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把握对文见义原则

8.把握对文见义原则
把握对文见义原则
所谓对文,是指两个字形不同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成分相同、词性相同,它们或前后相连处于一句之内,或遥相呼应于两句之中。运用对文见义原则,意义有四:
(一)能揭示出前后两个词的词汇意义
《论语·颜渊》:“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巳矣。’”“谮”与“愬”对文,“谮”是谗言,“愬”是诬告。此句意为:子张问怎样才算明白人。孔子回答说:“积少成多的坏话和近在身边的不实之词对你都不发生影响,那你就称得上明白人。”
《荀子·修身》:“宜于时通,利以处穷,礼信是也。”王引之说:“时亦处也。”“时”与“处”对文。句意为:适宜于处显达的环境,也有利于处穷困的环境,“礼”确实有这样的功用。
《韩非子·存韩》:“韩事秦三十馀年,出则为扦蔽,入则为席荐。”梁启雄说:“‘扦蔽’,与‘席荐’对文,可见是动词作名词用。”句意为:三十多年来,韩国与秦国的关系是这样的:对外是秦的捍卫者,对内是秦的承奉者。
《庄子·大宗师》:“(圣人)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始”与“终”相对,“妖”与“老”亦应相对,意义相反,故知“妖”当是“夭”的借字。《史记·周本纪》:“於道而见乡者后宫童妾所弃妖子。”徐广说:“妖一作夭,夭,幼小也。”可证“妖”通“夭”。此句大意为:(圣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很好地顺应自然,所以大家都效仿他。
《荀子·非十二子》:“彼君子则不然。佚而不惰,劳而不慢……”“佚”与“劳”对文,意义相反。
(二)可勘校古籍中的错字
我们所见到的古人作品,很少是作者手稿,一般都是传抄的。到了宋代,印刷术虽已普遍使用,但直到明朝末年,仍旧有人抄写。抄错刻错,总是难免的。运用对文见义原则,可以勘校古籍中的错字。例如:
《庄子·大宗师》:“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武廷绪说:“‘捐’乃‘损’字之伪,与下文‘助’字相对。”
《荀子·非十二子》:“古之所谓士仕者……古之所谓处士者……”王念孙说:“‘士仕’当为‘仕
士’,与下‘处士’对文。”(按:“士仕”,出仕之人;“出仕”,有才德而隐居不做官的人。)
曹丕《煌煌京洛行》:“大愤不收,褒衣无带。”余冠英在《三曹诗选》中说:“‘愤’疑作‘帻’,因形近而误。帻是包头发的巾。‘大帻不收’和下句‘褒衣无带’正相对。”(按:“褒衣”,宽大的衣襟。)
古籍除抄错刻错外,还有错简。最早的书是写在竹简或绢帛上的。简,就是一块竹片,把一块块竹简搞乱了,就叫错简。纠正错简之误,主要靠古本和金石刻辞,但运用对文见义原则,有时也可以达到这一目的。例如:
甜蜜的来世
《庄子·应帝王》:“且也虎豹之文来田,猨狙之便执斄之狗来藉。”王叔岷说:“‘执斄之狗’四字,疑涉《天地篇》文窜入。‘虎豹之文来田,猿狙之便来藉’,文正相耦。”校正后,此句意为:虎豹因皮毛好看招致狩猎,猿猴因动作敏捷招致拘系。
《庄子·骈拇》:“骈于辩者,累瓦结绳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王叔岷说:“案唐写本《释文》所出‘窜句’下有‘棰辞’二字,当从之。‘累瓦结绳,窜句捶辞,文正相耦。’”校正后,此句大意为:多方搜罗事例,玩弄文词,热衷于“坚白同异”的论证。
(三)可纠正误注
中俄天然气谈判《韩非子·孤愤》:“不僇于吏诛,必死于私剑矣。”王泗原根据上文“公法”与“私剑”相对,说:“这句‘吏诛’与‘私剑’相对,所以‘吏诛’犹如说‘公法’,不僇于吏诛就是不僇于公法。”(见1978年第三期《中国语文·古语文随笔》)从而纠正了有人将“僇”字解作“死”字的错误。(僇,此处应作“侮辱”解。)
(四)可帮助我们鉴别注释的优劣
《荀子·荣辱》:“仁者……则夫塞者俄且通也,陋者俄且僴也,愚者俄且知也。”杨倞训“僴”为宽大,卢文弨训“僴”为娴雅。郝懿行说:“陋为狭隘,杨文僴训为宽大,故以僴陋相俪”。郝的意思是,把“僴”释为“娴雅”不如释为“宽大”,因为“宽大”与句中的“陋(狭隘)”相对,而“娴雅”并不相对。
在了解了运用“对文见义”原则的意义后,还必须注意运用的方法。因为词语的互相对应,主要包括词义、词性、词式、句式等多个方面,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这多个方面是互相照应、不可分割的,故此,运用“对文见义”原则考察词义,应该注意四点:一是注意词
义、词性的对举;二是注意词式、句式的对举;三是注意文句整体意思的连贯;四是对于疑难词语的解释要注意借助旁证,从其他文献的有关对文中获得正解的启发。下面就结合一批实例,试加说明。
1.用词义、词性的对举来考察词义的,例:
“夏日至,令刊阳木(山南之木)……冬日至,令剥阴木(山北之木)……”(《周礼·秋官司寇·条狼氏》)“刊”与“剥”对举,都是“斫去”的意思。“剥”不可作“去皮”解。
“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礼记·乐记》)“试”与“用”对举,都是“使用”的意思。
