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大纲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 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是一门史论结合的理论性课程。本课程以中国先秦到近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历史为主线,兼顾对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有代表性的名家、名著、重要理论观点、命题的具体阐释和分析研究,并从当代审美意识和理论建设的角度,探讨对古代文学理论遗产的批判继承。
  二、 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展脉络,掌握有关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基础知识,培养阅读分析古代文论著作及“古为今用”、将其运用于当代文学研究和理论建设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在中国文学与文学理论方面的学习深造,独立进行学术研究,以及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本课程要求贯彻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熟记中国文学批评史各阶段的发展概况,准确阐释名家、名著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主张。同时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古代文学理论精华吸收运用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和个人审美意识修养中去,实现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三、 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其他基础与专业课程有密切的联系。它以《中国文学史》、《文学概论》、《古代汉语》、《文献学》、《训诂学》等课程为基础,又对《美学》、《写作学》、《文学批评学》等课程起补充配合作用。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先秦文学批评
网络安全特警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萌芽期的各种文学主张与学说,重点是儒道两家的文学观。
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和掌握对后世中国文学批评产生深远影响的儒道两家的文学观点和重点理论命题。能够用现代汉语翻译解释古典原著中有关文学理论批评的论述,并用现代文艺学观点对其进行分析评价。
  二、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古代经传里保存的文学理论批评资料(次重点):
  识记:美刺说、言志说、观志观风说、三不朽说。
  理解:春秋时代所谓“赋诗言志”的内含和“断章取义”方法。 吴公子季札评论诗乐所表现的文艺观。 《礼记·乐记》关于“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论述。
  应用:经过儒家整理的古代经传中文学观点的基本倾向及它们对我国后世文论有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二)儒家的文学观:
  1.孔子的文学观(重点):
  识记:“兴观怨”、“文质彬彬”、“思无邪”等命题。
行学一族  理解:孔子的论诗主张。 儒家文学观与其全部思想体系的关系。
  应用:翻译简评孔子的“兴观怨”说、“思无邪”说。
  2.孟子的文学观(重点)。
  识记:“以意逆志”说。
  理解:“知人论世”、“知言养气”说。
  应用:翻译并评论上述主张。
  3.荀子的文学观与音乐观(次重点)。
  理解:荀子论言词辩说。
  应用:翻译简评荀子对音乐社会作用问题的论述。
  (三)道家的文学观:
  1.老子(次重点):
  理解:老子对文艺的基本态度及其学说中与文学艺术有关的思想资料。
  2.庄子(重点):
  理解:庄子自然天籁的审美理想。《庄子·天下篇》对庄子思想和文章风格的描述。
  应用:翻译简评庄子的“绝圣弃知”说。 翻译简评“轮扁斫轮”故事。 《庄子》书中谈技艺的寓言(“轮扁斫轮”、“庖丁解牛”、“佝偻承蜩”、 “津人操舟若神”、“吕梁丈夫蹈水”、“梓庆削木为鐻”等)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启发。
  第二章 汉代文学批评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起重要传承作用的汉代文学理论批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汉儒对先秦诗论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各派文学批评在儒家的共同旗帜下斗争的情况。掌握《诗大序》、司马迁、扬雄、王充《论衡》的基本文学观点。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上述
作家著作中的重点文学理论批评言论,并用现代意识给予说明和阐释。
  二、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诗大序》(重点):
  识记:“风雅颂”、“诗六义”、“主文而谲谏”、“风雅比兴”、“变风变雅”。 《诗大序》概况。
  理解:《诗大序》的主要思想内容。 《诗大序》对诗歌与社会政治关系的论述。
  应用:翻译简评《诗大序》之“志之所之”说。 翻译简评“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说。 翻译简评“治世之音”、“乱世之音”、“亡国之音”说。
  应用:论《诗大序》之“诗有六义”说的理论价值和局限性。
  (二)司马迁的文学思想(重点):
  识记:“发愤著书”说。
  理解:司马迁对文学特征的认识。
  应用:简论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思想内涵及其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影响。
  (三)扬雄的文学观(一般)
黄桥打会
  识记:“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
