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双性共体_的新女性_呼啸山庄_凯瑟琳_恩萧新解

“双性共体”的新女性
———《呼啸山庄》凯瑟琳・恩萧新解
张永怀
(黄山学院 外语系,安徽 黄山 245041)
摘 要:《呼啸山庄》中的凯瑟琳・恩萧是男女两性力量的结合,她与希刺克厉夫具有不可分割性。她是一个“双性共体”的女主人公,对瓦解男权制社会的性别二元对立论有重要的作用。这一形象揭示了西方男权制对女性的改造,不断地激励着女权主义者为追求两性平等、独立自主的生活而不懈奋斗。关键词:《呼啸山庄》;双性共体;男权社会;二元对立;两性平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98-(2010)03-0069-04
  英国著名女作家艾米莉的唯一小说《呼啸山庄》一直被视作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最深奥莫测的小说,引起了国内外众多评论家的注意。方平先生在译序中写到:“就像逗留在‘
蒙娜・丽莎’嘴角边的神秘的微笑,《呼啸山庄》也显示了一种永久的艺术魅力,紧紧包藏在书中的是怎么一个信息呢?这似乎也是一个猜不透的(至少是不那么容易
猜透的)谜啊。”[1](P2)
血尿素
小说自发表以来,批评家从各
个角度作了分析:一些人斥之为“阴森可怖、病态心
理、不道德和异教思想”[2](P246)
,“一部恐怖的、令人作呕的小说”;[3](P128
)另一些人把它诠释为一曲感人肺腑的爱情绝唱。20世纪以来,人们认识到了它的“现代性”,评论如潮,使艾米莉声誉大大超过了夏洛特;加之文学批评理论空前繁荣,学术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批评家又用阶级斗争和社会压迫、神话原型和心理分析等理论重新阐释了这部小说。迄今为止,对该书,研究者似乎都将目光集中在希刺克厉夫身上,对书中同等重要的另一位主人公凯瑟琳却重视不够。在他们看来,这一人物主要是作为希刺克厉夫的陪衬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而设计的,丝毫没有深入挖掘的必要。阅读作品时,凯瑟琳的形象一直萦绕在读者心中,挥之不去。有
论者甚至认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书中对凯瑟琳
的塑造奠定了全书的基调,决定了全书的走势。”[4](P111)
如果不能对这一角做出仔细的分析,
我们就不可能深入该书精髓。本文运用女权主义“双性共体”理论深入挖掘女主人公凯瑟琳的性格意义,揭示男权制社会对女性的改造以及女权主义对传统性别二元对立论的消解。
  一、“双性共体”简述
“双性共体”又称“雌雄同体”,在世界文化史上
由来已久,并在神话与宗教故事中成为表达神的二位一体的一种原始公式。文学中指作家所达到的两性融合的完美精神境界。“双性共体”是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女权主义者看来,它作为一种价值观,
“用来指涉一种或多种综合了传统意义上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新型文化性
别。”[5](P684)
同时也被用来表达对两性平等的追求与和睦相处的愿望。按照伍尔夫的解释,“双性共体”即是“睿智的头
脑是双性共体的”。她勾勒出一幅灵魂的轮廓,“我们每个人,都受两种力量制约,一种是男性的,一种是女性的;在男性的头脑中,男人支配女人,在女性的头脑中,女人支配男人。
收稿日期:2010-01-01
作者简介:张永怀,男,黄山学院外语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
