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经

浅谈“生意经” 
生意经”,是指商业经营活动或货物买卖的道理或规律。我们今天所讲的“生意经”,其中心内容,应该是根据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在改革开放讲究竞争机制和商业道德的要求下,文明经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让顾客称心满意。同时,改善经营管理,货真价实,处处精打细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盈利。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就是说,干什么都会有人出类拔萃,成为佼佼者,做生意也是这样。尽管市场变化多端,做生意不会一帆风顺。我觉得,只要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终归可以精通本行业务,做出显著成绩来。比如商店要进货,这是常事,也是常识,不就是拿钱买东西吗,谁不能干?可是,要进的货适销对路,多盈利,就不那么容易。采购员,既要上观天时(季节变化、年成好坏),又要下察地利(商店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如风土人情,竞争对手,本店位置等),也要深知人们消费水平、消费习惯及其发展趋势,还要熟悉市场商品品种、价格及产地情况、运输条件等等。再说售货,营业员要想把货款算得准确、快捷,就得学点算术。柜台上的一问一答,都得让顾客听得明白,感到亲切,这就要讲究语言艺术。为顾客介绍商品,当好参谋,还要懂得商品知识。还有许多,如要掌握市场的动向和商品供求规律,懂得顾客心理,明白他们的要求,以及处理买卖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等等。由此可见,做生意是颇有学问的。旧社会,我在商店当过学徒,起早睡晚,虚心求教,学过生意。解放后,我在商业战线,干过营业员,任过副经理,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过生意,吃过苦,受过累,也获得
了种种荣誉。我这个过来人,觉得“生意经”是深有讲究,学无止境的。
内经讲义
代谢  一、当好经理
经理,顾名思义,就是既抓经营又抓管理,从几个人的小商店到几十人、几百人的商场,他都应当是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因此,担任经理这个职务应当有一定的条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当经理呢?不同企业有不同的要求,但起码的条件是非常明确的:
  1、具备高等或中等专业教育程度(同等程度的实践者也可以);
  2、具有一个领导者的道德修养和政治品质;
  3、具有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富有事业心,进取心,而又有真才实学;.
  4、熟悉市场动向,高瞻远瞩,使商店有竞争力;
  5、善于经营、生意兴隆、盈利丰厚,使职工能增加收入。
  作为一个商店经理,还应当是个精通本行业务的实干家,熟悉市场状况,深知消费者心理
、需要和购买力水平;能按经济规律办事,是个精明的经营者,善于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商品的购、
销、调、存,还要能够根据本店所在的地区,所处的位置,确定本店的销售对象、经营品种、方式,创出本店的经营特,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经理,经理,应当是既善于经营又精通管理的行家。会做生意的经理,经商要懂商。作为一个经理,应当懂得作库存结构的分析,市场动向的预测,懂得购、销、调、存各个环节,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合理组织货源,及时调整本店的商品结构,使之保持相当的竞争力,不因市场的变化而致营业萧条。
  “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这是《苟子·修身》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有经验的老农,决不会因为水旱灾害就不种地,精明的商人也不会因为怕赔钱就不去做买卖。由此看来,一个经理应该在了解实际情况,心中有数的前提下,心不离顾客,身不离劳动,无私无畏地当好经理。
二、竞争有术
  1.在竞争中求发展。
