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区域产业结构分析讲解

线粒体基因组
区域产业结构评价准则
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的选择以及对已有的产业结构的评价, 要以区域的综合区情及国家 的经济大势为依据。 在多种因素综合限定的边界内进行选择。 区域产业结构的选择的合理性 如何,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考察。
1、以形成的产业结构同区域的资源结构是否相适应,能否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即在 区域各种经济发展要素中, 供给比较充分、 价格比较便宜的生产要素 (既区域具有比较优势 的资源是否优先、重点开发利用其相对应的产业和产品是否得到优先、重点发展。
2、区域产业系统的功能,能不能承担起全国地域分工的重要任务,即对全国产业结构 的优化与协调能否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这一点集中表现在区域主导产业部门是否形成, 其 发展的规模是否适度。
3、区内产业间的关联度如何,特别是主导产业和非主导产业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否协 调一方面,主导产业的产业优势能否辐射区域的相关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另一方面, 相关产业又是
否与主导产业的发展相配合,从而是整个区域经济系统高效率地运转。
4、区域经济结构的转换力和应变能力如何。即能否充分吸收、消化外来因素,有效地 将外来因素或外部投入转换为输出, 形成强大的扩张、 输出能力; 能否在外部环境发生重大 变化情况下, 通过组织机制的调节, 消除干扰造成的不协调状态; 能否在系统结构保持相对 稳定有序的同时,创造条件向更高层次的优化方向发展。
5、结构性效益的高低。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效益较好,并且这个较好的效益是由其产 业结构带来的, 那么这个产业结构就是合理的; 反之, 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效益不好, 而且 这个较差的经济效益是由其产业结构带来的, 那么, 这个产业结构就是不合理的, 需要调整。
区域产业结构评价指标
1、产业结构效率
以工业结构为代表,其公式为:
工业结构效率 =p p E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L i n
i i -∙∑
襄阳东站无头女尸
=1
式中, L i 为第 i 个工业行业的产值, E 为区域工业总产值, p i 第 i 个工业行业的资金利 税率, P 为区域各工业行业的平均资金利税率。
化学脑中毒此值小于 0,表示结构恶化; 此值大于 0,表示结构超优;
此值与前一时期的某一时点相比,此值上升,表示结构效益提高,反之降低。
2、结构影响指数
假定以资金利税率作为计算经济效益的基础指标,则结构影响指数为:
G=oio ji ji ji q p q p ∙∙∑∑/
式中, ji p 表示 j 区域各工业部门的资金利税率;
ji q 表示 j 区域各工业部门的资金占 j 区域工业资金总额的比重
oio q 表示对比区域 (如全国 各相应工业部门的资金占占对比区
域工业资金总额的比重。
G>1,说明 j 区域工业结构素质较高,使其整体效益高于对比区域; G<1,说明 j 区域工业结构素质较差,影响到区域总体效益不如对比区域。
3、效益超越系数
用于衡量区域产业结构素质。 效益超越系数 =
区域 总域总产值增
区域 净域净产值增
比值大于 1,说明结构素质较好,结构性效益较大;小于 1,则相反。 4、偏离——份额分析法
聚四氟乙烯烧结炉
以一定时期内全国国民生存总值(评价一、二、三次产业结构 、或工农业总产值(评 价农、
轻、重结构 、或工业总产值(评价工业结构的年增长率为基准,分别测算区域按 照全国平均增长率可能形成的假定份额,进而将这一假定份额同区域实际增长额进行比较, 分析区域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偏离状况。 这种偏离, 主要是由区域产 业结构因素和区位因素形成的。
第一,区域份额因素,以全国总产出年增长率为基准,当假定区域按此增长率增长时 所应达到的增长水平。
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因素,反映区域产业结构类型对区域增长的影响。
第三,区位偏离因素,反映了区域的区位条件或竞争能力对区域增长的影响。
用公式表示:
G j =Nj +Pj +Dj
N j =(
o
t E E jo e jo
e
P j =jo o
t n
i ijo io
t e E E e E E (
] [(
1
-∑=
D j =ejt
∑=n
i ijo io
t e E E 1
] [(
(P+Dj =Pj +Dj
式中, G j 为 j 区域计算期内总产值的增长总量,
N j 为 j 区域份额偏离分量,
池州学院学报P j 为 j 区域结构偏离分量, D j 为 j 区域区位偏离分量, (P+D J 为 j 区域总偏离量, e j 为 j 区域总产值, E 为全国总产值,
i 为第 i 个行业(I=1, 2, ···, n , o 为基期(年 , t 为末期(年 。
P i 值为正,表明结构素质较好,促进总量增长较快;相反, P i 值为负,则说明结构素
质差,影响总量增长慢。
结构合理化及其作用机制
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本质上就是正确地选择区域的主导产业,合理确定其发展速 度; 以主导产业为核心, 协调主导产业与其他非主导产业的关系, 建立起以主导产业为核心 的、协调运转的区域经济系统。
对外突出区域的优势,提高与外区的经济互补性,对内提高区内产业间的关联度,形 成良性的经济内循环。
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内容
包括两方面:
1、选准并优先发展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一经确定,就要在投入和政策上保证它得到优先重点发展,使之超前启动, 强化其两大功能, 使之有效地承担起全国地域分工的任务, 并增强其带动经济发展的辐射力。
2、协调好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之间的关系。
关联产业——在发展上应与主导产业尽可能成龙配套,在建设时间上要尽可能同主导 产业相衔接, 在建设规模上, 要尽可能与主导产业相适应, 区域关联产业的类型应随主导产 业的不同而不同。
支柱产业——在产业发展机方向上,主要是提高其产业素质,提高生产设备的技术档 次,为稳定和扩展区域经济总量作出贡献。
基础性产业中消费趋向性产业、广布产业、及在空间上不能转移的产业这三部分产业, 应积极创造条件, 争取在区内达到平衡, 其他基础性产业, 有条件的就积极发展, 不具备条 件或自己生产经营效益太低的,就可以通过区际交换,区际协作,求得相对平衡。
在产业关系处理上,要防止两种倾向,即:各个产业全面推进,平衡发展,部门自成 体系,自给自足;或者把主导产业的生产链条都摔在区外使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相分离。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9:40: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29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