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佛儒人生丈夫情怀

佛儒人生丈夫情怀
男儿当展凌云志,不负天生八尺躯。
自作自受向来事,人生步步思量行。
“男儿当展凌云志,不负天生八尺躯”讲的是为大丈夫的壮志情怀。“自作自受”现代多把它当成贬义词,其实他是一个中性词,他蕴含了佛家因果的思想,作是“因”受是“果”,你作的好就受善果,作的不好就受恶果。“思量行”包含了儒家“反省”的思想。
佛法博大精深出世入世皆有所涉,像一个百货商店应有尽有。学佛、修法之事乃大丈夫所为,非帝王将相所能及也。儒学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像一个粮店日常受用每日需要。近年来,“国学”昌盛,儒家学说多为世人称道,一知半解,滥竽充数者充斥其间。而世人对佛学的认知多停留在烧香拜佛,认为是迷信之说。其实,佛儒之道义理相通,只有形式和层次的差别而已。
正信和迷信
  孔子说,鬼神之事当敬而远之①。这样说也并非对鬼神半信半疑。“鬼神”本来已是很虚无飘渺的,因不同人有不同的世界观,说有或没有都会招来非议,故不能明说,这就是儒家的智慧。古人认为“举头三尺有神明”并非真有一个神仙在那里,是因为人要有所畏惧才能建立起人类的道德规范。现在我们常说要凭“良心”要“问心无愧”这个“心”就是每个人的道德标准、道德底线。其实,我们中国老祖宗是无神论者。一个人做了坏事就说“老天”会收拾你的,“老天”是什么,是天道是自然法则。我们的传统文化只有正信没有迷信,是我们把它搞成了迷信。
有人会问,既然我们是无神论者,为什么还会从上厚葬(久丧)祭拜祖先。“三年之丧”出自《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到现在已被时间消磨成了“三日之丧”。让我们翻开历史,战国时期的墨翟(墨子)反对“厚葬”、“久丧”。 认为“厚葬”是浪费财富,“久丧”是破坏生产和生育。亚圣孟子就出来说,以前有人从上简葬,父母死了用草席裹了扔进山谷里,过了几天路过那里发现狼在吃其父母的骨肉,回来后觉得心很痛,良心很不安。所以还是应该尽所能厚葬亲人以求心安。在《论语》里面,孔子的学生宰我请教说,为父母守丧三年,时间未免太长了,守丧一周年也就行了。孔子说,父母死后不到三年,你吃得好,穿得好,天天享乐,你能心安吗?宰我说,我心安。孔子说,你既然觉得心安,你就这样做吧!
宰我出去了,孔子说,宰我真不仁啊! “厚葬”、“久丧”但求尽心,心安就好!至于孔子批评“宰我不仁”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战国时期,物欲横流,纲常紊乱,弑其父淫其母比比皆是。于是儒家推出苛刻繁琐的《礼记》以规范道德、重整纲常。儒家知道不施重法不足以矫枉过正。说宰我不仁并非宰我就错了,只是其他人还要接受高标准的教育,孔子就做做样子骂骂宰我,留下故事让后人去体悟。所以我们不要死读书,要“知言”要知道言内的意思更要知道言外的含义。
厚葬、久丧是为了安心更是一种教育,不是迷信。它告诉我们的子孙后代心中要有祖先、有父母、有孝心。生前要孝死后也要孝,有始有终才能代代相传。
简报按语心中有父母这很重要,一个心中有父母的人才会有“仁人”之心;一个心中有父母的人是不会去做违背道德、良心的事的,因为他们会担心他的父母会不高兴;一个心中有父母的人的心中才有“天下无不是父母”。 “天下无不是父母”,一般就字面解释为——天下为人父母的是没有过错的。父母是人怎么会没有过错呢?其真正的含义是父母一定是有过错的,作为子女当在父母有过错时应尽力来帮助弥补而不是由你来说父母的不是,难道父母给了你生命养育了你是让你来说他们的不是来的,所以你没有资格说父母的不是 对你而言就是“天下无不是父母”。
说到祭拜祖先,很多人认为是搞迷信,其实不然。全世界的人都追求永生。国外的永生是在天堂在佛国。我们的永生是最现实的是留在子孙后代的心里。我们追求永生的方法有三种即著名的“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②,一个人在道德、事功、言论的任何一个方面有所建树,传之久远,他们虽死犹生,其名永远立于世人之心,才是不朽。“立德”要树立德行成为楷模以教化民众不易达成; “立功” 高校bbs建功立业,对百姓、国家民族作出贡献很难,要有机会更要有本领,像,巴顿将军;“立言”也难,像孔子留下言论垂教后世,千古传诵。以上这些都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中国人最聪明,这些都做不到,就生个孩子做家长人人都能做到,老子死了孩子总会记得他,会留在子孙的心中,这样的永生很保险。而且,我们很现实,祖宗牌位一般只放三代,远了彼此都不认识就不放了。最多也就放七代,因为穷三代富三代加上自己这一代正好七代一个轮回。成名人物永久放在那里给子孙后代做榜样。每年的清明、冬至老一辈带着儿孙来到祖先的坟前祭拜祖先,这本身就是一种身教,告诉儿孙他们的心中有父母在,儿孙的心中自然也会有父母,这样代代相传,代代永生成为民族的文化。这是传承,民族的文化需要传承。纯正的儒家文化没有迷信只有正信。
