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商都城羊的消费利用与供应_殷墟出土羊骨的动物考古学研究_李志鹏

考古2011年第7期o考古与科技晚商都城羊的消费利用与供应
)))殷墟出土羊骨的动物考古学研究
李志鹏
关键词:殷墟家羊动物考古学商代
KEY WORDS:Yinxu Sit e Domestic Shee p and Goats Zooarchaeolo gy Shan g D y nast y
ABSTRACT:Based on t he m or p holo g ical ident ification to the bones of the shee p and g oats uneart hed in Yinxu Site,through the stat istic analyses to t heir Number of Identified Specimens(N ISP),M inimum Number of Individuals(M NI)and ubiquitie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ercentage of m ut ton in the meat consumpt ion of t he resident s,the percentage of the sheep and goat s in t he anim al victims in t he burials and t he ratios bet w een sheep and goats in the capit al of t he lat e S hang Dynasty.T hrough the analyses t o t he age structure of death of t hese anim als,the viewpoints are presented that t he sheep and goats con-sumed by the residents of Yinxu w ere most ly juvenile individuals,matching t he slaughtering mode of sheep and goat husbandry aim ed on meat consumption,and t he sources of the sheep and goat s slaughtered for consum p tion w ere mainl y relied on the outside su pp lies;the s
hee p and g oats in the animal vict ims w ere also mainl y j uvenile individuals,reflectin g the funeral rit uals of/servin g the death as the y w ere alive0.
羊是中国古代六畜(马、牛、羊、猪、狗、鸡)之一。家羊包括绵羊和山羊,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牛科下的山羊亚科,绵羊和山羊则分别属于其中的绵羊属和山羊属[1]。羊是家畜中利用价值非常高的一种动物,能为人类提供多种畜产品。羊不仅可以产肉和脂肪,还可提供其他产品,如奶、羊毛、羊皮。此外,羊为草食性动物,养羊所消耗的饲料以野草为主,以谷物的秸秆为辅,其食物来源的特点导致羊不会与猪、狗等传统家畜争夺食物。因此,家羊的出现,代表人类开始以草食性动物来开发新的生计资源(草本植物)[2],表明畜牧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目前的研究认为绵羊和山羊可能是在伊朗西南部扎格罗斯山脉及其周边地区最早驯化,时间为距今1万年前[3]。中国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到仰韶文化时期,很少发现山羊亚科的动物遗存,到了龙山文化时期,羊的发现数量开始增多,在多处遗址都有发现。现有的研究认为,中国境内的家羊大概是在公元前36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从西方传入,地区大致是在甘青地区[4],到了龙山文化时期,家羊已在中原地区出现,并在较大范围内存在[5]。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晚商时期,养羊业逐步得到发展。但是在中国的动物考古学研究中,对家羊的研究与对家猪的研究相比,仍然显得很薄弱,存在诸多空白,如对绵羊与山羊的骨骼形态区分、羊
