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DLD影像名词解释征服版

DLD影像名词解释征服版
一、总论
1.1荧光效应:
1.2摄影效应:
1.3生物学效应:
1.4窗位:
1.5窗宽:
1.6密度分辨力:
1.7空间分辨力:
1.8时间分辨率:
1.9部分容积效应:
1.10超声(超声波):
派丽奥
1.11侧向分辨力(纵向分辨力、横向分辨力):
1.12轴向分辨力:
1.13振铃效应:
1.14镜像效应:
1.15声影:
1.16彗星尾征:
1.17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1.18影像诊断学:
二、中枢神经系统
2.1脑积水:
2.2硬膜下血肿:
2.3硬膜外血肿:
2.4颅骨骨膜下血肿:
2.5硬膜下积液:
2.6水脑症:
2.7腔隙性脑梗死:
三、循环系统
3.1心脏摆动:
3.2主动脉夹层:
3.3盔甲心:
3.4肺门截断现象:
四、呼吸系统
4.1肺实变:
4.2卫星灶:
4.3肺门:
4.4肺野:
4.5肺纹理:
4.6支气管空气征:4.7空气半月征:
4.8中央型肺癌:
4.9周围型肺癌:
4.10横S征:
4.11月晕征:
4.12血管纠集征:
4.13胸膜凹陷征:
漫友商城4.14膈壶腹:
五、消化系统
5.1龛影:
5.2食管胃角:
5.3憩室:
5.4项圈征:
5.5狭颈征:
5.6半月综合征:
5.7环堤征:
5.8胃小区:
5.9皮革胃
5.10灯泡征:
5.11牛眼征:
5.12腊肠征:
5.13鱼肋征:
5.14咖啡豆征:
5.15假肿瘤征:
5.16空回肠换位征:5.17双泡征:
5.18软藤征:
六、泌尿系统
6.1马蹄肾:
6.2肾自截:
6.3肾脊角:
6.4肾周脂肪囊:
七、生殖系统
7.1胎儿宫内发育迟缓:7.2宫外孕:
7.3乳腺后间隙:
7.4Cooper韧带:
7.5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妊娠
八、骨骼肌肉系统
8.1骨质软化:
8.2骨质疏松:
8.3骨痂:
1.1荧光效应:在X线的激发下,物质将吸收的能量以可见光的形式发散出来的现象。1.2摄影效应:X线能使涂有溴化银的胶片感光的现象。
1.3生物学效应:X线在生物体内也能产生电离和激发,使生物体产生生物效应。特别是一些增殖性强的细胞,经一定量的X线照射后,可产生抑制、损伤甚至坏死。
1.4窗位:即CT图像灰阶的中心;由于不同组织的CT值不同,因此欲观察某一组织的细微结构时,应以该组织的CT值为中心进行观察,此即窗位。
提高窗位,图像变黑,降低窗位,图像则变白。
1.5窗宽:即CT图像的CT值范围,提高窗宽,则组织间对比度下降;缩小窗宽,组织间的对比度增高。
农药电子手册
1.6密度分辨力:又称低对比分辨力;指图像中可辨认密度差别的最小值,即对细微密度差别的分辨能力。
1.7空间分辨力:又称高对比分辨率力;指图像对组织结构空间大小的鉴别能力。
1.8时间分辨率:影像设备单位时间内采集图像的帧数。
1.9部分容积效应:CT图像上各个像素的数值代表相应单位组织全体的平均CT值,它不能如实反映该单位内各种组织本身的CT值。在CT扫描中,凡小于层厚的病变,其CT值受层厚内其它组织的影响,所测出的CT值不能代表病变的真正的CT值:如在高密度组织中较小的低密度病灶,其CT值偏高;反之,在低密度组织中的较小的高密度病灶,其CT值偏低,这种现象称为部分容积效应。
1.10超声(超声波):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声波,超过了人耳听觉阈值的上限。
1.11侧向分辨力(纵向分辨力、横向分辨力):指在超声束的扫查平面内,垂直于声束轴线的方向上能够区分两上回波目标的最小距离。教师是园丁
