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政治(旧民主主义革命)

      近代中国的政治(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翻开中国近代史的画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总是一幅幅伤心惨目的画卷,山河破碎,国土沦丧,一条条不平等条约,就犹如一个个噩梦,萦回不去,近代的中国,经历了怎样的风吹雨打?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中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走过的艰辛历程。
  17世纪40年代,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几乎同时发生了两件大事。在东方,满洲八旗铁骑涌入山海关,建立起统制中国的最后一个王朝——清。在西方,英王与议会的矛盾激化,爆发内战,宣告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
  清王朝虽然开创了“康乾盛世”,但那只是落日的余晖,很快便黯淡下去。而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发展壮大,迫切的需要对外扩张,这样,一场对中国的战争不可避免。
一、 战争(1842年)
思考:为什么把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因为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变为关键半殖民地社会;社会矛盾也发生了变化: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为主要矛盾变为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为主要矛盾。
  根本原因:混凝土电通量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迫切的要求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材料。
  可能性: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已经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清王朝,统制腐朽,军备松弛,不堪一击。
  背景:中英贸易,中国处于顺差(出超)的地位,英国为了扭转不利地位,大量的向中国输入。的大量涌入,腐蚀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造成了白银的大量外流。
  直接原因(导火线):虎门销烟
  开始: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战争。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结果:失败告终,签订了《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1、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2、 赔款2100万两白银——大量的苛捐杂税,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3、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瓦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4、 协定关税——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战争中大量的赔款,加重了清政府的负担,清政府被迫大肆搜刮百姓,苛捐杂税繁重,加之连年的自然灾害,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各地的农民起义不断,其中规模最大的堪属“太平天国运动”
二、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性质:由农民阶级领导的起义运动(农民起义)
  准备:以宗教的形式争取众的支持,18511月,创立拜上帝会llvm
  过程:1851月,集合拜上帝会的众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金田起义,标志的太平天国运动正式爆发。
分享派
        18519月,太平军攻克永安,在永安,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具规模。
民事案件案由规定
        1853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为天京——定都天京,正式形成了与清政府相对峙的政权。
        18535月,太平军北伐,打到天津附近,因为孤军深入,最终失败。但牵制了清军,为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8535—18564月,太平军西征,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山——胜利,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1856年,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1858年,重建领导核心,提拔陈玉成和李秀成指挥军事,任命洪仁玕改革内政
        1864年,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定都天京后颁
        内容: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原则,平均分配土地;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推行“圣库”制度 。要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迫切愿望,但是因为其要建立绝对平均的社会制度,所以是历史的倒退,不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因此,并未能实施。
    《资政新篇》
        1858年,洪仁玕提出
        内容:向西方学习,发展工商业(资本主义),依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
        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因其没有同农民的实际相结合,并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愿望,加之当时的混乱局面,所以也未能实行。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1、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一个科学的纲领指导革命;
2、 领导集团的封建化,统治者享乐思想日益浓重;
3、 领导集团内部的分裂,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分水岭;
4、 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列强的联合镇压;
5、 战略失误。
  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扫荡了清王朝的统治秩序,动摇了清王朝的政治基础,打击的外国侵略者;体现出了农民众的愿望与追求,并出现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英国通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但由于中国固有的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加之战争以后,白银大量外流,人民的购买力有限,所以英国并没有完全打开中国市场,满足其侵略愿望,这样,旨在继续扩大对华贸易,掠夺中国原料的第二次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三、 第二次战争(1856——1860年)
思考:为什么说第二次战争是第一次战争的扩大和继续?
继续:1、根本原因和目的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变中国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性质上是一脉相承的——都是非正义性德侵略战争;
      3、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是一脉相承的——使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了。
扩大:1、侵略力量扩大——英国变为英法美俄;
      2、时间更长了——1840—1842)变为(1856—1860);
四个计划      3、范围更广——主要在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变为深入清政府的都城;
      4、开放的通商口岸增多,割地增多——5处,割香港变为开11处,割九龙;
      5、赔款增加
  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过程:1856229日,马神甫事件,
        1856108日,亚罗号事件
        1856年,英法正式发动战争;
        1858年,清政府先后与英法美俄签订了《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
1、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 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
3、 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4、 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经商、游历和传教;
5、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洗劫并焚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
        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斯大孝
  《北京条约》
1、 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2、 增开天津为商埠;
3、 割让九龙司诶英国;
4、 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影响:中国半封建本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由于两次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暴露出了清朝统治的腐朽无能,为了巩固统制,在清朝的统治者内部出现了改革的呼声,这样,就形成了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对立,自然也就有了19世纪6070年代的“洋务运动”。
四、 洋务运动(19世纪6070年代) 
定义: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
派别: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维护传统的封建专制制度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中央以恭亲王奕 为代表,地方以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顽固派:主张“祖宗之法不可变”维护传统的纲常礼教不变。中央以大学士倭仁为代表。
主要内容:
1、 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2、 以“求富”为口号,创办近代的民用工业
3、 创办新式学校,派留学生出国留学
4、 编练新军,北洋、南洋、福建三至海军
北洋水师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失败的原因:
1、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
2、希望利用先进的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改革不触动封建制度。 因为改革只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但没有学习借鉴西方的先进技术,必定会走上失败.
3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
4、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
  “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其失败的标志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19世纪末期,经历了明治维新的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味中心的“大陆政策”,所以,不可避免的爆发了侵略中国的中日甲午战争。
五、 甲午战争(1894——1895年)
  性质:日本旨在侵略朝鲜,进而侵略中国而蓄意发动的战争。
  导火线:朝鲜的东学党起义。
  重要战役:黄海海战——1894725日,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完成护送任务,在
返回的途中,遭到日本的袭击,“致远号”“经远号”管带邓世昌、林永生殉国。李鸿章“避战保船”的政策,把海上的主动权让给了日本。
            威海卫战役——保卫北洋海军基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对日的最后一战,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1、 割让山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与主权完整;
2、 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了内地;
3、 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使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阻碍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 赔款2亿两白银。
  至此,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在一些知识分子中产生了维新思想。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回北京,举国哗然,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了人民的民族意识,“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4:38: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228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社会   侵略   失败   资本主义   英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