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性与运动性

一、造型性与运动性
 1、 视觉造型性 
影视诉诸观众的主要是直观的视觉形象,是以视觉为主的荧屏艺术。 
腓特烈大帝影视艺术在画面的有限空间内,通过直观而生动的视觉形象塑造人物、叙述事件、抒发情感、阐释哲理,完成对生活的再现和表现、反映与创造。” 
影视艺术最本质的美学特性之一就是它们的视觉造型性。影视的视觉造型性的核心因素是画面构成的造型,画面是构成影视的基本单位,是影视的语汇,就如文学中的文字、戏剧中的台词、绘画中的线条、音乐中的声符。 
影视画面是由人、影、物、光、等各种元素组合起来的综合造型形象。在电影默片时代,电影完全是靠视觉造型形象的独特魅力征服观众,而被接纳进艺术殿堂的。 
有声电影发明后,声音虽然也被当作一种造型手段,在影片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和分量,但视觉造型仍占主导地位。如《公民凯恩》中的四幅画面:第一幅两人亲昵地相互注视,第二幅
两人互不理睬,第三幅各自急于离开饭厅,第四幅双方怒目而视。日本没有一句台词的影片《裸岛》,表现了一位贫苦劳动妇女阿丰和她的丈夫千太在海岛上的艰辛劳动和生活,其中包括他们悲切地失去8岁孩子太郎等剧情。《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表现压抑情感的封闭四合院,将妻妾争斗形象展现的红灯笼等。《花样年华》中将女主人公复杂情感变化用不断换装来表现。
 2、 永恒运动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影视又是运动的视觉艺术。影视通过运动着的画面用以表现运动着的人和事物的状态。这和影视艺术连续的、瞬间即逝的画面和“一次过”的欣赏方式密切相关。即使是一个“静止”的镜头画面,也不过是全部运动旋律中的一个视觉“休止符”。 机械工程师考试大纲
影视的运动性主要表现在: 
(1)、影视拍摄对象的运动性。无论是故事片、歌舞片、动画片或者风光片,它要求所拍摄的对象必须是运动的,只有运动着的人和事物才具有连续吸引观众的魅力。 
(2)、摄像机的运动。摄像机运动可以是机位运动,可以是焦距变化造成的运动,还可以
是机位和焦距的综合运动。摄像机运动不仅可以制造动感和动势,而且可以制造节奏和韵律,在表现功能上起到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或渲染气氛的作用。 
(3)、被摄对象与摄像机复合运动。这种复合运动比单纯的被摄对象运动或摄影机运动复杂,可以制造出更加丰富的画面动态,表现出更为复杂而深刻的内容。 
(4)、蒙太奇运动。蒙太奇运动就是运用蒙太奇手法时,画面衔接和转换、分切组合所产生的运动。就衔接而言,可以是静态画面的衔接;可以是动态画面的衔接。前者如《战舰波将金号》中3个静态画面的组接:卧着的石狮子、抬头的石狮子、跃起的石狮子。 二、逼真性与假定性 
1、逼真性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与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摄影等艺术逼近生活的程度相比,影视的真实程度最高。逼真性是影视艺术基本美学标准。 
影视艺术的逼真性,首先是视觉的逼真感。银幕上的一切视觉元素都要真实、具体和生活化。《大红灯笼高高挂》(晋中地区祁县乔家堡村的乔家大院)、《菊豆》(封闭的院落)
、《水浒传》(广西合浦县“南珠之乡”的南国星岛湖,梁山区、文殊院、涌金门、苏杭水街)、《红高粱》(陕西的黄土高原)中逼真场景的设置。 
影视艺术逼真性,其次是听觉的逼真感。 
影视视听的逼真性并不排斥艺术虚构和创作想像。合情合理的虚构和想像可以更加逼真地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如《红高粱》中的“颠轿”。 
2、假定性 
影视可以而且应该逼真地再现客观世界的影像和声音,但它不是也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及实际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作完全镜子式的重复再现。假定性,就是艺术虚构,艺术虚拟,它是艺术家用以反映客观现实和表现情感的特殊手段与需要。 
