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监测方法的研究

文献:    1
地震监测方法的研究    5
1.前言    5
2.地震的概念及分类    5
3.地震活动的规律    6
4.地震的监测    6
4.1地震监测的概念    6
4.2地震波传播原理    6
4.3地震监测的方法    7
5.电磁波的检测    8
花谢旧金山
5.1电磁波的分类    8
5.2环境电磁波测量理论    8
5.2.1电磁波传输理论    8
5.2.2环境电磁波测量仪器原理    9
5.2.3非选频式宽带辐射测量仪    10
6.常用环境电磁波测量系统介绍    11
6.1 PMM8053B电磁辐射分析仪系统    11
6.2基于测量接收机的环境电磁波侧量系统    11
6.3基于数字示波器的环境电磁波测量系统    12
6. 总结与展望    13
参考文献    13

文献:
1.<<水库地震台网监测能力计算方法——基于G-R关系式>>
摘要:
    水库地震台网监测能力是否达到设计目标,对已经建成的水库地震台网是必须回答的问题,根据研究,可以震级-频度关系式为主,配合频度-震级图来回答.近年来运用此方法,对紫坪铺、瀑布沟、瓦屋山水库的水库台网监测能力作出了明确回答.在特定水库区域针对具体的水库做地震活动本底研究时,应用该方法使得区域台网目录更好地应用于水库地震活动本底研究.在水库地震台网中突发小震时,应用该方法使得预测的后续可能发生的最大震级与后续实际发生的最大震级一致性较好.该方法普适性强,可广泛应用于水库地震和天然地震监测预测.在表述地震台网监测能力时,该方法取得了从设计意图到实测数据回答台网监测能力的目的。
2.《哈萨克斯坦地震地下流体监测、预测的现状及其震兆异常特征的分析》
摘要:
    40多年来,哈萨克斯坦地震地下流体观测台网历经初期建网、系统清理、政策调整和优化提高4个阶段,目前已形成与中国北京地区流体监测网相当的规模.分析了哈萨克斯坦流体监测台网的地位、台站分布、观测项目、仪器配置及地震分析预测情况.最后,分析了哈萨克斯坦地震地下流体观测资料的特点,并就哈萨克斯坦流体交换资料的震兆异常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
3.《中国大陆地壳运动与强震关系研究》
摘要:
    利用GPS观测结果研究了中国大陆当前地壳运动的空间分布及其所揭示的大区域构造变形背景与趋势;讨论了区域水平运动、应变率场分布与强震地点的关系;通过对昆仑山口西Ms8.1等地震区域水平运动与形变的分析,研究了强震过程的区域形变场变化的主要特征伯特兰德;提出了识别孕震形变场以进行中长期强震地点预测的思路和途径.
4.《汶川MS 8.0地震的地下流体与宏观异常及地震预测问题的思考》
摘要:
    在汶川MS8.0地震地下流体异常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宏观前兆异常的现场调查基础上,认真分析目前地震预测的困难与能力之后,认为汶川MS 8.0地震的预测失败并不意味着地震不能预测; 认为汶川MS 8.0地震前前兆异常的数量偏少,但仍有一定规模的地下流体异常与明显的宏观临震异常; 还认为震前作出预测可能困难,但震前有所觉察应是可能的.为提高中国地震预测能力,提出了要改革目前的 "监测、预测、研究三分离"的管理机制和 "专业与地方两条线有机纤维"的管理体制,要改变地震日常分析预报中 "电脑代替人脑"的工作现状和过早地 "程式化与规范化"的工作模式,要提倡创新性的科学探索,要重视前兆异常的震前调查与落实平稳过程,要重视宏观异常的监测与研究等的工作建议.
5.《电磁卫星和地震预测》
摘要:
    地震前几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钟,电磁场的强度、相位或者谱密度等将发生异常变化,电离层的电子、离子浓度和温度等会发生异常扰动,这些现象的出现向人们发出地震即将来临的信号.这些现象不仅在地面可观测到,在卫星上也能观测到,它们在确定异常现象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等方面具有各自的优势,把两种观测相结合,对异常信号进行立体监测,是实现
地震预测预报的发展趋势.至今,对地面观测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利用卫星进行观测近几年刚刚开始,但已经显示了它监测地震异常的独特能力,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成为各国建立立体预警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重点介绍利用卫星等观测空间电磁异常现象的研究结果.
6.2008年新疆于田Ms7.3地震的中期预测》
摘要:
    根据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获得的重力变化及强震活动性,介绍2008年新藏交界地区(36.0°N,80.0°E为中心,半径200 km)Ms7.3地震中期预报的基本依据及重力场动态演化图像.
7.《北京地震前的异常次声波》
摘要:
    观测并研究了20111012日发生在北京海淀区的一次小地震前4,五个次声监测站点
接收到的异常次声波信号.这五路信号的波形一致,均为N”形脉冲波,且持续时间基本一致.约在一个小时左右.基于Wigner-Ville分布方法对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发现次声波能量主要集中在0.025 Hz的频率以下.五路信号间的相关系数均高达0.8左右.采用波束形成方法对信号源进行成像定位研究,其结果表明:该地震前异常次声波源的位置与地震发生时震中的位置相差约5 km.本文的分析结果说明了地震前可能有低频大气次声波的产生,研究这类次声波可能为地震的预测提供一种有价值的信息.
