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分法

     
                      变分法综述
1.变分法
1.1.变分法起源
变分法是17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门数学分支,主要是古典变分法,它理论完整,在力学、光学、物理学、摩擦学、经济学、宇航理论、信息论和自动控制论等诸多方面有广泛应用。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有限元法,其数学基础之一就是变分法。[1]
变分法是处理泛函数学领域,和处理函数的普通微积分相对。譬如,这样的泛函可以通过未知函数的积分和它的导数来构造。变分法最终寻求的是极值函数:它们使得泛函取得极大或极小值。有些曲线上的经典问题采用这种形式表达:一个例子是最速降线,在重力作用下一个粒子沿着该路径可以在最短时间从点A到达不直接在它底下的一点B。在所有从AB的曲线中必须极小化代表下降时间的表达式。
变分法的关键定理是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它对应于泛函的临界点。在寻函数的极大和极小值时,在一个解附近的微小变化的分析给出一阶的一个近似。它不能分辨是到了最大值或者最小值(或者都不是)。
变分法在理论物理中非常重要:在拉格朗日力学中,以及在最小作用量原理量子力学的应用中。变分法提供了有限元方法的数学基础,它是求解边界值问题的强力工具。它们也在材料学中研究材料平衡中大量使用。而在纯数学中的例子有,黎曼调和函数中使用狄力克雷原理。最优控制的理论是变分法的一个推广。[2]
同样的材料可以出现在不同的标题中,例如希尔伯特空间技术,摩尔斯理论,或者辛几何。变分一词用于所有极值泛函问题。微分几何中的测地线的研究是很显然的变分性质的领域。极小曲面(肥皂泡)上也有很多研究工作,称为Plateau问题。
1.2变分问题类型
固定边界的变分问题,可动边界的变分问题,条件极值变分问题和参数形式的变分问题。[3]
1)古典变分问题举例
1:最速降线或捷线问题(Brachistorone or curve of Steepest descent)问题。这是历史上出的第一个变分法问题,1696年约翰·伯努利提出的。设AB是沿平面上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点,在所有连接AB两点的平面直线中,求出一条曲线,使仅受重力作用且初速为零的质点从AB沿该曲线运动时所需时间最短。
解:以A为原点建立平面指标坐标系,设B点的坐标曲线方程设为且满足端点条件
为曲线上任意一点,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所需时间为
曹仁伟                       
    短程线(测地线:Geodesic)问题:光滑曲面f(x,y,z)=0上给定两点求连接这两点的一条最短曲线。
解:连接这两点的曲线方程为
             
则其满足 
                        (1)
长度为        (2-1-2)
  短程线问题即求(2-1-2)在约束条件(2)下的最小值问题条件最小值问题。
等周问题:在平面上给定长度为L的所有不相交的光滑封闭曲线中,求出一条能围成最大面积的曲线。
解:设封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
                        (1)
中式连续可微,且其长度为
高频整流器                              (2)
所围成的面积为
                                  (3)
等周问题就是在满足等周条件(2)的所有曲线(1)中,求使积分(3)取得最大值的曲线。
2)最简泛函的变分问题求解
设函数的极值曲线一端固定,另一端在直线上移动,则另一端必满足自然边界条件
若极值曲线的端点在已知曲线上移动,则变分有关。
若设函数的极值曲线左端固定,另一端在已知曲线上移动,则另一端在直线处必满足
              [4]
4st托普:求泛函极值问题的自然边界条件。其中均为自由边界,均为已知函数,且
解:因为均为自由边界,根据上述定理,故自然边界条件为
由于,故自然边界条件可化为
(3) 条件极值的变分问题
5:试求泛函的最小值。这里满足端点
  解:引入两个变量,令于是泛函变为
        (1)
约束条件为
                              (2)
天堂419草坪做辅助函数
              (3)
泛函(3)的欧拉方程组为
              (4)
由式(4)得           
积分得
                     