  理解:扬雄的“明道、徵圣、宗经”论。 扬雄对文质关系的主张。 扬雄的“心声心画”说及其对后世文论的影响。
  (四)王充《论衡》的文学观(次重点)
  理解:《论衡》的写作宗旨及基本文学主张。
  应用:翻译并简评“外内表里,自相副称”说。
  应用:王充文学观对魏晋南北朝文论的开辟意义。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黄金时代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要求重点了解和掌握这一时期除《文心雕龙》(下一章专章论述)以外的三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钟嵘《诗品》的基本内容、主要理论贡献,以及颜之推《颜氏家训》的文章观。能将上述著作的重点片段译成现代白话文,并用现代意识予以说明和阐释。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繁荣的原因(一般)。
  (二)曹丕《典论。论文》(重点)
  识记:“文以气为主”说。 曹丕论文章的价值和作用。
  理解:《典论。论文》的主要内容。 曹丕论文学批评的态度。
  应用:翻译并简评“文以气为主”说。
  应用:《典论。论文》在文学批评史上的贡献与主要不足。
  (三) 陆机《文赋》(重点)
  识记:《文赋》有关文学形式和创作技巧的论述。
  理解:《文赋》的主要思想内容。 陆机论文学风格。
  应用:翻译并简评陆机对创作准备的论述。 翻译并简评《文赋》的创作构思论。 评“诗缘情而绮  靡”说。
  应用:《文赋》创作构思论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贡献。
  (四) 南朝文笔说与声律论(一般):
  识记:“文笔说”。 “永明声病说”。
  应用:对南朝“文笔说”与“声律论”的历史评价。
  (五) 裴子野、萧子显与萧统的文学观(次重点):
  识记:裴子野对南朝文风的批判。 萧子显对文学特点与新变的论述。
  理解:萧统《文选序》的主要内容。
11影院  应用:翻译并简评“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论。
  (六) 钟嵘《诗品》(重点):蔡威廉
  识记:《诗品》对五言诗发展历程及历代代表人物的论述。 《诗品》对五言诗重要诗人风格特及承传关系的论述。 《诗品》概况及其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理解:《诗品序》的主要内容 钟嵘对宋齐文风的批评。
  应用:翻译并简评“诗有三义”说和“风力”说。
  (七) 颜之推的文学观(次重点)
  识记:颜之推对文章内容形式的论述。 《颜氏家训·文章篇》的主要观点。
  理解: 颜之推的基本文学主张。
  第四章 刘勰的《文心雕龙》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辉煌的巨著《文心雕龙》的基本情况、主要观点、理论贡献和研究概况。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和掌握《文心雕龙》的基本概况、主要篇章的内容,识记主要理论命题和重点段落原文。能够翻译和用现代意识阐释刘勰的重要理论观点,正确解释其基本概念术语的内涵。并能联系西方文论及当代理论建设的实际,初步认识刘勰文学理论的民族特和现实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文心雕龙》概况及刘勰的写作宗旨(次重点):
  识记:《文心雕龙》书名的涵义。
  理解:《文心雕龙》全书概况及刘勰写作本书的动机。
  (二)《文心雕龙》的基本思想(次重点):
  理解:刘勰的“原道、征圣、宗经”论。
  应用:翻译简评刘勰对屈原作品的评价。
  (三)《文心雕龙》创作论(重点):
  识记:“情以物迁”说、“神与物游”说。
  理解:刘勰论创作构思和创作修养。
  应用:翻译简评《神思》篇中对“陶钧文思”的论述。
  应用:刘勰创作构思论对陆机的继承与发展。
  (四)《文心雕龙》风格论(重点):
  识记:《体性》、《定势》、《时序》篇的主要观点。
  理解:刘勰文学风格论的主要内容。 “风骨”的内涵及学术界争论的主要意见。
  (五)《文心雕龙》的文学发展观(次重点):
  识记:刘勰基本的文学发展观。
  理解:刘勰对制约文学发展与文学风格变化的时代社会因素的论述。 刘勰论对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六)《文心雕龙》的文学批评论(重点):
  识记:刘勰论产生错误批评的原因。
  理解:刘勰论文学批评的正确原则与方法:
  应用:翻译简评《知音篇》之“六观”说。
  第五章 唐代文学批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唐代文学批评概况。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唐代陈子昂、李白、杜甫、白居易、司空图等人的诗论,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理论。能够用现代白话文和现代意识翻译阐释上述文论家的重要理论观点,识记其主要概念术语和理论命题。并能联系文学史实际,认识唐代文论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唐初史学家的文学观(一般):
  识记:唐初史学家的文学主张。
  理解:刘知几《史通》的文学观。
  (二)陈子昂和李白的文学观(重点):
  理解: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的主要观点。 李白在诗篇中表达的诗歌主张。
南广学院图书馆  应用:翻译简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三)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诗歌理论(重点):
  理解:白居易的诗歌主张。
  应用:翻译简评白居易《与元九书》中关于讽谕诗的论述。
  应用:分析评论杜甫论诗诗中的诗歌理论主张
  (四)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理论(重点):
  识记:柳宗元的“文以明道”说。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8:59: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994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理论   文学   翻译   简评   文学批评   重点   中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