作者:李志鹏,北京市,1007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的死亡年龄判定及对由此反映的畜养和消费方式的研究就是其中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工作对动物骨骼的重视,发掘中比较注意收集动物遗存,动物考古学家也积极介入其中,为动物考古学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河南安阳殷墟是晚商时期的都城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殷墟遗址进行了多年的发掘。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了殷墟郭家湾遗址,揭露了一批房址、灰坑与墓葬。2003~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殷墟遗址范围内的安阳市孝民屯村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近6万平方米,整体揭露了一批商代晚期的半地穴式房址、一处大型铸铜遗址和大量墓葬[6]。郭家湾和孝民屯遗址出土了大量动物遗存,其中孝民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的区域与郭家湾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资料由笔者进行了鉴定分析,发现其中有大量羊骨。本文拟通过对殷墟这两处地点出土家羊的动物考古学分析,尝试探讨晚商时期都城居民对家羊的消费利用与开发方式、获取羊的来源以及当时的养羊策略等问题。
要探讨古代人类对羊的消费利用情况,首先要鉴定考古遗址出土的羊骨是绵羊还是山羊。绵羊与山羊的头骨与角心的形态区分较为容易,而肢骨的形态区分则相对比较困难。以往国内的动物考古学家除了对山羊和绵羊的掌骨与跖骨的形态区分做过探讨外[7],对其他肢骨的形态区分并没有深入的研究。
但在国外,不同学者对二者的形态区分做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其中博伊斯内科(J.Boessneck)的研究最为系统全面[8],涉及羊的大部分骨骼,其标准也得到同行多年工作的检验,除了对部分特征的把握存在一定的争议,基本为学术界所认可,而其他动物考古学家在此基础上对其又进一步加以完善和补充。我们在鉴定殷墟孝民屯出土的羊骨时,首次在国内采用这些标准对山羊和绵羊的多数骨骼进行了区分,对于少数在动物考古学界尚有争议或不好把握的骨骼区分特征则不勉强依其进行区分。
要探讨古代人类对羊的利用方式,必须注意对具体考古背景的分析。作为日常生活食物垃圾的羊骨与使用于特定礼仪背景如祭祀坑与墓葬中作为祭牲或随葬品的羊代表了人类对羊的不同利用方式。把在不同性质的考古背景中出土的羊骨分开比较分析,是进一步研究人类对羊的消费利用方式的基础。wb193
此外,研究古代人类对羊的消费利用情况,还要探讨羊在人类利用的动物资源中所占的比重,这主要借助对羊骨在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组合中所占数量比例的分析,其中可鉴定标本数(N ISP)与最小个体数(M NI)是两个重要的量化指标。可鉴定标本数是指所有可鉴定到特定骨骼或部位与某一动物分类单元如种属的动物骨骼总数,最小个体数则通常是指收集的动物骨骼标本中某一种属出现次数最多的单侧骨骼或部位所代表的动物个体数。两种统计方法各有利弊,结合起来可以互补。可鉴定标本数比较客观,最小个体数则不像可鉴定标本数那样受动物骨骼破碎程度的很大影响。
另外,本文还借鉴了植物考古学中/出土概率0的统计方法[9],以探讨羊被人类利用的普遍程度。动物
