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深化产教融合的运行机制与路径

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
企业战略
46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
企业深化产教融合的运行机制与路径
何新洲  许珊珊  刘羽劼  朱梦玫  何醴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技术培训中心(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  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是产教深度融合的内在要求,文章针对企业对产教融合认知不深、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产教融合资源不足、方式方法有效性差等问题,提出要构建深化产教融合的主体动力机制、资源配置机制、评价反馈机制和退出约束机制,提出了化解企业深化产教融合障碍的路径,从而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型企业  运行机制  双主体育人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2)21-046-03
产教融合是指适应产业转型升级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求,以行业企业、职业学校及高等院校的需求为导向,建立的一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需求对接的活动、关系和机制,是产和教的一体化发展进程。产教融合的实施不仅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更是为企业的增质提效、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产教融合需要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两个主体作用,特别是要通过重构运行机制和推进路径来解决“企业冷”与“学校热”的失衡情况。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的重大改革任务,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2019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强调要不断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要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更好发挥企业在职业院校、高等学校办学和深化改革中的重要主体作用,为产教融合政策落地打通“最后一公里”。
一、目前企业在深化产教融合中面临的问题(一)对产教融合认识不深,建设领域狭隘目前普遍存在着企业对产教融合的战略定位较低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偏重与行业类高校合作,比较强调技能人才培养与基地建设,忽视创新人才、管理人员的培养,导致人才链与培养链缺乏连续性;另一方面,对产教融合的认识主要停留在与职业教育的密切合作上,往往片面强调实习与就业方面的合作,而未站在创新型人才培养链的高度以及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在与职业教育进行合作的同时要与高等教育进行人才、技术、项目、平台、实验室等全方面的合作,融入高校“双一流”和“四新”建设之中[1]。
(二)校企匹配度不高,融合不够深入
产教融合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校企合作,它强调要发
挥校企双主体作用,但企业业务和高校专业在匹配度上经常存在明显差异,人才培养供给侧和需求侧经常错位,企业所需要开展的新业务在高校经常不到合适的人才来提供相应的技术,导致双方难以寻求“融合同心圆”,彼此都缺乏融合的内在动力。另外,高校与企业聚焦的重点不同,经营与育人存在一定的矛盾,难以进行深度的融合与交流。并且现阶段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培养人才,多是以订单班、认知实习、顶岗实习等方式,在合作模式上还比较单一,合作平台欠缺,多方契合度不高,这都会影响产教融合的成效,从而降低企业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影响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和融合的深度。
(三)产教融合资源不足,缺乏共享机制
企业作为一个营利性经济组织,其生产经营的基本目标就是在市场竞争和资源稀缺的双重约束下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产教融合型企业在建设进程中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社会价值的创造,不仅要做好生产经营活动,还要在此基础上参与教学活动,因此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建设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这必须导致企业对产教融合非常谨慎。与此同时,企业在产教融合建设中产生收益的时间与利润高低不定,因而更倾向于将资源投入到能够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生产经营中,影
响企业与高校进行资源共享和合作的积极性。
(四)方式方法有效性差,迫切需要创新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是盈利性经济组织,教育属性较弱,在深化产教融合上与缺乏经验,因此如何选取正确有效的方法措施推进产教融合进程十分重要。目前,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主要采取向学校提供实训基地、实操设备、资金支持等服务,但是教育属性的缺失与监管约束机制的缺位使得企业在产教融合进程中即使投入了资源,采取了一定的方法措施,但是成效并不显著。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战略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
47
2022.7(下)第21期 总第600期若企业未掌握正确有效的方法与措施,其资源利用率必将下降,企业会削弱深化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产教融合的推进[2]。
二、企业深化产教融合的建设内容(一)建设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基地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但学校教育往往更为重视理论层面,对于实践层面的培养较为缺乏。而企业注重实践性与操作性,而在理论与创新的前瞻性上存在不足。因此,要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实践资源,与高校深度合作,共建共享,不仅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更要结合外界资源打造内部人才的培养机制,巧创兴趣情境,巧设探究活动,让员工和学生在共同的学习空间实现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将企业建设成高效的人才培养基地,实现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价值链的有机结合。
(二)建设多层次的合作平台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与学校实现深度合作,但由于二者的实际需求和人才培养模式都存在较大差异,往往难以实现高质量合作。因此,企业深化产教融合应尝试打破边界,校企教师互聘,寻校企业间多方向的“融合点”,从人才、科技、经营等多层次发现二者的共同需求,打通沟通渠道与资源共享机制,采用技术合作、科研攻关、职教联盟、科创平台、产业学院等多种方式,实现多维度、多层次、多方面的高水平深度合作。
去氧胆酸
(三)建设企业内部的学习型组织
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管理的复杂性日益增加,企业应具备自我学习和提高的能力与平台,打造学习型组织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在深化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类高校优势,不仅要与技术类高校和职高建立产教融合关系,也要与综合类、财经类、政
防护桩
法类高校和职高建立产教融合关系,建立起技术学习类、经管学习类、法律学习类、创新创业类等各种学习平台和中心,从而逐步把企业打造起成学习型组织,以提升企业应对变化的能力[3]。
三、构建企业深化产教融合的运行机制(一)主体动力机制
