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五”在美术考古中的运用

2019/01
中国古代“五”在美术考古中的运用
文/刘子[山西画院]
【摘要】中国古代对“五”的认知是多元的,是集历法、占卜、中医学、社会学、美学、哲学等诸多学科于一身的理论体系。自然界的“五”,即来源于自然界的矿物颜料,是人类创作视觉艺术的物质基础。本文针对“五”为基点研究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五”,进而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的彩文化,考察“五”对美术考古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五;矿物质颜料;美术考古学;朴素唯物论
在美术考古学领域中探寻“五”的意义,将不是简单的在“美术学”领域中所讲的彩的三要素或是天然颜料的提取方法;也不是单纯地为了满足“考古学”中考古发掘,修复文物,文物断代等需求。它更是涉及历朝历代帝王的用等级、官方民间用偏好、彩社会含义倾向、儒释道用戒律等。研究这一课题,能更好地挖掘中华民族“用文化”中深层次的内涵。
一、古代朴素唯物论中的“五”
在古代,“五”是以青、赤、白、黑、黄五种颜为正。中国古人的认知里“五”不仅仅是五种颜,还对应着宇宙中的五种基本元素,也代表了大地五种方位,更是封建社会中社会阶级地位的象征。在古代有大量书籍进行概述,在《书·益稷》记载:“以五采彰施於五,作服,汝明。”古人的朴素文物论中将世间万物都归为金木水火土五类目,而“五行”与“五”也有相对应关系,木对应青、火对应红、土对应黄、金对应白、水对应黑。
“五”也泛指各种颜,曹丕《芙蓉池》诗:“上天垂光采,五一何鲜。”《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有人说你有个眼睛可以辨五,耳朵可以辨五声。”
“五”也指人的神如:“五无主”。中医指五脏反映在面部的五种气。《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察》注:“五者:青为肝,赤为心,黄为脾,白为肺,黑为肾也。”青属木属肝,赤属火属心,黄属土属脾,白属金属肺,黑属水属肾。
可见,中国朴素唯物主义多数是以“五”“五行”“五方”“五味”“五音”“五脏”构成的文化体系。我国古代哲学家就可以按这一套理论来解释世间各种事物的形成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二、自然界中五本身的研究
魏晋时期,中国的艺术史上就产生了彩
表现上的高峰,并且将中国画称之为“丹青”。
“丹”指的是红,相对应的矿物质是朱砂。“青”
指的是蓝,相对应的矿物质是青金石或者蓝
铜矿。可见魏晋时期至唐代的绘画大量使用
、青来勾线或者设。到了近代,一些学者
又将“丹青”一词拿出来,作为整个庞大的国画
体系的总称。远古的新石器时代陶器、新疆阿
克苏地区的克孜尔壁画、秦代兵马俑尚存的彩
绘痕迹、汉代陪葬用帛画、陕西出土的唐代各个
宗室墓室壁画等将古人对彩的崇拜以及熟练
地运用彩这一论点逐一论证。
中国艺术作品最初的用受颜制作技术
的限制,颜的来源都是从矿物中取材,是经过
不断地挖掘、研磨以及加热等手段提取的,青、
有中国特的资本主义
赤、白、黑、黄作为五种基本的颜又有具体的
料名称。青大多数是从青金石中提取的,
以阿富汗帝王青金石为品质最优。另外一种是
蓝绿共生的蓝铜矿,再有就是植物中提取的靛
蓝。靛蓝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
是一种植物性蓝,在我国的云南广西地区仍
有大量普及的使用。赤主要的来源是珊瑚、银
珠、赤铁矿、朱砂等。白的来源主要是白垩土、
蛤白、石灰白、铅白、钛白等。黑的主要来源是
锅底灰、草木灰、炭条。黄的主要来源于雄黄、
雌黄或含铁土壤,如敦煌土,同时壁画艺术中经
常用到的金箔也可以归纳到黄的范围内。
岩彩画的设方法以胶液作为矿物的粘
接剂。胶液大概包括:骨胶、皮胶、明胶、桃胶、
蛋清以及油类等。不同的胶液来调节矿物会
有不同的发效果:任何矿物与油类媒介混
合都会发略重;而骨胶,皮胶就对矿物的发
影响较少,使得颜发纯正;桃胶是一种很
好的选择,杂质少、透亮,但是成本就比较高;蛋
清主要用于植物提取的调和,因为其粘度比
其他胶低,容易导致矿石粉末脱落。
在绘画过程中,正确的顺序应该是由底层
到上层采取由细到粗的排列绘制,先上的细致
粉末可以较大一些;后上的大颗粒矿石胶轻一
