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刘丽丽散文

散文专题训练----刘丽丽散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美若黎明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刘丽丽
布谷鸟的叫声拉长了白天,这是树林最动听的时节。温暖晴朗的日子,树林深处传来布谷鸟的歌声,空旷辽远,似乎在讲述一个久远的故事。特殊的共鸣腔导致这种歌唱有了回声,在枝桠间回荡,触碰到人的耳中,带来初夏的清凉。这种调子的特点是悠长,缓慢,提醒着人们迎接节气的变化。随着天气逐渐变热,这样的歌唱也大多停留在清晨或者上午时分才能欣赏到。
午后,演唱舞台交给了另外一种鸟,它们比布谷鸟更神秘。它们藏身在树丛中,从高处看,树木高大壮丽,在阳光下,叶片闪烁出油脂般的光泽。那些已经在这片土地生长了许多年的树,其纹理的粗糙和新生叶子的娇嫩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这种鸟藏身最茂盛的树梢,偶尔
亮出歌喉:嘀——哩,嘀——哩,那是露水洗过的声音,水波一样的在燥热的空气中荡漾出涟漪。很多次,当我在厨房做饭时,总是试图寻它们的身影,却一次也没有见到过。我对它们一无所知,姓名,籍贯,住址,它们的亲戚朋友,甚至想表达一下感谢的机会都没有,这多少让人遗憾。鸟类的世界跟人类世界有许多相通之处,鸟的世界里也有隐士,隐士住在清凉的终南山上,每天在流泉旁边读诗或者扛了一把锄头下田。摆脱开凡俗世界的彼此攀附,不用看他人的脸,遇到异类就把头扭过去保持缄默。
我有一个朋友曾经说过,在电梯里遇到讨厌的人,他就蹲下身来系鞋带,把屁股朝向那个人。讨厌的人离开了,电梯到达指定楼层,他怀着某种胜利的喜悦开始工作。听他讲这段话的时候,我的脑海里莫名出现了那午后啼鸣的鸟儿。现在,山林又恢复了生机,那隐士在树梢悠然啼鸣,怎么舒服就怎么叫,怎么舒服就怎么活,这是它教给人们的。为谁服务
鸟声更多时候带给人一种清醒。我记下了第一次蝉鸣叫的日子,记下了第一朵牵牛花开放的日子,但我每天见到最多的是窗外那几株茂盛的紫叶李。每天做饭的时间,向窗外一望,就能看到它们。
春天繁花季,常有孩子在树下骑车,是那种三轮的童车,车把用来掌握方向,孩子弓着身
子晃动车身,利用这种力量前行。骑车的小姑娘和我们住在一个单元,大约七八岁的样子,记得第一天来的时候她就瞪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看着我包里露出来的半截画报。应该是个爱好读书的孩子,我问她的名字,“琪琪”,她大方地回答我。
去小区附近的惠民市场买菜,林地旁边有个爸爸模样的人领着孩子在玩。绿化带里有一堆新掘的土,男孩一手拿铲子,手边还有一台大型的塑料挖掘机。孩子掘土很认真,大概想堆一个城堡。爸爸在一旁刷手机。那时,枝条上的叶芽刚刚冒出红,树下一对沉默的父子各自忙碌着。我从旁边走过,当爸爸的抬头看了一眼,孩子继续往挖掘机斗里掘土。此情此景勾起记忆,想起儿子幼年时,何尝不是爱土如命。如果督促不严,每天傍晚都是滚成小土猴才肯回家。那时还没有集中供暖,单位里用了锅炉,九月份开始囤积煤炭。大卡车呜呜地拉好几天,堆成一座高大的煤山。烧锅炉的那几个月,院子里男孩的鞋子经常是黑的,喊都喊不住。
2017年5月27日晚,我下楼,穿过小区里最茂盛的紫叶树林去接年轻人回家。想起刚读过的阿德勒的《性格的塑造》一书,他指出:“孩子的母亲是孩子与外界发生接触的第一人。孩子一旦了解另外一个人在欣赏他时,他就已经开始了社会调适的过程。”为人母,除了给
予物质上的温饱,让孩子与这个世界和解的能力,还应该具有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成长能力和适应能力。
