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像美学凸显纪录片视觉魅力--以《长江之恋》为例

广告与品牌研究
新闻文化建设  2021.4下
视觉艺术178
用影像美学凸显纪录片视觉魅力
——以《长江之恋》为例
经纬线杨泯萱
摘要:长江历来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不但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还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以长江为题材的纪录片和专题片很多,影响比较大的,前有《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后有《长江之恋》。其中《长江之恋》播出以来好评如潮,虽然已有人对其主题呈现和内容结构等进行了探讨,但对作品在影像美学建构方面的分析还不多。笔者认为,这部作品的视觉魅力主要是通过影像美学来凸显的,重点体现在航拍画面的气势之美、特写镜头的细节之美和丰富彩的影调之美。
关键词:《长江之恋》;气势之美;细节之美;彩之美;纪录片;美学
《长江之恋》是国内首部4K 拍摄,全景式、浸润式、立体式记录长江的大型纪录片。它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扶持项目,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牵头,联合长江经济带11省市卫视,聚焦新思路、新做法下的新长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巨制。2020年9月28日,《长江之恋》获得了第26届电视文艺“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这与其唯美的画面是分不开的。观看这部作品,给人的最大感受是有一种独特的艺术享受,既有同期声、解说词和背景音乐等听觉传播符号的美,更有视觉冲击力很强的影像之美。除部分资料镜头外,作品主要采用了4K 摄像机拍摄,不但清晰度高,并且视觉元素多。正像有网民在视频的弹幕中所感叹的那样:“祖国真美!大美长江!长江之歌!”可以说,《长江之恋》的美学表征是用影像建构的。
一、航拍画面的气势之美
要全面展示长江的风采,只有通过航拍才能得到有效实现。航拍是一种高空拍摄手段,由于拍摄机位高、拍摄视野广,改变了传统的拍摄视角,使进入镜头的场面更加宏大辽阔,视觉冲击力非常强。《长江之恋》全程大规模运用航拍手段对长江流域进行了全景式的影像观照。[1]每一集中都有标配式的航拍镜头,充分展示了长江流域的自然风光、山水植被、人物动物等内容。
(一)对各种景物进行重新审视
航拍纪录片对自然、地理等景观的视觉呈现极具崇高感,使得观众能重新审视并体验自然的震撼之美。大话春秋
这一视觉体验还能引发观众对自然的敬畏与感叹,体察人类这一物种的渺小,助力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2]《长江之恋》的航拍画面主要由无人机完成,把长江流域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展现在观众面前。无人机与直升飞机相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视域、高度等优势,同时还操作灵活、使用简单、安全性高。像冰消雪融时的三江平原、航道越来越开阔的金沙江、刀劈斧削似的三峡、江水奔流入海中的崇明岛,这些气势宏大的画面,在《长江之恋》中都是采用航拍手段实现的。另外,无论是拍摄长江的源头青海、上游清澈的江水、中游的泥沙俱下,还是展示长江的尽头上海,作品也基本上是通过航拍来完成的,体现出了“上帝视角”的气势之美。
(二)对视觉语义进行深层表达
在三维立体的世界中,人类的视角是有限的。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介即人的延伸”,无人机的普及为人们拍摄纪录片提供了更多方便。无人机在拍摄纪录片时体现出来的不只是炫技和追求感官刺激,而是能够表达更深层的视觉语义,把观众带入全新的审美境界中。无人机航拍能突出空中视点的优越性,再造远景镜头,让观众体会到画面舒展后的雄伟气势和宏大规模,沉浸在醉美、沉迷和惊奇之中。
作者简介:杨泯萱,女,汉族,浙江宁波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东部理工数据科学与传播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生,视觉艺术教学与研究。
广告与品牌研究
视觉艺术179
NEWS CULTURE CONSTRUCTION    新闻文化建设
摄像既有纪实优势,又有审美功能,影像艺术在这方面开拓了全新领域。其中,自然主义影像艺术在美学上的另一种启示,就是许多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先发现、再创作”的常规顺序,呈现为“先纪录、后赋意”的过程。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万物都处在一个有机的生命系统之中,体现出了中华文化追求万物共生的精神境界。在纪录片中,创作者的审美理念要借助具体的作品反映出来,并以过程化叙事的方式来实现。广泛使用航拍手段,能够通过对审美客体的展示凸显主题,将作品创作的目的性与规律性统一起来,强化影视艺术的自然美和社会美。
