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发研究与王国维

阐发研究与王国维
          ——论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中阐发法的运用
摘要:王国维在中西美学比较研究方面既采取了平行比较的方法,然而更多的是采用了“阐发研究”的方法。《红楼梦评论》是系统采用西方哲学和美学的观点和方法来阐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较早范例。王国维在此书中借鉴了叔本华理论,试图用西方哲学来研究分析《红楼梦》,尤其是悲剧思想。虽然其中存有诸多不足,但其历史意义不容小觑。
关键词:阐发研究;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叔本华
1、阐发研究与《红楼梦》
(1)阐发研究出现前对《红楼梦》的研究状况
  起初,《红楼梦》混杂在汗牛充栋的“才子佳人”说部中,并不被学者们重视,《红楼梦》被众人视为“诲淫”之作,为士君子所不齿,根本没有人识别到它的价值。即使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白话小说受到重视后,学界对《红楼梦》的评价也不高。那时著名学者胡适对于《红楼
梦》的研究有重大建树,不过也把它看作“平淡无奇”之作,后来更说它“毫无价值”,甚至不如《品花宝鉴》、《海上花列传》;连研究《红楼梦》达数十年之久并曾遭批判的俞平伯也说此书在世界文学中地位是“不高”的,只能说是“第二流”的,并且一直以为它是“诲淫”、“教奢”之作。清朝末年的王国维一眼看出《红楼梦》的价值,把它称作“宇宙之大著述”,仅就这一点来说,就可看出王氏的眼光之高与见解之颖异
(2)阐发研究的出现
  非诚勿扰2 诗关于阐发研究的实践早先就有,而其名称由中国学者提出。1973年,中国在美执教的台湾学者余国藩撰文指出: “运用某些西方的批评观念和范畴来研究中国文学”。1975年,台湾学者朱立民提出:“运用西方的批评方法来研究中国古典和现代文学”的构想。1978年,台湾学者古添洪《中西比较文学:范畴、方法、精神的初探》论文中明确界定:“利用西方有系统的文学批评来阐发中国文学及中国文学理论,我们可命之为“阐发法”。 阐发研究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其一是文学理论对文学现象的阐发,即用一种恰当的外来理论模式解释本民族文学中的某些作品或文学现象,或者发过来,用本民族文学中的某些理论模式解释外民族文学中的作品和文学现象,以期在理解某些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方面获得一个新
的角度和视野。其二是理论对理论的相互阐发,即把不同民族文学的观念、理论、方法相关发现,相互印证,相互阐释,以达到完善某种文学观念、理论和方法的目的。其三是在跨学科研究的范畴内,阐发研究是以别的学科对文学作出阐发,或者用别的学科的理论来解释文学中的各种问题。
2、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中的阐发研究
(1)《红楼梦评论》的内容 
  《红楼梦评论》共分五章:人生及美术之概观 、《红楼梦》之精神、《红楼梦》之美学上之精神 、《红楼梦》之伦理学上之价值、余论。第一章阐述王国维个人的人生观、文艺观,重点在论说生活与欲望、痛苦三者合一,美术可以使人暂时忘却生活之欲,摆脱生活之苦痛。王国维认为,在追求快乐的过程当中,人类原本所具有的痛苦并未减少假如古代也有手机,而追求快乐本身就是一种付出,就是一种对欲望的牺牲,因此追求快乐本来就是一种痛苦。而且,即便人们追求到暂时的快乐,也只会增加今后的痛苦罢了,“故苦痛而无回复之快乐者有之矣,未有快乐而不先之或继之以苦痛者也。”第二章紧接上章基本观点,着重论证“红楼梦精神( 主题思想) 乃是宣传人生之苦痛与其解脱之道”的。第三章根据第一二章的基本精神,赞许红楼
梦的美学价值:中国文学史上唯一的真正反应“厌世解脱之精神的彻头彻尾之悲剧”。第四章论述红楼梦所具有的伦理学价值:纠正“吾人类之祖先一时之误谬,不再为延续人类而进行婚姻生育”,进入无生解脱之域。第五章余论:主要论述王国维对红楼梦研究的批评意见以及他对文学特征的理解。                                                             
(2)《红楼梦评论》中对叔本华理论的运用
  曾有一个时期,王国维推崇叔本华,认为叔本华的哲学是康德哲学的进一步发展,他的《红楼梦评论》就是在这个时期写的。这篇论文的第一章泛论美学,这是他第一次提出的美学纲领,这部纲领是在叔本华哲学的影响下提出的。王国维用尼采的说法,认为“生活之本质”是“欲”,有欲则常有所求,常有所求则常感不足,常感不足则常感苦痛。
  王国维指出,《红楼梦》一书的主旨在于说明“生活之欲之先人生而存在,而人生不过此欲之发现也。此可知吾人之堕落,由吾人之所欲而意志自由之罪恶也”。他引《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七回贾宝玉经和尚的“点化”而放弃了他的宝玉,这个宝玉就是他的生活之欲。王国维认为,贾宝玉放弃了他的生活之欲,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他一生中所有的问题,解脱了他一生中所受的束缚。这是人生的惟一的解脱之道。出家和自杀都不能使人生得到解脱。
但是,贾宝玉实际上是怎样从生活之欲解脱出来的呢?出家。
  《红楼梦》的美学价值在于它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贾宝玉的悲剧,正是因为顽石不甘寂寞而闯入红尘当中:“此可知生活之欲之先人生而存在,而人生不过此欲之发现也。此可知吾人之堕落lf398,由吾人之所欲,而意志自由之罪恶也。夫顽钝者既不幸而为此石矣,又幸而不见用,则何不游于广莫之野,无何有之乡,以自适其适,而必欲入此忧患劳苦之世界,不可谓非此石之大误也。
