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38复旦大学中国文学史1笔记(考研必备)190402

三个阶段透明的距离
1、先秦——唐:丰富、完整、定形(传统的完成)
2、宋——清:俗文学的产生
3、近代西方文学观念的输入,产生影响
文选:选文+解释
文心:抽象的理论
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
第一节杂文学观念
(一)萌芽时期
原因:文体不够发达,限制了批评对其广泛地展开。
(二)特点
1、诗歌高度发达
2、诗言志,围绕诗歌展开批评
(断章取义)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三)包含重要的本性:影响深远
第二节儒家文学观
一、文学与礼相联系
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
核心:人伦、道德观念
人品与文品相联系:有德者必有言
诗可以兴、观、、怨
以礼隔开,以乐调和。
二、孟子于慧光
1、张扬的性格。文风严谨
民为贵,社稷为轻,君次之——王道政治
善辩,有气势
2、养气学说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偏重于坚强的个性。
气是道德修养方面的要求。
3、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
第三节道家文学观
一、道家之思想
1、老子
①崇尚自然。反对儒家所提倡的礼乐文化,认为礼乐文化破坏了人的自然本性。以小
国寡民为理想,小、寡强调人与人之间少往来。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此即世外桃源的来源。
(《桃花源记》、大观园、杜丽娘魂归处,《莹窗异草》之落花岛——落花岛中花倒落,垂柳堤外柳低垂。)
理想国中社会关系一定非常简单,只有邻居、夫妻等关系,没有君臣等政治关系。
故道家主张简化社会关系,无高低尊卑之别。
②原因:老子思想产生的。
有人说道家思想史对人类文明的否定,这是不妥的。因为:
A当时等级制度建立,少数特权而大众被奴役。
B制度与自由的矛盾具有永恒性,所以老子思想中有对社会的批判性,摆脱圣智的钳制。但又不主张报复,故选择逃遁隐退。
2、庄子
去除语言表面的伪装,直言不讳:“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认为社会坏到极点才产生礼乐制度,解构儒家观念。
在文艺观方面,追求真全的人性,后来的童心说即宗之。庄子主张人应在有用和无用之间,影响深远——清醒的退让者(对问题认识深刻但不去改变)。
3、后来的杂家认可道家的自然天性,但又主张贵生,去除不利于生命健康的自然性。
zhengzhoudaxue
4、《庚桑楚》:畏垒之山,不趋利而得利。遵循自然才能取得最大利益。儒家的理想主义
是引导人们面对现实,道家则怀疑、批判。儒即使怀疑批判也是为改良,而道是从根本上否定现实。理想不能在时间上定义:复古,美化过去。
对于失败者:儒家安贫乐道(颜回),穷则独善其身,但真正遭遇大失败的人往往向老庄寻求更有效的安慰,道家的批判给人以宣泄的满足,与恬淡高远的气质相结合,深受文人喜爱。
二、道家的艺术论
1、最高准则即“自然”
①庄子《齐物论》:人籁、地籁、天籁。
籁:竹制乐器,喻乐声。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看,人籁指人造艺术,天籁则是不依赖任何条件的艺术。
②艺术不可能是自然的,道家只是对人类艺术自然倾向的肯定。道家认为文学艺术在自然
面前相形见绌。故艺术越自然越好。
道家有一些否定文艺的言论,如“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庄子·知北游》,言语言之局限,知者言者不如不知不言者,认为畸人“畸子人而侔于天”,颠倒的审美观即自然的审美观——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不可言、意者才是最高。
后来:言意之辩——言能尽意,言不尽意。
但庄子在实践中却在不断突破语言的局限,如寓言,诗性、形象的语言可帮助克服语言的局限,圣人立象以尽意。
第二章汉魏晋文学批评
(文笔之分,区分文与非文)
一、经学与文学作品的积累
1、经学传统的建立
先秦已出现以经指代儒家经典,如荀子,但尚不普遍,往往在一派内部;庄子之经亦指儒家著作,但持批判态度。
汉代大一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诸子时代进入经典时代,独尊后也开始吸收其他思想。
2、
①与文学批评最相关的是《诗经》
汉朝确立了依经立义的原则。
②大赋是在荀子小赋、纵横言辞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刘邦等人热爱楚歌,从而致赋之
兴盛。
③乐府诗:班固认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影响文人“风俗化诗”的写作。
文人五言诗:①西汉出现说,苏李诗、枚乘诗②东汉出现说
乐府诗多叙事,文人五言诗多抒情
重诗经:经学需要
重词赋:帝王需要
乐府诗、五言诗尚未引起注意。
第一节诗论:发乎情止乎礼义
一、今、古经学
1、今文经学:齐鲁韩诗
古文经学:毛诗——后来居上
诗大序的作者众说纷纭,宋人疑经多疑序,现一般认为多人所写,但并非无据而写。
2、汉学:考据——客观可靠
宋学:诠释——主观阐释
然汉学分今、古,今文经学的主观性亦较强,如:春秋无达辞,诗无达诂,易无达占(董仲舒),后转向朴实的古文经学,但也不排斥自由的理解。
土耳其式开局二、诗大序
1、认为诗歌是抒情的手段
①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义同《尚书·尧典》之“诗言志”
②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待艺术。