理想的存在状态是,两人情投意合地生活在一起。如果你是男人,头脑中的女性的一面应当发挥作用;而如果你是女性,也应与头脑中男性的一面交流。”她还认为,“纯粹的、单一的男性或女性,都是致命的;你必须成为男性化的女人或女性化的男人。”[6](P85-91)这种角设想使性格划分与生理性别彻底剥离,女性可以涉足原本属于男性的精神领地,而男性也可以具有传统的女性气质与风度,男女之间可以扬长避短,互为补充,从而建立一种兼具两性优点的更完善、更和谐、理想的人类存在模式。伍尔夫本着男女平等的思想,探究了处于父权制文化中的性别差异以及女性存在的独特性,揭露了父权制社会男女性别角二元对立的现状,提出了颠覆二元对立等级模式的设想,挑战了“男根逻各斯中心主义”,并在自己的各类文体创作中对父权制度进行批判与解构。伍尔夫的“双性共体”观的提出对于消解父权中心、促进两性独立完整人格的形成、实现男女两性平等交流以及和谐共处具有指导意义。艾米莉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艾米莉是“一个孤独、神秘的幻想家,一个同性恋,她应当是一名男子———一个伟大的,她坚强的、专断的意志绝不曾因反抗或困难而退却……在艾米莉身上,
刚强的魄力和质朴的性格似乎汇合在一起了。在她天真无邪的情和坦白率真的态度中间,隐藏着一股魄力,一团烈火———那是足以激励英雄头脑,使勇士热血沸腾的。”[7](P39-40)
   正是艾米莉具有的这种神奇的“双性共体”文学创造力,赋予了凯瑟琳这一人物独特的艺术魅力,她正是这样一个与男权社会相抗衡的“双性共体”的新形象。凯瑟琳的双重性格体现了“双性共体”这一概念。
  二、
“双性共体”的凯瑟琳・恩萧
艾米莉在《呼啸山庄》中着力表现了女性与男性力量的相互影响,对传统性别角进行了解构。在传统小说中,女性往往体现出美丽、温柔、贤惠等特质,而在凯瑟琳身上却一反常态,她是一个桀骜不驯、倔强任性的乡下女王。童年时,凯瑟琳就无时无刻不在调皮捣蛋,是个又野又淘气的干巴小丫头,她喜欢扮小主妇,指手画脚地指挥小同伴。她摆出一副肆无忌惮的神气,以张口即来的话语来对抗家中的每一个人,她父亲最恨什么她偏要干什么,老恩萧对女儿不满正是因为凯瑟琳自由的天性与女性社会角相背离。凯瑟琳的积极主动、坚强无畏已让她的男性特征表露无遗,她迫切需要自己的另一个存在,帮助她争取因性别缺陷而无法完成的愿望,她的另一个存在就是希刺克厉夫。因此,他们俩具有不可分割性,是密切相连的整体,一旦分割,必然酿成悲剧。艾米莉想要通过凯瑟琳向同一
时代众多女同胞们传递的是永无穷尽的力量和勇气:冲破男性文化与父权制的重重藩篱,实现女性的自我追求,争取女性的人格独立、个性自由和两性平等。
1、她是男女两性力量的综合体
一方面,凯瑟琳具有温顺、富有同情心又多情善感等这些显著的女性特征。童年的她尽管顽劣不羁,喜欢耍心眼,为此她父亲曾多次暗示不喜欢她,但是凯瑟琳仍会去亲他的手并唱歌使他入睡;当她的哥哥辛德雷把希刺克厉夫赶到佣人中间去,剥夺他从牧师那儿受教育的机会,并强迫他跟庄园里其他的小伙子们一样在野地里劳作的时候,凯瑟琳总会主动地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教给他,并且经常一块儿和他在田间干活、嬉戏,“起初,这孩子还能忍受他的降级,因为凯蒂把她所学的都教给他,还陪他在地里玩耍、干活。”[8](P40)在林到访呼啸山庄期间,辛德雷曾把希刺克厉夫锁在小房子里,那时凯瑟琳再也没有心情参加宴会了,而是寻机会偷偷溜走和他待在一起。所有这一切都充分显现了她作为女性特有的温柔、善良、细腻、敏感的特征。另一方面,凯瑟琳又积极主动、勇敢坚强并且极想占上风,具有男子汉气概。在还不满六岁的时候,她就骑遍了马棚里所有的马,还常常光着脚丫儿和希刺克厉夫赛跑,一口气从山庄的顶端跑到下面的庄园里。有一次,希刺克厉夫把热苹果酱泼到林的脸上,林立刻号啕大哭起来,这时凯瑟琳轻蔑地劝他:“好啦,别哭啦!你并没被人杀死。”[8](P52)我们可以从凯瑟琳坚强有力的话语中看到她男性特征的一面。“当然,凯瑟琳也有些怪脾气,那是我在别的孩子身上从未见到过的。她在一天内能让我们所有的人失去耐心不止五十次,从她一下楼起直到上床睡
觉为止,她总是在淘气,搅得我们没有一分钟的安宁。她总是兴高采烈,舌头动个不停———唱呀、笑呀,谁不附和着她,她就纠缠不休,真是个又野又坏的小姑娘。可是在教区内就数她有双最漂亮的眼睛,最甜蜜的微笑,最轻巧的步子。”[8](P36)读
07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0年
