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七十周年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内容分析——以涵化理论为基础_百 ...

46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8期
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涵化理论
涵化理论,又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是格伯纳团队针对美国20世纪60、70年代暴力案件数量不断上涨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产生的理论构想。格伯纳团队认为,看电视的时间与受涵化程度成正比,即看电视的时间越长,受涵化效果越深刻,且受涵化人的直接经验与电视内容越接近,所产生的涵化效果越明显。这就让大众传媒具有意识形态的塑造选择特点。即使人们的“主观现实”与大众传媒所描述的“客观存在”发生偏离,大众传媒也可以通过涵化效果影响人们的三观。通过这一长期的涵化过程,大众传媒潜移默化地维持社会结构,使观众对世界的认知符合当下的社会秩序,从而达到理想涵化效果。北京和颐酒店女生遇袭>化工生物技术
(二)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不可磨灭的精神根基,是一种情感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诞生于社会实践之中。近年来沙文主义和狭义民族主义兴起,文化多样性遭受威胁,面对这一现状,只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建立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做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北京地下直径线
二、“主旋律”电影的社会现状
自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后,中国“主旋律”电影不断涌现。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形式,“主旋律”电影一定程度上弘扬了新中国价值观,宣扬政治正确,将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激发人民家国情怀。从《建军大业》对祖国建军七十周年的歌颂,重现改革青春历史到《红海行动》改编自也门撤侨事件,让中国海军的形象跃然在屏幕之上再到的之后《战狼2》惊心动魄的动作场面展现“中国英雄”的责任与担当,每一部主旋律电影成功的同时也让观众陷入了固有的“国产电影模式”思维方式,即一味地宣传英雄爱国主义的同时带有浓厚的政治彩。这样“同质化”的电影生产模式让观众
对传统的主旋律电影不再买账,对主旋律电影的热情也大不
如前。对传统主旋律电影与《我和我的祖国》突破二十亿票房时间及受众面分析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主要献礼片观影人年龄分布
影片19岁以下20-24岁25-35岁30-35岁35岁以上《建国大业》  6.08%21.20%19.90%15.80%36.40%《建党大业》  3.60%32.70%28.80%14.6020.20%《建军大业》  6.90%41.30%23.50%10.5017.60%《我和我的祖国》
12.90%
32.90%
20.20%
12.40
21.70%
搅拌机设计主旋律电影票房破20亿元时间
影片票房用时题材《战狼二》5  6.85亿元7天12时军事《红海行动》3  6.51亿元9天13时军事《我和我的祖国》
22.06亿元
borland c 3.16天8时
献礼片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我和我的祖国》较传统主旋律电影而言,具有受众面广、反响热烈等特点(数据来源:灯塔数据网)
三、以涵化理论视角对《我和我的祖国》选材分析
(一)反套路化,贴近现实——制造爱国氛围作为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没有使用传统的主旋律电影模式,套路式的宣传爱国主义,反而将整部电影细化为七个耳熟能详却又影响深远的故事片段。《我和我的祖国》没有过度强调“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在整体的爱国情怀的基调上,将内容与重心聚焦到“人”身上,以大时代下的小人物为切入点,聚焦各行各业普通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是真正意义上的“接地气”。让你觉得这些事情就是可能随时发生在身边,发生在城市角落的小事。可从这个“小事”里,观众又能收获最真情实感的感动,没有刻意煽情,我们的国
收稿日期:2020-9-15
作者简介:周铁羽(2001—),男,汉族,四川成都人,学历:本科在读,主要从事传播学研究。
对七十周年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内容分析
——以涵化理论为基础
◎周铁羽
(澳门科技大学,中国澳门 999078)
摘  要: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更基本、更持久、更深沉的力量。电影,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媒介,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表达了特定时期人们的精神诉求和价值观念。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弘扬“主旋律”的电影不断涌现,以此来激发人民的家国情怀。本文以格伯纳团队所提出的涵化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我和我的祖国》内容设置对当代文化自信的建设意义。
关键词:涵化理论;我和我的祖国;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J905;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8-0046-02
第 4 卷 总第 112期 47
影视传播
家经历的无数的风风雨雨艰难磨难,每一个动人肺腑的故事后面都是一段让人泪目的岁月过往。但整部电影都没有强行去夸大这份感动,哪怕是一个本来应该悲伤的故事,也没有过分地渲染悲伤的情绪,在小故事中感受伟大,在平凡中理解不凡,让人民与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不管是在《前夜》中由黄渤饰演的电动旗杆设计者林治远在国旗升起高高飘扬时的会心一笑,还是在《相遇》里由张译饰
演的科研工作者高远和他曾经的恋人方敏在公交车上回眸相遇的一刻,还是在《回归》中社会各个阶层齐心协力让五星红旗分秒不差地飘扬在香港上空。这些短暂而又重要的时刻,都是以普通老百姓的视角进行叙述,让观众产生强烈的视觉感、现场感和“我和我的祖国,,正是由于这样一朵朵浪花,才激起了千层海,让祖国的精彩瞬间(二)时代缩影,复刻现实——传递中国精神
