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详细介绍

后殖民主义文论
Literary Theory of Postcolonialism
一、几个相关概念
殖民(colony):在原初意义上用于描述人们迁移到世界其他地方并在那里展开新的定居生活的现象。(吉尔伯特—后殖民批评:15)后来这一定义因其对“其他地方”有无原住民只字未提,而被认为含有殖民彩。
口腔蝇蛆病
帝国主义Imperialism) 一个国家通过军事占领对另一个地区行使权威,包括在军事、经济、文化上和象征意义上行使权力。(朱刚:475)
殖民主义(Colonialism)殖民主义则是帝国主义的一种扩展形式,表现为往该地区移民,占领那里的资源,统治占领地的原住民。(朱刚:475)
东方学:(Orientalism)东方学(东方主义)是一门综合了哲学、语言学、人种学等学科,主要从东方文本的西语译本或西方学者有关东方文明的论述来阐释东方文明的学科。(任一鸣:43)
二、概述
1978 年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W. Said)的《东方主义》Orientalism问世,开创了后殖民研究,使之成为继后结构主义又一波批评浪潮。后殖民理论形成于20世纪 80 年代,90 年代中后期趋于成熟, 影响波及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领域。其理论蕴含丰富, 批判意识强烈, 这使得它成为欧美学术变革标志和比较时新的批评方法。西方学界对于后殖民的表述各异,诸如后殖民批评、后殖民研究、后殖民话语、后殖民理论等。后殖民研究跨越哲学、人类学、地理学、历史学、政治学、文学、文化研究等不同学科。它以阶级、性别、种族为参照系, 反思并拓展西方各派文化批判思潮, 关注白种人 / 非白种人、宗主国 / 殖民地的对立互动。后殖民理论脱胎于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它一方面扎根第三
——————————
1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泛指取代结构主义的各种批评理论和方法。它利用结构主义提供的基本命题继续推导,对符号、知识、主体性等范畴作了新的阐释,形成对整个西方思想传统的质疑。其中德里达的解构批评理论、巴特的文本理
论、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等影响较大。(赵一凡:167)
2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的基本特征包括中心主体的分裂,参照物的丧失,道德判断和科学判断之间的联系的崩溃,形象胜于叙事,美学胜于伦理等。(刘捷:120)
世界,另一方面立足西方思想舞台,与女权、文化研究、全球化研究同气相求,彼此呼应,共同走向一种宏大多元的文化反思与批判 。(赵一凡:201)
三、后殖民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发展历程和理论渊源
1、社会背景
如果从194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并对那里实施殖民算起,殖民主义延续了450多年,伴随而来的非殖民化斗争到20世纪中叶终于使老殖民宗主国的殖民活动寿终正寝。二战之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一大批前殖民地国家获得独立,至70年代非殖民化运动已经基
当药本完成。但作为一种控制掠夺形式的殖民主义并没有消失。新老帝国主义继续使用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手段对前殖民地进行渗透和控制,使得当代世界的主导权仍
然把持在原先的新老殖民者手中,只不过控制和掠夺的方式不一样罢了。如果说,殖民主义主要是对经济、政治、军事和国家主权进行侵略控制和干涉的话,那么后殖民主义则是强调对文化、知识、语言和文化霸权方面的控制。在一定意义上,后殖民主义研究是20世纪中叶非殖民运动的继续,只是内容从政治、经济、文化斗争转到了学术研究,场所从现实世界转到了教学科研机构。而如何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摆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而获得自身的独立和发展,成为后殖民理论必须面对的问题。(朱刚:474—477)
2、发展历程
后殖民主义并非20世纪中叶突然出现的,而是在对殖民主义的长期反省中逐渐发展起来的。20世纪初叶,一大批理论家就已经开始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进行分析和批判。对于后殖民主义兴起的时间,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在19世纪后半叶就已萌芽,而在1947年印度独立后始出现一种新意识和新理论。其理论自觉和成熟是以萨义德的《东方主义》(1978)出版为标志。在萨义德之后,最重要的理论家有斯皮瓦克、霍米·巴巴等。斯皮瓦克将女权主义理论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整合在自己的后殖民理论中,从而成为一位有广泛影响的批评家。而霍米·巴巴则张扬第三世界文化理论,注重符号学与文化层面的后殖民批评、并将自己的研究从非洲文学转到印度次大陆上来。
-----------------------------
解构主义(Deconstructuralism)拒绝僵硬的定义,它称自己是一种针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一套消解语言及其意义确定性的策略。它的批判对象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赵一凡:259)
其后,英格兰希雷德福大学博士约翰·唐林森(John Tomlinson)以其《文化帝国主义》
(Cultural Imperialism,1985)开始了对后殖民的媒体帝国主义、民族国家话语、全球资本主义和现代性话语的批判,从多维文化权力层面,分析揭示出文化殖民主义的内蕴及其历史走向。麻绳男另外,比尔·阿什克罗夫特(Bill Ashcroft)、加雷斯·格里菲斯(Govreth Griffiths)和海伦·蒂芬(Helen Tiffin)的著作《帝国反击后殖民文学的理论与实践》(The Empire Writes Back: Theory and Practice i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s),强调所谓“混成”(hybridization),即本土传统通过这一形式与帝国残存相结合,以一种语言创设出一种新的后殖民表述方式。
近年来,一批新马克思主义者也开始关注并汇入后殖民批评思潮中,如英国的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和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k Jameson),尤其是杰姆逊的第三世界文化研究,为后殖民批评注入了活力。他近年发表的《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表明他的视点始终集中在全球文化后现代与后殖民中的第三世界文化的变革与前景上。他试图在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文化,即中心与边缘文化的二元对立关系中,把握第三世界文化的命运,并力求寻觅到后殖民氛围中人类文化发展的新契机。杰姆逊期望第三世界文化真正与第一世界文化“对话”,以一种“他者”的文化身份进行一种特异的文化发言,以打破第一世界文化的中心权力话语