  “竞争”一词阔别很多年了,从改革开放以来又重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开始难免有点不习惯,随着改革的深入很快就会习惯了。
  竞争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它。商品所有者来到市场,为尽快把自己的商品推销出去,
总是极力争取货币所有者购买自己的商品。事实上是在互相进行着较量和竞争,同样,货币所有者来到市场,也力争以有限的货币换取自己最急需最物美价廉的商品。可见,竞争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一种有规律性的现象,这无论是在当地或国内其它市场都是一样的。竞争的结果优者胜,劣者败,问题在于我们怎样去认识它和正确地去运用它就是了。“人无我有,人有我全,人全我优,人优我廉”,就是竞争的一种体现。竞争是斗智而不是拉开架式的较劲,死拼,应该审时度势,灵活、巧妙地战胜对
手。平安培训系统
  商品经营过程中的竞争,给每个商品销售者一种拼命向上、奋力追赶的压力,从而努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以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样的竞争,只会越争越兴旺;害怕竞争,忧心忡忡是没有必要的。
野兔的生活习性  总之,竞争有个规律,优者胜,劣者败,落后就被动,十分落后而又不思改进的就要被淘汰。
  2.掌握时机,当机立断
  《史记·货殖列传》所载,战国时有个叫白圭的人,有一套经商的办法。他认为经商必需掌握时机,运用智谋,就好象孙吴用兵打仗一样,这是很有见地的。特别是在竞争机制确立商品经济发展的今天,更应审时度势相机行事。1986年春节前,贸易中心食品
柜组的货源组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安排。当时,绝大部分货源依靠市县糖酒公司渠道。根据中秋节的供货情况看,两级公司都是在保证自己门市部(商场)供应的前提下,再供应我们。而且在进销差价、地区差价、批零差价等几个方面,使我们的竞争能力大大减低。为此,我在请示公司有关领导同意后,前往宁、沪、杭等地组织了一批货源,仅从杭州西湖酒厂就调进各种酒360余件,价值近四万元。由于品种多、花新、包装美、价格低,怀远市场只有百货大楼独家供应,腊月上旬上柜至春节前就全部销完,而货款至1986年2月底才与厂方结算。茶叶,我们与厂方联营,从蚌埠、宿县、合肥等地进的货,绝大部分采取代销、延期付款等办法,大大增加了市场竞争力,加速了资金周转率,增加了利润,该年度资金周转达13次之多,纯利润四万余元。如果因循守旧,按老规矩坐等从老渠道进货,这笔利润,不就化为乌有了吗!
  3.把握消费趋向,适应顾客需要
  经营商店,做好买卖,必须随时随地注意市场需求的变化。否则,经营就难好。从客观上看,市场需求是个很难捉摸的东西。其实不然,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动向,研究和把握社会需求的发展趋势,及时地组织货源供应,就能满足广大顾客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这是做好生意的一个诀窍。例如1 986年组织上要我把小百货门市部兼管起来,我考虑到小百货虽小千家万户需要,要在小而全、好而精方面下功夫,当时市场上国营和较大一些商店的经营趋势,是多抓“西瓜”少抓“芝麻”。而小市场的个体经营户的进货,大多是蚌埠市凤阳路等批发市场供应的江浙私人产品,质次价低利高。
在为小百货门市部组织货源时,当时整个蚌埠市场,不论是国营、集体还是个体,都进不到上海名优松紧带、鞋带,我为此去一趟上海,在市织带厂批发部进了一批十余种松紧带、鞋带、卫生带等产品,价格上低于国家核定的零售价,很受顾客欢迎。在组织和供应其它货源方面,也是这样以优质价廉求生存,争荣誉,得到发展。
  三、文明经商
  1.文明礼让客满门    .
  我们的祖国素享“礼义之邦”的美名。我们的祖先,曾以讲礼貌而闻名世界。《礼记》在谈到礼的基本要求时写道:··不失足于人,不失于人,不失口于人。”这三个“不失”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指行为上(足),态度上(),言语上(口),都不要失礼。联系实际来讲,如果我们的营业员对顾客一问就烦,再拿就厌,甚至摔商品给顾客脸看,这就叫“失足于人”了。如果在上班时,几
个营业员围在一起说说笑笑,言者滔滔,听者津津,对柜台前的顾客冷若冰霜,爱理不理,这显然是“失于人”了。再如,稍不遂意就向顾客发脾气,甚至“妈的不离口,脏话句句有”,这就是“失口于人”了。这样怎么能做好生意呢!