些,这样不仅能发纯正,而且还会使画面透
气,产生空间层次。在当代画坛,岩彩画技法也
逐步被大家认识、运用。将石煅烧获取更多
彩,堆粉,贴箔,制作泥金,拨金堆彩等特殊技
法也出现在公众视野。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画
家,我们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水墨画”就是国
亲核反应
画的全部层面,而应该对中国画进行全面的深
刻的挖掘,形成有中国特的,有时代感的中国
重彩画。
三、古代美术作品“五”追溯以及在美术
考古学中的运用
“五”多数是指我国史前陶器和岩画中
所出现的五种彩。研究“五”对研究早期人
类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在新石器时代保留至今的彩陶纹饰
中,可以进行深入挖掘,比如:公园前2500年的
仰韶文化彩陶盆就有蛙纹、鱼纹、人面鱼纹等精
彩描绘,以黑、赭红、白为主。
(二)文物学家发现秦朝时有一部分兵马俑
带有彩绘痕迹的,白的脸,红的方巾,绿
衣服,褐裤,还有盔甲贴金部分。这不仅仅是
兵马俑研究上的重大发现,对兵马俑修复以及
文献资料有重大意义,更是我国古代纯熟运用
颜的有力证据。
(三)汉代帛画无论是造型,构图还有叙事手
法,用都达到了纯熟的程度。湖南长沙出土的
五幅马王堆汉代帛画让我们眼界大开,画功细
密,气势宏伟,富有生活气息。而整幅画作大量
使用矿物,产生了诡异、华丽、激烈的效果。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文化的传
入,“犍陀罗艺术”也逐步进入我国疆域,与我国
本土艺术文化发生碰撞,产生新的面貌,例如:
龟兹画派,主要分布在新疆的阿克苏地区,是古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代丝绸之路我国境内的最后一站。其中以克孜
94
理论研究
Arts circle
尔壁画最为璀璨,它融合了维吾尔族、汉族、犍
陀罗三种文化,表现技法以“铁线描”为主。用
铁红和墨线勾勒线稿,多用蛤粉或者铅丹平涂
肉体部分,再用赭石和朱磦进行“高低晕染”来
描绘皮肤的立体感。此壁画还用到勾线、刻线
同时进行的创举:用坚硬物在半干的壁画表面
划出轮廓,产生阴刻线,当后期罩时,此阴刻
线会留存颜料而变成比所罩颜重的一种颜
。在衣物处理上,则采用平涂的“勾填法”来
处理。壁画通体使用石青、石绿、朱砂、赭石、土
红、白垩土,有些地方还有贴金,使整个壁画达
到金碧辉煌的效果。
(五)唐代可以说是我国封建史上最为强盛
的时期,文艺也发展到了极高的水平,出现了吴
道子、周昉、阎立本、李思训等著名画家。同样
有极高艺术成就的是那些没有留下姓名但为唐
代皇室绘制墓葬壁画的画师,我们从懿德太子
墓、永泰公主墓和章怀太子墓壁画中可以看出
皇宫别院、亭台楼阁、山水风景,构图极其宏大,
绘画技艺极其精湛,取得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展
示了唐代墓室壁画的高超水平。
(六)宋元明时期,文人画盛行,而文人画大多以宣纸或是绢为载体,这加剧了矿物质颜料的使用的衰化,也就是岩彩画逐步较少范围的使用。因为岩彩本身是矿石磨成细小颗粒,而加胶之后在宣纸和绢上绘画过程繁缛,很多艺术家不采用或是不全采用矿物质颜料,而采用水来简化颜料使用过程。但在这个时期,恰恰又是中国儒释道盛行的时期,举国上下大兴寺庙,在此过程中就产生了大量精彩
的寺观壁画,如山西永乐宫壁画、广胜寺壁画、开化寺壁画、北京法海寺壁画、河北毗卢寺壁画等都是可以研究矿物使用的活化石。此时期的壁画大多都有匠人口手相传的造像度量,对于壁画来讲还出现了“粉本”,稷山青龙寺、兴化寺与洪洞广胜寺,用的就是一个粉本;永乐宫与现存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朝元图》使用同一“粉本”。而粉本的使用则必须以土红矿粉来实现,粉本是由画师在纸上先打好形,再有锥子在轮廓线上扎洞,之后用土红矿粉拍打至表面,粉末顺着之前的洞印在墙壁上,起到迅速起稿的作用。除此之外,由于铜矿、铁矿的大量开采,也伴随开采出了大量的蓝铜矿、孔雀石、铁红矿。在壁画上也是大量使用,规模之大,远超前代。永乐宫壁画中所绘人物高约2米,或全身着一件绿袍,或是一件红裙,使用的矿物量都是极大的。由此也可以窥见当时的皇室以及画师对矿物的狂热追崇。而北京法海寺壁画则更具皇家气息,除了大量使用石青、石绿、朱砂等贵重矿物,突出的是大量使用沥粉贴金、泥金、拨金工艺,为了体现“黄”对皇家的重要意义,毫不计算成本,可以说法海寺壁画是世界上使
