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居民认知与简易应对方式测评分析

华南预防医学2021 年 4 月第 47 卷第 4 期 SouthChina J Prev M e d,A Dr i l 2021,Vol.47,No.4•49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居民认知
与简易应对方式测评分析
蔡泽敏\郑树楷\黄燕虹2,邱昭龙\吴库生1
1.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汕头515041 ;
2.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摘要】目的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流行期间对居民开展防控认知和简易应对方式调查,为精准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2月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采用网络便利抽样法邀请研究对象,对广
东省为主的居民进行调查。结果有效问卷585份,调查对象以青中年(98.8%)为主,本科以上占73.4%,医务人员
占21.9%,95.9%研究对象处于健康状态。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结果显示,332(56.8%)人倾向采取积极应对方式。除
>60岁年龄组的积极应对标准分高于常模(尸<0.05),不同性别、年龄组、文化程度、职业和健康状况的居民积极应
对和消极应对标准分均低于常模,差弄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年龄组、职业和健康状况之间的积极应
对倾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不同文化程度的积极应对倾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获取疫情信息
的途径主要是官方新闻(85.0%)、A P P文章推送(70.1%)等,认为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99.5%)、接触传播
(89.1%)等,认为出行佩戴口罩(99.5%)、避免去人多的地方(98.5%)等能预防感染,出行受限(66.2%)、信息爆炸
(48.9% )、行程安排受影响(46.7%)等为困扰因素。结论疫情期间人有不同程度的防控认知和预防措施,多数
人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但应对方式标准分仍低于常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应加强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科
学引导公众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知;应对方式
中图分类号:R1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039(2021)04-0491-04
Cognition and simple coping style among population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CAI Ze-m in',ZHENG Shu-kai1,HUANG Yan-hong2,QIU Zhao-long1,WU Ku-sheng'
1. Shan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y Shantou 515041, China;
2. Mental Health Center o f S hantou University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gnition and the simple coping style of the residents during the out­break of COV ID-19, 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preci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In February,
2020, the mainly residents of Guangdong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by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and simple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SCSQ) through network. Results There were 585 valid questionnaires collected, among which
98.8% were young and m iddle-aged, and 73.4% were bachelor degree or more. Medical workers accounted for 21.9%. Most
of the participants were healthy (95.9%). The results of the SCSQ showed that 332 (56.8%) people tended to adopt a posi­
tive coping style. Except positive coping scores of the age group of ^60 higher than the norm, positive coping and negative
coping scores of different gender, age, educational degree, occupation and the healthy state were lower than the norm,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ositive cop­
ing tendencies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 age group, occupation, and health state (P>0.05), and the positive coping ten­
dency of different educational level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main accesses of information were official
news (85.0%) and timely message of APP (70.1%). The main routes of COVID-19 transmission were droplet transmission
(99.5%) and contact transmission (89.1%). Wearing a face mask (99.5%) , avoiding gathering together (98.5%) can pre­
vent infection. Bothering factors were limited going outsides (66.2%) , information explosion (48.9%), and impact on the
DOI : 10.12183/j.scjpm.2021.0491
作者简介:蔡泽敏(1994一),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环境流行病学
通作者:吴库生,E-mail:************
original schedule (46.7%). Conclusion During the epidemic, people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awarenes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most of them adopt a positive coping, but the scores of coping style are lower than the norm. In the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healthy knowledge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cientifically guide the coping style of the public.