8.《煤矿冲击地压的微地震监测研究》
摘要:
    为了研究煤矿冲击地压与岩层在三维空间破裂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索依据岩层破裂规律预测和预报冲击地压的可能性,文中采用自行研制的防爆型微地震定位监测(MS)系统,基于定位原理,监测了山东华丰煤矿冲击地压煤层(四层煤)及其解放层(六层煤)开采过程中的岩层破裂过程和二次应力场分布变化的过程,得到了如下结论:冲击地压的发生与岩层破裂密切相关,四层煤下顺槽处于六层煤顶板破裂区的外边缘时,正处于高应力区内,在此处掘进容易引发冲击地压,必须将六层煤下顺槽位置向实体煤侧移动20 m以上,或将四层煤下顺槽位置内
20 m以上,才能消除四层煤的冲击地压;六层煤和四层煤开采时,工作面前方断层活化的距离分别为250 m350 m左右scc,根据这一距离,及时对断层带进行卸压处理,可以消除由断层带引发的冲击地压;监测显示了工作面周围岩层的三维破裂形态和范围,为矿井确定防水煤柱的高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监测证明了厚层砾岩的破裂、断层活化、采场附近关键层的破裂是引起冲击地压的主要原因,证明了所研制的硬件和定位软件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用性,可以在煤矿和边坡、隧道等领域应用.
9.《汶川Ms8.0地震前的流动形变》
摘要:
    分析汶川Ms8.0大震前南北地震带流动水准和流动GPS观测到的形变图像发现:1)流动水准显示汶川地震之前该区域存在一个相对隆起区,量级在180 mm以上;2)流动GPS显示该区域存在长期显著的压性变形,与隆起变形相配套;3)汶川大震前没有任何察觉的主要原因:一是孕震区缺少足够的观测手段,难以捕捉到可信的前兆信息,二是缺少8级逆冲型地震的震例和经验.
10.《地壳介质破裂的尺度理论在研究山丹-民乐 6.1级地震的地震学前兆特征中的应用》
冷阴极管
摘要:
    介绍了Allegre的地壳介质破裂的尺度理论和根据该理论建立一种预测地震发生时间方法的可能性.作为震例研究了甘肃山丹-民乐6.1级地震的地震学前兆(地震空间相关长度和尾波Qc)特征.结果表明,地震空间相关长度和尾波Qc值在震前都呈增长趋势,用幂次率关系拟合了这两种参数的上升变化形态.这为利用地震空间相关长度和尾波Q值的监测资料建立一种预测地震发生时间的方法和到预测指标打下了基础.
地震监测方法的研究
1.前言
    在众多的自然灾害中,特别是在造成人员伤亡方面,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总数的一半以上。地震灾害堪称灾之首。近年来,全球地震灾害常有发生。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到去年玉树地震,再到云南地震、日本特大地震,缅甸地震,以及刚发生的四川雅安地震,都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尽管地震作为地壳正常的运动,但是为了减少这些生命与财产的损失,地震监测仪的出现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
地震监测仪可以精确得测得地震发生的方位与震级,从而可以及时的为灾区提供帮助,另外一方面,地震监测仪可以有监警的作用,使居住在地震发生地点的人们做出及时的防范与躲避措施,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从全球范围来看,地震的发生与地壳活动性断裂有着密
切的关系,破坏性地震总体呈带状展布。全球可划分出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大洋海岭地震带及大陆裂谷系地震带4大地震活动带。我国处在环太平洋与地中海-喜马拉雅2大地震带之间,是全球大陆地震较为频繁、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可见地震监报对于我国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地震监测是公认的世界性的科学难题,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宏伟的科学研究目标。如能同 时准确地监测出未来大地震的地点、时间和强度,无疑可以拯救数以万计生活在地震危险区人民的生命;并且,如果能监先采取恰当的防范措施,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等设施的破坏、减少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保障社会的稳定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地震的概念及分类
    地震是在地壳表层因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振动作用或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地震时,地壳中发生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它在地面铅直投影的地方称为震中,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地震按照其成因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按震源深度分浅源地震(震源深度070km)、中源地震(震源深度70300km)、深源地震(震源深度300700km)。按应力状态和介质断裂特征分单一主震型、主震-余震型、前震-主震-余震型和震型。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是由于地壳构造活动带弹性应变能积聚而突然释放形成的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它分布广、强度大、危害大,震源深度一般为几km到几百km,最大达700km。据统计,大多数地震是发生在地表以下的数十km处的浅源地震,特别是在大陆上,95%以上的地震是浅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也主要是浅源地震。
3.地震活动的规律
    孕震、发震机制决定了地震活动的规律性。地震监报首先要遵循这个规律,由于地震活动的复杂性,目前对这个规律的研究还不完善,根据近年来学者的研究,综合给出关于地震发生的时间、空间和强度方面若干规律性的特点。其中,地震的发生与活动断裂带的特定部位有关、地震活动具有阶段性或周期性、强震活动沿着活动构造带依次迁移或往返跳动、地震区域里强震与弱震、大震与小震之间,往往存在着时空关系以及活断层的活动方式对控震的影响关系等规律。
4.地震的监测
4.1地震监测的概念
    地震监测不是指像“在某地最近要发生大地震”这类含糊的“监测”、“监报”或说法。不同时指明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和大小(简称为地震“三要素”)并对其区间加以明确界定的“监测”,几乎没有什么意义。此外,地震学家还用发震概率来表示监测的可信程度。所以,地震学家把地震监测定义为“同时给出未来地震的位置、大小、时间和概率四种参数”,每种参数的误差(不确定的范围)小于、等于下列数值: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8:04: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286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地震   监测   发生   预测   研究   活动   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