“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诗·小雅·楚茨》)“茨”是蒺藜;“棘”是蒺藜的刺,用以指代蒺藜。故“茨”和“棘”为对举见义。句意:茂密的蒺藜遍地生长,我拿锄头铲除它们。
“我仓既盈,我庾维亿。”(《诗·小雅·楚茨》)“仓”、“庾”对举,都是储藏粮食的地方;“盈”、“亿”对举,都是形容粮食多的意思。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力”和“暂”一样,均作副词,即“努力”解。
非同凡响的爱
联想td800
“附离不以膠漆,约束不以纆索。”(《庄子·骈拇》)“附离”与“约束”对举,“离”通“丽”,也是“附”义,故知“附离”是同义词连用。
“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吕氏春秋·察今》)“向”、“今”对举,义反。“寿”、“殇”对举,义反,都属使动用法,意思分别为“使……增加寿命”、“使……短命死亡”。“民”、“子”义同,泛指“人”,因词的配合关系不同而分用之,构成对文。“之”、“为”也如此,可以互训,“之”犹“为”也(见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所以全句的意思应为:本来是增加人的寿命,现在则是使人短命早亡。
“蹴蛩蛩,辚距虚。”(司马相如《子虚赋》)“蹴”、“辚”对举,皆“践踏”义。王先谦说:“此项言車马迅疾,虽至捷之兽,亦能蹵践之也。”
“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史记》)“参”、“究”对举,均为“阐述”、“论列”义而非他义。故句义为文章论及天地所具有的一些大经大法,学问研究到天道和人事的深奥精微处。
“君后三岁而侯,侯八岁为将相。”(《史记·周勃世家》)“而”、“为”对举,都是“担任”的意思。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蹠越者,或以舟,或以车,虽异路,所极一也。”(《淮南子·说体》)“蹠”、“极”对举,都引申为动词“抵达”义。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陆机《文赋》)“精”、“心”对举,都是“心神”的意思。
“夏木转成帷,秋荷渐如盖。”(谢朓《后斋回望》)“转”与“渐”对举,都是“逐渐”之义。“转”不可作“转瞬间”解。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作”、“如”对文,义同。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高”、“下”,“长”、“沉”对举,义相反;“长”为“高”义,故“沉”应为“深”义。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書》)两句是对仗工整的对文。“急湍”对“猛浪”,“箭”对“奔”,“甚”和“若”互文见义,表示前后比喻关系。“箭”是名词,“奔”应是动词活用为名词,解作“奔马”。
随机数的产生“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是对称句子,“冀州”是地名,“河阳”也应是地名,
不可笼统指“黄河以北”。查看中国历史地图,最迟在两汉年间,相当于现在河南省孟县附近,就有“河阳”这个地名,“河阳”一地,确在黄河以北。古代这种由泛称转为专称的地名,并不罕见,古代的洛阳城正是在洛水北边就是一例。“浔阳”也正因处浔水之阳,才得以命名的。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离骚》)詹安泰在《离骚笺证》中再考《本草》,指出“嫩者荷钱,贴水者藕荷,出水者芰荷”。“芰荷”是出水的大荷叶,这样,“芰荷”与“芙蓉”对举成文,十分相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滕王阁序》)“枕”、“尽”对举,“枕”是动词,“尽”也应是动词而非副词,作“包括无遗”解。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下”与“归”对举,是同义对文。“下”亦作“归”解。
“税赋当委之有司,以给经用;贡献宜归乎天子,以奉私求。”(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委之有司”与“归乎天子”对举,可见,“之”、“乎”都作“于”解。
“地势形便”(《苏秦始将连横》)。“地”与“形”自对,同为“地形”义。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00: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133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意思   注意   原则   文见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