【Keywords】COVID-19; Cognition; Coping style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报告多例不明原因 肺炎病例1]。2020年2月11日,WHO将新型冠状病 毒肺炎命名为“COVID-19”。我国将COVID-19纳 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并 采取的防控措施。
根据《近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 方案》[2],防控是遏制C0VID-19蔓延的关键。C0V-ID-19存在人传人现象,主要传播方式为飞沫传播、接触传播13"41,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是重要 的防控手段。由于人认知良莠不齐,导致不同程 度的心理负担和应对方式。应对是个体减轻应激 状态及伴随的情绪反应认知和行为,是应激源与应 激反应的中介变量[M]。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负性 应激源,该情境下关注人的防控认知和应对方式,才能引导人们采取适当的应对方式。
本研究在COVID-19疫情流行期间对广东省为 主的居民开展调查,旨在了解居民对C0VID-19的 防控认知与应对方式,为相关部门开展精准防控提 供科学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研究面向全国,研究对象为疫情影 响下的中国居民,实际收集样本量以广东省居民为 主,采取网络问卷形式。按照样本量计算公式:[Max(维度数)x l〇]x[l+ 20%] ,Max维度数为 25,20%为考虑抽样误差后增加20%的样本量,计 算结果为300,实际收集样本量为592。本次调查已 获得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人类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研究方法和内容通过自主设计调查问卷,采 用网络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2月邀请研究对象。问卷分成3部分:(1)一般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 龄、文化程度、职业、健康状况;(2)防控知识的获取 和认知,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月31日发布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风险人防护指南》设计,包括获取疫情信息的途径、传播途径的认知、预防 措施的认知,另外也收集了影响研究对象的困扰原 因信息;(3)简易应对方式测评,采用简易应对方式 量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进 行测评,量表是由解亚宁171在综合国内外有关应对方式认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人特征编制而 成。量表共20个条目,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 个维度,积极应对包括条目1 ~ 12,消极应对包括条 目13 ~ 20,采用4级评分(不采取0分,偶尔不采取1分,偶尔采取2分,经常采取3分)。根据《心理卫生 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8],计算应对倾向时采用标准 分计法,应对标准分=(实际得分-样本平均值)/样 本标准差,应对倾向得分=积极应对标准分-消极 应对标准分,得分> 〇提示被测者采取积极应对,得 分<0提示被测者采取消极应对。简易应对方式量 表的常模计
分方式采用的形式。本研究量表 信度:Cronbach's a为0.90;效度:采用主成分因子分 析,对因子模型作方差极大斜交旋转,结果可以分出 积极和消极应对2个因子,与理论构想一致。
1.3统计分析采用IBM SPSS Statistic26.0对数据 进行分析。在对数据进行检查筛选后,计数资料采 用频数和比例、计量资料用i± s表示,采用f检验对 各组标准分和常模之间进行比较检验对各组积极应对倾向进行比较。以/0.0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2结果
2.1人口学特征和简易应对方式分析共回收问 卷592份,其中有效问卷585份,有效率为98.8%。调 查面向全国,主要来源于广东省(78.1%,457/585)。男性占35.0%,女性占65.0%,年龄以19 ~ 35岁(59.5%)和36 ~ 59岁(31.3%)居多,文化程度以本科 (46.2%)和研究生及以上(27.2%)占多数,医务人员 占21.9%,非医务人员占78.1%, 95.9%研究对象处 于健康状态,4.1%出现躯体化症状(包括C0VID-19 的临床症状和应激反应的躯体化症状)。
根据简易应对方式对人口学特征进行分析,332 (56.8%)人倾向采取积极应对方式,253 (43.2%)人倾向采取消极应对方式。对性别、年龄、文化程 度、职业和健康状况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除 》60岁年龄组的积极应对标准分高于常模(P< 0.05) 外,不同性别、年龄组、文化程度、职业和健康状况 的居民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标准分均低于常模,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 ),不同性别
、年
龄组、职业和健康状况之间的积极应对倾向差异无 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统计学意义(0.05),不同文化程度的积极应对倾
表I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和简易应对方式分析
项目人数构成比(%)积极应对标准分消极应对标准分
积极应对倾向
人数比例(%)Z值續
常模  1.78士0_52  1.59±0.66
性别  2.29>0.05男20535.0  1.31±0.91a0.89±0.77a12561.0
女38065.0  1.47±0.85a  1.02±0.70a20754.5
年龄(岁)  2.01>0.05 0~518.7  1.00±0.81a0.73±0.70a3160.8
19〜34859.5  1.47±0.88a  1.00±0.73a20258.0
36 ~18331.3  1.42±0.87a0.98±0.73a9853.6
>6030.5  1.97±0.49b  1.29±0.83a133.3
文化程度7.85<0.05中学及以下457.7  1.16±0.83a0.85±0.71a2555.6
专科11119.0  1.17±0.84a0.84±0.72f l6962.2
本科27046.2  1.50±0.88a  1.05±0.74a16260.0
研究生及以上15927.2  1.52±0.86a0.96±0.71a7647.8
职业  1.80>0.05医务人员12821.9  1.35±0.91f l0.78±0.73a6651.6
非医务人员45778.1  1.44±0.87a  1.02±0.72a26658.2
健康状况0.465>0.05健康56195.9  1.51±0.83a  1.27±0.71a32057.0
躯体化症状24  4.1  1.41 ±0.88a0.96±0.72a1250.0
注:•表示与常模相比尸< 〇.〇丨^表示与常模相比P< 0.05。
2.2人防控知识的认知和困扰原因人获取 疫情信息的途径主要是官方新闻(85.0%)、APP文章 推送(70.1%)、转发(6
3.4%)等。传播途径的认 知方面,认为主要通过飞沫传播(99.5%)、接触传播 (89.1%)、粪-口传播(76.1%)。预防措施的认知方 面,认为出行佩戴口罩(99.5% )、避免去人多的地方 (98.5%)、勤洗手消毒家居(98.3%)等能预防感染。人困扰原因方面,主要是出行受限(66.2%)、信息爆 炸(48.9%)、行程安排受影响(46.7%)等。详见表2。
3讨论
C0VID-19疫情作为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大流行,对人们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 的困扰,对他们的认知和应对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疫情期间,人获取疫情信息的途径主要是 官方新闻、APP推送的文章等。疫情防控相关知识 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可通过公众信任度较高的媒体 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大多数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传 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少数人认为母 婴垂直传播和血液感染可以传播,出行佩戴口罩、避免去人多的地方等可以预防感染,说明人们普遍 有自我保护意识。关注C0VID-19疫情及防护知识 可以了解疫情的严重程度等,有关卫生知识的宣传 教育可以让人们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和 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认知。随着疫情的变化,防 治措施和策略也相应做出了调整,策略调整的有效