(三)对广大观众产生心灵震撼
航拍用的是鸟瞰视角,业内人士称其为“上帝视角”,它能够以最大景别反映拍摄对象,可以取得摄像机在地面无法拍摄出的艺术效果。运用航拍手段的纪录片,能传递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感,唤醒观众对美的渴望和赞叹。从制作模式、美学特征和传播功能等元素着眼,《长江之恋》属于宣教型、审美型和消费型三种功能兼具的纪录片,而其中的宣教功能与消费功能又是通过作品的审美功能来体现的。
观众在航拍的视角下,能像鸟儿一样看到长江的恢宏气势及其流域的美丽景,在全新视觉体验的同时产生心灵震撼。
二、特写镜头的细节之美
细节是纪录片的最小叙事单元,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即自然界生命细节、人物细节和环境细节,其中的环境细节就是作品对于主人公生活环境的细致刻画。细节刻画是纪录片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艺术手法,在优秀的纪录片中都有引人注目的细节。这些细节既可以对景物进行描述,也可以是对人物行为的记录。细节能够增强现场感,使人物形象立体化,还能够进一步深化主题。捕捉到位的镜头细节,能增强纪录片的表现力与感染力,《长江之恋》的主体画面属于宏大叙事,但其中又不乏感人的细节。(一)对人物的描述
在纪录片创作中,无论是叙事技巧,还是情节和细节,主要是通过画面语言来表现的。就细节而言,特写镜头最能表达。在反映长江流域近年来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时,《长江之恋》采用的是大量特写镜头,以尽显细节之美。在片中,既有长江流域的美丽风光,也有生活在长江边上的各种人物,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江号子传承人曹光裕、鄱阳湖鸟医李春如、江豚保护者张八斤等。对他们行为细节的描述,基本上用的都是特写镜头。像第二集《双星辉映》中的纤夫,一边拉纤一边发出粗犷的呐喊,这时呈现在画面上的是拉纤者的头部、背部和腿部特写;第四集《江湖之上》一开头在介绍景德镇造瓷工艺时,无论是艺人和泥,还是制胚,全是特写镜头。随后画面转
场,以水为主,把微观的内容与宏大场面结合起来。这时的解说也具有点睛效果:景德镇的瓷器之所以闻名天下,不仅因为瓷土神奇、技艺高超,还在于它得天独厚的昌江水质,其水借山势落差,带动水碓粉碎瓷石,人们沿河制窑,聚窑成市,历经千年而不衰。从唐代开始,中国的瓷器在昌江水道装船起运,进入鄱阳湖,行于九域,施及外洋,形成一条水上“陶瓷之路”。(二)对美食的介绍
《长江之恋》这部纪录片对长江流域美食文化的介绍,许多画面也是用特写镜头来完成的,如优质水源酿制出来的茅台酒、深受川黔等地区百姓喜爱的糟辣鱼、湖北的武昌鱼等。特写镜头对这些美食的展现,在强烈刺激观众视觉神经的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体验。(三)对环境的展示
纪录片对环境的展示通常是运用大景别画面,但也可以通过特写镜头来完成。特写镜头由于对细节的刻画更充分,因此真实感更强。展示环境的细节不但可以有效传达创作者的思想意图,还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3]《长江之恋》通过对长江沿岸百姓生活轨迹变化等细节的描绘,传播的是大环境变化后,对长江治理与保护的时代要求。在该片中,甚至连许多反映动物的画面,如展翅飞翔的候鸟、攀爬树枝的熊猫、水中游动的中华鲟等的拍摄也用了特写镜头,以尽显细节之美。纪录片的文本形态与美学风格一直在与传播场域和消费语境的嵌合与互动中,突破既有的形式表现和学理纵深。[4]纪录片区别于影视剧的形式,主要体现在对真实影像的客观记录。《长江之恋》使用大量特写镜头去重点表现人物、动物和景物,让静态的自然风光与动态的人物、动物交相映衬,把长江流域老百姓的生活故事自然而然地浮现于山水之间,让观众在欣赏长江景自然美的同时也领略了长江流域的人文美。
三、丰富彩的影调之美
如今的纪录片创作,已越来越注重利用彩来进行影像美学的建构,以此来不断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只有把创作者的主观意图转化为具象符号,用高度凝练的视觉语言来纪实和写意,才能不断创新纪录片的传播形态。彩与光线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光线的照射下,不同的彩能形成不同的影调,营造不同的环境气氛,体现不同的画面美感,反映不同的韵味、意境和情感。(一)彩组合的独特风格
声纳浮标
在一些纪录片中,彩元素已被创作者运用得炉火纯青,逐渐由单一的自然彩发展成为多元化的主客观彩。要建构纪录片的唯美画面,离不开丰富的彩支撑。《长江之恋》的可看性很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彩组合风格独特。纪录片中的彩,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创作者一般会利用其来渲染环境,