我常常回想起他蹒跚学步的慎重样子,白上衣蓝裤子的少年缺了两颗门牙的笑容,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追问“凉”是什么的童声。在树木黝黑的剪影里,偶尔漏出几颗明亮的星星。春夜鸟语,“唧”的一声,是略微羞涩的吐口,很快,这种声音便消失于枝桠间。你放慢脚步,生怕再次惊扰了它们的平静生活,这里毕竟是它们的领地。空气中跳动着火热的粒子,你知道一个炎热的季节即将开始,有一件承载希望的大事即将揭晓。你知道“母亲”这个角很不容易扮演,也很少有完美的演出,但你依然觉得这是一件很美妙的事。那时你不知道,道路的那头,年轻人正手捧着一束鲜花走来,那是迟来的母亲节的礼物。中午他没有午休,专门跟班主任老师请假去花店定制的,为了防止花朵被烈日晒到,他还特意带了一把伞。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电信设备进网管理
A.文章标题美若黎明用语简洁、内涵丰厚,既抒发了作者对事物细致观察后的独特感受,又表达了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B.作者对布谷鸟特殊的歌声进行了富有质感的描写,用语准确、生动,没有虚情假意,每一瞬间的定格,都是珍贵的杰作。
C.鸟声更多的时候带给人一种清醒。不同的时间,动物、草木和人都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这是作者对美一直持有感知力的原因。
D.作者的心灵无拘无束,高度发挥散文形散而神聚的优势,多角度地写出大自然中的人与事,表现手法灵活多样,为更好地表达主旨服务。
2.文章第二段描写了午后鸣叫的另外一种鸟,请结合具体语句谈谈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乙二醇二甲醚.散文不只描绘了像黎明一般美丽的鸟鸣声,还写了三件事,请分别指出这三件事让作者感到很美的原因。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寒露的雨
刘丽丽
①人在雨雾中行走是一种奇妙的体验,既感到无限安全又无限危险。尤其在薄暮时分,天逐渐昏暗下来,除非必须,很少有人愿意从舒适的家里走进湿漉漉的雨雾中,做这样一种刺激的尝试。
②穿过积水的马路,路边千根草的叶子越发紧贴了地面,随着秋天的日益加深,它们茎叶的颜会更深沉,变成深沉的赫石。
③雨后的蛙声类似于低音号,把号声拉长,加上雨雾带来的湿气,声音越发变得沉闷。它们在做一种最基本的音阶练习。当你脚步朝着灌木丛中的它们靠近,这种演奏慢慢停下,当你走远了,练习继续进行。这样的演奏方式让人听出许多漫不经心,似乎一个早就功成名就的演奏家,已经过上了舒适生活,但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兴趣爱好,依然时常把乐器拿到太阳光下检视一番。演奏者除了蛙类,还有一种秋虫,在雨雾里毫不怯场地歌唱,它们的调子比较嘹亮。一低一高,双声部的演奏给灌木丛增加了立体感。
在这样的演奏里,脑海中回闪着刚读过的《梵高家书》。梵高在给弟弟提奥的信里,提到了画家塞雷的故事。他这样评价:这样的人真是奇才。他一生历尽艰辛,最终创作出了哀婉动人的伟大作品,他就像一株黑山楂树,或者更像一株枝干扭曲的老苹果树,饱受摧残,终于开出了最娇美、最纯洁的花朵。一个处于社会下层的天才,最终获得了巨大的荣誉,就像一株鲜花盛开的老树,的确令人感动。在此之前他饱受了严冬的巨大的痛苦,痛苦的程度并不是后来的那些仰慕他、对他表示同情的人所能够想象和体验得到的。
⑤梵高评价塞雷的句子非常贴切,而后世在他对别人的评价中,自然联想到了他的遭际。三十七岁之前的日子,梵高颠沛漂泊,他的饥寒冻馁,他坚持过程中的绝望和失落,分明就是一株青年的苹果树。经历了抽枝展叶的新奇,也接受了风雨的捶打。尽管青春的气息已经在体内聚集,在寻突破口,但是失败的天空总是那么令人绝望。
⑥在纳南,梵高曾经跟他的一个做皮革工作的朋友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绘画早晚会得到世人的承认。在我离开人世以后,一定会有许多文章来评论我的绘画。如果时间还来得及的话,我打算为此做好准备……读这样的句子,在惆怅的阴霾中,总算透进了一丝阳光。这是一种绝对自信,带着穿透时间遮蔽的勇气和悲壮。稀有的植物往往生活在更加隐秘的
地方,这一定是大自然更为精心的创造;而一个卓越的画家,在画出传世的作品之前,却深受生活的磨难,裹挟进深秋的雨雾之中,没有人告诉他还有多少日子才能迎来温暖。
