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市跨界河流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污染防治建议

环境生态
huan jing sheng tai
177
安徽宣城市跨界河流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污染防治建议
◎孙莉琴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镇生活污水、企业废水、畜禽养殖及农业面源污染产生量等不断增多,导致水环境质量日趋下降,主要河流跨界污染矛盾日益凸显,“上游污染下游”成为长期以来水环境无法改善的难题,跨区域水污染防治迫在眉睫。关键词:跨区域;水环境;污染防治
一、市内主要河流及跨界简介
线圈电阻
(1)主要河流。宣城市境内河流分属长江、钱塘江两流域,包括水阳江、青弋江、太湖和新安江等水系。
水阳江干流在宣城市内长208公里,流域面积7522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郎川河、华阳河、东津河等。青弋江干流在宣城市内长87公里,流域面积3429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约26亿立方米,主要支流有琴溪河、徽水河、寒亭河等。胥河、梅渚河和泗安河属太湖水系,主要分布在宁国市东部、郎溪县北部和广德县东部,太湖流域(境内)面积为240平方公里。扬之河、登源河、大源河属新安江水系,分布在绩溪县,新安江流域(境内)面积为640平方公里。
(2)跨界情况。水阳江源于天目山麓,是全市流域面积最大的水系,跨绩溪、旌德、宁国、宣城、广德、郎溪、芜湖、当涂和江苏省的高淳、溧水等十个县(市)。青弋江源于黄山北麓的太平湖,自泾县陈村入境,流域面积仅次于水阳江,跨绩溪、旌德、泾县、南陵等县。太湖水系中的梅溧河经郎溪县梅渚镇汇入江苏省,泗安河经广德县杨桥汇入浙江省。新安江扬之河经板桥乡、扬溪镇、绩溪县城、临溪镇汇入黄山市歙县境内。
(3)跨界断面布设。省界断面布设皖苏交界梅溧河殷桥断面、皖浙交界泗安河三里桥断面。市界断面布设宣马交界水阳江管家渡断面、宣芜交界青弋江泾南交界断面、宣黄交界扬之河绩歙交界断面。县界断面布设旌宁交界西津河滑渡断面、绩宁交界西津河柏山断面、宁宣交界水阳江钟鼓滩断面、广郎交界无量溪河狮子口断面、广郎交界老郎川河中斗闸断面、广郎交界新郎川河梨园口断面、绩旌交界徽水河版书分界山断面、旌泾交界徽水河旌泾交界断面。
二、跨界河流水污染问题及原因分析
人类登月50周年
(1)水体氮磷污染严重,减排形势依然严峻。随着环境综合整治的深入推进,全市主要水体水质恶化趋势得以减缓,尤其是有机污染物减缓趋势明显,但氮磷污染依然严峻,氨氮和总磷已成为多数水体的主要污染指标。
近年来,随着我市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建设的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日益提高,但全市仍有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通过地表径流排入水体,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成效有限,农业面源污染未有改善,导致进入水体的氮磷量仍远超水体的环境容量。此外,部分地区受上游来水中氮磷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其氮、磷污染的压力。
dpp(2)县域出境水质较上游来水均有所下降,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从各县市区的上游来水和出境水质对比来看,上游来水水质总体好于出境水质。例如:宁国市中津河上游来水均为Ⅱ类,而下游的西津河大桥和水阳江钟鼓滩断面水质为Ⅲ类,下游水质下降一个级别;水阳江宣州段上游来水为Ⅲ类,而下游出境水质超标频现;旌德县徽水河上游来水为Ⅲ类,而下游出境水质常年超标,且劣Ⅴ类水质频现。
目前,全市每年一万多吨废水排入水阳江、青弋江等河流,废水排放量持续快速上升;部分企业不能按照环评要求建设相应的污染防治设施;河流沿线的工业园区、乡镇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未能实现所有废污水达标排放;这些都导致主要河流周边污染加重,出现出境水质较上游来水水质明显下降的状况。
(3)区域性污染特征明显,流域协调机制亟待完善。市内跨界河流水
质污染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总体以工业、生活废污水排放形成的点源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为主,工业发达的县市点源污染更加明显。例如:广郎交界处的无量溪河和老郎川河受上游广德县的含挥发酚废水污染源排放影响,致使两个断面水质长期出现挥发酚等污染物超标现象,点源污染成为两县交界处水污染的根源。跨界河流的保护与治理行动因政府部门之间配合和协调不足,且现有的制度体系缺少有效衔接与长效管理,影响了综合管理效率,使得交界处的水质长期无法改善。
三、跨界污染防治建议
对苯乙烯磺酸钠
近年来,我国突发性跨界水污染事件频发,不仅造成局部地区水质性缺水,导致众饮水困难,威胁广大人民众的身体健康,也制约相关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跨界河流水污染问题,必须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负责、政策引导,突出重点、防治并重,依法推动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针对宣城市跨界河流水污染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跨界河流水污染防治制度建设,建立跨界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宣城市跨界河流水污染防治制度建设,加快制定《宣城市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宣城市跨行政区域河流交界断面水质保护办法》等一系列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逐步形成相对完善的跨界河流水污染防治制度体系,以解决现有法律法规在实施过程中难以实施的问题。探索水污染损害赔偿与生态补偿、水污染联防联治贫富差距论文
等机制,尝试运用生态补偿模式来解决跨界河流水污染难题,并逐步形成水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2)建立健全水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可成立宣城市跨界河流水污染防治办公室,加强各部门、各县市区之间的协调、合作与联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健全跨界河流环境监管协作、部门联合执法和环境应急联动机制,完善定期协调会商、水质联合监测等制度和突发环境事件协同处置制度,妥善处理跨界水污染纠纷和环境突发事件。打破地区界限,各县市区之间及宣城与周边城市之间开展跨界河流水污染防治常态化协作,力争在政策、制度层面共同构建区域一体化的水污染联防联治体系。
sal(3)建立环保财政保障机制,提升环境监控能力。一是广开资金筹措渠道,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新机制。设立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的支持力度,以保证水污染防治资金的投入。二是加快推进全市环境监管能力标准化建设,特别是水环境监测能力与预警能力建设,开展主要河流污染物的实时监测,把监测结果作为跨界河流生态赔偿与补偿和水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依据。
(作者单位:苏州中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曼,薛祥山,杜家慧,赵轩,曲直.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设计探讨[J].环境工程,2019,37(4):27-31.
[2]杨梦杰,杨凯,李根,牛小丹.博弈视角下跨界河流水资源保护协作机制——以太湖流域太浦河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9(6):1232-1244.
[3]张巧,朱自强.安徽宣州:两员助力河长制工作常态化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河长制工作高效有序推进[J].河北水利,2019(4):18-18.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0:35: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078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河流   跨界   断面   污染   交界   防治   环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