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社工机构服务发展困境及对策探究

民办社工机构服务发展困境及对策探究
作者:周文坤
来源:《社会与公益》 2020年第1期
    周文坤/深圳市龙岗区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摘 要:社会工作专业在过去十几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民办社工机构”)也犹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其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取得服务成效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服务发展困境,包括对政府资金过度依赖、服务专业性弱、服务自主性低、市场能力较弱、服务产品更新迭代慢、社工机构筹资难等。笔者针对以上服务发展困境,提出针对性策略。希望以此为基础,为研究者们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进一步探索更适合我国国情的民办社工机构发展路径。
    关键词:民办社工机构;服务发展困境;公益化
    自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至今,社会工作已经经历了十几年的高速发展期。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建设的持续推进,社会工作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社会工作的发展也由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不断向内地推进,各地掀起了发展社会工作的热潮。民办社工机构也犹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民办社工机构作为社会治理中多元共治的主体之一,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服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以其独特的专业价值观、理念、模式、方法和技巧提供专业服务,并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和好评,服务成效日渐凸显。但其欣欣向荣的背后,也面临诸多发展瓶颈,其中,服务发展困境最为突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民办社工机构如何破解服务发展难题、如何突破服务发展瓶颈,是摆在社工人面前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需要社工学界和实务界共同研究,深入探讨服务发展的困境及成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共同推动社会工作服务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专业价值。
    一、民办社工机构服务发展困境
    社会工作强调价值性、实践性和反思性,在自身实践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反思和持续优化,才能推动社会工作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通过对实践的反思,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展开了对民办社工机构发展困境的研究,但大多数研究都着眼于整个社工机构宏观管理方面,如人才培养、机构管理、资源整合、项目研发、关系管理等。笔者在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聚焦民办社工机构面临的六个服务发展困境。
    (一)政府资源依赖性大
    目前,民办社工机构绝大部分资金都来源于政府采购,渠道单一,导致很多社工机构服务过度依赖政府的财政投入,龙岗区很多体量较大的机构,98%以上的经费来源于政府资助。杨小健[1]认为,由于社工机构资金来源单一,这就决定了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受到政府提供的资金的影响。邬瞳[2]指出,大部分社工机构目前的主要资金来源为政府购买以及专项资金的注入,在一个社会组织的发展过程中,任何资方占据了其收入的较大比重,长此以往都是非常不利于机构发展的。樊红娜[3]认为,当前,依托政府的社会服务购买开展项目活动是我国民办社工机构的主要运作方式。但现实情况是,如果民办社工机构招投标拿不到政府的采购项目,机构发展就会陷入困境,体量大的机构情况稍稍好一点,对于小机构,就会面临生存危机。更有甚者,若是政府延迟拨付项目资金,社工机构有可能连工资都发不起。
黑河学院学报编辑部    樊红娜[3]认为,资源依赖背景下,社工服务项目面临行政束缚,比如:资源依赖下的烦琐工作流程、繁重冗杂的文案工作、过度评估下的人力消耗等。接受政府的项目资助,那就得按照政府的“游戏规则”来实施项目。由于项目运作讲究“证据为本”,需要保留大量的痕迹材料,所以社工自嘲自己为“写工”。另外,频繁的评估也是过渡依赖政府的弊端之一。当然,在此笔者要申明,并不反对评估,但是需要组织科学、合理评估,因为合理的评估才可以推动项目执行团队和机构自我检视与反思,不断提升服务成效,同时可以向服务资助方和社会交代,进而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在这种资源依赖背景下,项目社工团队疲于应对,很多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过程材料的准备以及应付评估上,对于
服务对象需求的满足、服务项目的优化、服务质量的提升等方面,很难面面俱到,进而影响整个社工服务的成效。
    (二)服务专业性弱
    民办社工机构,以服务树立品牌,以专业赢得认同。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决定了机构的未来发展前景,因此,能够体现民办社工机构服务水平的就是其专业性。现阶段,社会工作发展处于初期,虽然民办社工机构在参与社会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服务专业性受到质疑的声音也一直伴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例如:在社区党服务中心开展社工服务项目的社工就经常受到来自社区工作人员的质疑。又如:通过“嵌入式”派驻到用人单位的社工,除了学历高、能干、“听话”之外,也很少听见对其社工专业性的正面评价。之所以出现服务专业性不足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社会工作在我国仍处于发展初期,专业服务在整个行业内尚不成熟,特别是在二三线城市,社会工作起步更晚,发展速度也较缓慢,行业专业性相对沿海一线城市来说比较欠缺。民办社工机构虽然是行业内专业人才集聚的平台,但是从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来看,其专业化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4]。具体来说,服务专业性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才培养与实践脱节
    服务专业性弱,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人才。随着社会工作的全面铺开,社
污水处理调查报告工工作人才培养跟不上社会工作服务发展的步伐,甚至很多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也不选择从事社工行业,导致社工机构人员招聘出现供需矛盾。在我国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的背景下,各地政府为了完成社工人才建设指标,不断降低社工人才的“准入门槛”,在社工人才招募中放松了对应聘人员专业背景和知识技能的限制[3]。最终,社工机构只能降低聘用门槛,很多未接受过社会工作系统训练的非专业人员进入社工队伍,这些人员对于社工价值观、理念、理论、模式以及工作方法和技巧完全不了解。另外,现在我国社会工作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非常明显,就算招聘到社工专业毕业生,也需要在实务工作中慢慢培养。从诸多研究来看,我国社会工作从业者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呈现出专业认知不清与知识储备不足、专业技能与专业意识缺乏、专业效能感不足、专业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