性和及时性直接关乎疫情的防治效果i9_1()]。
在遭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心理健康受影响 的人数往往超过躯体受伤的人数,且持续的时间更 长[|1],不同人出现的心理特征和躯体化症状不同,同时也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研究表明,应 激源会引起多种躯体化症状和精神疾病[12]。心理 应激是个体察觉外界环境对生理心理和社会系统 造成影响时的整体现象,可引起适应性反应或不良 反应,其中个体的个性特征和应对方式发挥着重要 作用。积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益,而消极应对 方式对健康有害。对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 健康状况进行分析,表明此次疫情不同人的应对 方式标准分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 特殊情境下人的应对方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同文化程度的积极应对倾向差异有统计学
.494•华南预防医学2021 年4 月第47 卷第4期 South China.丨 Prev Med. Anril2021 ,V〇1.47,No.4
表2研究对象防控知识认知和困扰原因
项目人数比例(%)
获取疫情信息的途径
官方新闻49785.0
APP文章推送41070.1
欲望教师
转发37163.4
短信推送29750.8
APP视频推送12922.1
互联网搜索26144.6
其他28  4.8
传播途径的认知
通过飞沫传播58299.5
通过接触传播52189.1
通过粪-口传播44576.1
共用生活用品40168.5
其他39  6.7
预防措施的认知
出行佩戴口罩58299.5
避免去人多的地方57698.5
勤洗手、消毒家居57598.3
锻炼身体50686.5西部开发报
升高室内温度消毒9816.8
正常作息,膳食均衡52589.7
室内熏醋消毒539.1
困扰原因
出行受限38766.2
信息爆炸28648.9
蚕蛾交尾多久
行程安排受影响27346.7
家人不戴口罩13222.6
居住周边有疑似病例12922.1
无法与家人团聚11820.2
提前上班10117.3
其他34  5.8
意义。说明文化程度和应对倾向存在一定的联系,这可能与不同文化程度的认知和协调应对方式不 同有关。非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中的积极应对和 消极应对标准分均高于医务人员,可能与疫情早期 人防护认知不到位,且缺乏专业知识来判断信息 的科学性,从而产生消极应对的现象,同时期医务 人员在高危风险工作环境下压力相对较大,出现了 非医务人员积极应对标准分高于医务人员的情况。但医务人员和非医务人员的积极应对倾向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说明整体的应对倾向基本一致,医务 人员有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且C0VID-19诊疗指 南的及时出台,专项培训、医疗物资的及时供应和 防护措施实施到位,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和应对 方式打下了坚实的“防线”。
总体来说,疫情期间人有不同程度的防控认知和预防措施,这与中国整体大环境下的信息公开
和及时精准防控的实施有关。多数人采取积极应
对方式,但应对方式标准分仍低于常模,由于人
不同的个体特征,导致不同的应对方式。未来应进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一步了解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动态
变化。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应加强防
控知识的宣传教育,科学引导人采取正确的应对
方式。
由于在疫情期间,设计大范围的抽样和实施方
案存在一定难度,在实际收集过程中收集到广东省
居民占多数,这也是本研究的局限。但本研究是 2020年2月份所做的调查,能较好地反映C0VID-19
在中国流行期间人的防控认知和应对方式情况。
参考文献
[1] Huang C, Wang Y, Li X,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
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China [j]. Lancet,
2020, 395(10223):497-506.
[2]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
于印发近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方案的通知•
肺炎机制发〔2020〕9号[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
政府,2020: 1-5.
[3] Chan JF, Yuan S, Kok KH, et al. A familial cluster of pneumo­
nia associated with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dicating person-
to-person transmission: A study of a family cluster [j]. Lancet,
2020, 395(10223):514-523.
[4] Li Q, Guan X, Wu P, et al. Early transmission dynamics in Wu­
han, China, of novel coronavirus-infected pneumonia[j]. N Engl
JMed, 2020, 382(13):1199-1207.
[5]吴丽,赵方方,彭梦云,等.应对适应能力在急诊留观患者疾
病不确定感与心理应激反应间的中介效应[J].中国实用护理
杂志,2020, 36(11): 855-860.
[6]张宏堰,王玉正,冷涛,等.应对方式对个体自我结构与恋爱
词牌名春
满意度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 28(1):
96-100.
[7]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
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 6(2): 53-54.
[8]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
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108-丨09_
[9]唐三一,肖燕妮,彭志行,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预测建
模、数据融合与防控策略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
41(4):480-484.
[10]文军.直面新冠肺炎:风险社会的社区治理及其疫情防控[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 42(2): 3-11.
[11] Allsopp K, Brewin CR, Barrett A, et al, Responding to mental
health needs after terror attacks[j]. BMJ, 2019, 366:14828.
wdb620[12]王丰松,曾琴琴,高山,等.肺癌早期患者术后心理应激现状
及应激相关因子H SP70JFN-7关联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 39(8):1839-1842.
(收稿日期:2020-04-26)
(本文编辑:万东华,汪芝兰)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9:32: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045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应对   方式   疫情   防控   认知   人群   研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