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伍尔夫的“雌雄同体”观与文学创作

弗吉尼·伍尔夫的“雌雄同体”观
与文学创作
[摘要]“雌雄同体”概念是英国着名
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提出的文学观点,它既是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中的重点概念,也是西方女性主义的重要内容。文章探讨了学术界关于“雌雄同体”概念的研究与争议、“雌雄同体”观在伍尔夫整个创作过程中的运用、她常用的“雌雄同体”文学意象以及该观点对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等。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雌雄同体”;小说创作;文学意象
英国着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的女性主义名篇《一间自己的房间》(A Room of One‘s Own,1929)借用诗人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的名言指出:“如果一个人是男性,他头脑中那部分女性因素必定仍然在发挥作用;如果是个女性,她也必须和头脑中的男性因素沟通对话。
柯勒律治曾说,伟大的心灵总是雌雄同体(androgyny)的,他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也许与单性的脑子相比,雌雄同体的双性心灵更不倾向于显示这些特征。”该着作中,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是一对青年男女坐进
出租车的意象。伍尔夫希望,两性之间能够合作,并且认为其合作程度就是社会文明的程度。只要个人学会培养大脑的阳刚(maculinity)与阴柔(feminili-ty)的两个方面,他/她就会越来越接近整体性(wholeness)。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认识的加深,她的这一观点遂成为国际学术界的长久论题。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伍尔夫的“雌雄同体”观进行探讨:学术界关于“雌雄同体”的研究与争议、“雌雄同体”观在伍尔夫整个创作过程中的运用、她常用的文学意象以及该观点对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等。
声波时差一关于“雌雄同体”
许多中外作家和女性主义者都曾探讨
过伍尔夫“雌雄同体”概念,而且,他们的表述也不尽相同。概括地说,以英美法为主
的西方学者,大多以女性主义立场,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主要在肯定伍尔夫“雌雄同体”观(也有少数学者持否定态度)的基础上,或对英语文学史中的“雌雄同体”女作家进
行宏观考察,如卡罗琳·赫尔布伦(Carolyn Heilbrun)的《走向雌雄同体》(Towards Androgyny:Aspects of Male and Female in Literature,1973),或从伍尔夫的性格和
特殊经历出发研究她提出此观点的原因,如南希·贝茨(Nancy Bazin)的《弗吉尼亚·伍尔夫与雌雄同体
幻想》(Virginia Woolf and the Androgynous Vi-sion,1973)、艾利斯·凡·克立(Alice van Kelly)的《弗吉
尼亚·伍尔夫的小说:事实与幻想》(The Nov—els of Virginia Woolf:Fact and Vision,1973)以及简·诺瓦克(Jane Novak)的《平衡的刀刃》(The Ra—zor Edge of Balance:a Study of Virginia Woolf,1974)、林顿·戈登(Lyndall Gordon)的《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家生涯》(Virginia Woolf:a Writer‘sLife,1984)等,或结合其它理论来解读这一观点,如托利·莫伊(Toril卡茨
Moi)的《性/文本政治》(Sexual/Textual Politics,1985)、马吉科·米诺一品可奈(Makiko Minow-Pinkney)的《弗吉尼亚·伍尔夫与主体问题》(Virginia Woolf and the Problem of the Subject,1987)等都借用了解构主义的观点对“雌雄同体”观进行
一氧化氮合成酶了分析。
在这些研究中,又以莫伊与肖(Elaine Showalter)的“争论”最为着名。虽然肖的着作《她们自己的文学》(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British Novelists from Bronte to Lessing,1978)仅从题目一看便知,她套用了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暗示自己对这位前辈的女性主义思想的继承,内容更是沿着伍尔夫关于女性缺席于英国历史与文学史的观点而
甲烷制氢
进行的“补缺”工程。但是,肖并不赞同伍尔夫的“雌雄同体”观,她在书中辟专章批判了这一观点,认为伍尔夫是在去性别化(desex-uation),是在逃避性特征(sexual designation),与其说这一概念是“富有成效的极致与完善”,不如说是“一
个无性与不育的隐喻”。伍尔夫是出于害怕而逃避固定性别身份才提出这个概念的,她陷入了超性别的整体论中。莫伊的《性/文本的政治》针对肖的批评进行批驳,她借用解构主义的观点,提出了完全相反的看法,认为伍尔夫的“雌雄同体”观是对性别身份认同以及男性气质/女性气质二重
性的解构。
唐山pm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伍尔夫的“雌雄同体”观所进行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微观层面上,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用这一观点对伍尔夫的单个作品进行解读,如对其传记小说《奥兰多》(Or-lando,1928)中带有双性特征的主人公奥兰多的解读,对其意识流名着《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1927)的解读等;一是将伍尔夫的这一观点与其他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如将伍尔夫的“雌雄同体”与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的交往行为理论进行比较等。
电镀件纵观以上研究,我们发现,关于这一思想的研究还存在一些空白点。首先,伍尔夫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0:53: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088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观点   女性主义   研究   进行   提出   女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