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填空选择

         
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中国邮政远程教育培训网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的是( A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佛家思想    D.墨家思想
2.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的是( B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佛家思想    D.墨家思想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教化说和( A  )。
  A.意境说      B.文气说      C.兴趣说      D.神韵说
4.《词话丛编》的编者是( D  )。
  A.夏承焘      B.王国维      C.况周颐      D.唐圭璋
5.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 D  )。
  A.金圣叹      B.张竹坡      C.朱彝尊      D.刘辰翁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是( AC   )。
  A.教化说  B.文气说      C.教化说    D.神韵说    E.兴趣说
2.重要的文学评点有( ABC  )。
  A.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  B.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
  C.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D.刘辰翁的《水浒传》评点
  E.毛宗岗的《金瓶梅》评点
第一章  先秦两汉文学理论   
1.先秦两汉的诗论往往与乐论互通。
2.“文学”一词,最早大约见于《论语·先进篇》,为孔门四教之一。
3.先秦诸子提到的“文学”都是泛指学术与学问,文学只是其内涵之一。
4.汉儒将文学与学术区别开来,大致把学术称为“学”,把文学称为“文”。
6.先秦诸子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道、墨、法三家对文艺都有不同程度的否定。
7.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说,被后人引申为关于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相统一的思想。
8.孟子在文学批评方面首创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
9.荀子开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
10.诸子著作中最富艺术精神的是《庄子》。
夫妻生活指南
12.《诗经》中“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实为儒家诗论美刺说之先声。
13.“诗言志”说被朱自清称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
14.先秦典籍中,《墨子》、《庄子》、《荀子》和《左传》、《国语》、《尚书》等都有“诗言志”的说法。
15.屈原首次明确提出了“发愤抒情”的诗论主张,我国第一位自觉抒情诗人。
16.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和陆机的“诗缘情”之说,渊源于屈原的思想。金梅子
18.汉代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派,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属官学;古文经学则为在野的私学。东汉郑玄兼取今、古文经学,结束了今、古文经学之争。
19.司马迁对文论的最大贡献在于明确提出了“发愤著书”之说,此说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
20.两汉文论的主导是儒家文论。
21.《毛诗序》是我国文论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诗学论文。它是汉代学者综合先秦儒家和当时经师关于诗乐理论而写成的。
22.两汉文论主要是在对《诗经》、屈赋、汉赋和《史记》的的专题研究中展开
24.王逸是秦汉以来楚辞研究的总结者,其所作《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
26.较早肯定司马迁“实录”精神的是班固。
28.古代文论中的“通变”观源于《易传》。
29.孔子评价文学艺术的标准是“思无邪”。“思无邪”三字原出《诗经·鲁颂·駉》。
30.《毛诗序》中提到的诗歌创作为政治服务的两种主要方式是:“上以风化下”和“下以飞刺上”。
31.“六义”原名“六诗”,最早见于《周礼·春官》,顺序是:风、赋、比、兴、雅、颂。唐代孔颖达把“风雅颂”归纳为诗歌的体裁,把“赋比兴”归纳为诗歌的表现手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  A  )。
  A.儒家        B.道家        C.佛家        D.墨家
2.称“诗言志”说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的人是(  B   )。
  A.朱光潜      B.朱自清      C.王国维      D.陈中凡
3.我国文论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诗学论文是( C   )。
  A.《文赋》    B.《尧典》    C.《毛诗序》  D.《楚辞章句序》
4.提出“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观点的批评家是(D    )。
  A.王逸        B.班固        C.王充        D.扬雄
5.屈原首次明确提出的诗论主张是( C   )。
  A.发愤著书    B.诗言志      C.发愤抒情    D.诗缘情
