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太平天国运动讲解

7    太平天国运动
学习目标
1.制作太平天国大事年表。
金的脚印教学设计2.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概述其革命历程:兴起→发展→转折→失败
3.归纳《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目的、评价。
原罪感4.归纳《资政新篇》的背景、内容、评价。
※5.比较两个纲领的不同点?
※6.太平天国运动有何新的时代特征?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1851~1856) 1.背景    2.兴起    3.发展
1.背景
⑴根本原因:战争后,外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剥削导致中国社会矛盾更加激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太平天国运动是战争炮声的回声”
⑵组织基础:1843年创立拜上帝教。 
⑶理论基础:通过宗教表达了农民阶级平等的理想
①代表:“三原”。②特点: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 ③意义:洪秀全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反封建理想,通过宗教的理论表述出来,来号召农民斗争,推翻清朝统治。 宗教名称和教义受到西方基督教的影响
⑷领导核心的形成:冯云山在广西桂平县紫荆山区传播拜上帝教,逐渐形成六人领导核心。 
【资料回放】
天网防火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原道醒世训》
⑴“天下人都是兄弟妹”,这是一种什么思想?
⑵“尔吞我并”是指怎样的社会现象?
⑶这段话反映了农民阶级哪方面的革命愿望?
⑴这是一种朴素的平等思想。⑵指地主阶级剥削、压迫农民阶级的社会现象。⑶反映了农民阶级在政治上要求推翻封建剥削制度,实现政治上平等的愿望。
2.兴起
⑴1851 1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⑵1851 9永安分封诸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⑶1853春定都天京,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形成和清对峙的局面。
【历史纵横】永安封王  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
3.发展:三次军事行动  →标志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北伐
西征
东征
目的
推翻清政府
巩固天京大本营
为了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
时间
1853年
1853年
1856年
领导
林凤祥、李开芳
赖汉英、石达开
秦日纲活熊取胆汁
结果
失败
鄱阳湖大捷
破江北大营、江南大营
意义
深入清朝统治中心,牵制大量兵力;为西征创造了条件
巩固了天京大
本营
保证了军粮供应,解除了天京之围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
⑴内容:土地分配的原则和方法(核心);产品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⑵目的:四有二无
⑶评价:
①性质:《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②作用: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
③局限性:这种绝对平均分配土地和生产、生活资料的方案,是幻想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均贫富,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是无法实现的空想。革命性、落后性、 空想性 
P38【历史纵横】分析太平天国在其占领区内实行的土地政策的评价及原因。
小弟杨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缘蒙天父父兄大开天恩,差我主二兄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经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直令镇
守将佐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
御照:胞等所议是也,即遣将佐施行。钦此。
──摘自《太平天国》
①一方面,广大农民依靠大平天国政权支持,纷纷反对封建地主剥削,充分调动了革命的积极性。②另一方面,沿用清朝的旧制,向地主、自耕农按土地亩数征收田赋,实质是承认地主占有土地的合法性。③之所以会有此不同,其原因:《天朝田亩制度》本身的空想性,不可能实现;在战争环境下,只能根据现实的社会状况和国家的财政需要来调整和实行自己的政策。
2.《资政新篇》
⑴背景:1856年天京变乱严重削弱了太平军的自身力量,太平天国由盛转衰。为富国强兵和扭转形势,1859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作为改革内政的新方案。
⑵内容:政治上主张法治、民主;经济上提倡发展工商业,重视科技;文教上提倡新式学校和西方科技;外交上主张开放和独立自主。
⑶评价:①特点: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彩,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在中国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方案。②局限:但不是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且迫于当时战争环境,没能实行。
P39【学思之窗】太平天国的做法对吗?其外交政策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唯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资政新篇》
①值得肯定。②代表人民众利益,反对承认不平等条约、输入、分裂中国,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人传统的民族气节;主张有限度开放,反对外人干涉中国内政,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1856~1864)1.天京变乱  2.后期的防御战  3.失败 
1.转折: 天京变乱
⑴原因: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进取心减退,腐化作风增长;封建等级制代替了平等平均思想;领导人争权夺势。⑵概况:因洪杨矛盾而引发,继而韦昌辉杀杨秀清,接着韦昌辉被处决,最后以石达开出走告终。
⑶影响:革命力量严重削弱;军事上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政治危机”“军事危机”“信仰危机人才危机
耐热钢焊接
⑷重建领导核心:1858年,洪秀全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为英王、忠王;册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全国朝政。
2.后期的防御战
胜利:①破江北大营: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解除了天京北面威胁。
②三河镇大捷:陈玉成,李秀成联合,大败湘军。
③破江南大营:1860年2月陈、李依洪仁玕之计,大破敌军。
受挫:④上海战役: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不利退回苏州。
⑤安庆保卫战:1861年安庆失守,1862年陈玉成被俘,英勇就义。
3.失败:标志为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 
四.【深化拓展】
1.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⑴主观原因: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贪图享乐,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二是战略上的失误:偏师北伐,犯兵家大忌。⑵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太平天国。⑶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①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②加速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主要功绩),打破了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化的企图,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③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又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⑷启发: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2.太平天国的时代特点:
①背景: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②方式:利用外来的基督教组织和发动起义。
③任务:太平天国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从而具有了民主革命的性质;
④方案:后期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因素,向西方寻真理。
心音传感器⑤失败原因:后来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3.《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作为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二者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⑴背景:前者颁布于太平天国强盛时期;后者提出于太平天国衰落时期。⑵社会经济:前者企图在小生产者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后者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即一个主张消灭私有制,一个主张发展私有制。⑶众基础:前者满足了农民的利益要求,因而拥有广泛的众基础;后者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不可能得到农民的拥护。
⑷作用:虽然都没能付诸实施,但前者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的发展;后者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⑸时代特点:前者反映了农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后者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彩,堪称第一个近代化纲领。
4.太平天国大事年表
1843年,创立拜上帝教,酝酿和准备。
1851年,金田起义,开始的标志;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1853年,定都南京,正式建立政权;北伐、西征开始;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制定纲领。
1856年,太平军东征,达到全盛时期;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1858年,破清军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暂时稳定了局面。
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力图振兴。
1860年,破江南大营;逼近上海近郊。
1861年,清军占领安庆。
1862年,清军三路进军天京。
1864年,清军占领南京,太平天国失败。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8:45: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228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太平天国   农民   中国   发展   土地   反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