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登山涉险经验杂谈

野外登山涉险经验杂谈
我曾在云南的原始森林中伐木半年,大学里学的专业又是地质普查,多少算是有一定的野外活动经验,自2008年得知五中任铁生老师只身一人登山失踪后,我曾想过就有关野外登山应注意的事项写一篇文章,但却迟迟没有动笔,此次北京两位驴友在灵山登山被冻死的事故促使我完成此稿。
骑脖子
希望下面的心得体会或许能对那些喜欢野外登山运动却容易忽视其危险性的驴友们有所帮助。
1. 关于如何辨认方向
在野外旅行最关键的就是认路,最危险的则是迷路,因此在野外从事登山或旅游活动时须始终把握自己所处位置。
我们搞区域地质调查时通常是按照一定的间隔在五万分之一比例尺的军用地图上填上地质资料,因此需要遇水涉水、遇山登山。尽管我们会尽量走一些比较平坦的直线,但由于地形所限,更多的走的还是曲线,这样会不知不觉中失去了位置感,甚至自己在地图的哪个点上也
不知道。这在气候条件不好,没有办法看到远方参照物时特别危险。本人由于早年在云南兵团伐木时有过在原始森林中迷路的体会,故十分注意积累这方面的经验,并锻炼出了一种本领能把走过的路线大致记在脑中,并且往回走时倒着回忆出来。这种本领曾使我带领自己的工作小组在没有月光和没带手电筒的情况下(原本打算下午四点回家,但为了第二天不再过来补测两个地质点的资料,一直干到天黑),摸黑经过南方的水田地和丘陵地带从十几公里外回驻地。
我的体会是,如果天气好一定要记住周边远方最明显的标志物,如高山,独立树,输电塔等。如果天气不好则要记住走过的每一个重要的拐弯处及周边的标志。这一点对于到类似峨眉山(云雾缭绕)的山区探险的人们来说更重要。如果是孤身一人旅行(像任老师那样)则需要在每个拐弯点留下记号(石头、草棍、划痕等)。
混沌模式
书录解题一人一起旅游时往往有说有笑,很容易忘记地形变化,因此更需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前提是领队并不真熟悉所攀登的地形)。
2. 关于迷失方向问题
罗永军
许多重大登山事故都是由于迷路引起的。因此处理好迷路问题格外重要。
在山区(尤其是在原始森林中,)指南针基本不管用,因此一旦迷失方向应往高处攀登,到远处的地形参考点。
在迷路时人们的心理会发生变化,甚至慌不择路,而这是最危险的。正确的做法是冷静下来,仔细回忆走过的路。如果实在回忆不起来,应该就地作好记号,并以所在地为中心向四周进行探索性路,并依次做好标记。据说五中的任老师最后一次留下失踪记号的地方距离一条拉矿石的老路仅250米,但由于他未能进行多向探路,结果失去了生还的机会。
迷失方向后,一个团队内部往往会出现各执一词、各奔东西的现象,而这往往会导致部分队员遭遇险境。正确的做法是仍然保持一个团队,但要说好往一个方向走多远距离或多长时间,如果仍不能到正确的道路,则应顺原路回到出发点照另一种方案探路。
3. 关于抄近路问题
在野外登山旅行时,人们大多有抄近路省体力的念头。但我的体会是这样做实在危险大。因为如果有这样一条路的话,那么往往就是现在人们正在走的路,而非看起来能省力的“捷径”,贸然抄近路,往往事倍功半。
电台指南我有几次攀爬完陡壁抄近路的经历,可谓“上去容易下去难”。这是由于下坡的蹬脚处看不到,因此易造成失足。还有一次在云南为了在天黑前从某开荒的山区露营地赶回连队,抄近路走到某个地方发现有一条急流,根本过不去。得到的经验是老老实实跟着地图上有的路线走,或虽然绕远但平坦的路走。
4. 关于野外装备
我的体会一定要使用正规的野外旅行装备,更不要图省事丢弃装备。此次驴友被冻死在灵山也与不带装备冒险冲顶有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登山队在第二次登珠峰的时候,一位汉族登山队员也因将鸭绒睡袋主动让给丢弃睡袋的藏族队员而自己被冻伤截肢。
我就曾在大学野外搞地质实习时因嫌大夏天穿翻毛皮鞋太热,换穿橡胶底的解放鞋而被村民砍柴留下的灌木枝杈口扎伤过脚。小鹰学飞教学设计
此外,虽然指南针在山区和森林中未必管用,但是在沙漠草原旅行还是用得着的。
关于野外的饮水,我的体会是一般不要随便喝,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也可以少饮。具体方法是:在南方山区用一根竹管或空草棍插入含水量高的斜坡上,接住滴下的水滴引用;
在平地上的水田或河流旁可以挖个小水坑,等有水渗出澄清后再引用。
野外的水果不认识的不要吃,但如碰到野草莓等也不妨尝鲜。
关于进山要不要带火源的问题值得探讨:通常不允许带火源进山,但如果有火源则五中任老师的事故就不会发生(只要弄出点烟来森林防火人员就会过来救火)。具体的做法是,可以带一个小放大镜(地质上用的仅有2厘米直径),或者带半截钢锯片用来与石英岩(即燧石)摩擦点火。美军特种部队打碎手电筒灯泡,用烧红的灯丝来取火也是一招。最原始的办法包括钻木取火。
5. 事前准备
教导我们“不打打无准备之仗”,而所有驴友登山事故的发生多与事前准备不周有关。此次北京驴友登灵山到了下午两点就不得不因天气变化而半途折返便是一例。
从事野外登山活动需准备的事项包括:(1)是否有真正熟悉道路的人带路,如果没有真正的向导带路则需要有人担负专门的认路工作或做好标记。(2)组织者是否有从事野外登山活动的实际经验。如果领队自己也非真行家,最好不参与此次活动。如果实在想参与也要
多个心眼。(3)时刻关注气候条件是否允许。尤其是在山区经常会有突发的局地小气象事件。(4)应有出现意外情况的预案,不能临时抱佛脚。对夏季上山可能会遇到毒虫叮咬,雨季露营可能会遭遇山洪,冬季风雪会出现路滑,万一人员受伤等都要考虑到。(5)要有随时改变原定计划的心理准备以及多种行动方案,不能一条道走到黑。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43: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283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登山   地质   没有   驴友   山区   活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