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地勘单位分离重组的思考

经济管理
35
深入推进地勘单位分离重组的思考
胡友华  云南省有地质局三○六队
摘要:分离重组是新常态下地勘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国有地勘单位因应国家改革要求、提升服务能力、适应市场竞争、获得更好生存发展条件的客观需要,各国有地勘单位应率先思考、主动作为,以抢占先机。
关键词:地勘单位;供给侧改革;分离重组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35-02
电视指南推荐电影地勘事业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国梦”提供矿产资源支持的神圣使命,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地勘人踏遍青山、地勘报国的光荣与梦想,六十多年来,地勘单位始终无怨无悔地服从、服务国家意志,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砥砺前行,奏响了一曲曲“三光荣”的壮美乐章。回顾历史的目的是要面向未来,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事业单位以分类改革[1]
为抓手的供给侧
改革让地勘行业发展进入新的时间拐点,面临着地勘资源深度整合
破与立的艰难抉择。
一、推进分离重组是内外因素使然
地勘单位的分离重组并非新鲜事物,早在十多年前就陆续有地勘单位在上级主管理部门的主导下开启了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分离重组工作并取得成效,现在再议地勘单位的分离重组主要是基于地勘行业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就地勘行业整体而言,做为供给侧改革[2]内容之一的分离重组仍有进一步推进的必要和空间。
(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由于多数地勘单位的工作性质相似、技术手段相通甚至相同,同时还伴存有大量民营性质的地勘公司,在主要靠地勘市场生存的今天,“僧多粥少”必然导致长期、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当前国家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经济发展进入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地勘行业进入了投资热情和规模降低、行业竞争加剧、改革加速成本增加的新常态,地勘市场的冬天悄然来临,市场间到处寒流涌动,竞争显得越发残酷,为争项目竞相杀价,工作不饱满、低价竞争、垫资揽活等现象已
成为家常便饭。为适应新常态下的市场环境,提高国有地勘单位市场竞争能力,获得更多、更好的生存发展机会,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和产业结构、整合生产要素成为地勘单位的重要选项。
(二)自身发展能力不足
根据事业机制,大队级地勘单位履行党、政、工、团组织及人、财、物、技等管理服务职能的科室齐备,一般下设地质、测量、钻探、岩矿鉴定化验等分队级的生产实体,现事业编制的在职职工因专业技能、健康状况、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历史和现实原因,其中有部分处于内退、待岗状态,真正在单位上岗的事业编制职工大约为总人数的三分之二,通常在100人左右,部分在岗人数少的只有30余人,此外还会聘有部分合同工。这些在岗职工中,机关人员一般在30人左右,少的也有10多人,单位规模大的超过50人,其余在岗职工分布在各生产实体中。每个生产实体的职工人数因市场需求和自身队伍规模等原因通常在15~60人,但一些较小的生产实体不足10人甚至不到5人。并且基于地勘队伍的年龄结构预测,队伍规模还将在未来五年因退休自然缩减约20%。
由于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在地勘单位不同程度存在,首先导致装备、技术力量分散,部分单位难以申办到较高等级的地勘资质,市场竞争力、社会影响力较弱,无法承担大型项目,也难以与一些大的矿业公司形成长期合作。其次是生产人员相对偏少、管理
人员相对偏多的状况还导致管理成本偏高、一线职工积极性创造性受到影响等问题,同时离退休人员
管理、基地管理等一些后方工作还会分散经营班子的注意力和精力,弱化了地勘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内生动力。单位、队伍分散还造成财力、财源分散,加上地勘单位的矿业权红利普遍消耗殆尽,导致投资能力、抗风险能力进一步降低,部分地勘单位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开始逐渐显露,深入推进分离重组成为地勘单位发展的内在要求。
显然,推进分离重组可从战略层面促成地勘单位上述困难和问题的根本、有效解决。
二、分离重组的目的、原则和方法
分离重组就是经上级科学策划,将一个或数个母体地勘单位的事业功能与企业功能进行分离,并对队伍、资产、产业及合作伙伴等生产要素、管理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和再分配、再布局,从而形成一个或数个生产经营实体和事业母体,其最主要内容是队伍整合。事业母体负责做好离退休职工、非在岗职工的管理服务以及职工的事业身份管理等后方稳定、保障工作;生产经营实体持优质资产和专业队伍轻装上阵,专职专心从事生产经营等前方工作。通过分离重组可以进一步明确地勘单位的事、企职责,转换经营、管理机制和发展方式,达到增强综合实力、提高竞争能力、维护队伍稳定、实现科学发展的目的。简言之,分离重组是为了全面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地勘单位的分离重组应按照“着眼发展、依法依规,立足实际、科学谋划,尊重民意、积极稳妥”的原则审慎推进。