遗存的出土概率是指在遗址中发现某种动物的可能性,是根据出土某种动物的考古遗迹单位在所有发掘的考古遗迹单位总数中所占比例计算得出的。这种统计方法的特点是不考虑某种动物骨骼在出土的所有动物骨骼中所占的绝对数量及其数量比例,仅以/有0和/无0二分法,其结果反映的是动物在发掘区域的分布概率与该种动物被人类利用作为肉食的普遍程
图三
模式C:与以产毛为目的的家养屠宰模式相对
应的家养存活率曲线图
图二
苏南人力资源市场模式B:与以产奶为目的的家羊屠宰模式相对
应的家羊存活率曲线图
图一模式A:与以产肉为目的的家羊屠宰模式相对应的家羊存活率曲线图(图中的柱状图代表不同年龄段宰杀的羊在羊中所占百分比,如1岁阶段宰杀的羊占羊的30%,1岁时羊的存活率为70%,1~2岁阶段宰杀
的羊占羊的20%,2岁时羊的存活率为50%
)
度。出土概率的统计可与动物骨骼的可鉴定标本数与最小个体数的统计相结合,更加全面地揭示不同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程度。
要探讨古代人类对羊的利用方式,还要注意对羊的死亡年龄结构的探讨。羊的死亡年龄结构可以反映人们畜养和消费羊的目的或策略以及家羊的饲养和肉食消费地点。
养羊存在不同目的。英国学者塞巴斯蒂安#佩恩(Sebastian Pa y ne)曾对分别以产肉、产奶和产毛为主要目的的家羊屠宰模式与死亡年龄结构进行了研究,并提供了不同模式下羊在各个年龄段的存活率曲线
[10]
(图一;图二;图三)。如果养羊的主要目的是产肉,人们会在羊达到最佳产肉的年龄段时杀掉大多数的年轻公羊,只留很少一部分公羊作为种羊繁育后代。如果产奶是惟一目的,人们则会杀掉大部分年龄在2个月内的
公羊,而保留大部分母羊作为产奶羊。如果产羊毛是养羊的主要目的,人们则会保留较多的成年个体,产羔仅限于羊的换代需
要,不留作种羊的公羊一般都被阉割,但羊到老年后容易掉毛,所以成年羊一般在六七岁以后会被大量杀掉。但是,养羊的目的通常并不限于单一的畜产品。如果养羊的目的是产奶兼产肉,那么在产奶更重要与冬天饲料不足或成本很高的情况下,多数多余的羔羊会在6~9个月大的时候被杀掉;如果在产肉相对更重要和冬天不难获得饲料的情况下,一般对2~3岁的羊进行宰杀。宗教文化的因素也会影响羊的屠宰模式,如宗教禁忌、宗教节日。另外,对野生绵羊的研究表明,出生后不久的羔羊死亡率最高,老年羊死亡率也很高,其他年龄段的羊死亡率一般较低。因此,合理的推测是,如果是以狩猎方式获得野羊,猎手会发现羔羊和老年羊比较容易捕杀,这样遗址里的羊会以羔羊和老年个体占多数。因此,佩恩提出的羊的三种屠宰模式代表的是理想状况下的情况,真实的情况会因具体原因出现各种变化。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大体据此探讨古代养羊的屠宰模式和由此反映的养羊的主要目的和畜养策略。
如果遗址发现的羊由当地饲养而且仅供自己消费,一般而言,在季节性居住的遗址中只会发现某一或某些特定年龄段的羊,而在长期居住的遗址中则会发现各个年龄段的羊。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出生后不久的羔羊或母羊腹中未出生的羊的发现是一个遗址养羊的重要证据之一,因为一个遗址的居民如果自己不养羊一般不会出现这些年龄段的羊。如果羊是在遗址当地饲养,既供遗址居民自己消费,也对外销售,会出现几种情况:如果养羊的主要目的是卖肉,那么在遗址出土的羊中,处于最佳上市年龄的羊就会比较少,而会发现一些出生不久就自然死亡的羔羊以及大量因为不适合繁殖后代而被淘汰的
老年个体;如果养羊的主要目的是产奶,那么养羊户会卖掉公羔羊与不能繁殖或产奶的老年母羊,结果是在遗址中很少发现这类羊;如果养羊的主要目的是产毛,人们会把产毛少或毛质差的大龄羊杀掉出售[11]。如果一个遗址的居民自己不养羊而靠外地供应,那么在遗址中发现的羊的年龄通常比较集中,其中多数为达到上市年龄的羊,而处于繁殖年龄的羊相对较少。上市年龄与羊的发育快慢有关,在通常情况下,羊大约在1岁半时肉量回报开始下降,因此,多数上市的羊的年龄为1岁半到2岁半,这一时期羊的产肉量最高。
