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堡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河西堡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一) 河西堡镇规划的依据、原则和发展条件分析
1.1规划建设依据
本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标准》(GBJ501372011)《甘肃省实施城市规划法办法》《河西堡城市总体规划(19862000)》《永昌县城总体规划修编(19992020)》《永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金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河西堡镇历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
以及河西堡各驻镇单位的调查资料,
1.2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对河西堡的规划秉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促进河西堡镇的快速发展,建设经济繁荣,布局有序,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生态良好的甘肃第一镇的原则。以发展工业为城镇建
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规划过程中在规划中应首先为城镇的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牡丹江教育云空间同时应充分考虑与金昌市区和永昌县城的互补与协调,充分发挥河西堡建设的区域带动作用,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原则。然而我们认为城市建设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城市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和尊重城镇发展的历史。要在历史形成的现状上进行合理地优化和调整,尽量避免大拆大建,同时也要尊重上一次规划的成果,对上版规划合理的部分予以继承,不足的部分进行修改完善。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也要坚持生态可持续原则,以自然生态的承受能力为限制,以实现城市与生态的和谐发展为目标。河西堡地处干旱地区,水、土资源是制约城市发展的最基本因素,因此在河西堡镇规划中应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为限,确定合理的发展规模,并提倡建设节水型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的资源化再利用,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1.3区域条件分析
河西堡镇位于金昌市和永昌县城的中间部位,是金昌市的几何中心,既起着联系金昌和永昌北南两城的作用,又是金昌市的铁路枢纽。优越的区位条件决定了河西堡在金昌市无可替代的地位,成为全市重点建设的地区之一。河西堡镇域内矿产资源较多,储量丰富,目前已发现并可供开采利用的有:煤、铁、铜、镍、膨润土、花岗岩、陶瓷用粘土、石灰石、白云石、水晶、岫石、磷、玛瑙等十多种。附近地区有雅布赖盐湖,林木口图盐湖的盐,阿右旗巴丹吉的天然碱,红泉的膨润土等。不利条件为生态环境差,河西堡地处干旱地区,年均降水量仅为155.8毫米,区内水资源非常有限,河西堡地区植被覆盖率低,周边多为荒滩、戈壁,冬春季节多发沙尘暴,对城市环境造成很大威胁。区内水资源非常有限,仅靠金川峡水库供镇区生活及工业生活用水。河西堡地区植被覆盖率低,周边多为荒滩、戈壁,冬春季节多发沙尘暴,对城市环境造成很大威胁。镇域地处亚洲大陆腹地的中温带干旱区,属干寒的大陆性气候,主要受西伯利亚干燥的高气团及内蒙新疆的高压气团等控制,气候干燥,多风沙,雨量稀少,蒸发量大。境内水资源较为匮乏,仅有金川河河流一条,发源于祁连山主峰冷龙岭北坡,属河西内陆石羊河水系,年平均流量4.36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45亿立方米,金川河中游建有水库,最大蓄水量为7250万立方米。工业二元结构明显,缺乏与当地经济社会的融合,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强。因
此在设计时应着重解决这两个问题,加大环境保护力度,适当调整当地的经济结构。永昌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已有人类在此生息,河西堡鸳鸯池马厂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器、骨器、陶器等就是先民们智慧与劳动的结晶。商周时期,为西戌牧地;春秋战国至秦,月支族驻牧于此。汉初为邪王所辖,西汉时永昌为凉州刺史部张掖郡和武威郡四县之地。三国魏至西晋,永昌仍为番和、显美、骊干三县之地。至元十五年,元世祖以永昌王宫殿所在立永昌路,降西凉府为州,永昌之名自此始,意为永远昌盛,并沿用至今。1982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金昌市,永昌县归金昌市管辖。河西堡北部有古长城穿越,古时曾在此设堡,因地处金川河西岸而得名。解放前属宁远乡管辖,仅有数百户农民。1955年归三堡乡管辖,1958年归金川公社,1964年设河西堡公社,198312月经省政府批准建立河西堡镇,归永昌县管辖。因此在河西堡规划过程中考虑和尊重城市的历史,在历史形成的现状上进行合理地优化和调整,尽量避免大拆大建。
