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

一、名词解释:
1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学科。从时间上讲,历史地理学主要主要不是研究史前时期,即地质时代的地理环境变化,也不是主要研究当代地理环境的问题,而主要是研究人类产生以来的地理环境变化及人类发展关系的问题。
2禹贡学会: 1934年由顾颉刚、谭其骧发起,联合当时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和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师生,成立禹贡学会,并创办《禹贡》半月刊,禹贡学会的宗旨和《禹贡》半月刊的内容,主要以沿革地理为主。《禹贡》半月刊自1934年创刊至1937年,共出版782期,发表文章708篇,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对历代地理志的校补,历代疆域政区沿革的考订,河道、水利、交通的变迁与兴废,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变迁,以及对古代地理著作的研究等。禹贡学会还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界造就了大批研究人才,后来的史地三大家侯仁之、谭其骧、史念海当时都是禹贡学会的成员。禹贡学会推动了我国近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沙漠化:是指干旱及半干旱地带,在人类历史时期,由于人为因素作用并受自然条件影
响,在原非常沙漠地区产生类似沙漠环境的变化。我国历史时期沙漠化类型分为两类。首先,在历史时期原不是沙漠的地方形成沙漠,称东部草原和荒漠地带。第二,原理啊就有沙漠存在,历史时期进一步扩展,主要分布在西部荒漠地带。
4、贝壳堤:是由贝壳物质堆积形成的沿岸沙堤,是发育在海滩上与海岸线平行排列的自然陇岗,贝壳堤可作为海岸演变的标志。
5、禹贡九州:九州是不存在的,是后代人们理想化的认识。九州是假定的夏、商、周时期的行政区划。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地理区域观念。九州包括冀州、蓘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凉州、徐州。后来,九州便演变为中国的代称。
6、长城长城是古代一种由城墙项链的城堡形成的漫长的防御体系,是冷兵器时代边境地区重要的防御工事。狭义长城指的是东起鸭绿江口、西到嘉峪关的万里长城,为明代所修筑。广义长城包括历史时期除明长城以外在我国境内修筑的位于其他地方的长城。
7、九边:明代为加强长城的防御力量,在长城全线划分9镇称为九边,分别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
8、京杭大运河(注意自己总结):
9、移民
指具有一定数量、一定距离,在迁入地居住一定时间的迁移人口。
10、经济区域
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成的经济地理单元,在这个有限的地理空间内,相关的经济活动彼此相互依赖,表现出明显的同质性和体性,与外部有着比较明确的组织边界和空间边界,从而构成相对独立的经济地域单元,这是广义的经济区域。
二、简答题:
1、简要叙述近一万年来我国气候冷暖变迁过程(主要是具体时间段划分)
  从新石器时代到现在,我国的气候有冷暖干湿的波动变化。关于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分期,一般划分为8个时期。从距今1万年到现在,我国气候变迁大致可分10个时期:
(1)距今1万年到距今四甲基联苯胺8000年,气候较为寒冷
(2)距今8000年至距今3000年间,仰韶温暖期
1 距今8000~5000年间,气候较为温暖
2 距今5000~4500年间,相当于屈家岭文化时期,气候有短暂降低
3 距今4500~3000年间,龙山文化时期至殷墟时代,气候较为温暖
(3)西周寒冷期 (公元前1100年左右)
(4)春秋至公元前1世纪(西汉末)气候温暖
(5)公元前1世纪至6世纪(东汉至南北朝)气候寒冷
(6)710世纪(唐北宋时期)气候温暖
(7)10001200年(南宋时期)气候寒冷
(8) 12001300年(元代)气候温暖
(9)14世纪至清末(明清宇宙期)气候寒冷
(10)二十世纪以来气候有增暖也有降温
1 20世纪初至40年代,我国的气候处于增温状态。
2 20世纪40年代以后气候进入降温时期
2、简述全新世中期森林植被分布状况(名称、地理范围)
全新世是地史年代的一个阶段,是第四纪的第二个阶段,即从距今1万年到现在的这段时间。全新世中期大致相当于距今8000年至距今3000年的时间段。
全新世中期我国植被按类型可分为森林、草原、荒漠三种。大致东部是森林区,森林区往西为草原区,草原区往北往西为荒漠区。东部森林区和草原区的分界线大致在大兴安岭-大马山-晋陕长城-六盘山北端-乌鞘岭-日月山-西顷山-岷山-邛崃山-大雪山一线。
(1)温带森林区,植被为温带针阔混交林,主要在大兴安岭山地北段。
(2)暖温带森林区
1 暖温带针阔混交林,主要包括小兴安岭地区、长白山区、辽西与内蒙昭乌达盟南部丘陵山地、黄土高原西部、陇西、宁夏南部、青海东部沟壑丘陵区。
2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与辽东半岛等地。
3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夹杂亚热带种属,主要包括燕山与京津唐平原区、河北平原、山东半岛、黄土高原中北部陕北、陇东、山西中部、北部丘陵沟壑区。
(3)亚热带森林区,全新世中期亚热带森林区的北界扩展到陕西黄龙山、山西霍山、山东蒙山一线,南界和现在差不多,大致在北纬23度一线,大致分为五种区系:
门的悬念1 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混交林。主要包括黄土高原东南部关中泾、渭河下游、山西南部汾、涑河下游、河南西北伊洛河下游平原地区、华北平原中南部、苏北平原等地。
2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与太湖平原区、安徽江淮间丘陵平原、湖北江汉平原、鄂西山地与陕南秦巴山地。
3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包括杭州湾沿岸与宁绍平原、浙江福建沿海地区、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台湾岛北部等地。
诉诸权威
4 南亚热带含热带种属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