到此,我们发现,凯瑟琳就是典型的男女结合体。老恩萧前往利物浦前问凯瑟琳想要什么,她要了一条马鞭子。应该说,在允诺礼物的仪式面前,孩子的要求最能体现潜意识里的向往和渴望,结合后来提到的凯瑟琳在游戏中热衷于扮演女主人对别人发号施令的情节,我们可以相信:“这是一种想要操纵自己命运的潜意识的‘权力饥渴’,‘马鞭’隐喻的正是所有权与控制力。”[9](P100)桑德拉・吉尔伯特指出:“凯瑟琳作为一个被父权制剥夺了一切权力的小女儿,潜意识中有一种想要抗拒她那将成为未来家长的兄长的渴望,并希望有个第三力量出现来作为同盟,帮助她从兄长的压力下解放出来。”[10](P164)希刺克厉夫恰好在这个意义上成为她内心深处真正向往的“马鞭”的化身。维多利亚时代对女性的评价标准是:女性是家庭天使,以女儿、妻子、母亲的身份存在,从属于家庭而没有自己独立的个体身份。可见,在父权制重压下的女性自我被抽离,个体存在残缺。艾米莉一反传统,在凯瑟琳的塑造上倾注了更多反抗男权、寻求真我的内涵,凯瑟琳勇敢地站起来反抗这个社会,让别人听到她的声音。她的父亲并不喜欢她的男孩子气,一天,他责难道:“你为什么不能永远做一个好姑娘呢,凯蒂?”“你为什么不能永远做一个好男人呢,父亲?”[8](P37)她扬起脸来大笑着回答。她总是露出大胆无
畏的神气,以机灵的话语相对抗,展现出对父权制的藐视与不屑一顾。
2、她与希刺克利夫具有不可分割性
身为女性的凯瑟琳和身为下等贫民的希刺克历夫从小就共同承受着来自男性统治者的欺压。辛德雷可以对他们为所欲为,因为他们都是被支配者,同处于从属的地位,没有财产,也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这两个被压迫者因此同病相怜,凯瑟琳曾说:“在这个世界上,我的最大的悲哀就是希刺克厉夫的悲痛,而且从一开始我就注意并且感受到了,在我的生活中,他是我思想的中心。如果别的一切都毁灭了,而他还留下来,我就能继续活下去,如果别的一切都留下来,而他给消灭了,这个世界对于我将成为一个极陌生的地方,我就不像是它的一部分。”[8](P73)在共同对抗辛德雷的专横暴虐中,他们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以至于凯瑟琳说,“我就是希刺克厉夫!他永远永远地在我心里。他并不是作为一种乐趣,并不见得比我对我自己还更有趣些,却是作为我自己本身而存在。所以别再谈我们的分离了,那是做不到的。”[8](P73-74)为了摆脱哥哥的奴役,凯瑟琳曾寄希望于埃德加・林对她的爱。她以为林会给她幸福,给希刺克历夫平等。她说:“而如果我嫁给林,我就能帮助希刺克厉夫高升,并且把他安置在我哥哥无权过问的地位。”[8](P73)当然,这只是涉世未深的凯瑟琳天真的幻想,年长的女仆立刻表示怀疑:“用你丈夫的钱吗?”[8](P73)作为凌驾于下等贫民和女性之上的男性统治者,凯瑟琳的丈夫埃德加・林绝对不可能这么做。他娶了凯瑟琳,凯瑟琳就得听命于他。希刺克历夫还乡后,埃德加把厨房作为接待希刺克历夫的合适地方,凯瑟琳又能怎样呢?房子又不是她的!她仍然一无所有。只好
说:“我不能坐在厨房里。在这儿摆两张桌子吧,艾伦,一张给你主人和伊莎贝拉小用,他们是有门第的上等人;另一张给希刺克厉夫和我自己,我们是属于下等阶级的。那样可以使你高兴吧,亲爱的?或是我必须在别的地方生个火呢?如果是这样,下命令吧。我要跑下楼陪我的客人了。我真怕这场欢喜太大了,也许不会是真的吧!”[8](P87)埃德加严厉地警告与希刺克历夫久别重逢的凯瑟琳说:“尽管欢喜可别做得荒唐!用不着让全家人都看着你把一个逃亡的仆人当作一个兄弟似的欢迎。”[8](P88)至此,凯瑟琳变成了一个完美的双性共体的人,她与希刺克厉夫的结合也具有“双性共体的意义”。[11](P82)正是在拥有了完整人性的意义上,我们才得以更为深刻地理解当时的凯瑟琳何以“总是兴高采烈,舌头动个不停地唱呀、笑呀,谁不附和着她,她就纠缠不休,在教区内就数她有双最漂亮的眼睛,最甜蜜的微笑,最轻巧的步子。”[8](P36)由于从希刺克厉夫那儿汲取了反叛的能量,呼啸山庄在年轻的凯瑟琳眼里变成了一个天堂。凯瑟琳变得对约瑟夫那种伪善的宗教越来越具有叛逆倾向,对她父亲的清规戒律也越来越满不在乎,她把约瑟夫的宗教上的诅咒编成笑料,干她父亲最恨的事。此时的她忠实于自己的天性,保持着与自然息息相通的联系,焕发着野蛮的、未经文明驯化过的生灵所拥有的生命能量。此外,凯瑟琳还大胆、深情地表白了自己对希刺克厉夫的爱情,她对希刺克厉夫的爱恰似“恒久不变的岩石”。至此,她的积极主动、坚强无畏已让她的男性特征表露无遗。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凯蒂呐喊到:“我就是希刺克厉
17毛绍烈
第3期                张永怀:“双性共体”的新女性                 
夫!”
