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国家形象塑造——以电影《从曼谷到曼德勒》为例

tua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品位·经典
文艺评论
4
【作者简介】 张智,广西民族大学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吕梁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东南亚文学、第二      语言习得。
——以电影《从曼谷到曼德勒》为例
○张 智
(1.广西民族大学 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2.吕梁学院 外语系,山西 吕梁 033000)
【摘 要】 缅甸是我国西南重要邻国,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为了向世界展现缅甸国家形象,2016年,缅甸和泰国联合拍摄了电影《从曼谷到曼德勒》。影片爱情故事为主线,以缅甸为背景,通油压开关
来宾党建过电影艺术将爱情故事与缅甸主要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成功地塑造了缅甸国家形象。影片在“2017年第26届泰国电影金天鹅奖”评选中获得四项提名,肯定了这部电影取得的成功,赢得了观众的好评与赞誉,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缅甸;……国家形象;……电影;……《从曼谷到曼德勒》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的当代,国家形象具有重要作用,是国家软实力的一种集中体现,这已成为普遍共识。那么,什么是国家形象?中国人民大学刘小燕(2002)指出:“国家形象是指国家的客观状态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也就是社会公众对国家的印象、看法、态度、评价的综合反映,是公众对国家
具有的情感和意志的总和。”[1]
2010ema
这一界定属于国家的
武汉光福7号自我形象。当然,还有一种国家的他者形象,如西方的中国形象或东南亚的中国形象等。本文所探讨的是电影《从曼谷到曼德勒》中缅甸自我国家形象。这部电影由缅泰两国于2016年联合拍摄。影片塑造了一个融佛国、友善、艺术于一体的缅甸国家形象。影片上映以来,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与赞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2017年第26届泰国电影金天鹅奖”评选中获得四项提名,即:最佳男主角赛赛卡隆(Sai…Sai…Kham…Leng)、最佳男配角乃都(Nay…Toe)、最佳剧本、最佳原创配乐。
一、佛国缅甸
早在公元前247年,印度阿育王派僧侣将佛教传到了缅甸的萨通、锡兰和亚洲其他地区。1044年,缅甸成为大乘佛教传播中心。此后,佛教得到缅甸历代统治阶级的极力护持,很长一段时间内,佛教是缅甸的国教,它的影响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后来的英国殖民统治削弱了佛教的地位和影响
力,但是1948年缅甸独立以后,在政府的主导下,佛教得到了发展。时至今日,缅甸依然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国家,85%以上的民众信仰佛教。可以说,缅甸民众深受佛教信仰意识形态的影响。这是缅甸社会主要特征之一。这部影片在塑造佛国缅甸时,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将缅甸著名佛教建筑物与主人公的爱情发展某些阶段融合起来,这些建筑物有金碧辉煌的仰光大金塔、气势恢宏的蒲甘佛塔以及纯洁的曼德勒辛必梅大白塔等。影片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佛塔与主人公的言行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缅甸民众的佛教信仰传统,也彰显了缅甸佛教建筑的高超技艺和恢宏气势。融合了爱情故事的佛教建筑强烈地震撼着观众,佛国缅甸这一形象深深地植入了观众的脑海。
二、友善缅甸
上文提到影片塑造的佛国缅甸形象,佛教思想深刻地影响着缅甸人的言行,塑造了他们的善恶观,受这一思想的影响,缅甸人大多友善。《从曼谷到曼德勒》是一部爱情故事,通过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彰
显了缅甸人的友好友善,这是他们爱情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他们的爱情始于友好友善,也止于友善。男主人公楠塔出生在贵族家庭,女主人公图萨则来自孤儿院。楠塔隐瞒自己的身份,追求美丽善良的图萨,图萨则因为楠塔的友善而愿意同其交往。正如在一次佛塔调研过程中,图萨问及楠塔是否会对自己图
张 智/缅甸国家形象塑造
5
