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长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七律·长征》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是伟大领袖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字里行间讴歌了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气概,领略作为诗人的豪情壮志,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逶迤”、“磅礴”等词语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有感情地朗读。
  2.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反复诵读和品评诗句,借助多媒体视频,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感受红军战士的伟大精神。
3.从字里行间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利用图片,故事、视频等多媒体呈现,进行情感设置,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2.文本赏析法,通过诵读、表述、感悟对文本进行解读,感悟写法,体会情感。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朗读感悟,品味想象
设计理念:
本首律的内容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长达80多年之久,学生对长征这段历史比较陌生,理解
起来有点难度,所以在教学时多采用多媒体,视频、图片等辅助教学,营造气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带领学生走进那个艰难困苦的成征岁月,帮助学生感悟文本主题,实现语文教学的潜移默化。课堂上让学生反复朗读诗句,研读感悟。在研读文本时能自主质疑,交流、感悟红军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并引领学生体会艰苦卓绝的长征,发扬长征精神。
教具准备:
1.长征的照片、电影片段制作教学多媒体及课件。
2.学生查的有关长征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通过视频,导入新课
  1.播放电视剧《长征》片段。
    2.通过刚才的画面,以及上节课对课文的初步感知,你感受到什么?(红军长征的艰难)
   师:你能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你对红军长征的感受吗?(难)
  小结:是的,在那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上,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艰难险阻那么红军害怕吗?(生:不怕,不怕难),那么在红军是怎样看待想这些艰难险阻的呢?他们有着怎样的精神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1课:《七律·长征》
【设计意图】视频的播放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那个艰难困苦的长征岁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长征的理解,初步能感受到长征的艰难。通过激发学生已有知识,调动学生情感,融入特殊的学习氛围,为更好地学文作铺垫为这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品读诗感悟诗情:
(一)知晓“长征难”
1.面对长征途中的困难,红军的态度如何?诗中有一句话高度概括,是那句话呢?
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这既是本诗的总起句,也是本首是的诗眼。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些什么?
生:(1)长征的遥远:“远征”一词看出行程之远,二万五千里
场效应
(2)长征的艰难:红军遇到的困难多。从“千、万”“万水千山”一词,表明红军翻山和涉水之多.
师:遇到这么多困难,红军怕吗?指导朗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千山万水哪怕是千难万险,红军战士仍然 “只等闲”,把翻越万水千山只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这是何等的乐观呀!让我们一起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相机指导朗读)
2.建国大业2017从这两句中中你感受到了红军的一种什么精神?
生:多普达535不怕困难、不怕艰难险阻,无所畏惧、无比乐观……(教师板书)
    小结:这就是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设计意图】课堂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同时抓总起句和诗眼的学习,明确这首诗的中心,为下一步理解诗句奠定基础。
(二)展现“征难图”
    1.红军在远征途中到底遇到了怎样的艰难险阻呢?请读一读全诗,边读边想诗中哪些句子描写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的艰难经历?想像诗句所展示的画面,并用词语概括每幅画面的主要内容 ?可以提取适当的动词来概括
(翻越南五岭、疾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2. 自由默读全诗,把自己读书的把感受写在旁边。
    3.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创设的学习情境,自读自悟,是学生自学后的反馈交流。通过品析,学生把诗的内容进行内化,转化成自己的语言,目的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提炼语言的能力。
(三)感悟“远征难”
   1.课件出示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这就是弯弯曲曲连绵起伏、长达数千里的五岭,高大、险峻。可以用诗中的哪个词语来形容?(逶迤)相机让学生理解逶迤的意思。出示乌蒙山的图片。乌蒙山海拔2300多米,高大险峻,气势雄伟,可以用书中用哪个词语来形容:(磅礴)相机让学生理解磅礴的意思。
   2..五岭逶迤乌蒙磅礴,红军并没有怕,宁是靠着自己的双脚翻越了一座又一座连绵起伏、高大险峻的山脉,在红军的眼里,这些困难只不过是——(学生说“腾细浪”走泥丸这样气势雄伟的高山怎么就变成了细浪、小泥丸呢我们可以感受到红军什么样的品质?生交流(师指导朗读。)
小结:红军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面对这样逶迤、磅礴的山脉。(引读总起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设计意图】:通过画面让学生练习上下文理解“逶迤”、和“磅礴”逶迤的意思,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能力。这一设计,在帮学生梳理诗的结构过程中,巧妙的渗透了红军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另外,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问题,读出感情,读出精神
4.如果说“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红军翻越 “千山的写照,那么“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句就是红军涉“万水的说明。默读这两句,然后说说金沙江和大渡河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1)出示短片巧渡金沙江),金沙江地形险要,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水急浪高,不停
拍打着两岸直插云霄的峭壁从诗中哪个字可以感受到浪潮的来势凶猛?(相机理解“水拍”和“云崖”)蒲安臣
质疑:金沙江这样险峻,作者为什么用一个“暖”?是什么感觉到暖呢? 
生:(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课件出示巧渡金沙江故事),通过了解引导学生说出战士们的心情是高兴的、喜悦的、自豪的。除了天气的温暖,还写出了心里暖,高兴、喜悦。粽子 
(2)出示短片(飞夺泸定桥),大渡河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泸定桥高悬在大渡河上,当时桥上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抽掉,只剩下13根铁链高悬在湍急的河流之上,令人毛骨悚然。而且红军还要冒着敌人的林弹雨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这是一场怎样的战斗?生说(战斗激烈、惨烈,惊险悲壮的战斗,惊心动魄的战斗。)
质疑:作者为什们用一个 “寒”字?学生交流。(补充)在这场战役中,战士们伤亡惨重,场面惨烈。引导学生说出:不仅写出了铁索的冰冷,桥的危险,还写出了战斗的惊险悲壮,也表达了战士们为战斗的伤亡惨重而悲伤的心情。(师指导朗读)
小结:这么艰难的事红军战士还是平常地对待,一“寒”一“暖”,一“喜”一“悲”, 我们又感受到红
军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正是师引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冷水浴 下载【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再现两次战役的动人场面,意在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激发情感,更好地理解诗句中“暖”和“寒”及其意境的体会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让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进行充分对话。通过不同形式的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达到以读促学、以读激情的目的。
5.红军士翻五岭,越乌蒙,巧渡金沙,飞夺泸定之后继续北上,九月间来到了高4000米左右的岷山,岷山终年积雪,红军冒着刺骨的寒风,脚穿草鞋,迎着风雪前进,翻完学生就意味着长征已胜利在望,在这样的时刻,红军的心情是(学生说:高兴、喜悦、兴奋不已的……
质疑:诗中用那些词语来形容红军的心情?(生:喜、尽开颜),“更喜”二字既是红军现时心情的写照,也是红军对革命征途的展望。师指导朗读,红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翻过了终年积雪的岷山。师指导朗读,读出红军的喜悦的心情。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3:33: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978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红军   长征   理解   精神   感悟   文本   朗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