5 亚热带针阔混交林。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
(4)热带森林区, 北界大致在北纬23度一线及其以南,主要包括北部湾沿海地区、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地区、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台湾岛南部地区。
3、简述黄河下游河道的历史变迁过程
(1)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公元前4世纪以前)(北流)
1 战国初期以前,德尔菲法黄河至今浚县西南古宿胥口北流,经大伾(p评估指标体系ī)山西麓,北经曲周东,广宗西至深县,往东经武邑北、沧州北,在今天津市东南入海为“禹贡大河”;
2 禹贡大河北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分道北流,北过深县东、安平东、霸县南,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历史上称为“山经大河”
(2)战国中期至西汉末河道(公元前4世纪-公元初年)(北流)
1 战国时期修筑堤防,黄河下游水道固定下来,这是黄河第一次重大改道。
2 黄河宿胥口以上河道无变化,黄河自宿胥口东北流经清丰西、元城西、临清南、沧州东南,从今黄骅市(汉章武县)东入渤海,史称“大河故渎”。
(3)东汉至北宋前期河道(公元11剑水蚤年-1047年)(东流)
1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发生第二次重大改道。
2 东汉明帝时王景治河,修渠筑堤,形成一条荥阳东至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东北)海口千多里的东汉大河。
(4)北宋庆历以后河道(公元10481127年)(东流)
1 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发生第三次重大改道,黄河在檀州商胡埽(sào)(今濮阳市东昌湖集)决口,合今南运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为黄河的北流。
2 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黄河在大名府魏县第六埽决口,分出一支流,东北流经一段西汉大河故道,再沿今马颊河在冀、鲁之间入海,称二股河,为黄河的东流。
(5)金代黄河河道(公元1128年-13世纪中叶)(南流)
1 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年冬,人为决河李固渡(今滑县西南沙店集南三里多),新河道东流经李固渡、鄄(juàn)城南、郓城南、巨野北、嘉祥北、鱼台北,至金乡一带汇入泗水,由泗入淮。
2 此后黄河改为东南流入淮泗。这是黄河历史上第四次重大改道。此后黄河又有多次决口,大多仍是由泗入淮。
(6)代至明初河道(13世纪中叶-1390年)(南流)
1 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黄河在原武等地决口15处,分成3股,一股走金末以来大河,由徐州入泗;一股由颖水入淮;一股由涡水入淮。
2 这是黄河历史上第五次重大改道。元末明初黄河多次决口,河道在颖水和泗水之间地域范围内摆动。
(7)明至清咸丰年间河道(公元13911854年)(南流)
1 明洪武至嘉靖年间,河道仍有频繁的南北摆动,多股分流。后由于人工治理,河道逐渐向单股入淮转变。明代白昂、刘大夏、潘季驯先后治河。
2 万历年间潘季训采取“塞绝筑堤,束水攻沙”的策略,主要整治了徐州至淮阴的河段,黄河河道基本上被固定下来。
(8)清咸丰五年年以后的河道(近代东流)
1 清咸丰五年(18556月,黄河在兰阳铜瓦厢(今兰考附近)决口,在山东寿张县张秋镇穿过运河,携大清河入渤海,这是黄河历史上的第六次重大改道。
2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黄河全线筑堤,黄河均由大清河入海,形成今天黄河下游河道。
4、简述科尔沁、毛乌素沙漠变迁过程(重点关注毛乌素)
科尔沁沙地变迁
1)秦及其以前的科尔沁地区
1 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科尔沁先后有兴隆洼文化(敖汉旗)、赵宝沟文化(敖汉旗)、富河文化(巴林左旗)、红山文化(赤峰市)、小河沿文化(敖汉旗)遗址。说明石器时代科尔沁地区适合人类定居,植被良好。人类垦殖和柴薪砍伐可能对当地自然植被造成轻微影响
2 战国时期燕国修筑北长城。 燕国北长城穿过了科尔沁地区对沿线生态造成一定破坏。修筑长城的同时在长城附近修筑屯堡,驻屯军队。修筑长城、屯堡要砍伐树木、破坏山林草场,破坏了地表植被;修筑长城、屯堡多用土夯筑,需要大量挖取地表土,破坏地表土层,下层粉沙在强劲风力作用下容易就地起沙。
(2)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局部轻微沙化,总的生态良好。
(3)辽代科尔沁地区的沙漠化
1 大规模地筑城造成沙漠化。大规模筑城,辽代科尔沁地区修筑的城池数量有100多座。
2 移民垦殖造成沙漠化。两次强制性移民,迁入西辽河流域的移民主要从事农耕,耕地最初分布于各州、县城周围的河流、湖泊沿岸。在垦荒之初,沙漠化不明显,长期垦殖后,地表流沙越积越多,形成流动沙丘。
3 筑城和垦殖后的环境状况。辽代初年科尔沁植被茂密,科尔沁西部号称“平地松林”,老哈河以西为森林草原景观,老哈河以东为疏林草原景观。大规模筑城和移民垦殖后,至11世纪科尔沁地区许多地方已变成了沙地。比如乌丹(今翁牛特旗东)以北接近西拉木伦河的地方原来是沼泽地,但到11世纪已经变成了沙地。
(4)金代科尔沁地区的沙漠化加剧
1 大量耕地废弃加重沙漠化
2 修筑临潢路边壕城堡加重沙漠化
(5)元明时期科尔沁地区。人为活动减弱,自然植被有所恢复
(6)清代的科尔沁沙地,垦荒导致沙化奠定科尔沁沙地的基础
(7)科尔沁沙地近况。近年来退耕还林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启动,科尔沁沙地整体呈现治理速度快于沙化速度的状况。
毛乌素沙地的变迁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9:27: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161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颜料发展史
标签:黄河   历史   时期   地区   长城   河道   包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