同时,我们又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民族,世界上所有的宗教、文化都能在中华大地生存并
逐步被我们民族文化交融甚至同化。正因为我们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关于正信和迷信佛家是这样认为的,当你搞清楚道理,再依理奉行即为正信。盲目从信,不明道理,人云亦云,即便行的是真理,因为是表面行为不能落于内心的实处,它也视作迷信。所以,有人拜佛一念真诚但求当下以便证的彼岸是为正信,有人拜佛又要升官又要发财,满脑子欲望全无舍得之心、真诚之心是为迷信。可见这个“心”很重要。以正信之心行迷信之事,以迷信之心行正信之事,其结果以“心为准。
佛家有这样一个公案,法师问弟子说,有一条蚯蚓,一刀将其砍成两段,砍断后的两段蚯蚓会长好伤口各自成活,这样一条蚯蚓变成了两条蚯蚓,是为杀生还是救生?弟子们听后一片茫然。因为你说杀生事实上多出了一条生命,你说救生事实上你用刀砍杀了蚯蚓。于是法师开示说,是杀生还是救生就看你所想的“心”,你怀着杀其之心砍下是为杀生,你怀着救其之心砍下是为救生。佛家、儒家都讲求“心法”,正心才能树立正信。只要有心烧香不用进寺庙,修行不必入深山。
走进佛陀的世界
  释迦牟尼佛19岁出家,修道12年,最后六年在雪山苦修,一日只吃一粒干果,饿得不成人形也没能悟道。下山后,释迦牟尼到了恒河边,接受牧羊女乳酪的供养恢复了体力,在菩提树下打坐、发愿。六日内,证的四禅八定。第七日,佛抬头仰望星空猛然悟道。悟了什么呢?佛猛然抬头证的了五眼六通,神通乍现,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宇宙万象的成住变幻,明白了“缘起性空”彻底悟了道。佛在世说法39年,涅前却说,若有人说佛有说过法,就是毁谤他,佛是怕人们破了自我执着之后,又陷入法执,《金刚经》云:“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木筏既然已帮你度过烦恼的生命之河而到达轻安自在的彼岸了,还背着木筏干嘛!
佛学是教育,他的终极目标是得智慧得自在。我的老师唐稻云头顶有一块是凹陷进去的,因为常年修持没用的脑细胞压缩陷了进去,这样能量集中智慧就高了。大智慧小聪明,智慧圆通是迸发出来的,如有源之水连绵不绝,而非靠脑力思索的小聪明可比的。
    回顾佛祖12推重比年的修法历程,从苦修到悟到正暗合儒家经典《易经》中“否极泰来”的原理。接受牧羊女的供养那是营养科学的话题,说明修持是要讲究科学方法的。
雷恪生小品佛告诉我们要“破我执”才能到彼岸,什么是“破我执”呢?我们根据自己的学识对世界有一个
认知,形成一种世界观,要打破这种框架去重新认识世界来形成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再打破他去重新认识,这样无穷无尽这就是“破我执”。 虚心方能纳物,绝虑方可远思,舍弃才能打破自我的执着。
那怎么来“破我执”呢?这是一个教育、践行的过程。首先要搞清楚,我们为什么要来接受佛的教育呢?目的是什么?我的老师常告诫我们说,很多人都信佛但他们只是信佛而已,目的是让佛来保佑他们,是一己私欲;你们要起点高一点,要学佛;信佛和学佛是有层次的差别的,信佛只要信就好了,学佛就不一样了,最终是要学习佛那样成佛的。《心经》第一句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观自在菩萨”什么意思呢?通过“观”的方法修持,观得了自在那自己就是个菩萨。你看观了半天是自己要做菩萨,观了半天他做他的菩萨我们才不干呢!全世界的宗教都说信我者得救,只有佛说,照我的方法去实践你也能成佛,让你和他平起平坐这是何等的胸怀。“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这是弥勒殿前的对联,也正是佛家胸怀的真实写照。所以大家要清楚,学佛不是逃避世事,盘腿做做样子,是为了成佛得智慧得自在,要下死功夫,要有胸怀和气魄的!