广告与品牌研究
新闻文化建设  2021.4下
视觉艺术180
表达创作意图,突出作品主题。《长江之恋》每一集的片头,都是由各种彩的画面组成,如长江源
头雪山的白、黄土高原的黄、丘陵湿地的绿、流淌江水的蓝、悬崖陡坡的灰等,丰富的彩作为视觉传播符号在《长江之歌》这首曲子的背景音乐配合下,显得格外庄严大气。而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点睛金句,更是为作品的主题定下了基调。
“绿发展”是保持长江流域生态平衡的题中应有之义。《长江之恋》在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影像美学建构时,运用了丰富的彩。如在第一集《溯源大江》中,画面从奔腾的江水转场到岸边的一个计算机机房,让现代化的数据中心和其所依傍的青山绿水形成鲜明对比。绿是大自然生机勃勃的象征,《长江之恋》画面的主体彩是绿,它既在展示长江流域的生态,又在唤醒人们要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二)资料镜头的差对比
《长江之恋》还使用了大量的资料镜头,为了与现拍画面相区别,创作者也充分运用了差。如在第一集《溯源大江》中,就选择了以前长江题材纪录片对通天河生态纪实的片段,同时采访了从小在河边长大的村民舟如旦,借他的嘴述说“植树造林、不忘初心”的道理,通过画面的彩对比和采访对象的同期声,凸显了长江流域生态保护要坚守初心的主题。在第二集《双星辉映》中,当说到长江从三江源出发,一路向东延展,经过沱沱河、通天河,流到金沙江时,创作者采用了彩对比鲜明的动漫和实拍镜头来进行介绍。当解说词为“江流在川滇边界拐了7个大湾,在四川省的东南部接纳了四川盆地最大的干流岷江,两江交汇,并为长江”时,画面的影像基调以蓝为主。纵览全片,《长江之恋》的画面彩既丰富又搭配合理,许多影像形成了差之间的强对比与弱对比,尤其是强对比的彩效
果更是进一步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三)突出主题的象征效果
学者张同道认为,失去人文思考与美学锐度,纪录片就变成了一种华丽的工业体操。毕竟人文发现、真实记录与美学表达才是纪录片之魂。[5]在纪录片的诸多视觉传达元素中,彩能够为突出作品主题起到象征效果,创作者可以利用不同的彩传达自己的主观意图。如该片在反映“长江病了”时,基本上采用的是
以前拍摄的资料镜头,彩基调是黑、白、灰;当说到对长江的治理与保护时,画面呈现的是红的朝霞。而长江源头的绿、沱沱河积雪的白、长江出海口海水的蓝等,则构成了长江全流域的多彩世界。
(四)后期制作的人工调
笔者认为,为了突纪录片的中心思想和创作者的意图,前期拍摄阶段可以客观反映自然,在后期制作环节进行人工调。但无论如何,彩都能成为创作者表情达意的重要传播符号。《长江之恋》这部作品的彩是丰富的,景物与人物以原生态彩为主,拍摄者对环境与各种物体的调基本上是自然记录。纪录片的彩能强烈刺激观众的视觉神经,不注重彩的电视作品是平淡无奇的。当然,追求彩的影调之美要恰到好处,不能夸张。
被折磨的男孩
四、结语
纪录片是纪实作品,但它又能潜移默化地传播一种价值观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长江之恋》在回溯长江及其流域自然环境与人文风貌变迁的同时,重新梳理了长江的开发与保护脉络,引发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深入思考。这部作品正是通过影像美学的独特建构,让人们在身临其境、心灵震撼的同时,能深刻领会每一集片头中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 苟博,宋航.俯拍主轴与辅助性策略:纪录片《航拍中国》
社区的概念的叙事建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09):
115-118.
[2] 钟丽茜.“自然主义”影像作品的美学特征与文化功能董时进
[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79-82.[3] 侯军.影像美学与意向性分析[J].当代电影,2015(03):
122-126.
[4] 刘国强.融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生态变迁和美学进化[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111-116.[5] 张同道.新世纪中国纪录片的美学嬗变[J].当代电影,
2020(07):30-34.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3:34: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104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长江   纪录片   色彩   作品   画面   美学   细节   拍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