当前企业产教融合积极性较低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产教融合投资大、见效慢;另一方面,在参与过程中,企业的收益预期难以满足。因此,在产教融合中,必须注重保护企业的直接性利益与补偿性利益。直接性利益指企业在参与产教融合中将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反映到产教融合整个过程,培养企业急需实用的人才,全程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同时有优先选拔人才的权利。补偿性利益则指企业在获得人才的同时,还能够得到国家税收、财政补贴、信贷和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或支持,以及获得高校人才培训、科技研发等方面的支持。
滑雪产业发展趋势(二)资源配置机制
企业在市场判断与运营能力等方面较强,拥有生产设备、原材料等物质资料和有一定生产经验与技能的人力资源。而学校则拥有知识储备、技术标准、科研项目和高层次人才等。企业和学校作为两大主体组织应发挥各自的优势,以优势资源的投入促成产教融合质量提升。譬如可以共同编写教材,以胜任力和场景化工作任务为导向,进而对整个知识框架进行系统化重构;可以共同进行教学设计,以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战略为基础,搭建具有企业特的课程体系。此外,企业与高校可以通过契约化的
方式规定双方初始资源的投入比例与合作成果的归属。
(三)评价反馈机制
评价反馈机制的作用在于,不仅要对上一个考核周
图1 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评价维度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
企业战略
48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
三诺n20g期里完成的成果进行总结形成成果报告,更重要的是藉此对产教融合进行分析,到问题的原因和改进的办法,从而对产教融合进一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一方面,评价结果反馈可以促进企业进行反思和查经营管理漏洞,到改进的方向和形成改进策略。另一方面,借助绩效评价报告的分析,可以对企业与学校在具体合作进行复盘,查问题根源,推进产教融合的稳步向前发展。因此,从产教融
合的经济性、教育性和示范性以及评价体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出发,可以借助企业赢利与投资维度、合作方满意度以及社会影响维度、内部运营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等四个方面来评价产教融合。如图1所示。
(四)退出约束机制
构建公正合理、行之有效的退出机制,做到奖优罚劣,对于那些校企之间假合作或者未尽责的企业与高校,要坚决地实行有序退出,达到提高产教融合的质效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促进政府产教融合专项资金的动态优化配置。同时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利用平台公告企业和高校参与产教融合的投入、过程和结果数据,开通线上平台的问询和答疑,从而有效地拓宽监督渠道,多方合力参与监督工作,推动产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4]。
四、化解企业深化产教融合障碍的路径(一)政府给予大力支持
在产教融合进程中,政府要发挥好主导和推动作用,制定产教融合政策,培育产教融合生态系统,充分发挥产教融合政策的导向作用。首先,政府应当大力支持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建设,为其提供必要的金融、财税、土地等政策支持。同时,政府可以针对产教融合进程中的各个主体出台个性化的支持政策,明确各方权利与义务。此外,政府可以向产教融合型企业提供相应的荣誉称号、媒体宣传等,引导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从外部给予产教融合型企业推力,促使其不断深入推进产教融合进程。
军事卫星
(二)校企双主体育人
企业的“逐利性”与院校的“公益性”“育人性”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盈利是企业的基本属性之一,也是驱动产教融合型企业深入推进产教融合进程的深层动力之一。企业与院校的合作应当持续深入,企业在提供实操设备、实训基地、资金等资源外,还应当参与到课程设计与考核要求的制定中,将企业需求融入培养方案、课程建设等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与此同时,要与院校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平台建设,打造“通用技能学习平台+专业技能学习平台+综合技能学习平台+创新能力学习平台”,将专业课程的教学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相匹配,达到双主体培育高技能和创新型专业人才的目的[5]。
(三)推动技术与管理创新
校企应当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技术研发平台的建设,高校拥有专家教授和先进实验室,能够为企业带来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企业拥有工匠骨干等技能人才,能够为科技的研发提供实操经验与实际需求,因此校企联合建立技术研发平台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技术需求,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外,随着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仅有技术创新是不足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因此企业在产教融合中还可以建立管理创新研发中心,高校教师可以到企业中进行管理培训与咨询,帮助企业员工理解、学习和践行最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
(四)搭建第三方服务平台
企业和高校在主体业务和专业匹配度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异,校企双方都存在自身能力难以覆盖的业务。因此,应着眼于优势互补,搭建第三方服务平台。要调研校企双方情况,针对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动态提供相应的产教融合建议,推动校企双方资源的匹配,提升校企合作的效率。此外,应当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对企业和高校在产教融合进程中的行为与成效进行评价,针对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
(五)培育职业精神与综合素质
教育的使命就在于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双主体育人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素质,素质不仅仅指学生对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的掌握,还指学生个人学习能力、思想品德、职业素养等方面。因此,在产教融合的活动中,应当加强对职业道德、工匠精神、企业文化的培训,将企业优秀工匠事迹转化为培训教学案例。此外,在培训教学之余,企业内部应当注重人才的培养,做好人才培养与员工工作之间的协调问题,帮助员工学习,培育学习型组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Z].国办发〔2017〕95号.
[2]周凤华.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  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86-92.
[3]马永红,陈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力机制研究——基于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视角[J].高教探索,2018(03):5-13.
[4]董树功,艾頔.产教融合型企业:价值定位、运行机理与培育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01):56-61.
[5]唐未兵,温辉,彭建平.“产教融合”理念下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8(08):14-16.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0:28: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27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企业   融合   产教   合作   人才   平台   校企   学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