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知识整理

石钟山记知识要点
一、古今异义:
余自齐安舟行临汝(古:往,到;今:适合,舒服)                                 
空中而多窍(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中)
自以为得其实(古:两个词连用。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名词;
              今:一个词。义为“实质上”)
二、通假字:
南声函胡(通“含糊”,重浊模糊)
夜月明(通“暮”,晚上)
之乎?(通“志”,记住)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之(通“叩”,敲击)
三、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微风浪(吹动)
              而此独以钟(命名)
            止响腾用鼓槌敲击
动词使动:虽大风浪不能也(使……鸣响)
名词作状语:余自齐安行适临汝(乘船)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泊绝壁之下(在夜间)
            事不闻(用眼睛,亲眼;用耳朵,亲耳)
形容词作名词:枹止声音
定语后置句:石之铿然有声者 
宾语前置句:古之人不余欺也 
省略句: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磔磔(于)云霄间/有大石当(于)中流
        余固笑(之)而不信也(代李渤的作法)
介词结构后置句:得双石于潭上/而大声发于水上   
判断句:所在皆是也/或曰此鹳鹤也/或曰此鹳鹤也/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此世所以不传也
四、一词多义
1、微风鼓浪鼓起
      噌吰如钟鼓不绝鼓声
      如钟鼓不绝(一种乐器。名词)
2、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陡峭
      噌吰如钟鼓不绝停止,消失
3、扣而聆之表承接
漫水桥      余固笑而不信也表并列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表转折
      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表因果
4、水石相搏击,拍动词
      森然欲搏人;动词)
5、然是说也火焰云播然而
      石之铿然有声音……的样子
6、自:自以为得之矣(自己。代词)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从。介词)
7、焉:崆崆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微波入焉(兼词,“于是”即“到那里”)
      心不在焉指示代词,那里,这里
      且焉置土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于是余不叹焉/如乐作焉语气助词,啊,呀。)
8、莫:至莫夜月明通“暮”,名词)
      故莫能知(不。否定性副词)
9、得:得双石于潭上(发现,到。动词)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助动词)
10、始: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才。副词)
        始舍于其址(当初。副词)
11、是:是说也,人常疑之(这。代词)
        所在皆是也(这样。代词)
12、遗: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遗留。动词)
        使人遗赵王书(送给。动词)
五、如何判定名词做状语
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如:常以身蔽沛公(象鸟儿张开翅膀那样)
2.表示动作、行为的对待方式。如:吾得事之(用对待兄长那样的礼节来对待)
3.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如:市中游侠儿得佳者,养之(用笼子)
4.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如:臣吏民能刺寡人之过者(当面)
5.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如:操军败,必还(意为“向北)
6.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如:赋其二(每年)
六、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定语后置、判断)
经过敲打能发出响声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的。
2、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噌吰的声音,就像是周景王的无射钟所发出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声音,又像是魏庄子的歌钟发出的声音。
3、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我慢慢地去察看,发现山下都是石洞石缝。
4、 此世所以不传也。
这就是(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缘故
5、此鹳鹤也。
这是鹳鹤。
二、倒装句
1、得双石于潭上。(介词结构后置)
在深潭边上到两块石头。
2、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介词结构后置)
多媒体会议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嗽边笑的声音。
3、而大声发于水上。(介词结构后置)
温泉浴片然而很大的响声从水上发出。
4、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
古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5、余是以记之。(宾语前置)
我因此写下这篇文章。
三、省略句:
1、郦元以为(其)下临深潭
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
2、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
现在如果把钟或磬放在水中,即使有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响声。
3、(余)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周中明
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看到李渤所说的“石钟”。
4、(余)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我只与苏迈坐了小船,来到峭壁下面。
5、磔磔(于)云霄间。
在云中磔磔地叫着。
6、(余)徐而察之。
我慢慢地去察看。
7、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
读书做官的人终究不愿亲自乘小船在夜里停泊在峭壁之下。
六、课文理解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
结构梳理:第一段(议论)质疑  郦道元:水石相搏之声    人常疑之
                                李渤:  桴击石之声      余尤疑之
            第二段(记叙)解疑  1.访之时间、同伴和机缘
                                2.访问寺僧
                              3.亲访之所见所闻
                                4.访之所得
            第三段(议论)结论:事必耳闻目见,不可臆断有无。
1、试比较“人常疑之”“余尤疑之”,说说作者对两种说法的态度。
答:“人常疑之”,表示公众(其中包括李渤)的一般的看法,怀疑的程度一般。作者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余尤疑之”,直白的表示自己的观点,怀疑的程度加深。作者的“两疑”,疑就疑在郦李两位是否曾经亲临其境,而作者要正确的解释石钟山的得名,就非要亲历其境,要实地考察,自然引出下文。
2、“余固笑而不信也。”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一“笑”?
答:这是李渤见识浅陋的表现。作者决心深入一步,探明究竟。 
3、本文是一篇考辨性的游记。作者此游的目的是考辨石钟山的得名,他认为石钟山的得名原因是什么?
答: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概括起来,“风水相击,如歌钟作乐”是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4、文中哪些地方表现“惊心动魄”的特点? 其作用何在?
答:作者在发现水石相击之前,先写大石、栖鹘、鹳鹤等景物,着重描写石钟山月夜境界幽深,怪异恐怖,说明一般人,在平常情况下不敢涉足。这样写暗含着这样的意思:石钟山得名的奥秘,长期未能弄清楚,就是因为环境艰险,如不亲历险境,就难得奇绝。
5、“因笑谓迈曰”你又如何理解作者的这一“笑”?
答:经过惊心动魄的夜探而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之后,所发出充满胜利喜悦的欢笑。
6、从苏轼对前人说法的两次质疑,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什么精神?
答:不迷信古人,不盲目从众,坚持独立思考的精神。
课程教育研究7.中心论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七、写作手法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为因事说理的千古明篇。
八、写作特点
这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除描写所见景物外,还采取了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是一篇具有某些论说文特点,特别是驳论文特点的游记。说它具有论说文,特别是驳论文的某些特点,是因为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问题,摆出靶子,并从逻辑上对李说作了初步的反驳;接着用亲访石钟山耳闻目见的事实,证实并补充了郦说,推翻了李说,使形象描写为证明和反驳服务。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重视“耳闻目见”而不可“臆断其有无”这一中心论点。交代写作意图。全文思路清楚,结构严谨,说理透辟,文笔流畅。
九、文学文化常识
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
  散文:“三苏”:苏洵(父)、苏轼、苏辙;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王安石、 欧阳修、“三苏”、曾巩。
  词:创豪放一派词风,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诗:和黄庭坚并称“苏黄”;
  书法: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画:开创了湖州画派。 在政治上反对王安石新法,也不同意司马光旧党的做法,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饱尝宦海沉浮之苦。曾罹“乌台诗案”,被捕下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石钟山记》写于这一时期。
2、记:古代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状物、写景、写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见解。
3、纪年法:
(一)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
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
酉、戌、亥。一干一支互相结合以纪年,六十年一轮。
(二)帝王年号纪年法: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纪年。如开元,天宝为唐玄宗的年号。
(三)王公年次纪年法,这种纪年法多在春秋,战国时代。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40: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070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作者   行为   议论   得名   表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