假定性包括人物的假定(《的故事》、《和他的儿子》、《开国大典》)、故事情节的假定(《辛德勒的名单》、《巴顿将军》)、场景的假定等方面。(《三国演义》拍摄地:无锡太湖,中视股份推出集影视拍摄、旅游功能于一体的影视城。根据剧情的需要,三国景点内建造了具有影视文化特和具有浓郁汉代风格的“吴王宫”、“甘露寺”、
孝陵卫“曹营水旱寨”、“吴营”、“七星坛”、“跑马场”、“点将台”等几十处大型景点,建筑面积达8.5平方米。后因发展需要,又陆续添置了“桃园”(河北涿州)、“九宫八卦阵”、“火烧赤壁(湖北省赤壁市)特技场”、“竞技场”、“赤壁古栈道”等景点,丰富、充实了景区文化内容,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 
影视的逼真性和假定性是辩证统一的。影视的逼真性强调反映与再现注重外在的真实;假定性强调创造和表现,追求本质的真实。如《定军山》、《泰坦尼克号》等。 三、时空性与综合性 
1、时空性 
时空是影视主要的可见的表现手段与艺术特征之一。与同样是时空艺术的戏剧相比,影视在逼真、直观地体现时空关系方面,具有极大的自由度和丰富性。 
戏剧的空间是舞台,而影视的空间则是整个世界、宇宙。戏剧观众只能从固定的视角观看演出,在同一场戏里,舞台一般只能提供剧情中的一个侧面;影视的空间“基本是影像三维立面与银幕二维平面的虚实交叉的复合体”。影视观众不仅从银幕获得空间的形象,而且可以随着摄像机不断转换视点。如对人、建筑物、演出场景的空间呈现。 
空间给人以外观的表象,时间则能表现过程。空间的更替,情节的展开,人物的活动都要靠时间的延续得以显现。影视的时间,既指影片放映的时间,也指影片内容的时间。 
影视内容的时间一般是与实际时间有出入的,也可以说是变形的:或浓缩与延伸,或流动与凝固,或割碎与颠倒,一切都按剧情和艺术表现的需要而创造。如《霸王别姬》中段小楼和程蝶衣的两次拍照;《简爱》中简爱由短发变为长发;《乡村女教师》中的“地球仪”。 
随着科技的进步,影视创作者们逐渐抛弃了以单一时间为序的线型思维模式和手段,而代之以时空交织的多线型、多方位的思维模式和手段。如《罗生门》、《广岛之恋》等。后者一反传统电影的线型叙述方式,在表现法国女演员和日本工程师邂逅相爱时,穿插了法国女人断断续续与德国士兵痛苦初恋的回忆。影片中1958年的广岛和1944年的纳维尔两个时间层面、两个空间交替组合,回忆与现实交叉融合,变现了主人公心理的真实以及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梦魇。 
2、综合性 
影视的综合性首先是艺术上的综合。作为艺术殿堂中的后起之秀,影视是在各种已有艺术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 
李泱:“影视向文学学来了表现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叙事手段,向文学中的现代派作品学习了诸如意识流等创新技巧。影视向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学来了造型结构与技巧,学来了光线、彩和构图的原则和技法。当然影视是动态的造型艺术,影视向音乐学来了由不同音响材料完成的节奏感、和谐感。音乐与画面的对位或对立,构成了新的声画蒙太奇手段。影视向戏剧这门古老的综合艺术、舞台艺术学到的东西显然更多,诸如导演、表演、舞台美术、结构形式、人物语言、通过动作显示的戏剧冲突等。” 
报纸夹带广告
如《城南旧事》,就多方面汲取和融合了古典散文、诗、水墨绘画、戏剧、音乐、摄影等方面的浓郁气氛,表达了人性的美好,较充分地体现了电影艺术综合性的特点。 
影视的综合性其次是艺术与科技的综合。影视艺术是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产物,是受科技限制或影响最大的声画艺术。影视艺术的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一部影视科技发展史。影视艺术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从传统摄影术到电脑动画合成,其每一步发展和跨越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是影视艺术的基础,是影视艺术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经常参与影视艺术的创作。摄像机的自由运动、胶片和磁带的镜头剪辑,使蒙太奇得以实行并成为影视的一个特性。