物理老师演示电流分离重组的主导思想上应坚持“着眼发展、依法依规”。必须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从自身实际、发展需要及职工利益出发,按照市场规律分解、重组一些确实已经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单位或机构,使之满足发展要求,顺应发展趋势,增强发展能力。同时按照依法治国、依法治企的要求,分离重组必须坚守政策底线,其内容、程序、方法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做到分离有依、重组有据。
在谋划策划分离重组时应做到“立足实际、科学谋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分离重组前必须准确地掌握拟分离重组地勘单位的队伍、装备、资产、产业发展状况等实际情况,摸清家底和社会需求后综合研究、确定工作目标,不搞一刀切和一哄而上,具备分离重组条件的才能推进。实施前应充分征求相关干部职工的意见,注意学习借鉴之前分离重组案例的成功经验,汲取有关教训,经反复谋划、论证,最终制定出分离重组的可行方案,使分离重组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分离重组方案必须统筹考虑事业母体的管理服务需要和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统筹考虑企业的地域分布、队伍规模和产业布局;统筹考虑人员、装备、资产的科学分配,尽可能减少先天不足,力争达到配置最优、绩效最高,首先从“庙算”角度保障分离重组目标的顺利实现。
在推进实施分离重组时应坚持“尊重民意、积极稳妥”。分离
现代经济信息
primo36
媒体独有的特性能起到有效的抑制腐败的作用,比如揭露腐败人员、推动政府调查、宣传反腐的功效、形成唾弃腐败的公众舆论、促使有关机构回应等。此外,新闻内参还可以为党和政府及时发现和传达问题,有利于政府了解民间疾苦和百姓呼声。
4.加强公务员的廉洁思想教育
从中国目前的现状来看,非正式制度特别是部分官员的思想文化领域长期存在的不良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道德伦理、风俗习惯等,可能是造成腐败现象不断滋生的根本性原因。因此,党和政府要加强对公务员的思想道德教育,逐步消灭公务员队伍中的封建官僚思想和剥削阶级意识,不断改善部分政府部门存在的处事中庸、专制主义、反对竞争、本位主义和人情行政的陋习,有力提高公务员自身的抗腐蚀能力和道德自律性,令其对自我进行严格约束;另外,有罚也要有奖,对廉洁的公务员要进行有效奖励,鼓励其继续保持清廉的作风;还有,也要树立良好的整体社会风气,在全社会上形成厌恶腐败、鄙视贪污、提倡廉洁的氛围[5]。
5.加强国际反腐合作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腐败不仅仅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合法性在产生着严重危害,还会影响世界其他各国的和平与繁荣。在反腐败的道路上,我们要转变“各家自扫门前雪”的老旧观念,加强与全球各国的反腐败合作。国际反腐败合作不仅符合世界各国的整体利益,更是
监理全球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所必需的。做好国际反腐败合作,我们要认识到“打铁仍需自身硬”,要完善我国的反腐败法律,在腐败犯罪的界定上与国际接轨,提高合作的易操作性和行动的有效性。另外,我们还要加强加强反腐经验的交流和腐败问题的共同研究,充分共享相关的信息,
积极为国际范围的反腐败斗争提供有利平台,促进全球反腐败合法行动的开展。
三、结论控制变量法
部分发达国家在反腐败的实践和理论的研究中比我国具有更多的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应当多与各国进行交流与合作,适当借鉴国外反腐败的成功经验,采用多种方法并举的方式,把腐败行为遏制在摇篮中。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哪个国家能彻底地消除腐败,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一步登天地立马减少腐败,对腐败的打击必将是一场持久的、不断创新的战争。但自以习近平主席为中心的新一届政府领导班子上台后,不断的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纪律建设、党员作风建设、党纪党规建设,逐步的完善我国的法治体系建设,持续而严格的开展了一系列的反腐败行动,揪出了不少“苍蝇和老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长此以往,我们有信心相信必然能将现有的腐败现场逐步减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必然能形成引领世界的、清明廉洁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赵增彦.新加坡如何反腐倡廉[J].理论导刊,2006(5):32-34.[2]刘建云.国外如何反腐败[J].借鉴与参考,2005(4):43-44.[3]施建华.国外反腐败制度措施的考察与思考[J].决策,2008(4):2-3.[4]李平.制度建设是反腐败的根本措施[N].广东建设报,2000(8):13-15.
