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v上海社工模式对比1

深圳模式与上海模式对比
一、深圳社工发展模式简介:新侨报
2007年,深圳出台了全国第一个围绕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的综合性地方文件——“1+7”文件,以“岗位购买”的形式推行社工发展,充分发挥了社工组织的自主性,达成了民间组织与政府的优势互补,随着时间的发展,岗位购买呈现出一些弊病(如:工作行政化、社工服务程度不够等现象),目前深圳社工发展开始向“项目形式”发展。
二、深圳社工发展模式优劣势
优势:
1、政府支持、自上而下,发展迅猛,服务领域广阔:政府以岗位形式购买服务,将社工服务推至市、区、街道各级单位,使得“社工”在“体制内”被认知和关注,是在全市范围内营造社工队伍建设及服务发展的氛围和平台;执行力、推动力强且发展速度迅猛,近三年的发展,深圳一线服务社工都已达800多人,且覆盖了:学校、医务、妇女、长者、司法、残障、劳
务工、社区、信访等众多服务领域;
老河口实验小学
2、社工人才队伍管理、服务运作与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服务指标清晰、可评估、相对专业合理,保证专业服务质量;目前深圳对社工机构评估,服务标准、服务要求、服务量有严格的标准制定,由督导监督服务专业化程度,都已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以上内容定期进行专业评估,在提供服务时重点保障服务的专业化程度。此外,很多服务领域及系统也订立了严格的服务程序与指标。
3、人才激励与培养,聘用香港专业督导对社工进行培养与督导,并积极培养本土督导人才:政府1+7文件及督导人才培养机制,是激励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措施;也是专业化发展的体现。社工薪酬按照梯形人才管理的方式晋级,并培养了本土见习督导及督导助理,提升了本土社工专业层次。
劣势:
1、政府强势支持与强势建构:岗位购买的“嵌入式服务”容易造成社工及机构变成政府部门的“伙计”,容易让社工机构形成对政府的依赖,自主运营
能力不足;社会资源整合能力不足;政府购买社工岗位的投标机制存在“分饼”现象,重视对新兴机构的扶持,忽视服务成本、服务发展质量这一根本性指
标;
2、项目来源渠道相对单一:主要渠道为公益金项目大赛及岗位购买经费,及极少数基金会支持的项目,对于业务对口职能部门、企业资助的项目缺乏;社工机构自主拓展经费来源的能力不足,渠道欠缺。
3、社工专业性服务局限于“社工机构”,在最初推广阶段,有利于集中和整合资源,提升社会对社工的认可度,但现阶段,但是容易造成社工的视野狭窄(只局限岗位工作内容),履行社会公益、执行社工角的程度不高,应适当以“公益”的视角去看待“社会服务”中的专业性。
三、上海社工发展模式简介
2003年11月,按照“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多方参与”的总思路,上海市禁毒办、上海市社区矫正办、上海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分别与自强社会服务总社、新航社区服
务总站、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三家社团签订了《政府服务采购合同》,购买社工提供服务。政府力量的过分强大,容易让社团产生依赖性,随后,上海社工模式经过几年的发展行成了“实体委托+项目化发展”的新方向,公益组织充分参与、社会企业开始发展。
四、上海社工发展模式优劣势
优势:
1、项目化运作,机构造血能力强。上海的社工服务发展以社工项目发展为主,从社会需求出发,从下而上的提供项目发展方向,以提供社工服务,项目独立运作,注册及成立机构,可充分发挥机构自主性,提升机构生存能力,也保障了机构较高的公益及社会角;此外,上海相关主管部门比较关注并承担着公益项目、公益组织的“孵化”角,使公益组织在发展初期的监管与资源(技术、资金、场地等)都较充足,也进一步保障了公益组织的健康成长。
2、公益氛围浓厚,配套设施相对健全,社会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上海从事社工服务的除了专门的社工机构,还有公益组织,社会企业的积极发展与合作也推动了上海社工发展方向
的多元性,此外上海更多注重“公益概念”的发展,而非局限于社工服务;协会、NPI都具有项目、组织的孵化功能,社会企业发展有一定规模和经验;
3、机构服务深入及系统化,专业领域划分清晰。上海社工机构存在专业化划分,机构以“专门化”的发展为主——某一机构只提供某一领域的社工服务,机构之间不存在专业领域的重合。机构专业化的划分利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避免产生资源浪费与重叠,也利于机构专门化的发展;
4、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上海公益气氛较浓重,提供服务资金不仅限于政府及福彩公益金,除了政府提供项目购买的经费,政府提供充足场地,社会公益组织广泛参与,基金会提供支持力度较大。
5、社会公益觉悟相对较高,各界资源较丰富。上海的高校资源丰厚,因此上海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使用高校进行项目评估,提供专业督导,同时高校老师建立社工组织提供社工服务。此外,上海的本土义工资源很明显较比深圳的丰厚(深圳义工大都是外来工,流动率及时间等原因影响了服务成效),很多社会服务的资源都来自于义工。此外,较多国际知名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度较高,给予了一些社会组织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公益金、NPI等
各位社会组织的存在,也为社工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后台支持。
劣势:
1、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不够规范,社工队伍的组成较为复杂,有政府转编人员,所在单位原有工作人员,而社工科班毕业的人员则较少,社工队伍专业性较低,从而影响到社工服务的专业性;