6.“发愤著书”说的提倡者是( B   )。
  A.陆机        B.司马迁      C.屈原        D.韩愈
7.儒学成为钦定的官学是在(  A   )时代。
  A.汉武帝      B.汉成帝      C.汉宣帝      D.汉文帝
8.结束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的学者是( A  )。
  A.郑玄        B.董仲舒      C.马融        D.王充
9.“六义”之名最早见于(  D  )。
  A.《毛诗序》  B.《尚书尧典》 C.《诗经》    D.《周礼·春官》
10.“六义”最初的顺序,排在第二位的是( A )。
  A.赋          B.雅          C.比          D.风
2、多项选择题
  1由孟子开创的文学批评方法有(AC     )。
A.以意逆志  B.品第高下  C.知人论世    D.神韵说    E.文质彬彬 
2.荀子开后世( CDE    )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征圣、
  A.自然      B.文质        C.明道        D.征圣      E.宗经
3.提出“诗言志”命题的先秦典籍有(  ABCDE  )。
A.《墨子》  B.《庄子》  C.《荀子》    D.《尚书》  E.《左传》
4.扬雄提出的有关“赋”的主要观点有(ABCD    )。
  A.赋是“童子雕虫篆刻”      B.赋的特点是“劝百讽一”
  C.“诗人之赋丽以则”          D.“辞人之赋丽以淫”
  E.赋的风格“文质彬彬”
5.《毛诗序》中提到的诗歌创作为政治服务的主要方式是(CD)。
  A.“诗言志”    B.“劝百讽一”    C.“上以风化下”
  D.“下以风刺上”    E.“文质彬彬”
三、填空题(在每小题的空格处填写正确答案)
1.汉儒将文学与学术区别开来,大致把学术称为“学”,把文学称为_“文”
2.诸子著作中最富艺术精神的是_《庄子》____。
3.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在_《史记·太史公自序》_中提出的。
rtu
4.“六义”原名“六诗”,最早见于_《周礼·春官》____。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三大分支是:作家论,创作论,鉴赏论。
2.玄学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晋风度”,“魏晋精神”即是彼此影响的产物。
3.南北朝时,玄学与佛学合流。
4.魏晋是文学自觉和文学独立的时代。
5.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主要在作家论、创作论、鉴赏论、文体论四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6.品评才性的风气,直接影响到魏晋南北朝对作家的品评。
7.两汉时期,第一个著文品评作家才性的是司马迁。
8.汉代文学理论的作家论主要体现在对屈原的品评上。
9.《典论·论文》被称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论专篇。
10.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鉴赏论”的专篇是《文心雕龙·知音》。
传送带设计
11.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诗歌品评的专著是钟嵘的《诗品》。
12.魏晋南北朝时期常用的两种文学鉴赏方法是:味诗法和意象法。
13.魏晋南北朝文体论研究的成就与当时文学创作中的拟古风气密切相关。
14.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位系统而周详地讨论文体问题的是刘勰,他的《文心雕龙》从
《明诗》到《书记》,以20篇的篇幅集中探讨各种文体问题。
16.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气说”。“气”的具体含义包括作家的气质、作家的才性和作品的风格三点。
17.陆机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年轻时在洛阳得到文坛领袖张华的赏识。官至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
18.陆机《文赋》大约作于他40岁左右。这是我国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
19.陆机撰写《文赋》的目的是想通过论文学创作中物、意、辞三者的关系,来说明“作文利害之所由”。
20.陆机的审美理想是:应、和、悲、雅、艳。留住今天的太阳
21.陆机用比喻的方式论述内容与形式关系是:“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
22.陆机《文赋》中的“体”是体裁与风格的总称。
23.陆机《文赋》共分析了十种文体的写作特点和风格特征。这十种文体是: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
32.最早提到声律说“八病”(部分)的是梁代钟嵘的《诗品序》。唐代的《文镜秘府论》才将“八病”完整列出。
33.所谓“八病”是指: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
34.刘勰字彦和,祖籍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东晋以后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曾任昭明太子(萧统)东宫通事舍人。晚年在定林寺出家,法号慧地。
35.刘勰青年时期随僧祐在定林寺整理佛经,历十余年,期间撰成《文心雕龙》。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9:40: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994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学   作家   文体   思想   诗论   儒家   经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