至于羊的死亡年龄,可以根据其骨骼的骨骺愈合状况、头骨骨缝闭合状况、牙齿的萌出与磨蚀状况、角的发育状况等进行推断,其中通过羊的下颌牙齿的萌出与磨蚀状况来推断羊的死亡年龄最为有效。羊到了3岁半以后所有的头后骨骺都已愈合,无法推断成年以后的具体年龄,而羊的下颌牙齿的萌出与磨蚀状况则可用来推断羊的所有年龄阶段,而且考古遗址出土动物的牙齿较之头骨、头后骨骼保存得更好。因此,羊的下颌牙齿是判断羊的死亡年龄的最佳考古学资料。由于在殷墟遗址的生活遗迹中出土了大量的羊的下颌骨,为分析羊的死亡年龄提供了很好的大样本资料,所以本文对晚商时期作为殷墟居民日常肉食消费的羊的牙齿萌出和磨蚀状况进行观察、记录与量化统计来推断其死亡年龄结构,至于墓葬中随葬的羊的死亡年龄结构则还借助对骨骼的愈合状况进行分析。
羊的不同骨骼的骨骺愈合时间不同。早期愈合的骨骼部位包括肩胛骨(6~8个月龄愈合)、盆骨(6~10个月龄愈合)以及肱骨远端与桡骨近端(10个月龄愈合);中期愈合的骨骼部位包括第1、2指骨近端(13~ 1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6个月龄愈合)、掌骨远端与胫骨远端(115~2岁愈合)以及跖骨远端(20~28个月龄愈合);晚期愈合的骨骼部位则包括跟骨近端与股骨近端(215~3岁愈合)、尺骨两端(215岁愈合)、桡骨远端(3岁愈合)以
图四格兰特设计的记录羊下颌牙齿磨蚀级别的方法(m 4即下颌第4乳前臼齿,或记录为d p 4,P 4指下颌第4
前臼齿,M 1-3分别指第1臼齿到第3臼齿。
)
及肱骨近端、股骨远端与胫骨近端(3~315岁愈合)[12]
羊的不同牙齿的萌出次序和时间不一样,虽然家羊的品种和饲养条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有一定差异[13],但牙齿的萌出先后次序是一定的,特定牙齿萌出的时间大体处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因此记录羊萌出的牙齿可以大体确定羊的死亡年龄。但是对于所有恒齿萌出后的羊的年龄则需要借助恒齿的磨蚀状况进行分析,这就涉及对羊牙齿的磨蚀状况的记录方法问题。国外学者较早地对羊牙齿的萌出、磨蚀状况的记录方法进行了探索。20世纪70年代初,塞巴斯蒂安#佩恩设计了一套记录羊的下颌颊齿(包括前臼齿和臼齿)的磨蚀阶段的方法[14]
齿轮有限元分析
。该方法主要根据牙齿咬合面暴露的牙齿和珐琅质由于磨蚀形成的图案确定牙齿萌出和磨蚀的阶段,记录客观详尽而且直观,但不足之处是记录符号输入电脑不方便。在此之后,安妮#格兰特(Annie Gr ant)设计了一套记录猪、牛、羊的牙齿磨蚀状况的方法,其中羊的下颌颊齿磨蚀阶段的记录方法与佩恩的方法大同小异,但每一个磨蚀阶段都对应某一个特定的英文字母[15](图四)。这种方法较佩恩的方法更便于标准化记录和输入电脑,适合进行定量统计分析。佩恩后来受格兰特的启发,改进了其记录牙齿磨蚀状况的方法,将每一个磨蚀级别对应某一个特定数字和字母组合的形式,也可输入电脑记录
[16]小说林
我们在鉴定殷墟出土羊的下颌颊齿萌出和磨蚀状况时采用了格兰特的记录方法,对羊的牙齿萌出和磨蚀阶段进行了详细记录,包括羊下颌的游离臼齿以及完整和不完整的下颌齿列上的恒臼齿、第4前臼齿和第4乳前臼齿。另外,成形而未磨蚀的牙齿分别记作C(可见齿槽孔)、V (可见牙齿,但未萌出)、E(刚萌出)、1/2(萌出1/2)和U (牙齿完全萌出,但尚未磨蚀)。图四中的磨蚀阶
段a 则指的是牙齿开始磨蚀但未露出齿质点。
佩恩根据其多年的研究曾提出了一套根据下颌颊齿萌出和磨蚀状况相应地确定羊的死亡年龄的标准[17],梅琳达#齐德(M eilinda A.Zeder )在佩恩的基础上对记录方法进行了调整,也发展了一套方便输入电脑的数字化的记录,与牙齿的具体磨蚀阶段和死亡年龄相对应[18]徐玉凤
。我们在最初记录羊的牙齿磨蚀阶段采用的是格兰特的记录方法,将其记录方法与齐德的记录方法拟合后,再根据殷墟遗址出土的羊下颌不同颊齿磨蚀与萌出级别的组合情况,对羊的年龄级别的推断方法做出相应调整(表一)。
殷墟遗址出土羊骨的考古背景可分为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7:54: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002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动物   磨蚀   遗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