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
1、半山诗: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晚年诗风化奇崛于寻常之中,亦即寓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他的这种诗风被称为"半山诗""王荆公体",即"半山诗""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
2、苏门四学士:宋代元祐诗人以苏轼享名最盛,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均出其门,时称苏门四学士。
3、辛派词人:指的是南渡前后词风与辛弃疾相似或相近的作家,包括张元幹、张孝祥、陈亮和刘过等人,他们在南渡后的创作,以其浓郁的爱国激情和慷慨悲壮的风格,成为词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4、诚斋体:杨万里,号诚斋,他创作的诗歌,被称为"诚斋体""诚斋体"
诗,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以师法自然的白描手法作诗,具有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的特点,创造出一种新鲜活泼的写法,开辟了新的诗风。"诚斋体"诗以绝句最为出,在这方面,杨万里主要是学习借鉴了王安石的"半山体"和唐人的晚唐体。
5、清雅词派:南宋中后期的一个词派,姜夔为此词派的开山大师。继之而起者有史达祖、吴文英以迄王沂孙、周密、张炎等,他们作词取径各异而同趋于雅,欲以人工夺天巧,其锻炼之精深,音律之闲婉,皆前所未有,但也因此而伤于自然,措辞虽工,却乏鲜活情气,难免词匠之机。
6、二窗:周密,号草窗,吴文英,号梦窗。周密的《草窗词》以写个人身世之感和离情别绪者为多,而且往往融入了黍离之悲,所以能尽洗靡曼,独标清丽,有葱蒨之和绵渺之思。其工丽精巧、善于咏物处,与吴文英《梦窗词》的旨趣相近,当时并称"二窗"
7、江湖诗派:江湖诗派是南宋后期诗派。是继永嘉四灵而兴趣的一个诗派,该派诗人大都是一些落第的布衣文士或不得志的末宦,他们流转江湖,靠献诗卖艺来维持生活,书商陈起与江湖诗人相友善,于是刊售《江湖诗集》《续集》《后集》等书而出名。故称之曰江湖派。多效四灵之体,亦宗尚晚唐体的清巧之思,他们多属意于苦吟,反对江西派的"资书以为诗",工于白描,代表作家有刘克庄、戴复古、方岳等。
8、诸宫调:指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首尾一韵的短套,再用不同宫调的短套联结成长篇的说唱体文学形式,它由韵文与散文两部分组成,采用歌唱与说白相间的方式演说故事,
基本上属于叙事体,但它的唱词中有接近代言的成分,对戏剧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9、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戏剧形式,由"四折一楔子"构成,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其他角都不唱,只用宾白,这是从诸宫调里由女演员或男演员一人独唱的形式转化来的。
10、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令和套数基本形式。小令是单支的曲子,又叫"叶儿",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曲调不同,字数和句式也不一样。套数又称套曲,由两支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子联缀而成,曲牌间的联系有一定的顺序,曲词须一韵到底,结尾时有"煞调""尾声"。散曲具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成为当时极为流行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
11、元诗四家:虞集、杨载、范梈和揭傒斯都是元大德、延祐年间才活跃于文坛的作家,因有文才而被选入翰林院,在京师成为士子向慕的著名人物而称誉诗坛。
12、铁崖体:杨维桢,号铁崖,他所作宫词、竹枝词和古乐府却极为流行,世称"铁崖体""铁体",在当时诗坛自成一派,效仿的人很多。
13、南戏(永嘉杂剧、温州杂剧):又称南曲戏文,原是宋以来南方浙、闽一带用村坊小曲演唱的民间小戏,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伎艺,以及宋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故开始时又叫"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元朝统一全国后,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戏剧样式。
14、茶陵诗派:明初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是茶陵人李东阳,李东阳是湖南茶陵人,因而将这一诗派称为"茶陵诗派"。其诗歌主张是以杜甫的诗风匡正台阁体的纤弱文风,注重诗歌的语言艺术,茶陵诗派迈出了台阁体束缚的第一步。
15hargreaves、前七子:明弘治正德年间的一个文学流派,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包括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等人,他们提倡文学复古,重视摹拟,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扫荡台阁体的无聊文风。
16、后七子:明代嘉靖、隆庆时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包括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他们一面继承前七子关于重视文学自身价值的观点,同时也沿着前七子的复古道路走得更远。
17、童心说:晚明李贽所提出,他把文学作为反传统、反权威,肯定个性精神的工具,并把代表人的赤子真心的"童心"作为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最高标准,认为只要有了童心,就可以"无时不文"
18、公安派:明代后期,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为首的一个文学流派,因"三元"是湖广公安人而得名,他们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其中以袁宏道的成就最高。
19澳门的历史、竟陵派:明代后期,以竟陵人钟惺和谭元春为首的一个文学流派,反对拟古,要求抒写"性灵",文学主张大体和公安派相同,但又不满于公安派的浅俗,力求以"幽深孤峭"之风正之,结果又失之于艰涩。