[5]张晓英.关于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的几点思考[J].理论学刊,2005(12):22-24.
作者简介:吴生发(1984-),男,汉族,江西萍乡人,硕士,中级经济师,广东天安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重组必然会触动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工作难度不言自明,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把握好工作力度和节奏,妥善处理好人的因素,实现好最广大职工众的切身利益。分离重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人,必须尊重民意,在分离重组方案出台前必须充分听取干部职工的意见建议,在实施过程中特别是人事安排上也要尽可能尊重职工本人意愿,做到先民主、后集中,这样也才有利于减小不必要的麻烦和阻力,发挥职工参与分离重组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处理好分离重组与生产经营的关系,注意搞好合作伙伴的联络沟通,认真仔细做好市场和项目的对接,高质量组织开展好现有项目,决不能因分离重组工作丢掉一块市场、搞砸一个项目。分离重组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应立足需要和实际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出可行的解决办法,保障分离重组工作的稳步、顺利推进。
三、推进分离重组正当其时
从改革趋势看,供给侧改革逐步推进,地勘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已完成清理、规范、分类的相关工作,多被明确为生产经营类、公益一类或公益二类三种类别,之后即将进入“改革”这一实质阶段。完成分类后,接下来的改革到底要改什么革什么虽至今尚未明确,但纵观近年国家针对事业单位的改革,现在进人必须进行公开招考,人员管理实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任,分配上实行绩效工资的考核分配,特别是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后大家都已经缴纳养老保险,这为地勘事业单位深入推进改革做了良好铺垫。虽分类完成后即将到来的这场变革的内容、力度、深度、广度不好臆测,但并不排除
国家把整合地勘队伍作为备选方案之一,地勘队伍的整合似乎山雨欲来。针对这一情况,地勘单位理应未雨绸缪、顺势而为,对分离重组有所思考、有所行动,以抢占生存、发展的先机。北京财经学院张彤
从市场因素看,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地勘项目少、职工工作量不饱满、项目单价低且收款难已经成为困扰大部分地勘单位的现实问题,并且经济下行的风险和压力依然存在,地勘市场在短期内很难有根本性好转,这些不利的市场因素恰恰可以促进地勘单位的上级决策层认真思考、研究分离重组相关问题,一旦做出决断,地勘单位在近期内开展、落实分离重组任务也有充足时间,经济损失和成本支出也最低。之后市场一旦好转,重组后的地勘单位就可以快速重兵出击,依据自身优势争夺地勘市场制高点。
西藏历史
目前,推进地勘单位分离重组的内外条件基本具备,时间窗口也已经打开,深入推进分离重组、高效整合地勘资源或许只是还欠一阵“东风”,唯愿那东风徐来,吹散寒流,迎来春天。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Z].北京:中共中央,国务院,2011.
[2]李新创.钢铁业供给铡改革出路[J].财经国家周刊,2016(21):48-50.
作者简介:胡友华(1974-),女,汉族,云南永善人,现就职于云南省有地质局三O六队,本科学历,经济师,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上接(第34页)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50: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970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地勘   重组   分离   单位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