2、专业性有待改善。上海的社工发展对社工本身和社工服务质量的评估缺乏规范性和专业性,服务指标不清晰、相对不甚合理;此外,上海社工发展比较注重公益氛围的发展,在专业发展上侧重较低,专业队伍专业性不高,在项目发展上,项目的生命力及操作性较强,但是专业性相对要求较低。
3、激励机制和薪酬待遇还需有所完善和提升。较低的薪酬架构及不清晰的晋升空间从队伍建设构成上来讲缺乏一定的保障,无法留住更多专业人才;此外,在专业人才的培训及督导上来讲,缺乏专业督导及本土督导的培养。
4、对社工的宣传不足,社会大众极少了解社工。上海的社工很多都是负责项目统筹等事宜,
较少直接对服务对象开展专业的社工服务,使外界对社工的角、职业守则、专业方法缺少认知。
5、上海社工发展模式对深圳社工发展启示
1、目前,深圳社工发展已经逐渐由“岗位购买为主”向“项目购买”转变,目前深圳市社工处也有打算成立“孵化园”,但在转变过程中,有些事宜还需我们关注的:首先,政府角应逐渐退后,这种退后一方面是指给予更多社工机构自主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政府应着眼于氛围的营造以及资源的联结者,为社会服务提供支持,如联合可能联合的职能部门,从市社工领导小组的高度,商讨整合资源的措施,出台对企业捐赠、资助及其他方面支持的优惠政
策或奖励,推动本土基金会等公益组织的成立,在全社会最有效地调动公益积极性和整合资源;其次,项目的评估与机构的评估。深圳社工的发展可以说是社工专业服务水平及服务领域发展迅猛,但是目前已经逐渐出现了服务机构管理及发展水平不能跟上节奏,也希望深圳市社工主管单位逐步加强对机构注册的管理、关注机构造血能力,提升机构管理者素质(包括:对注册机构负责人背景及机构理念的考核、对机构营运范畴的审查、对机构
管理的培训与资源平台的建立等);
2、作为社工机构,必须摆脱对政府的依赖性,在保证基本岗位服务质量基础上,对于项目的开拓和发展,应敢于尝试和争取资源,发挥自身主动性去改变项目来源渠道单一的状况。因此,深圳各机构应该加强关注社会资源的管理与营运技巧,包括对公益金资助项目的营运、财务的公开透明、社会公信力的逐步建立、组织架构的合理化(发挥理事会的作用与功能),进一步加强对社会服务需求的洞察力与项目管理能力,除了专业社工的人才储备外,也需加
强社会服务管理及服务项目管理的人才。
3、除了注重社工的宣传,也许关注公益氛围的培养。社会服务的发展需要依靠各类资源的支持及公众的关注,目前,深圳社工宣传虽然已开展社工节、社工运动会、优秀社工评选、公益大赛等活动,不断宣传社工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社工专业程度相对较深,社会各界相对比较还不是容易理解“社会工作”,相反,直接宣传社会服务及公益理念可能容易让外界接受及支持,而且深圳作为内地社工发展的领头军,其公益的氛围相比较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还略低一筹,更难与香港等发达地区相比。因此,社工主管部
门、行业协会及各机构也应注重此概念的宣传与营销策略。如,加强义工理念的宣传与义工资源的管理,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觉悟与建立公益组织的联络平台,逐步推行“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的合作模式。
2011年度深圳市社会工作优秀案例
(一)2011年度深圳市社会工作优秀案例金星奖(十佳案例)
1.《传承敬老美德,共建有情社区——社区工作手法在敬老月系列活动中的运用》(作者:深圳市龙岗区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黄媛)
2.《花季少女的失学之痛——社会支持系统在贫困助学个案中的运用》(作者:深圳市升阳升社会工作服务社陈雪娟)
3.《我不再生活在过去的影子里——萨提亚模式在青少年个案中的运用》(作者:深圳市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仇玲飞)
4.《在接纳与信任里蜕变——记一个迷途少女的成长过程》(作者:深圳市铭晨社会工作服务社姚晓钿)
5.《“折翼”妈妈也美丽——精神类残疾妇女增权个案》(作者:深圳市融雪盛平社工服务中心贺美欢)
6.《痛相随爱向往——孕产期妇女抑郁情绪个案社工介入案例》(作者:深圳慈善公益网于丹)
阿尔巴尼亚与中国关系
7.《承诺上学不容易——一个乡村女孩适应城市学校生活的过程》(作者:深圳市龙岗区春暖社工服务中心茹双花)
张云逸8.《提高适应能力,开始新的生活——“欣我新生活”小组活动在戒毒所内的首次尝试》(作者:深圳市温馨社工服务中心 梁琳)motionjpeg
9.《与你同行——注意力障碍多动症小组》(作者:深圳市东西方社工服务社顾正品)
10.《问题背后的因果关联——一例普通心理问题的社工介入方法》(作者:深圳市北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强强)
(二)2011年度深圳市社会工作优秀案例银星奖
1.《断翅的蝴蝶飞——理性情绪法在单亲母亲个案中的运用》(作者:深圳市人本社工服务社李惠玲)
2.《童心缘——青少年暑期历奇训练营计划书》(作者:深圳市龙岗区至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李星睿)
3.《积极生活添姿彩,走进社区乐共融——社区精神病人康复小组》(作者:深圳市新现代社工服务中心陈广)
4.《晴时有雨偶有阵雨——中学生情绪管理小组》(作者:深圳市希望社工服务中心孙觅璐)
5.《恶魔者的回归——正向引导,促安帮对象角转变》(作者:深圳市春雨社会工作服务社郭乔蓉)
世博主题馆6.《强我信心,展我风采——残疾人增能小组》(作者:深圳市北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王莉)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54: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992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社工   服务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