③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葵花籽饼现以为是对诗歌功能的夸大描述,但在汉代天人感应观念下,感天动地是很正常的,实在天人关系下对诗的真实认识。
④抒情的底线:发乎情,止乎礼义
文批史两条线:
言志说:《诗大序》,志乃儒家之志,但亦抒情。——实则二者相统一
缘情说:陆机《文赋》
2、诗歌是教化的手段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风可感化、教育,风的特点是感染,不同于法律的严格。
通过维护家庭和谐来达到社会的和谐,经夫妇(指导夫妇相处之道,做到夫为妻纲,不可颠倒),以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歌是统治者普及主流意识形态的手段。
3、诗歌是刺上的手段
①上以风化夏,下以风刺上。
风教与刺上主次明确,又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制衡。
②刺上应注意:
A主文而谲谏:
文,包括音乐,要有文采修饰。不是直截了当,主张谲。谏,即委婉含蓄,旁敲侧击。
谲谏如颍考叔,直谏如汲黯。杜牧《与人论谏书》。诗歌本身即是一种含蓄的方式,以不想说的话来修饰想说者。
反封建时主张直接抨击,但放在特定历史语境下,诗人一方面要维护帝王权威,另一方面要考虑自身安危,故应理解这种进谏。况且“主文而谲谏”的出发点在于谏而非奉承。直谏必须考虑社会的接受程度。
B变风变雅:
与正风正雅相对,正乃治世之诗,变乃乱世之诗。
儒家认为可变风、雅,但底线是“止乎礼义”。
第二节文论:明道、征圣、宗经
一、汉朝三种批评:
1、诗经
2、屈赋
3、当代文学批评(词赋)
二、明道、征圣、宗经是一种学术思想,亦是文学思想。
先秦荀子已有提及,作品应“师法礼义之道”,可以依心而作,但必应合道。“始乎诵经,终乎读礼”,认为墨子、庄子乃是“道之一隅”,而孔子则“不蔽”,故荀子认为文学应遵道。
明道、征圣、宗经最终形成是在汉朝:扬雄之后,与诗大序的诗学观共同构成两大理论支柱。
三、扬雄
1、只有通过五经才能达道。
2、统一标准,“在则人,亡则书,其统一也”,“众言淆乱,则折诸圣”。
3、具体要求:
①重道、重质,反对过度文饰。
认为词赋劝而不讽,“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辞赋达不到诗经的水平。子曰“绘事后素”,当为扬雄所推崇。
壮夫不为:中年以后对文学的兴趣降低,可能不仅是扬雄所言的理性原因。
《达尔文自传》:对文学、音乐、绘画的兴趣降低。
②拟古倾向
其著作多仿经而作,仿《易》而作《太玄》,仿《论语》而作《法言》。
《法言》第一篇《学行》,乃仿《论语·学而》。学习屈原楚辞、司马相如赋,
并且认为模仿与任心不矛盾,学习圣人,则心与圣同,同样是真。
③文必艰深
因模仿圣人,所以艰深,这种文风常遭后世批评(苏轼:以艰深文浅陋)。
扬雄不善辞令,司马光评价他的文章“简而奥”,所以扬雄的艰深是因为他思想
的深刻和对本质核心的准确把握。
四、依经立义
1、汉朝文学批评中出现经学化的倾向,如班固评司马迁,王逸评屈赋。班固虽然认可
司马迁之史才和求实精神,但在意识形态上对司马迁颇为不满,认为他“是非颇谬
于圣人”(如先黄老而后六经),这便是典型的依经立义。
对于屈原:刘安、司马迁均赞美,司马迁肯定屈原的直谏,同情其遭遇,实际已超
出儒家的温柔敦厚,这是儒家独尊之初的异端。扬雄开始批评它,班固认为屈原扬
才露己,王逸的观点异于扬雄、班固,但“依经立义”的立场是一致的。
2、扬雄:“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反讽为劝”均是依经立义的体现。第三节王充
背景:汉朝谶纬之学盛行,王充以经验和常识破之,以“疾虚妄”为口号。
文学思想:
主要是“疾虚妄”,反对夸饰,认为写作“宜如其实”。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认为不可信,不合常理和经验。
“维周黎民,靡有子遗”,亦如之。
第四节曹丕《典论·论文》
此前多论具体作家作品,魏晋始有论及文学普遍性者。曹丕、陆机为此间两大文论家。一、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lgkf510一般侧重前半句,强调文章治国化民。但此观点在当时已得普遍的认可,故曹丕重后半句,因而他接着说“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长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文人“传名”之意识很强,但这个问题的前提是社会对记名权有一定保障,唯能如此,名方能传之。此
前作品多不记名,如《诗经》只有极少数篇目记名,只有诗而没有诗人,但能诗雅颂者必为大诗人,诸子之书一开始也是不署名的,他们认为只要自己的道传出即可,所以有书他人之名于己作之书者。
古人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立言一开始侧重于“言”之不朽,而非“立言之作者”不朽。屈原有幸享得记名权,这可能受益于他的地位。汉代以后,记名的作品逐渐增多,汉初已初具为诗记名的意识(如李延年“北方有佳人”),但不甚普遍,如乐府、古诗十九首仍未详其作者。到建安时代,遂变“作品”为作家作品,“立言”不朽变为“立言者”不朽。司马迁《史记》开创的纪传体也有功于此。记名权极大地激发了文人的创作热情,文章从此不仅是“经国之大业”,更是“不朽之盛事”。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4:41: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994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认为   道家   诗歌   文学   儒家   记名   语言   作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