证券法论文
1.4河西堡镇建设的场地条件分析
河西堡镇四周三面环山,南及西南面山岭重迭,相互交错,有营盘山、风门山、西北为东
大山,东北为板门山低山丘陵,东南方向为平坦的走廊地带,通向武威盆地,形成由武威盆地向西北方向延伸的一段尽端走廊形峡谷。北距金昌市23公里,南距永昌26公里。面积475.45平方公里。河西堡位于金昌市辖区中部,属永昌县管辖,古长城遗址在镇北穿过。镇域地形狭长,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度在17001800米之间,境内水资源较为匮乏,仅有金川河河流一条,年降水量较少,金川河中游建有水库,最大蓄水量为7250万立方米。地下水埋藏较深,一般在100米以下。镇域平原地区地层,工程地质条件良好。从历史地震和近代地震观测,与河西堡镇相邻的武威、山丹均为多次大地震的震中,地震裂度大,频率高,地震裂度为七——八度。由此可推断,河西堡属于地震活跃地区。设计时居民区应主要沿河向两岸发展,工业企业位于河道下游以避免污染生活用水。
1.5河西堡镇建设的基础设施条件分析
河西堡建成了东大山铁矿、河西堡铁厂,河西堡氮肥厂(今金昌市氮肥厂),东方红铁厂(今铁合金厂)面粉加工厂,县水泥厂、磷肥厂、水泥厂等企业,金融商业、服务业、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也相继布局于此,至此城镇已初具规模。
镇区驻有金化集团公司、永昌电厂、酒钢河西堡铁厂、金泥集团、电焊条厂、市膨润土厂、农垦分公司,省建九公司等省、市、县企事业单位73家,乡镇企业205家,工矿企业密集,经济基础比较雄厚,目前已形成了工、农、商并举,以工促农的发展格局,尤其是乡镇企业,规模化养殖业发展较快,河西堡镇是金昌市乃至河西走廊的工业重镇之一。
河西堡镇交通便利,有兰新铁路通过镇区,设有二等中间站,业务性质为客货运站。兰新铁路在镇境内全长46肾毒清公里,镇区内还有金川公司专用线5公里,永昌电厂专用线4公里,河西堡铁厂专线3.2公里。镇境内有省道212线18公里,县道河清公路30公里。河西堡镇为金昌市和永昌县的对外交通门户和物资集散地。
全镇现有市属完全中学1所,农垦中学1所,普通中学3花糖纸所,小学15所,教职工人数500余人,在校学生9000余人。全镇有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永昌县中医院等医疗机构42处,有医护人员450余人,有病床340余张。
(二) 河西堡镇的建设目标
2.1人口规模
河西堡镇城市规划区内现有常住人口共37198非晶硅人,其中居民27775人,农业人口9423人。另外还有每天通勤人口1000人,流动人口约3000人。据预测河西堡镇近远期的规划常住人口分别为:近期:43754人,远期:66208人。暂住及通勤人口近期增长到5000人,远期增长到10000人。流动人口近期增加到8000人,远期将增加到15000人,那么城镇的总规模将为:近期:48754  50000人控制,远期:76208  80000人控制,目前总人口:80000人,预期人口12000
2.2城镇性质
通过前述分析,河西堡镇规划的城镇性质是:以发展化工、电力、建材工业主的工业重镇。
2.3主要的建设目标
河西堡交通方便,资源充沛,目前还是金昌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因此要发展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建设。同时为实现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应采取优先改善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针,积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城镇环境。因为河西堡将以工业建设作为城镇发展的
重点,加之河西堡本身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城镇环境的保护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即成为河西堡城镇建设中一个严峻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在河西堡发展中应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的环境建设策略。建设以工业发展为主导产业,居民休憩、医疗、教育、商业、交通等基础设施健全,自然环境优美的城市。改善河西堡目前建设片区散乱,功能分区不明显,二元结构太明显,缺乏与当地社会经济融合,对当地经济带动不够的现状。
(三) 建设区现状与用地分析
3.1场地现状与分析
河西堡三面环山,东西方向为平坦的走廊地带,金川河自西南经镇区东部流向东北。区内地形平坦,地势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本区降水量年仅158毫米,比较干旱,植被覆盖率较较低,生态环境恶劣,生态功能脆弱。由此可见在建设的过程中应多向南发展,利用好金川河,在其两岸多设置绿化以改善城市整体环境。二在建设工业用地时应注意其地理位置应处于河道下游,并保证在其下风处不设居住区以免影响居民生活。
3.2用地布局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河西堡镇的突出职能是工业与交通,因此其建设也是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的。