周蕾  文时礼让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作为一个商人,应当处处表现出讲文明有礼貌的美德。
我所体会的礼,通常是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规矩、准则、法度。它是通过一个人的心灵、语言和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来的。
  ①在心灵方面,对一个营业员起码的要求是:一心一意为顾客服务,有多公少私,助人为乐,正直诚实的道德品质,要坚持货真价实,信用为上的经营方向,想方设法供应顾客需要的商品,严格价格和质量规范,切实维护顾客利益,千万不能“水”使在心里坑骗顾客。
  ②在语言方面,则要认真讲究语言艺术。因为语言是表达思想,相互交际的工具,是心灵的窗户。做买卖一定要把话说得准确、谦虚、动听,恰如其分,使顾客听得明白,觉得亲切。具体的说,假如我接待的顾客是老人、长者,应该称呼“老伯”、“老大爷”、“老大娘”、“师父”、“您”等;如是儿童应该招呼“小朋友”;一般或认识的顾客可以称“同志”、“老师”、“朋友”等等,才是礼貌的,而喊“老头”、“小鬼”则是不礼貌的。向顾客介绍商品,需要他移步到柜台的另一地方时,可用商量的口气说“请”是礼貌的,而用命令的口气或生硬地喊“喂”,“过来”则是不礼貌的。当顾客给我们营业员方便或帮助时应道谢,这是礼貌的,而缄口不语,置之不理,则是不礼貌的。在顾客向我们表示感谢时,要说“别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当我们一时不能满足顾客要求时,要诚恳地说“对不起”、“请原谅”。早晨见到顾客时要说“您早”或“您好”;顾客离去时要说声“再见”或“欢迎您下次光临”,这都是礼貌的语言。反之,不打招呼,闭口不言,却是不礼貌的。营业员不能信口开河,讪笑,讥刺顾客。一次柜台前发生了争吵,一位体胖的女顾客,拿来挑去,选不到自己能穿的汗衫,营业员不耐烦了,脱口而出:“腰那
么粗,吃得那么肥,再挑也穿不上……”于是吵起来。说人家腰粗就不礼貌了,讲人肥更不象话。对膘好的人说他“胖了”,“发福了”,“很福态”,都中听,一连上个“肥”字就难听了。请想一想:“脑满肠肥”,“肥得象猪”这样的字眼不就明白了吗。
  ③在行为方面,要努力做到“诚于内而形于外”,处处维护社会主义商业道德,精通技术业务和商品知识,
主动当好顾客参谋。比方说,当顾客挑选商品时,应当尊重顾客的要求和意见,做到“屡问不烦,多挑不厌”,这是礼貌的,而不让顾客挑选或以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则是不礼貌的。当我们营业员拿货给顾客时,要注意轻拿轻放,让商品展示在顾客面前,在顾客尚未表态之前,应耐心地等待,这是礼貌的,而在顾客面前摔商品或把商品乱丢重放,或在展示商品时故意隐瞒商品的缺点,或是对顾客的挑选表示厌烦,动辄就说“买不买?”,“不买拉倒!”是不礼貌的。还要注意的是:对看了商品,问了价格而却不买的顾客,营业员不能不耐烦或者用言语、行动使顾客觉得难堪。“问不烦,拿不厌”不光是对买的顾客,不买的也应该如此。尤其是当自己同顾客发生矛盾而又完全有理时,更要注意克制自己,也就是说,有理还得有礼。
  营业员的思想、行为、举止、态度都关系到商店的信誉,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养成文明的职业习惯:维护商店的声誉,不能掉以轻心。
  2.和气生财
“和气生财”可以说是一句古老的生意经了。在古代就有“脱货求财说好话,切勿开口就伤人”的说法,现在和气生财仍不失为一种有用的生意经。我们今天讲的和气,是指以平等的态度接待顾客,和蔼可亲,服务周到。生财,就是说营业兴隆,财税两旺。所以和气生财这个说法,可以说是反映了文明经商同经营效果的关系。
中国专利信息中心  我始终有这样的体会,在同样的经营条件下,营业额的多少同值班人员服务态度的好坏很有关系。有些营业员和颜悦地接待顾客,往往能使某些做不成的生意达成交易,“和气”二字还要包括主动的内容。一次,我在接待顾客时,发现一位老农在柜前观望,就主动打了招呼,原来他是买喜期用品的,看货架上无红枣而迟疑未决。我说要多少?枣子马上就拿来,请先点别的东西。结果酒、糖果、糕点等摆了一柜台,我派人又从其它店购来了红枣。结账时,我观察到老人欲言又止。就请问他有没有什么不方便,他说拉东西的车停在老西门,这些货品怎么弄走呢?“请放心。”于是,来纸箱和车子,把各物品分别装好,尽管已是吃午饭的时候,我们还是用架车帮他送去,老农很高兴。现实工作中的经验告诉我们,商业工作,只有以和蔼的态度和周到的服务来接待消费者,才能顾客盈门,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因此,我的体会“和气生财”是利国利民利商店的大好事。
3.秤平尺准
  称量是实现公平买卖的重要手段。零售经营中是否做到“秤平提满尺码足”,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利益和商店信誉。目前,零售经营中少称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0:50: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04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商品   市场   经营   商店   竞争   营业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