微型录音、轻便化摄影机、变焦组合镜头、高科技电脑合成等每一次技术新成果都可以丰富、增强影视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再次影视的综合性表现在创作力量的综合上。影视艺术是以导演为组织者、领导者的艺术集体的智力的综合。每一部影视片都不是个别艺术家的作品,每部影片都是包括导演、编剧、演员、摄影、美工、化妆、音响、灯光、布景等各部分力量劳作和智慧的成果。据统计,美国拍一部电影平均动用250个左右不同行业的人。拍摄《三国演义》、《突出重围》时,仅是扮演众和士兵就借用部队上万人参加演出,其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拍摄之复杂,充分显示了创作力量综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影视艺术的审美差异性 
1、画面的感染力,穿透力不同 
电影画面的感染力要比电视画面的感染力强得多。电影画面感染力得力于它的高清晰度,特别是宽而大的银幕。一般地说,电影银幕约为27平方米,而29吋的电视机屏幕的面积还
不足0.3平方米。两者相差90多倍。银幕和屏幕的大小不同,会影响到电影和电视的创作,使之拍摄方式、场面处理和景别运用等方面都会出现相应的差别。电影可以全方位地摄影,从大远景到大特写无所不包。电视则由于屏幕较小,它所选用的拍摄方式,比较多地使用中景、近景和特写镜头,这样就难以表现辽阔、浩大的场面,艺术感染力就要相对减少。如《三国演义》中“赤壁”一场,电影和电视的表现情景就有很大的差异。电视弱于表现宏大场面,但长于表现生活的细处。因此,要提高画面的感染力,电视剧必须依赖剧情的多变与人物
 形象的细腻刻画。 
2、观赏的具体环境不同 
电影观赏是一种体性观赏活动。观赏者在一种体意识制约下,依靠自己的主观经验和人生体验,感受影片所表现或反映的社会内容和情感。因此,在电影院观看影片,有种情感的压抑性和相互感染性,并被一种体意识所制约。观赏是集体性的,情绪是可以互相感染的,但个体欣赏者的心灵却是属于自己的。观众在漆黑的环境中,可以任思想放纵驰奔,无拘无束地暴露内心的情绪。可以忘掉自我,进入银幕世界,与银幕人物同呼吸共甘
二苯甲酮腙苦,甚至陷入自恋式的心理状态。所以有人将剧院比为教堂。 
电影观赏有更强的连续性、被动性,观众情绪投入程度更高。 
电视观赏是属于个性观赏活动。观众一般在自己温暖的家庭气氛中与三、五位家人一起欣赏。欣赏者可根据自己的审美爱好,自由选择,随意性很强。观赏过程中,可以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品头论足,这种观赏氛围和方式使得观众个体情感投入的程度会降低。 
3、审美的心理距离不同 
功率因数测量电路
审美心理距离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所持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态势。电影艺术欣赏多是在影院中,欣赏者大部分都是陌生的,无法与之相互沟通,这样在欣赏影片时,个体观众容易直接与影片达成精神交流,进入影片设定的情景中,往往会处于“忘我”与“入境”的状态。 
而电视欣赏由于随意性、受干扰程度高等因素,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 4、观众的参与度不同 
电影拍摄完成后,才会放映,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观众对于电影作品的批评意见,电影导演和演员只能是汲取经验,在拍摄或表演下一部电影时弥补不足。 
而观众对于电视剧的批评意见,往往可以左右剧情的发展。尤其是长篇电视连续剧。由于它可以边拍边放,边拍时可按观众要求改动。如电视连续剧《渴望》播放时,观众就参与了电视剧的剧情演变,很多观众提出要修改结尾,改变刘慧芳的命运,“愿好人一生平安”。又如《还珠格格》续集的拍摄,《意难忘》续集、再续的拍摄。 
当然,电影和电视还有其它很多不同之处,如摄制技术手段、制作成本等。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1:41: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160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影视   艺术   表现   电影   观众   运动   画面   影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