    2.服务项目专业化不足
    项目运作过程中,项目“活动化”倾向明显,过分活动化而忽视了项目服务对象个别化、特殊化的服务需求,导致服务活动流于形式。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直接服务方法,如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运用明显不足,社工很少采取整合性的工作方法开展项目服务。所以,项目运作中常常存在专业化不足的问题。另外,由于受外界影响较大,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难以发挥作用,也导致社工服务专业化体现不明显。樊红娜[3]认为,民办社工机构目前的服务活动缺乏一定专业特点。虽然各个项目中都有社会工作方法的指标要求,但是受活动数量过多、社工专业性不足等现实问题的制约,社工
在开展工作时,往往流于形式,而且是采取简化的服务形式,使得社工难以将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与服务理念贯穿到实务工作中。
    3.机构自身服务专业能力不足arial
    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的这十多年时间里,无论是学术研究界还是实务界都在积极探索其专业性与我国本土环境相契合的有效方式,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专业服务模式。而民办社工机构的组织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对专业工作人员的工作安排不合理,难以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也成为影响机构自身服务能力的重要因素[4]。
    (三)服务自主性低
正定湖    民办机构由于受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的影响,导致自主性、独立性不强,受政府影响大,若是政府政策有变化,有可能导致之前的服务项目受到严重影响。在得不到其他团体、企业或个人的捐助时,其资金来源只能靠政府的项目支持。资金来源单一且难以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民办社工机构开展专业服务的自主性[4]。民办社工机构由于属于非营利单位,没有收入,日常运转的费用主要还是来自政府,因此,组织的各项活动也都是在政府的干预下进行的,组织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强。而在正常的情况下,社会工作服务要由一些民间组织来承担,这些组织要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法律制度的规范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开展工作,面向社会大众,根据社会大众的需求决定社会工作的内
容[5]。
    另外,民办社工机构服务自主性低还表现在自主拓展项目的意愿和能力不足。很多民办社工机构感觉依靠“政府”这棵大树,就无须拓展自主服务业务,就算有所拓展,也是依托或立足现有的服务项目,无法离开现有的服务项目拓展新的服务业务。久而久之,绝大部分社工机构就渐渐丧失了开发自主服务的信心和意愿,社工也只是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当民办社工机构管理者意识到需要进行业务拓展的时候,很难调动社工参与项目研发和拓展的积极性,龙岗区有的机构还制定了项目奖励机制,但是依旧很难从根本上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之前的服务提供模式,加之缺乏项目调研、设计、开发及拓展的能力,自然而然就走进了一个恶性循环。
    (四)市场化能力较弱
    民办社工机构一心专注于提供服务,将公益与市场对立化、分离化。沉浸于“社工圈”,市场思维缺乏,导致社会工作服务效率低下,资源未能得到优化配置。很多民办社工机构往往拥有道德上的优越感,容易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原谅自己的低效率,这就是社会工作服务现状。虽然民办社工机构与企业不同,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都是具有营利性的,而民办社工机构为社会提供的服务基本上是福利性、公益性的,但是,这里所说的市场化并不是倡导民办社工机构一定要像市场一样经营产品和营利,而是要用市场化的思维或手段来提供社工服务。换句话说就是秉持公益的价值和理念,采用商业的方法和
手段提供专业服务。市场化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民办社工机构市场化能力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市场思维缺乏
    民办社工机构应该以服务赢得社会大众的口碑。然而,服务项目化和产品化是达到服务成效的重要策略。但现在民办社工机构普遍缺乏服务项目化和产品化的市场思维和市场能力。目前,龙岗区很多民办社工机构还是依照合同/
    协议指标量来提供服务,导致服务零散,不能全面回应服务对象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按照市场化的原则,顾客就是购买我们服务的个人、组织和单位,但是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服务购买方和服务受惠方是不同的主体,即客户和用户分离,客户就是服务采购或资助方,用户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而民办社工机构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很难平衡客户和用户的需求,缺乏市场思维。
    2.市场营销能力弱
    在项目化和市场化原则指导下,社工服务项目也可以开发成服务产品。在此过程中,民办社工机构同样缺乏自主拓展项目、营销项目的思维。社会工作者一般都埋头做服务,不懂得抬头主动包装服务项目、营销服务项目,难以将社工的服务产品推销给用户(服务对象)和客户(资助方),主要原因
有:一方面,社工没有把服务项目当成产品来对待;另一方面,社工缺乏市场营销的知识、技巧和能力。若是社工能够换一个思维,认识到向服务对象推销服务产品,是为了更好地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更大范围地拓展服务覆盖范围,让更多的服务对象受益,那么,提起市场化,社会工作者也许就不会那么抗拒了。
    (五)服务产品更新迭代慢
意象艺术
    社工服务产品与市场服务产品有异曲同工之妙,服务产品是民办社工机构的生命线。如果服务项目产品更新换代慢,那就跟不上外界环境的变化,最终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被淘汰出局。由此可见,服务产品的研发、推广及更新迭代速度,也直接决定民办社工机构是否能够在未来发展的大环境中立足。没有好的服务项目或服务产品,就很难向顾客和用户推销服务产品;没有好的服务项目或服务产品,就无法赢得“顾客”和“用户”的口碑,进而也就难以提升社会工作服务的成效和社会影响力。服务项目或产品更新换代慢,社工机构跟不上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很多社工服务滞后,根本满足不了服务对象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以及千变万化的服务需求,这就直接导致很多社工服务面临被淘汰的局面,最终的结局就是那些与时俱进、有市场灵敏度、反应迅速、能够根据市场及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服务产品的民办社工机构脱颖而出。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8:44: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992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服务   社工   机构   民办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