1.12轴向分辨力:指在超声束的扫查平面内,沿声束轴线的方向上能够区分两上回波目标的最小距离。
1.13振铃效应:又称“声尾”,声束在传播途径中,遇到一层甚薄的液体层,且液体下方有极强的声反射界面;声束被反射回来再遇到薄层液体前壁时,再被反射向下,如此来回往复的现象。
1.14镜像效应:也成镜面折返虚像;声束遇到深部的平滑镜面时,如测及离镜面较近的靶标,此时显示为镜面深部与此靶标距离相等、形态相似的声像图,连同声束整体扫描的实际图形一并显示。
1.15声影:指常规DGC正补偿调节后,在组织或病灶后方所显示的低回声或接近无回声的平直条状区。一般出现在结石,骨骼等组织的后方。
1.16彗星尾征:超声波遇到子宫内金属避孕环或腹膜游离气体、肝内胆管积气等时,声像图表现为强回声及其后方的狭长带状回声,形如彗星尾。
1.17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化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
的影像,使血管显影清晰的成像技术。
2.1脑积水:脑脊液在脑室系统及(或)蛛网膜下隙内淤积并不断增加,常伴颅内压增高。
2.2硬膜下血肿:指位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的血肿,呈新月形。
2.3硬膜外血肿:指位于硬脑膜和头皮之间的血肿,呈梭形或凸透镜形。
2.4颅骨骨膜下血肿:指位于骨膜与外板之间的血肿。
2.5硬膜下积液:硬膜下腔发生局限性或弥漫性积液。
2.6水脑症:又称积水性无脑畸形;
2.7腔隙性脑梗死:发生于脑深穿通动脉或其他微小动脉的缺血性微梗死,经慢性愈合后所形成的不规则腔隙,常见于老年人。
3.1心脏摆动:心包大量积液时,在心包腔内,心脏前后壁同向运动。
3.2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流经内膜撕裂口灌入中膜,形成“双腔”主动脉,即扩张的假腔和受压的真腔。
苏金生3.3盔甲心:结核性心包炎较常见;积液量较大,引起广泛粘连导致缩窄性心包炎,增厚的心包可呈盔甲样包绕心脏,常伴有钙化。
3.4肺门截断现象:肺动脉高压时,肺门肺动脉大分支扩张而外周小分支变细,与大分支之间有一突然分界。
4.1肺实变:指任何原因致使肺泡腔内积聚浆液、纤维蛋白和细胞成分等,使得肺泡含气量减少,肺质地致密化的一种病变。肺体积一般并不发生变化。
4.2卫星灶:指结核球周围常见散在的纤维增殖性病灶。
4.3肺门:肺门影是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和淋巴组织的总合投影。
4.4肺野:在胸片上两侧肺脏表现为透明的区域称为肺野。
4.5肺纹理:肺野内见自肺门向外呈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影。肺纹理由肺动静脉构成,主要是肺动脉。
4.6支气管空气征:由于实变肺组织与含气支气管相衬托,其内有时看见透亮的支气管影。
4.7空气半月征:曲霉菌性肺炎的肉芽肿常继发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囊肿或净化空洞,洞内软组织影可随重力和体位而移动,空洞内软组织影与空洞壁之间有新月状空隙。
4.8中央型肺癌:肿瘤发生在肺段及肺段以上支气管。
4.9周围型肺癌:肿瘤发生在肺段以下支气管。
4.10横S征:是右肺上叶中央型肺癌的X线典型表现,即右上叶肺不张,水平裂上移与
肺门肿块下缘相连成反置的S状。
4.11月晕征:在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中常见,表现为肿瘤的周围环绕毛玻璃样影。