谋不轨时,楠塔坦露真诚之心,赢得了图萨的信任。当楠塔的父母知道他们之间的恋情以后,因为家庭门第观念而再三阻挠,不让他们继续交往。图萨则没有因为自己出身卑微而任由楠塔母亲和亲戚羞辱,她据理自辩的言辞让他们产生了些许敬畏。当楠塔准备和图萨私奔的时候,图萨却因楠塔母亲的请求而独自离开了缅甸。她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不想耽误楠塔的大好前程。他们彼此深爱着,即使在父母反对的情况下,他们原本都不愿意放弃爱情,但是,理智还是击败了图萨,她最终选择了独自离开。这既是她对所爱的人做出的牺牲,也是她善举的体现。
影片在凸显爱情与友善主题时,主要采用了交互式对照结构。孙为(2011)博士在探讨交互媒体叙事研究时这样解释叙事的互文性:关注单个叙事作品内图文互涉,或多媒介共同构成一个叙事文本的情况[2]。影片中,斌和舟舟重走楠塔和图萨的爱情之路,在所到之处他们通过图萨留下的信件重温楠塔
和图萨爱情故事。由于主人公在不同的时间到达了相同的地点,这样一来,影片中就重复地出现了相同的背景。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强化了观众对缅甸人文和自然风光的感知,还凸显了“爱情缅甸”这一主题。
通过对这部电影叙事结构和情节的分析和探讨,影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了“友善缅甸”国家形象:第一,影片中,男主人公在追求女主人公时,表现出极大的真诚,他们在友善的氛围中交往,处处体现着真挚感情的外露;第二,当女主人公斌刚到缅甸时,就深深地吸引了舟舟的目光。机缘巧合使他们再次相遇,舟舟知道她来自泰国,也了解她缅甸之行的目的。从那一刻开始,他并没有对这个来自异国的姑娘产生距离感,而是萌发了对她的爱慕之情。这不仅体现着缅甸友善的一面,而且体现着包容开放的一面。通过两个爱情故事的叙述,缅甸友善包容开放的国家形象得到了较好体现。
三、艺术缅甸
缅甸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体现了缅甸人民在艺术上的智慧和创造力,孕育着缅甸人民创造的文明。影片中,主要通过缅甸木偶戏和弯琴等表演艺术体现文化富饶的国家形象。缅甸木偶戏历史悠久,深受缅甸人民的喜爱。由于木偶是用线拴着进行操控,缅甸木偶戏也称之为提线木偶戏。一般来说,木偶由13根细绳拴着,上下各6根,中间一根。最多的时候栓木偶的绳子多达60根。缅甸的木偶制作精致,木偶的选材和制作过程要求很高。木偶戏演员通过操控这些绳子使木偶做出各种动作,并配上说唱,
这时的木偶充满了生气与活力,神情姿态活灵活现,有着别样的风情。影片中,木偶戏主要出现在三个片段,一个是出现在一位朋友的家里。这位朋友家里收藏各式各样的木偶,在这里,虽然这些木偶是以背景的形式出现,但是它们彩斑斓、五彩缤纷、表情丰富的场景从整体上给观众震撼。第二个场面是楠塔陪图萨听一位老艺人讲述有关木偶的知识。在这里,老艺人讲述了木偶的制作方法和基本的表演手法。通过这个片段,显然可以使有关缅甸木偶戏的知识得到传播,使观众对它有所了解。第三个镜头是楠塔在教堂里为孩子们表演木偶戏,赢得了孩子们阵阵笑声。这三个片段间隔出现在影片中,从不同角度立体式地绘制出了缅甸木偶戏文化的博大精深。缅甸人对木偶戏有着深厚的感情,认为它们都有灵魂。影片中出现的木偶表演场面,多以男女爱情作为主题,呼应了电影中的爱情主题,为这一主题增添了不少光彩。缅甸的木偶被打扮得非常漂亮,它们集中体现了缅甸人的服饰文化及艺术创造力。说到缅甸的服饰,缅甸男子和女子多穿筒裙。影片中不乏穿着筒裙的镜头,这体现了缅甸的服饰特。有这样一个镜头,楠塔和图萨坐在小车里面,楠塔戴着包头(也称之为岗包)。钟智翔等[3]介绍说,这种包头风俗源于印度,主要是因为缅甸男子以留长发为美,为了不使长发散乱,借鉴印度人的做法,用布把头发包好。现代缅甸男子平时很少戴包头,只有在庆典等正式场合才戴。
弯琴是缅甸最古老的民族乐器,被誉为“乐器之王”。影片中,一位长者盘腿坐着弹奏弯琴,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和着琴声歌唱,琴声与女子优美的歌声完美结合,给观众带来听觉享受。镜头中有一个微妙的细节,当弹奏一曲以后,图萨问那位弹奏弯琴的老者是否有泰国血统,那位老者做了肯定的回答。这使观众觉察到,缅泰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通过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表演艺术,缅甸富饶文化的国家形象得以展现。观众一方面为缅甸富饶的文化而感叹,另一方面对这个神秘国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逐渐消除了对她的陌生感。
在这部影片中,其他一些人文和自然景观也被纳入其中。例如,在缅甸,有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日落——曼德勒乌本桥日落。乌本桥日落被誉为世界十大最美日落之一,它也是缅甸的“爱情桥”。曾黎[4]在《伊洛瓦底江:曼德勒的乌本桥》中说:迄今为止乌本桥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木桥之一,总长度约1400米,大约使用了1086根实心柚木,
(下转第8页)