  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谈到“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与叔本华哲学之关系”时指出:“利导则两美可以相得,强合则两贤必至相阨。”
  王国维也自述说,他作《红楼梦评论》,“其立论虽全在叔氏之立脚地,然于第四章内已提出绝大之疑问,旋悟叔氏之说半出于其主观的气质,而无关于客观的知识”。因此他又“复返而读康德之书”。(《静安文集·自序》) 由此可见,阐发研究的运用需要“利导”,不可“强合”。
(3) 王国维的悲剧思想与《红楼梦评论》
  在叔本华看来,悲剧是“无论是从效果巨大的方面看,或是从写作的困难这方面看,悲剧都要算作文艺的最高峰”,并且也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可。
  受叔本华影响,王国维也极重视悲剧的作用。王国维所体验到的悲剧性不同于一般评论者所说的那种所谓盛衰无常、乐极生悲的感伤,他所关注的是人物本身的悲剧。王国维看到的《红楼梦》不是花团锦簇的生活场景描写,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例如,贾母、王夫人、凤、.袭人等人都与黛玉有微妙的矛盾冲突,并且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黛玉最后悲剧的下场。不过,王国维认为,这些人的行为动机是完全正常的、是可以理解的。
  他说:“由叔本华之说,悲剧之中又有三种之别。第一种之悲剧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构之;第二种由于盲目的运命者;第三种之悲剧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也,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此种悲剧其感人贤于前二者远甚。……若《红楼梦》正第三种之悲剧也。”所以“可谓悲剧中之悲剧也”。《红楼梦》一书的美学价值就在于其所写的是悲剧中的悲剧。
3、对《红楼梦评论》的评价
(1)缺陷
  《红楼梦评论》是红学研究史上一篇带有开创意义的著作,但不足之处也早有人指出。
  钱钟书在《评红楼梦评论》中说:王氏于叔本华著作,口抹手胝,《红楼梦评论》中反复称述,据其说以断言《红楼梦》为悲剧之悲剧。……然似于叔本华之道未尽,于其理未彻。苟尽其道而彻其理,则当知木石姻缘,侥幸成就,喜将变忧,佳耦始者或以怨耦终;遥闻声而相思相慕,习进前而渐疏渐厌……”
  另外李长之在《王国维文艺批评著作批判中》说:关于作批评,我尤其不赞成王国维的硬扣的态度……把作品来迁就自己,是难有是处的。《红楼梦评论》根本性的错误,在于王国维先生想要完全用叔本华的哲学来解释中国的《红楼梦》。如:“所谓玉者不过生活之欲之代表而已。”如果将玉看做是生活之欲的话,在贾宝玉的宝玉丢失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解脱的状态,又何必还要在和尚的点拨下看透人生的本质进而再达到解脱,王氏在这里将玉穿凿附会成生活之欲反而使弄巧成拙了。 
(2)历史意义
 郭沫若曾说:“王国维是新史学的开山,而以西方学术思想来系统解释中国古典的《红楼梦评论》也是开山第一篇。”俞平伯在《索隐与自传说闲评》中说:及清末民初,王蔡胡三君,俱以师儒身份大谈其《红楼梦》,一向视同小道或可观之小说遂登大雅之堂矣。杨周翰在总结20世纪初叶以来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时曾评论说:“用西洋输入的理论来阐发中国文化和文学是一股不容忽视的潮流,因为它是其正做出成绩来的潮流。这种阐发研究应当算做“中国学派”的一个特点。而在比较文学美学领域开创这种阐发研究的正是王国维。这种阐发研究不仅展开了中西学术思想之间的对话交流,而且在传统文学研究注重考据或妙悟式的方法之外河北工程大学学报,把作品作为作者人生体验的一种符号和象征系统,用推理的方法阐释其中普遍的人生意义和价值,从而开了我国自上而下的文学研究和批评的先河。用今天的眼光看,王国维的阐释性研究难免也有牵强之处,但他的这些努力为后来中国现代美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论典范:即以西方现代美学来阐发中国传统美学,使后者在与前者的沟通中实现现代转换。
参考文献:
[1]胡适《红楼梦考证》、《与粤阳书》、《与苏雪林·粤阳书》。
[2]俞平伯《红楼梦辨》、《红楼梦讨论集()》。
[3]白盾:《红楼梦》的最高评价:“宇宙之大著述”——评王国维《红楼梦评论》,汕头大学学报,第13卷第4桦甸市实验幼儿园期。
[4]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5]朱小会:论《红楼梦评论》研究方法的突破,文学界·文学评论。
[6]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
[7][]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95
[8]徐靖:论王国维的《红楼梦》研究,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杜卫:《王国维与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中国社会科学,2004 1月。
>西门子cx65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8:42: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084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研究   阐发   文学   中国   悲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