用金箔最大面积的壁画。
四、矿物的研究现状
对“五”以及由“五”发展出来的其他颜
的研究最终还要回归到艺术作品的研究与创
作文与考试作中来。中国人对矿物的掌握与运用虽早于
其他国家,唐代达到了鼎盛时期,为中国古代矿
物质颜料的使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上个世纪
90年代日本衍生出了“岩彩画”这一“创新”画
种。“岩彩画”定义为:以矿物研磨成粉后,加以
胶调和来进行画作,这是一种区别于中国水墨
画、工笔重彩画的彩绘画。殊不知早在我国
魏晋时期此画种早已达到相当高度,并且有大
量作品留存于世,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之
中。但是值得肯定的是:日本将中国的重彩画
不仅有继承,也有一些发展。他们主要是借鉴
了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中对彩的科学分类
体系,将天然矿物、人工合成、天然植物
以及高温结晶釉进行了整合、细分。创造出
了很多所谓的“高级灰”。例如:豆沙、蟹青、
浅葱、若叶、珊瑚、小豆茶、银鼠等上千种颜
料,所以相对比传统的石,这类颜更有优
羟氨苄青霉素胶囊势,画家运用起来更得心应手,对国内矿物生
产研发起到了借鉴的标本作用。
近代,随着工业化生产,国画已经几经
“变味”,更不用说水彩、水粉、油画,丙烯的冲
击。矿物质颜料由于难提取,使用过程繁缛,价
格昂贵,以及颜种类少本就无法与人工合成
相提并论,使得矿物颜料的使用逐渐式
微。但是现在国内仍然有几个矿物品牌在坚
持研发生产高品质颜料:苏州姜思序堂、中国美
术学院王雄飞研发的天雅矿物、蒋采苹矿物
、敦煌岩彩等。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知道古人对文物中
天然矿物质颜料的使用是十分考究的。在文物
修复中颜料的使用必须考虑历史时期性,选择当
时颜料生产条件下所使用的料,修复过程要尊
重文物的制作工艺与历史变迁所呈现给当代人
的原本状态,切勿用武断的翻新手法与个人主义
来进行作业。对于美术工作者来说,应该梳理清
楚“五”的传承脉络,继承中国传统颜料的制作
工艺,用独特的东方语言来呈现具有中国情怀的
艺术文化作品。
参考文献:
[1]王雄飞,俞旅葵.矿物使用手册[M].北京:
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2]蒋玄佁.中国绘画材料史[M].上海:上海书画
出版社.1986.郭丹丹 谢敏
[3]蒋开发.日本岩彩风景画发展研究[D].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2008.
[4]沢田正昭,杜晓帆,肥冢隆保.古代壁画的分
析和保护科学[R].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2001.
[5]黄利平.壁画在唐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J].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2010.
[6]王仁波.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墓室壁画
[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7]周大正.敦煌壁画与中国画彩[M].北京:人
民美术出版社,2000.
[8]刘飞.彩重现——蒋采苹的矿物颜料研究
与新时期以来工笔重彩画[J].中央美术学院学
报,2012.
[9]王旭东.敦煌莫高窟[M].北京:文物出版社,
2013
.
矿石标本磨制之后的矿石颜料
95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0:49: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5001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壁画   使用   颜料   矿物   中国   五色   色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