20、唐宋派:出现在明代嘉靖年间以反拨前七子的复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流派,其主要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时期以理学为主导的"文道合一"传统。
21、晚明小品有关战争的资料:原为佛教用语。指大部佛经的简略译本。明人提出这一概念,目的在于提倡灵活便利、抒发真情的新体散文,专指灵活便利、抒发真情的文学作品,尺牍、游记、杂记、随笔、书信、日记、传记、序跋等,其中以袁宏道、张岱的小品散文成就最高。
22、《三言》:是冯梦龙对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加工编辑而成的短篇白话小说集。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每部各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
23、二拍:是凌濛初应书商要求编写的两部白话短篇小说集,包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共有七十八篇。
24、临川四梦:指汤显祖创作的《紫钗记》《牡丹亭还魂记》《南柯梦记》《邯郸梦记》四大传奇剧,因作者都是四川人,而这四部作品又均与梦有关,故而又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成就最高。
25、神韵说:是清代王士禛的诗论主张,吸取唐司空图、宋严羽的诗歌理论,强调"兴会神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追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境界,所谓"神韵"就是指清淡闲远的风神韵致,是一种纯艺术的诗论。
26ril、格调说:是明清时期的一种诗论。"前后七子"论诗推崇盛唐,主张从格律声调上学习古人,提倡格调,至清代沈德潜又在此基础上提出温柔敦厚的"诗教"。虽然他主张"严之有误",但其内容主要是为政治教化服务。
27、肌理说:是清人翁方纲的诗论主张,提倡诗歌创作必以"理肌为本",所谓"肌理"是以儒学经典为基础的"义理"和结构辞章方面的"义理"。要求作诗以学问为根底,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使义理和文理统一。
28、常州词派:是清代中叶兴起的一个文学流派。创始人张惠言不满浙西词派的主张,强调词贵有比兴、推尊词体,编选《词选》,以宣传自己的主张,常州词派的主张经周济弘扬后,影响进一步扩大,并取代了浙西词派,直至晚清,该派仍有势力。
29、桐城派:产生于康熙、乾隆时期,是清代占统治地位的散文流派,由康熙时方苞开创,提倡"义法",后由刘大櫆、姚鼐进一步加以发展,提出"义理、考证、文章"的理论,在清代很有影响,由于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三人被称为"桐城三祖"
30、阳湖派:嘉庆年间,当桐城派极盛之际,恽敬、张惠言接受桐城派理论影响影响,又对桐城派的理论作了一些修正,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因二人及大部分追随者都是阳湖人,所以被称为"阳湖派"
31、才子佳人小说:无线收发器明末至清代,以青年男女爱情婚姻为题材的小说,但又有特殊的狭义
所指。它在情节上有固定的程序:一见钟情,私订终身,拨乱离散,及第团圆。从创作倾向上看,才子佳人小说主张存情去欲,代表性的作品是《玉娇梨》《平山冷燕》《好逑传》。
32、弹词:弹词是流行于南方的用琵琶、三弦伴奏的讲唱文学形式,起源于宋代的陶真和元明的词话。大约明代中叶弹词就开始出现,至清代则极为繁荣,是清代讲唱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流传作品最多的一种。它由说、噱、弹、唱等部分组成,唱词以七言句为主,弹词多用第三人称叙述,文学也很浅近,所以有人将弹词形容为一种韵文体的长篇小说。弹词在语言上有"国音""土音"之分。
33、脂评本:均为手抄本,八十回,书名大都题名《石头记》,现已发现的有十几种之多,主要有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等,脂评本共有评语三千多条,评者主要是脂砚斋和畸笏叟等。这些人的真实姓名已难确考,但可以知道的是他们与曹雪芹的关系非常密切。脂评本对研究《红楼梦》的创作过程和曹雪芹的生平思想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
341919"五四"运动之前,人们多用传统的方法和观点评论《红楼梦》,被称为"旧红学
"
35、苏州派:明末清初之际活动在苏州一带的重要戏剧流派。它以李玉为代表,包括朱素臣、朱朝佐、今毕、叶时章、陈二白、邱园、张大复等。他们彼此交往密切,经常合作写作戏剧,以至形成了共同的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
36、宋诗派:宋诗派始于道光、咸丰年间,除题材主题方面之外,诗体、或者作诗法也产生一种变化,其方向是"宗宋""学宋",民国后论者以"宋诗派""宋诗运动"称之。此所谓"""宋诗",概指以苏轼、黄庭坚为主的宋人诗风,同时上溯开启宋代诗风的杜甫及韩愈。大体上是提倡以学问补充性情之不足,以文法入诗,同时以宋诗开疆拓土的精神去扩大表现范围。晚清宋诗运动一般认为分为三期。道光、咸丰之际是第一期。咸丰、同治之际,以曾国藩为代表的为第二期,同光体是宋诗运动的第三期。
37、南社:是建立于清末的一个文学团体,以高旭、陈去病、柳亚子为主要创始人与领导核心,它与革命诗潮的兴起,壮大是互为因果的,革命诗潮之兴催动南社诞生,南社之立又为革命诗潮推波助澜。南社是第一个有明显近代性质的文学社团,其文学思想是以振兴国魂、保存国粹为共同宗旨。
38、同光体:同光体是晚清宋诗运动的第三期,是活动于清末和辛亥革命后一段时期的一个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陈三立、沈曾植、陈衍等,他们的作品在艺术上一味模仿江西诗派,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把同治、光绪以来诗人不专宗盛唐者,称为"同光体"
39、新文体:带有梁氏个人特点的新型文体。坚守与变通1898年末,梁启超受日本文体影响而逐步形成,至1902年《新民丛报》创刊,此种文体已完全成熟。从语体说,是一种文、白夹杂,或者说是介乎文白之间的语体;从文体上说,是打破各种文体的界限,将议论与叙述、抒情相结合,富于逻辑性,富于鼓动性的长篇新体散文;从写法上说,是打破各派文章家法,采用一切能用的、有用的古文、骈文、辞赋、日本文的词汇、句式、体制,形成兼采众长而又独具一格的写作方法。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5:25: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157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学   主张   流派   形式   提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