4.12血管纠集征:是肺内单发球形病灶引起的肺血管改变的总称。包括:①血管穿过肿块;②血管向肿块集中;③血管在肿块边缘截断。恶性肿瘤时,此征阳性率高。
4.13胸膜凹陷征:是指肿瘤与胸膜之间的线形或三角形影,尖端指向病变,在胸膜陷入
的部位可形成明显的凹陷。多见于肺内恶性肿瘤。
4.14膈壶腹:深吸气时横膈下降,使得食管裂孔收缩,致使钡剂与横膈上方停顿,形成
食管下端膈上一小段的一过性扩张;呼吸时消失,属于正常现象。
5.1龛影:是消化道溃疡的特征性影像表现;被钡剂涂布的胃肠道壁溃烂区域,在X线切线位投影时,形成一突出于腔外的钡斑影像。
5.2食管胃角:食管下端与胃底的夹角,又称His角,正常情况下为锐角。
5.3憩室:是消化管壁局部发育不良、肌壁薄弱和内压增高致该处管壁膨出于器官轮廓外,使钡剂充填其内。
5.4项圈征:龛影口部的透明带,犹如一项圈。
5.5狭颈征:龛影口部明显狭小,使龛影犹如具有一个狭长的颈。
5.6半月综合征:恶性龛影的表现;表现为龛影有不规则环堤,其内可见指压征充盈缺损。
5.7环堤征:龛影外围环绕以宽窄不等的透明带。
5.8胃小区:胃气钡双对比造影所显示胃粘膜面的细微结构,呈网格状或多角形。
5.9皮革胃:指弥漫型胃癌累及胃的大部或全胃,粘膜皱襞平坦、消失,胃腔明显缩小,整个胃壁僵硬,蠕动消失,形如皮革囊袋样。
5.10灯泡征:是肝海绵脏血管瘤的典型MRI表现;典型的海绵状血管瘤在T1WI像上为均匀稍低信号,T2WI像上随回波时间(TE)延长,信号逐渐增高,在肝实质低信号的衬托下,肿瘤表现为边缘锐利的高信号灶。
5.11牛眼征:是肝转移瘤的典型CT表现;即病灶中心为低密度灶,边缘呈环状强化,最外缘密度又低于正常肝,形如牛眼。
5.12腊肠征:是回肠梗阻的重要X线征象;梗阻扩张的回肠表现为连贯的均匀透明的肠管,形似腊肠。
5.13鱼肋征:是空肠梗阻的重要X线征象;表现为在扩大的空肠内见到较多横贯肠腔,密集排列的线状皱襞,形似鱼肋骨。
5.14咖啡豆征:不完全性绞窄性肠梗阻时,近端肠管内的大量气体和液体进入闭袢肠曲,致使闭袢肠曲不断扩大显示为椭圆形,中央有一条分隔带的透亮影。
5.15假肿瘤征:完全性绞窄性肠梗阻时,闭袢肠曲完全由液体充满,在周围肠曲的衬托下,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影。
5.16空回肠换位征:正常情况下空肠位于左上腹,回肠位于右下腹。当小肠扭转时,扭
转度数为180°的奇数倍时,空回场位置换位。
5.17双泡征:十二指肠降段梗阻时,其近侧的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明显胀气扩大,在立位
或侧卧位时,表现为双泡征。
5.18软藤征:胆管癌如为结节型或乳头型,胆管内可见不光整的充盈缺损,胆管阻塞部
位以上的胆管明显扩张。
6.1马蹄肾:两肾上极或下极的融合,以下极融合多见,状如马蹄。
6.2肾自截:肾结核时,病变波及整个肾脏,全肾广泛破坏,肾盂肾盏不能辨认,最后肾大部或全部钙化且肾功能完全丧失。
6.3肾脊角:两肾长轴的延长线与脊柱形成的夹角,一般为15°-25°。
6.4肾周脂肪囊:肾周围间隙由肾前筋膜和肾后筋膜围成,两层筋膜之间可充满脂肪组织包裹肾脏。全面发展观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3:41: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050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表现   组织   血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