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积累

经线与纬线的比较
地理知识积累第(二)次内容
地球的基本数据
地理知识积累第(三)次内容
东、西经的划分:由0°经线向东划分180°称为东经度,向西划分180°称为西经度。东、西半球的划分:由西经20°向东至东经160°为东半球(其中含有20°西经度)
由西经20°向西至东经160°为西半球(其中含有20°东经度)
地理知识积累第(四)次内容
华夏智能气功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时区差
①已知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时区差: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减;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数值相加。
②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即东加西减,若所求时区位于已知时区的东侧,取“+”;位于西侧,则取“-”。
根据计算结果判定日期和钟点。
1、0<计算结果<24为当日钟点
2、计算结果=0,为当日的0点或昨日的24点
3、计算结果=24,为当日的24点或次日的0点。
4、计算结果>24减去24后为次日的钟点
5、计算结果<0加上24后为昨日的钟点。
地理知识积累第(六)次内容
读右图,回答(1)~(3)题。
(1)图中与新的一天范围
上海杉达学院图书馆
较吻合的是()
A.从90°W向东至0°
B.从90°E向西至90°W
C.从180°向东至0°
D.从90°E向东至180°
(2)上题中正确选项所示的经度范围,与新的一天并
不完全吻合,是因为()
A.日界线两侧日期不同
B.新的一天不从本初子午线开始
C.日界线与180°经线不完全重合
D.晨昏线经过两极
(3)此时北京的地方时为()
A.1时B.1时44分
C.2时D.2时16分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180°经线正好处在晨线上,且全球昼夜平分,因此可判断180°经线为6时,可计算出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为90°E,所以新的一天的范围为从90°E向东至180°。第(2)题,国际日期界线并不完全与180°经线一致,所以新的一天与上述经度范围不完全吻合。第(3)题,注意是北京的地方时而不是北京时间,即应求116°E所对应的地方时间。
【参考答案】(1)D (2)C (3)B
地理知识积累第(七)次内容
1.下列由地球自转引起的自然现象是()
①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②“生物钟”现象
洛伦兹力③长江口北岸较南岸冲刷显著④昼夜现象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日月星辰出现东升西落现象;使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现象,使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生物钟”现象;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长江自西向东流,南岸比北岸侵蚀严重;昼夜现象产生是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并且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产生的一个动态过程。
1.下列关于地方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一条纬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B.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C.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西边的时刻总是比东边的早
D.纬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解析】选B。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边的早;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2.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北京时间2010年4月30日晚8:10在世博文化中心正式开幕。本届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家住纽约(西五区)的玛丽也想看开幕式直播,则她应该选择在当地时间几月几日几时观看()
A.4月30日7时10分
B.5月1日9时10分
C.4月30日9时10分所谓教授
D.5月1日7时10分
地理知识积累第(九)次内容
1.位于地球上空的同步人造卫星,其绕地公转的速度与地面上对应点的自转速度相比较,两者的()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D.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解析】选C。本题考查不同高度自转速度的差异。同步卫星是定点于赤道上空的,它与地面上对应的点相比角速度相同,但线速度比近地面大。
地理知识积累第(十)次内容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完成1、2题。
1、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A.北温带
B.南温带
C.0°~23.5°N之间
D.0°~23.5°S之间
2、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该地()
A.黑夜最短
B.正午旗杆的影子最短
C.气温最高
D.受太阳活动影响强烈
【解析】第1题,该地12月22日前后有两次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说明有两次太阳直射。根据正午太
阳高度角变化规律可以判定该地位于赤道至南回归线之间,所以应该位于南半球热带地区。第2题,C地所示太阳直射,正午旗杆的影子最短,无影子。
【参考答案】1、D 2、B
1.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则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
2015诺贝尔物理学奖C.物体水平运动无偏转现象
D.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
【解析】选C。黄赤交角变为0°,太阳将终年直射赤道,地球上全年昼夜平分,无四季变化,而地球自转运动依然存在,在南北半球物体的水平运动仍要发生偏转。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是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每年春节期间,杭州市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趋势是()
A.昼越来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B.昼越来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C.昼越来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D.昼越来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
【解析】选A。本题考查公转运动过程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每年春节期间,时间一般在1月底至2月初,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太阳直射点北移时,北半球白昼变长,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所以杭州的昼越来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地理知识积累第(十二)次内容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2题。
5.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6.四地中最可能位于热带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1选D,2选C。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可判定丁地位于南半球,甲、乙、丙地位于北半球,且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甲、乙、丙。赤道上昼夜等长,均为12小时,距赤道越近昼长与12小时差值越小,丙地仅差35分钟,故该地位于热带的可能性最大。
地理知识积累第(十三)次内容
1.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点此时是日出还
是日落:_____,A点昼长___
___小时,这一天B点正午太阳
高度是________。
(2)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
月______日______时。
(3)图中从A到B昼夜长短的
变化趋势是:________。
(4)一艘海轮从A驶向C,人们经历的昼夜更替周期比一个太阳日________(长还是短)。答案:(1)日落  4 90°(2)12 23 0(或12 22 24)
(3)昼变长、夜变短(4)短
歌曲《祈祷》中唱道:“让地球忘记了转动啊,四季少了夏秋冬;让宇宙关不了天窗,叫太阳不西沉。”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歌词中的“转动”指的是地球的绕日公转
B.歌词中的“关不了天窗”是指一直处于白天
C.如果太阳不西沉,全球各地都会进入黑夜
D.黄赤交角的存在是春夏秋冬更替的重要原因
2.下列现象不是歌词中的“转动”引起的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昼夜现象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四季更替
【解析】1选C,2选B。第1题,如果太阳不西沉,则地球上为白天。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从而形成四季更替。第2题,昼夜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公转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引起四季更替。
地理知识积累第(十四)次内容
1)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2分)
(2)此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2分)
(3)图中AB是_____(晨、昏)线,此日北京(40°N)的正午太
阳高度角为__________。(2分)
(4)图中E地的昼长为______小时。F地的昼长为_______小时,
地方时______时日落。(3分)
(5)这一天,发生极夜现象的范围是_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3分)
foreignization
(6)ABCDEF中位于热带的是________,季节变化明显的是
____________。(2分)
答案:(1)夏至(2)(23.5°N,0°)
(3)昏73.5°(4)12    4 14
(5)66.5°S~90°S(或整个南极圈)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6)DE CF
地理知识积累第(十五)次内容
1、下图,甲、乙、丙三幅图反映了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冬、夏至阳光照射情况,每幅图中都画出了冬至和夏至两个节气的阳光,用A或B表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极地地区
B、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C、丙地位于南半球
D、图乙中,阳光A是该地夏至日的阳光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6:28: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062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太阳   地球   位于   高度   现象   地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