冯玉恒/对金庸小说中两大爱情类型的解读
8
庸在小说中塑造了很多“妖女”的形象,《倚天屠龙记》中的殷素素就是一个典型的“妖女”,而她和武当派弟子张翠山的结合冥冥之中就暗含艰辛。两人初见,殷素素便给张翠山留下了心狠手辣的“妖女”形象,狠心灭口,有意设计陷害,张翠山不敢相信面前这个俊秀的姑娘竟是如此狠毒,只能倍加警惕。但交往之中这个姑娘的聪明伶俐和柔情似水的眼神,也让张翠山心生情愫,作为正派弟子的他深知不该与这个女子有任何牵连,直到二人被谢逊强行带走,在船上互相表明爱意,海上遇到的种种危
险让两个人感情快速升温。张翠山心中明白两人的结合是不合理的,殷素素心中亦心如明镜,他们在决定从荒岛返回中原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要面对世人的谴责,所以在张翠山知道师兄弟之前被加害的真相决定以死谢罪的时候,殷素素也毅然决然、毫无怨言地随着他去了。即使这段恋情在他们死后还是会有人诟病,但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这冲击世俗、被人责难的爱情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他们爱便爱了,爱情的力量足以让他们承受眼前的一切苦难。
三、结 语
因为爱情,不会轻易悲伤,所以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金庸先生在他的武侠小说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绚丽缤纷的爱情画卷,它们芬芳、多
姿且美好。金庸笔下的爱情类型,也在彰显他本人对于爱情的独特理解,时代的推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促使他笔下的爱情既有一定的传统观念浮现,又有现代意识的彰显。无论是一个人的单相思,还是两个人共同奔赴的双向爱情,我们都能发现其中蕴含的自主追求爱情的现代意识和封建礼教残存的传统观念,在各种类型的爱情中,金庸对于爱情男女“爱情至上”的意识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如胡逸之对陈圆圆的一往情深,杨过为小龙女的愤世嫉俗,赵敏抛弃一切奔向张无忌等等都体现了他们对于爱情的自主追求,但在一些情节设置上也毫无疑问地彰显作者金庸的封建传统文化意识,如在张无忌面对四女时的犹豫踌躇,张翠山一开始出于“正邪之分”对殷素素的心理防备等情节中都凸显了传统思想。
通过对金庸小说爱情类型的解读,我们能够看到金庸不仅是写武侠,还写爱情,他笔下的爱情真挚、深情、触人心弦。
【参考文献】
[1]严家炎.金庸小说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7.[2]金庸.鹿鼎记[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1288.[3]马达.金庸小说的爱情书写[D].延吉:延边大学,2018:12.[4]金庸.神雕侠侣[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2.[5]金庸.倚天屠龙记[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8:1412.
以今日柚木的价格计算,造价令人咂舌。这座桥没有使用一颗铆钉,历经百年不倒,是缅甸传统造桥艺术的杰作。
在缅甸积极融入世界发展潮流的过程中,主动塑造和传播自我国家形象,有助于世界人民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缅甸,为缅甸融入世界奠定国际形象基础,提升缅甸软实力。电影《从曼谷到曼德勒》通过叙事,具有典型性的、丰富多彩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成功地塑造缅甸国家形象,是缅甸积极作为,主动融入世界努力的结果。这部电影为缅甸未来的发展将产生
重要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小燕.关于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2(2).
[2]孙为.交互式媒体叙事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1.[3]钟智翔,尹湘玲,扈琼瑶,孔鹏.缅甸概况[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4]曾黎.伊洛瓦底江:曼德勒的乌本桥[J].中国三峡,2014(12).
(上接第5页)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0:43: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292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缅甸   爱情   形象   国家   楠塔   影片   木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