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引文注释及参考文献写作规范

论文引文注释及参考文献写作规范

论文引文注释及参考文献写作规范
一、注释
(一)注释要义
超导失超
1、注释是对某一问题进行论述时,引用他人观点来佐证,旨在强化己方论证,或者对某一问题需要另外交待,可以在页面之下附着说明,注释以小五号宋体标注。
    注释分为脚注、尾注两种。脚注就是将引用的文本在每一页的页脚(一般是右下解)进行注释,脚注一般在著作、毕业论文、文献资料中用的较多。尾注就是将引用的文本在文章的最后进行集中注释,尾注一般在学术论文类的期刊中用的较多。
2、注释以简明为要,引用他人说法力求准确,忠实原文本意,不可断章取义,并要和论文内容相关。
3、引用以必要为限;引用他人观点、说法时注明出处是基本的学术道德。
4、引用提倡原引,即文献的原始出处,如属转引,标明转引文献。如:贾宇:《死刑废除的理由》,《法学家》2006年第2期,转引自陈瑞华:《死刑的程序控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页
(二)注释位置
在引用的段落的右上角以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1]、[2]、[3]……自然连续编码(用WORD文档中的“插入”→引用→脚注尾注可自动生成)。脚注,每页单独排序;尾注,全文集中排序。
引用,分为直接引用、间接引用两种。直接引用,就是直接引用文本内容,并将引用句用“”;间接引用,就是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或者是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意思。如: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的发表,揭开了哈佛大学全面实施通识教育的序幕,使得通识教育从几所高校的尝试变成全国性的运动,使人文教育再次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通识教育在美国大学走向制度化的象征,成为美国大学课程改革浪潮的主要推动力,促进了美国本科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2]2。(格式字体上下标)
儒家经典《中庸》主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4]31,《论语》主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5]571
(三)注释格式
1、引用书籍、著作的标示方法为:作者,书名,出版社及出版日期,页码。
专著。如: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多名著者之间用顿号隔开。如: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学概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页。
编著须在编者姓名后附个“编”字。如:倪世雄主编:《冲突与合作——现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评介》,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1页。
译著须在著者前用方括弧标明原著者国别,在著者后标明译者姓名。如:[美]孔飞力:《叫魂》,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07页。
政府出版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研究室:《中国外交——1998年版》,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6月,第768页。
2、引用期刊论文、报章文章的标示格式为:作者,文章名称,刊载刊物(报纸)名,期号(出刊日期),页码(版面)。
王利明:《论物权效力》,《法学研究》2007年第2期,第112页。机器人避障问题
李济:《创办史语所与支持安阳考古工作的贡献》,《传记文学》(台北),第28卷第1期(1976年1月)
符福渊、周德武:《安理会通过科索沃鼻渊散问题决议》,《人民日报》,1999年6月11日,第1版。(此例适合署名文章)
《朝韩首脑会晤程序大多达成协议》,《中国青年报》,2000年5月12日,第6版。(此例
适合不署名文章或报道)
    3、再次引用同一文献的注释。再次引用同一资料来源的资料时,只需注出作者姓名、著作名(副标题可省略)和资料所在页码;如在同一页且紧接同一资料来源的上一注释,可以用“同上”(论文)或“同上书”(著作)代替作者姓名、著作名。如: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上),第13页。 或者:同上书,第45页。
4、转引文献的注释。转引文献是与原始文献相对的概念。原始文献是作者必须亲自阅读的文献。只有查阅原始文献才能对原文有全面系统深刻的理解,也有利读者去核实查对所引用文献的来龙去脉,以决定文献的取舍。但是有些论文作者因受所在单位期刊种类不多、图书馆藏书量有限等种种条件的影响,无法查到原始文献,因此参照相关论文或书籍的参考文献吉林省第二实验中学直接照搬引用,这就是转引文献。一般不提倡转引文献的使用,强调直接引用原始文献。
转引文献的注释,首先将原始资料出处按上述要求注出,用句号结束。用“转引自”表明转引,再把载有转引资料的资料出处注出来。如:胡乔木:《胡乔木回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8-89页。转引自杨玉圣:《中国人的美国观——一个历史的考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3页。
5、引用网络文章应标出作者、文章名、网址、访问时间。如:《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yjs.web./xw/lwgf.htm..2007年6月9日访问。
6、引用学位论文注明作者、论文名称、学校名、论文类型(博士/硕士)。如:王涌:《债的消灭根据考》,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
7、合作作品的标示。如:韩大元、张庆福:《宪法基本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
8、手稿、档案文献。标注顺序:文献标题/文献形成时间/卷宗号或其他编号/藏所。 如:《傅良佐致国务院电》,1917年9月15日,北洋档案1011-596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9、电子文献。电子文献包括以数码方式记录的所有文献(含以胶片、磁带等介质记录的电影、录影、录音等音像文献)。
标注项目与顺序: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更新或修改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引用日期。如: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1998年8月16日,
//980810-2.html, 1998年10月4日。
二、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它应列在论文的末尾。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必须是主要的,与本论文密切相关的,对自己论文写作腐蚀与防护起过重要参考作用的专著、论文及其它资料。不要轻重不分,开列过多。
2、参考文献标示可分著作类、论文类和其它类。其它类指除书籍、论文外,在写作中参考的媒体报道、数据等非研究性的原始资料。
3、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以注释排序用阿拉伯数字1.2.3……连续编码。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
4、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标注参考文献时应以“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序号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标示;每一条目的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
5、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国家《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未定类型文献(Z)。
三、各类文献的编排规范及例举
(一)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陈送.五四前后东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文选[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陈桐生.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1992.
4.白永秀,刘敢,任保平.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研究中心,1998.
(二)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如: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
(三)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析出:化学术语。析,分开;出,从里面到外面。析出,本指溶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或固体物质从气体中分离出来。
析出文献:是文献著述的一个术语。它是指在著作或者文集中的部分,一般是可独立参阅引用的。如:《阿Q正传》就是《鲁迅全集》中的一篇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 [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 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如:
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四)报纸文章:
美国阳光地带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如: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7:47: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3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献   引用   注释   文章   作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