《我和我的祖国》选材以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家国大事为基础。如今的传媒内容主要是根据市场的规律和人们的精神诉求来进行调整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提出“中国梦”的理想蓝图后,如何将中国精神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一个时代主题。《我和我的祖国》从内容选材上无疑是很好地回答了这个时代问题。从新中国的成立再到六七十年代“两弹一星”的爆炸,从女排三连冠到第一次成功举办奥运,从香港澳门回归到七十周年国庆阅兵,这样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通过电影的表达形式,将故事背后的“中国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传递给观众正确的价值观念,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精神,从而做出符合中国精神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无论是新中国成立的破晓,还是女排夺冠的坚韧,还是香港澳门回归的自豪与斗争,故事中的爱国主义关怀逐渐被广大人民众所接受和认可,长此以往达到“主流化效果”。这种顺应时代的精神逐渐与当代中国社会精神需求相吻合,让爱国从抽象变为具体,真正让人民把爱国主义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
(三)以史串联,构建集体——树立文化自信
每一个历史的片段,最终的结果我们都很明白都是圆满的,但这却给七位导演增加了难度,如何把大家都熟知的那段历史串联起来,重新搬上荧幕并且深刻感人,那就必须融入人的记忆和情感。电影以时间为主轴,巧妙地从七个年代中选取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故事,打造了强烈的时代情怀,这让不同年龄层面的人都在影片中到“曾经的自己”,产生共鸣效果。《我和我的祖国》的七位导演从选材上交杂了属于人的记忆和情感,用电影艺术雕琢出的作品便更加动人。七个历史瞬间像是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七个历史切片,一瞬间放在二十八年的奋斗中,放在英国对香港一百五十四年的殖民统治中,放在共和国七十年的发展中,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是一秒我们都不能多等。正如影片《回归》中所提到“这一秒对你们来说是结束,可对我们来说是开始。”有
一秒,有的人用来说话,而每一秒是我们在行动。在滚滚向
前的历史车轮面前,一个人真是渺小一秒钟真是短暂,但正是一个个渺小的个体,创造了这些了不起的历史,正是新中国的每一秒,成就了今日的大中国。中华历史源远流长,我们的先祖早在社会实践中明白了团结的真谛,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集体主义精神,成为了中国乃至整个东亚文化圈根深蒂固的传统价值观。受它的影响,诞生出了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辨,诞生出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操守,诞生出了梁启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慨叹,
浙江绿城东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诞生出了金庸笔下“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英雄。电影采用不同笔触的日记形式,这表明了是无数默默奉献的中国人书写了新中国七十年的历史,观众产生对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达到主流化的涵化效果,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心底生根发芽。
(四)塑造三观,引导社会——唱响时代旋律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与标志。根据涵化理论,大众传媒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通过多种形式传达信息给受众,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三观形成。在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当中,七位导演分别从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中取材,回溯了祖国一路走来在不同领域维度里的壮硕历程。看着1949年新中国的破茧成蝶,我们的国旗在世界瞩目下缓缓升起,看着1984年中国女排世界大赛三连冠,大街小巷都在为姑娘们欢呼呐喊,看着1997年香港回归我方为了升降旗仪式足足进行了十几轮的磋商分秒不让,这里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片段,都能勾起中国人的回忆,塑造了传统中华民族“团结、责任、爱国、担当”的形象,传递给人民正确的价值观念。大众传媒的涵化效果,对传承中国精神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我和我的祖国》便是很好的例子,七个单独的故事串联新中国发展的历程,通过“个人形象”展现“国家形象”,个人形象的联合象征着民族的凝聚,“个人”的意义也展现在家国当中,也正是大众传媒通过这种方式,才得以让《我和我的祖国》引领社会舆论正确走向,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唱响时代主旋律。
四、结语
《我和我的祖国》作为七十周年的献礼片,不只是一次简单的电影欣赏,而是利用电影这一手段完成理想化的社会、政治、文化层面效果。《我和我的祖国》改变了传统的主旋律电影形式,从老百姓的寻常生活中着手,借助平民化的视角达到“涵化效果”,让观众感同身受,并激发人民心中的共同信仰,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建立文化自信,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1]穆唯祎.快节奏生活背景下我国慢综艺节目的叙事策略探析——以《做家务的男人2》为例[J].视听,2021,No.165:40-41.
[2]白晓娟,于林,毛松松,方志远.韩国娱乐节目对中国综艺节目发展的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No.457:160-161.
[3]梁怿.本土时尚综艺节目的发展困境及策略思考[J].青年记者,2020,No. 692:74-75.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7:3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293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电影   文化   精神   祖国   主旋律   涵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