此外,文化殖民、跨文化经验与历史记忆等问题,在罗伯特·杨(Robert Young)的《白神话:写作史与西方》(White Mythologies: Writing History and the West)、特里的《妇女、本土、他者》(Woman, Native,Other)、莫汉蒂等编的《第三世界妇女与女权主义政治》(Third World Women and the Politics of Feminism),以及丹尼斯·李(Daniel Lee)、贝尔·胡克斯(Bell Hooks)和小亨利·路易斯·盖茨(Henry Louis Gates Jr.)的研究中,都作出了自己独到阐释,使后殖民主义理论具有了更全面的理论形态。同时,非洲、印度、日本、韩国、中国、新加坡,都有一批从事文化、文学、哲学研究的学者在讨越明年
论后殖民主义问题和前景。(朱立元:416)
3、理论渊源
后殖民理论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20世纪初期的两位理论家,前意共领导人葛兰西(Antonio Gramsci,1891-1937)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和法侬的(Franz Fanon,1925-1961)“民族文化”理论,对后殖民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其后的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Michel Foucault,1926-1984)“话语”理论和“权力”理论,则成为后殖民主义思潮中的核心话题。
3.1 葛兰西的理论
后殖民主义理论受安东尼·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Cultural Hegemony)理论影响很大。“文化霸权”,或称“文化领导权”、“领导权”,这个词的希腊文和拉丁文表达分别是“egemon”和“egemonia”,这个词最初来自希腊文,指来自于别的国家的统治,到了19世纪以后才被广泛用于指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政治支配或控制,到了葛兰西手中,这个词开始被用来描述社会各个阶级之间的支配关系。而这种支配关系并不局限于直接的政治
控制,而是试图成为更为普遍的支配,包括特定的观看世界、人类特性及关系的方式。由此,领导权不仅表达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且还渗透到大众的意识之中,被从属阶级或大众接受为“正常现实”或“常识”。他认为统治阶级行使权力的手段除了强制性的立法、司法、武力以外,还会通过宣传和灌输思想与价值观让人民心甘情愿地接受统治。因此,资本主义通过对文化制度的大规模网络(如学校、教会、政党、报纸、传播媒介和民间社团)的控制,而操纵着整个社会,使其不断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整合唯一。这种资本主义文化网络不断地宣传支持现存生产方式的文化观念,使得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形成资本主义的霸权局面。葛兰西帮助人们认清了意识形态的巨大作用,提醒人们“臣服和意识形态是殖民统治过程中的绝对中心问题”。(朱刚:481)这说明了一个后殖民主义的主要问题,即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统治方式。尽管直接的政治控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二十年之内基本结束,但是其对于殖民地人民的经济与文化掌控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也是后殖民主义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西方因其政治权力而对东方的重构过程中东方扮演了怎样的角。从而为反抗这种殖民主义文化、思想和制度提供了一个参照点,为现代殖民主义及其“文化霸权”或“领导权”的分析,确定了一种分析的模式和基本的思维向度(百度百科:后殖民主义词条)
3.2 法侬的思想
弗兰兹·法侬(Franz Fanon)所处的时代正是殖民体系发生动荡转变之时,所以他的论述严格说来是属于反殖民主义领域的。法侬的思想,尤其是他对民族主义的批判,对当代后殖民批评理论的形成和构成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介于政论和文化理论分析之间的论述,表现了他作为一位生活在白人世界的黑人知识分子在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中的经历。他在心理学方面的建树使他得以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待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法侬的《黑皮肤,白面具》(Black Skin,White Masks 1952),和《地球上不幸的人们》(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1961)是后殖民理论研究的两部重要著作。在《黑皮肤,白面具》中,法侬从文化心理的角度对狭隘的种族主义思想进行了批评,并充分阐述了他关于视域语言与民族文化关系的论点。法侬的教育和文化背景使他成为心理意义上的法国人,而他与生俱来的黑皮肤又使他在生理意义上成为另类。当他遭遇法国种族主义的歧视待遇后,他感觉到了一种民族归属的失落感,一种心理自我和生理自我的分离。他指出,种族主义文化妨碍了黑人的心理健康。针对法属殖民地人民放弃自己的民族语言而说法语的现象,法侬指出,语言意义上的殖民对人的意识有着极大的暗示作用,话语是承载文化的,它支撑着文明的重量。说法语
陈衍不仅意味着拥有法语所代表的文化优越感,还意味着对整个法语文化集体意识的认可和接受,而这个法国文化却是把黑人认作是恶的和有罪的。从而使黑人灵魂深处产生一种无法排解的自卑情结和劣等民族的痛苦。法侬在《地球上不幸的人们》(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中提出了一个重要论点就是对民族主义的批评。法侬指出,民族主义往往很难突破阶级的界限,因为主要是那些被殖民者中的民族资产阶级或本土知识分子是一有特权的中产阶级,他们企图利用“民族主义”作为归附同胞的工具,通过打击殖民制度从而取而代之,占据殖民者的统治地位。(任一鸣:35—41)所以法侬认为反抗殖民主义的主体应是贫苦的农民,是处于边缘的黑人。只有斗争和塑造新文化才可能使第三世界文化摆脱殖民主义的控制,而获得新生。这一点,对其后的后殖民批评家的文化和文论反思提供了一个思想起点。(王岳川:19)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1:55: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028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化   后殖民   理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