佛家的教育是最注重因机、因人施教,无有固法不着痕迹。大家都听说过“千手观音”,不是真有一千只手一千只眼,是说有千般的方便、千般手段。狂妄之人不可理喻,对这些禽兽不如的人菩萨显愤怒相将其降伏然后再施以慈悲;对贪财的人菩萨则化身财富之人因机施教;对菩萨则化身嫖客将其救度。《易经》云:“方以类聚,物以分”,化身同类志同道合才能投缘,混在一起打成一片才能因机施教。
有一小孩向前爬去,面前是万丈深渊,小孩无知,不知面前有坠落深渊的危险。佛拿起一片树叶对小孩说,来我这里有糖,小孩离开深渊回来拿糖也就得救了,得救的小孩自然明白树叶只是工具只是方便,是不是真有糖已不重要了。一切法皆为佛法,一切法皆为教育工具,智慧圆通,随机施教,佛法教育是信手摘来,没有固定的章法可寻的。可谓“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③。
有一高僧对一位问法的老师说,学生就是你的菩萨,课堂就是你的庙堂。佛学是教育,它不迷信,对迷信的人它让你因迷信而入由正信而出。高僧传法前已看透了你的人,读懂了你的心。西藏有活佛传法开价供养十万,有人不理解以为活佛贪财,其实不然,因为整个传法过程就是灌一个灌顶,传一句咒十几个字,十几分钟搞定,就这么简单。不付出代价一
般人都不会下苦功去修持。出了十万元就传这十几个字,你就会想,会不会骗我的,起码要好好修一下才能对得起这十万元。这一修就成了。小疑小成,大疑大成。
大型会议特区报最重要的是佛法的实践。佛法是可用来求证的,口上说说的是“口头禅”。无上的心法修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我们就来说说有形之法。我的老师常对我说,修法的事都是从“有为法”到“无为法”;从“有所住”到“无所住”到“无所住”亦不住;住都不会还谈什么“无所住”;先把两条腿收拾了,忍得了酸痛,坐得上两小时把消了才行。现在医院的病人比菜场的人还多,是世人物欲太盛最终到医院消去了。
藏密“嘛哈圣低呀嘎”的虹化成就就不说了,唐密有准提佛母修持法,修持者盘腿持手印,颂准提佛母咒,观“准提佛母镜”。咒力功到,修持者眉心天眼打开,能穿透“准提佛母铜镜”看到封存在铜镜内的准提佛母形象。上师打开铜镜验证镜内佛像与修持者描述一致则此部功修持圆满结束;秽迹金刚法的修持,咒力功到,法器“金刚猛杵”会腾空而起悬于空中。佛法是要实践的,是可求证所言非虚的。
那我们如何上路呢?当年拜唐稻云大师为师接受灌顶,学习汉传唐密修持法门。唐老师对我说:“学佛要成佛成祖这些我也就不说了,像你这个年龄修法虹化成就已不太可能了,缩
婴成就还能达成。佛法成就给人带来的好处,我是深有体会的。修习佛法这些年来我的身体、事业、财运都越来越好。我已是60岁的人了,看上去最多50岁,有多套房子,有自己的轿车又受人尊重。从来没生过大的毛病,早几天搬家,一个冰箱我一个人一口气从一楼搬到三楼。一般60多岁的人已不太弄得清楚的事我都明了。我的脑力很好,看过的书几乎过目不忘,十几年前来过我这里的人穿什么衣服讲过那些话,我能记得清清楚楚,这些都是多年修持的功德。”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3:17: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996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父母   修持   儒家   教育   迷信   才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