⑦有一张画他感觉很满意,画的是在淡紫并且略带金黄的夜空下,农舍黑乎乎的轮廓。黑黑的白杨树耸立在农舍之上。注意这儿个词:淡紫、金黄、黑、黑乎乎,彩的丰富,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多彩。大自然对于众多物种,自有其合理的安排,如果一个人因为自己所遭遇的一些不公正而停滞不前,并不明智。所幸,梵高有弟弟提奥的支持,当时还算健康的身体扛住了所有现实的窘迫,积极的精神抵挡了厄运带来的打击,那是一段穷困但是幸福的时光。
⑧黄河滩蒙蒙的雨不断飘落下来,林地在远处成了黑黝黝的一片。近旁的白水洼中倒映出最后的天光,无形中阔大了想象,让这片土地有了汪洋大海般的气势。董酒
⑨林地四周,雨点落进灌木丛,发出轻微的击打声。由于击打的介质不同,声音也有了不同的特。雨点从树叶上滑过,飞快坠落到地上,落进泥土的声音,略显沉闷。滴落在柏油马路上的声音就变得清脆了许多。如果雨滴落进道路附近的排水管道,许多的水珠汇聚成溪流,有了集体行进的脚步声,让人听出来一种进行曲一般的昂扬和青春的豪迈。更多
的雨滴在下水管道中奔流,流水击打着水泥地面,透过缝隙传到地上变成泠泠的脆响。我站在林地旁边倾听了好一会儿,心情无端激动,感觉内心某种沉寂的东西被这种声音所唤醒——它们互相召唤,向前向前,永不止步,一颗颗欢快的心,明亮着。一个人如果没有功利之心,他的奔流本身就是目的,美,就在这样没有预设目的的自足中完成。
⑩夜晚的第一盏灯在雨雾中亮起来,我撑着伞,回转身,朝着光亮走去。
4住家创业.第段运用多种手法描写蛙声和虫声,语言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5.分析第段画线句的作用。
6.第段集中写雨声和流水声,分析作者这样描写的作用。
7.本文标题寒露的雨,主要写梵高的命运,这种安排体现了作者的巧妙构思,请对此加以赏析。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苇莺重逢
刘丽丽
①苇莺是天生的歌手,但想要看到它们的真面目,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曾经在冬季的蒲河边,看见一只小鸟站在干枯的芦苇上向着虚空鸣叫。田野寂寞,黄昏逼近,万物归家,那叫声里便掺杂了一些落寞。我听那音很像是苇莺,但仔细辨认外形,应该是一种雀类。
②苇莺是个好邻居。虽然无法近距离窥见真容,但我知道,它们就生活在我身边,它们不啄食稻子,不打扰人们的生活,不惹人讨厌。初夏的芦苇长得密密匝匝,苇莺们的家就安在那里。在距离地面一米多高处,有一个椭圆形的巢。几根芦苇秆被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起到托举支撑的作用。五月的风吹过来,晃晃悠悠,像坐摇椅一样舒服。我们深入苇荡,不是为了勘破生长的奥秘,而是为了寻坚硬成型的苇子编。芦苇秆做成的架可比香蒲做的要结实得多。野慈姑在水边开着嫩黄的小花,我们在苇塘边行走,荷花初绽的蕊是嫩黄的,刚出壳的小苇莺的嘴角也是嫩黄的。它们都是初到这个世界的孩子。苇子叶窸窸窣窣地划过我们的肌肤,苇荡里面清凉而神秘,让人不自觉地想要放慢脚步,眼睛四下逡巡,想把这里的秘密更多地装进脑袋里。我们发现了苇莺的巢。精致的椭圆形的巢,里面
躺着几枚小小的卵。淡蓝绿的外壳,蛋壳上带着浓淡不等的褐斑点。凝视的目光变得温柔起来,这神奇的事物是舍不得拿走的。它们太小,小到让人不忍心破坏。那就不要碰了吧,那是苇莺亲爱的孩子。风把苇叶吹得波浪一样,一波一波赶过来,提醒着时间紧迫。亲鸟随时会赶回来,于是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那巢穴,顺着原路返回,回到我们的生活里。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7:24: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274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孩子   作者   没有   声音   雨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