铁路站场位于镇区西部,它是兰新铁路线上的一个中间二等站。除兰新线的正线以外,区内尚有到电厂、铁厂、化工厂的铁路专用线,以及至金昌的铁路支线。铁路线对镇区形成三面围合之势。工业现状布局比较散乱,基本可分为四个片区。西南片区有铁厂,镇区中部有化工厂和电厂,北部为水泥建材工业,金川河东为乡镇企业片区。生活居住区主要沿金昌路分布,主要公用设施,如医院、学校、商业及行政办公都分布在这一条线上。其问题在于过于布局分散。工业区分散四周限制了城市的发展规模,其二元结构使得建设医疗教育等公共用地极为不便。在管理方面居民不够集中使得城镇面积扩大,增加了管理难度,并浪费许多建设用地。高钰环
3.3建设用地发展方向
  我们在规划河西堡时主要将各个功能分区集中布置,将位于镇区西南部的铁厂迁移到了北部水泥建材工业的北部,原先的电厂、铁厂、化工厂位置没有变动,将镇中部的化工厂和电厂都迁到了河西堡镇西北,将一二类工业迁移到河西堡镇东南部,将除此以外,考虑到河西堡镇未来的发展,我们将北部全部化为了工业区,另外沿兰新线东段也设为工业区,
还有部分工业跨过河流,位于和东北部。考虑到仓储的便利性,我们划分有两处仓储用地,主要在两个铁路战场附近。河西堡中南部全部划分为居民区,居民区集中建设一个市中心,市中心集中发展商贸与娱乐,改善河西堡镇的环境。根据河西堡镇人口的发展趋势,我们将和的东南部也划分为居民区。并在居民区建设有很多绿地,沿着河流和高压走廊我们布置了大量防护绿地,在河流中段预留有大片的景观绿地,为河西堡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并达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河西堡镇的环境的目的。
(四) 河西堡镇的总体布局规划
4.1布局原则
大力发展工业,将河西堡建设成一个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发挥城市带动作用,协调其余周边城市共同发展。规划设置规模合理、功能齐全、形象鲜明的功能区,避免城市各片区布置过于分散,便于建设各项服务设施,将居民用地和工业用地分开,减小居民受工业发展的影响,将居民区与商业区充分结合,一方面提高城市的商贸发展,另一方面便利居民生活,改善河西堡二元结构过于明显的现状,与当地经济社会相融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除此以外还应充分利用闲置土地,保护和营造高质量的自然生态环境,改善河西堡
作为一个干旱城市由于缺水而导致的环境恶化问题,协调城市用地与农业用地的关系,为今后的发展留有发展的余地。在布局时避免大规模改变现有的布局,做到能保留尽量保留。在设计用地时不能破坏原有历史遗迹,并要保留相当面积的绿化用地,坚持绿发展。
4.2功能分区与空间结构
    在功能上分为工业区,居民区,教育区,行政区,商业区,科研区。在空间结构上工业区集中在城镇的东北角,位于河道下游,并保证其下风处无居住用地。在其布局上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建设污染小的一二类工业用地,而污染大的三类工业则建立在离生活区最远的东北角。在空间结构上居民区位于城镇的西南方向,位于河道上游,并尽量保证其处于整个城镇的上风向处。在空间结构上行政区集中在城镇的副中心,保留了第一次规划的原址。教育区和商业区位于各个居民区集中交汇处。
4.3各类用地布局
在空间结构上工业区集中在城镇的东北角,位于河道下游,并保证其下风处无居住用地。
在其布局上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建设污染小的一二类工业用地,而污染大的三类工业则建立在离生活区最远的东北角。在原有工业片区基础上修建更大的工业园区,大力发展河西堡镇的工业,做到避免大拆大建,并尊重原有第一次规划的成果,对原有的工业片区进行合理的保留。致力于使河西堡镇成为一个工业主导城镇,以工业为主要经济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工业区和生活区之间建立防护性绿地,将其隔离开,避免造成污染。
在空间结构上居民区位于城镇的西南方向,位于河道上游,并尽量保证其处于整个城镇的上风向处。在原有村庄的基础上,改村庄为居民区,将河西堡镇进一步升级,拆迁城中村,开发更多的农田用于城镇的进一步升级发展。居民区将整个城镇分割成小片区,片区之间规划职能各有不同,又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对于城镇管理来说,小片区更方便管理,发展潜力更大。将居民区环绕在教育区的周围也起到了避免商贸娱乐对学校造成影响的作用。
在空间结构上行政区集中在城镇的副中心,保留了第一次规划的原址,既避免大拆大建,尊重了原有第一次规划的成果,而且不影响未来行政功能的执行,一举两得。
教育区和商业区位于各个居民区集中交汇处,既方便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又升级了城镇整
体的生活水平,是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教育区和商业区通过居民区分隔开,既不影响各自职能,同时又避免商贸娱乐对学校造成影响。在其周围建立消防队,邮局,福利区等公共用地,方便为居民服务。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36: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286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河西   发展   建设   堡镇   工业   城镇   城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