  三、作品启示
综合以上分析,凯瑟琳完全不同于男权中心主义所规定的被动的、消极柔弱的女性形象,而是具
有男性一样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她把自己身上的
男性潜质、才能释放出来,从传统的性别二元对立中把“自我”解放出来,努力寻求人性的自由发展。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女性主义的一个潜在愿望:男人和女人是平等的,处于完全可以互换的位置上,他们相互扶持,并驾齐驱,共同开创幸福的生活,而“双性共体”的特征正是实现这一理想的关键,女性应积极追求主动的地位,坚强勇敢起来,男性也未必都是强大的,不需要别人帮助的,只有男女的相互合作、相互关心才能创造美好的人间。凯瑟琳的形象融合了女性的温柔善良和男性的独立刚强的特征,成为男权中心主义社会背景下的新女性。凯瑟琳这一“双性共体”的新女性形象体现了女权主义的理想,不断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女性走出男权中心制的束缚,追求平等、自由、独立的新生活,这一形象是女权主义者挑战男权制对女性压迫现实的有力尝试。美国著名的女权主义者吉尔伯特等人指出,在很多的经典作品中,女人总是被简化为两种极端类型的形象,不是“家中的天使”,就是“顶
楼上的疯女人”。[12](P186
数理化学习
)但是,艾米莉・勃朗特在她的《呼啸山庄》中打破了这种偏见,女主人公凯瑟琳既不是一个女性特征十足的“家中的天使”,也不是一个男性特征十足的“顶楼上的疯女人”,而是一个两者兼而有之融为一体的“双性共体”的新形象,这一形象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男权社会所谓的男人优于女人的“男根逻各斯中心主义”,而对凯瑟琳
“双性共体”形象的深入分析,必将不断地激励一代
代女性起来反抗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歧视,并
去主动寻求一种男权社会下的平等、自由和独立的
生活。[参考文献]
[1]艾米莉・
勃朗特.呼啸山庄[M].方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2000.[2]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杨静远.勃朗特妹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83.
[4]边芳玲.从凯瑟琳看《呼啸山庄》的性格悲剧[J ].甘肃
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10).
[5]石平萍.超越二元对立:双性同体与《紫》[A ].北京
外国语大学文学论文集(下)[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6]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M].贾辉丰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翼首草[7]简・奥尼尔.勃朗特妹的世界[M].叶婉华译.海口:
期间核查
海南出版社,2004.
[8]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M].杨苡译.南京:译林出版
社,2008.
[9]邓智辉.对《呼啸山庄》中凯瑟琳悲剧的女性主义解读[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6).
[10]Sandra M.G ilbert and Susan G ubar.The Madw oman in the
Attic ———the W oman Writer and the Nineteenth Century Lite 2rary Imagination[M].New Haven :Y ale Univ.Press ,1979.[11]Carolyn Heilbrun.T oward a Recognition of Androgyny [M].
New Y ork K nopf ,1973.
[12]Blessler ,Charles E.Literary Criticism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 [M].Upper Saddle River :Prentice  Hal ,Inc.1999.
The Androgynous N e w Image :An Analysis of C atherine in Wuthering Heights
ZHANG Y onghuai
(School of F oreign Languages ,Huangshan University ,Huangshan 245041,China )
Abstract :Catherine Earn Shaw in Wuthering Heights is a combination of feminine power and masculine power.She can not be dissected from Heathcliff.She is a female protag onist of androgyny and plays an im portant role in decon 2structing the binary antag onism in patriarchal s ociety.The image of Catherine shows the trans formation of w omen in western patriarchal culture ,encouraging feminists to pursue the equity between men and w omen and strive for an in 2dependent and freedom life.
K ey w ords :Wuthering Heights ;androgyny ;patriarchal s ociety ;binary antag onism ;equity between men and w omen
责任编辑:贾 春
2
稻壳灰7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0年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30: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088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女性   男权   男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