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伊甸园》的双性视角

ltp分析《伊甸园》的双性视角
作者:葛婧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07
        摘要:在研究海明威这位重要的作家,特别是涉及他对男女间的性别关系建构的主张时,我们不能忽视海明威的双性视角,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伊甸园中体现的双性视角,寻求一条解决社会性别问题的最佳途径。陈其刚
        关键词:双性视角;性别差异;雌雄同体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096-022012广州中考数学
       
        近些年来,人们把目光越来越多地聚焦到文学研究中对男女性别角的探讨。海明威以其在小说中表现的社会性别的多样化与复杂性成为性别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双性视角重新观照海明威的遗作《伊甸园》,以求寻一条解决社会性别问题的最佳途径。海明威的双性视角即海明威能超越自己的性别身份,把女性成分纳入自己的意识之中,从女性视角去观察事
物、感受事物和揭示事物。这种双性视角充从三个方面体现在《伊甸园》中。
基于自由摆的平板控制系统
        一、打破不合情理的传统性别模式
        长达千年的父权制文化使男性成为权威的象征和规则的制定者,而女性则沦落为低于男人的第二性。男性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妇女被长期地禁锢,女性的潜能得不到开发,女性的使命被定义为房间里的天使,同时女性也习惯了以男性对女性的标准校订自己。海明威意识到这种传统性别模式的不合理性,因此在小说里,他竭力表现:妇女所扮演的性别角是由社会文化条件决定的而不仅仅是由生理因素决定的;人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行为是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中形成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与生俱来的生理条件不是妇女命运的羁绊;男人和女人的性别角将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凯瑟琳和玛丽塔成为海明威力图打破传统性别模式的两种尝试。凯瑟琳经历了自我怀疑、自我重塑及自我迷失的艰难历程。在小说开始,凯瑟琳对大卫说:因子载荷“一路上我见到许多奇妙景观堪可入画,可惜我一点也不会画,永远办不到,我知道有奇人妙事可写,但我甚至写不好一封像样的信。来这个地方之前我从不想当画家或作家。现在我就像画饼充饥,心有余,力不足。可以看出这时的凯瑟琳对自己的创造能力还是持一种怀疑态度的。凯瑟琳她没有足够
的勇气走出家庭去创造,在创作属于男性领域的社会环境中争得一席之地,相反她认为你从一开始超越自己的范围生活时,那就险象环生。这种自我怀疑转化成对自身性别的排斥和否定,于是,在地中海强烈的阳光下,凯瑟琳将自己白哲的皮肤晒得黝黑,并把大卫也拉到阳光下晒得同自已一样,她的衣服也越来越男式化,她怂恿大卫跟着她把头发剪得一样短并染成同一种亮,以便让人误认为他们是双胞胎。海明威似乎是把女性剪短发、穿男女混装作为否定社会性别成规和跨越男女性别气质的一种象征。她还迫使丈夫同她进行性颠倒游戏,让大卫做她的女孩,变成她自己的形象,更换两性角。凯瑟琳还把一位第三者玛丽塔小引入她和大卫之间建立一个三角家庭,让玛丽塔在她和大卫之间进行性爱和情感的替换。凯瑟琳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步入男性世界成为主宰者,然而她付出了否定自身性别的代价,所以凯瑟琳不但没有打破或者改善传统的性别模式,反而烧毁了大卫的手稿,变得精神失常,离家出走,迷失了自我。承认自身传统女性角的玛丽塔成为海明威打破传统性别模式的希望,她尊重大卫及其创作,在玛丽塔的鼓励下大卫又重新投入到他的创作中,同时玛丽塔也在这个过程中完善了自我。无论是对凯瑟琳的否定还是对玛丽塔的赞赏,总之海明威是在努力寻求打破不合理的的传统性别,并且力图构建一种理想的两性模式。高中化学实验会考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3:44: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088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性别   女性   社会   大卫   传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