿额尔古纳河岸,又百十里至暖水泉而尽殆又西是否接临潢,所未详矣。此城俗呼兀术长城,亦曰金源边堡,①雋尔马左关泮呼伦贝尔i页16。
② 电魏书■卷—序纪性-
③ 米文平:■鮮卑石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f■文物“
1981年2期。
④ 電魏书=卷1■序纪性
⑤ 寿鹘飞厂历代长城考I页17±o.
@电金史『卷24黑地理上町
贾州杰广金代长城初议f见■中国蒙古史学矣成立大会纪念集刊叮页37人
一193—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3:22: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317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边壕   长城   蒙古   西北   金代   记载   走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