式中是积分常数,因为,故
                 
于是有             
最后求得最小值为
                 
1.3应用
物理学中泛函极值问题的提出促进了变分学的建立和发展,而变分学的理论成果则不断渗透到物理学中。
P.de费马欧几里得确立的光的反射定律出发提出了的最小时间原理:光线永远沿用时最短的路径传播。他原先怀疑光的折射定律,但在1661年费马发现从他的光的最小时间原
理能够推导出折射定律,不仅消除了早先的怀疑,而且更加坚信他的原理。拉格朗日把变分法用到动力学上。他引进广义坐标q冰刃怎么用1,q2,qn动能T q=(q1,q2,,qn)函数,q表示广义速度。他又假定力有位势VVq函数,又假定T+V是常量,即系统无耗散,L=T-V,称为作用量,拉格朗日的最小作用原理是说真实的运动使作用量取极小值。通过欧拉方程,拉格朗日建立他的运动方程,据此推出了力学的主要定律,并解决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工作都记载在他在1788年出版的《分析力学》一书中。
2.直接法
2.1直接发的概念
各种变分法的最后求解都可归结为解欧拉方程的边值问题。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之下欧拉方程才能求出精确解,在大多数情况下,欧拉方程的精确解无法求出,因此需要另外的求解方法。19908月,第二届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在巴黎举行,希尔伯特在会上作了“数学问题”的报告,提出了23个重大数学问题,其中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变分法的直接问题。
变分法的直接方法是指不通过求解欧拉方程而直接从泛函出发,求出使泛函取得极值的近似表达式。
变分法的近似解法有有限差分法、里茨法、坎托罗维奇法、伽辽金法、最小二乘法、配置法和分区平均法等。
2.2伽辽金法
伽辽金法是俄国工程师伽辽金于1915年提出来的,它属于加权余量法,是解算子方程的一种近似计算方法,也称为加权残数法或加权残值法。
1. 基本原理
设算子方程及边界条件分别为
                            (1)
                              (2)
式中,为待求的点的函数,分别为域内上和边界上的算子;分别为定义在域内和边界上不含产权比率的已知函数。[5]
一般情况下,方程(1)、方程(2)较难求得精确解,所以方程(1)的近似解为
                      (3)
其中是近似解函数, 为待定参数,是基函数。由于(3)式中是近似解,将其代入微分方程(1)和边界条件中,一般来说不会精确满足,(1)和(2)将产生残余值,它们分别为域内残值和边界残值,均简称为残值、残差、残数或余量,即
                          (4)
                          (5)
显然如果式(4)、式(5)中的为精确解,则余量应等于零。
加权残数法的基本思想是:适当的选择两个函数,他们分别称为域内权函数和边界权函数,均简称为权函数,是的残值与其相应的权函数的乘积在某种意义上等于零,即可令余量与加权的内积满足正交条件:
    (6a)
    (5b)
式中分别域内内积和边界内积,均简称为内积。
如果恰当的选择近似函数,使其满足边界条件(2),则方程(6a)就退化为
        (7)
此时(7)为加权残数法的内部法
如果近似函数满足算子方程(1),则内积(6b)就退化为
          (8)
此时(8)为加权残数法的边界法
如果近似函数既不满足算子方程(1)也不满足边界条件(2)必须同时应用式(6a)和(6b)消除残余值,则其称为加权残数法的混合法。
将近似解(3)代入式(6a)中并选择n个权函数可建立以为未知量的方程组
求解上面代数方程组,可得到参数,代回到式(3),便得到(1)式。
  权函数空间
从上述加权残值法的基本原理的叙述可见,加权残值法的应用可按三个步骤进行 [6]
(1) 选取试函数;
(2) 代入算子方程求出残值表达式;
(3) 选取权函数,做残值表达式与权函数的内积,并令其正交以消除残值。
2.算例
1:用伽辽金法求边值问题
    解:取函数坐标系为
                     
取前两项,则近似解为
               
于是,有
                 
     
伽辽金法方程组为
                 
                     
解之可得
                 
于是,所求近似解为
                 
算例2:用伽辽金法求边值问题
                        (1)
的第一、第二次近似解。其中为矩形域的边界,为常数
解:注意到待求解的问题关于对称,选取坐标函数系为
           
因要求第一、第二次近似解,古取满足边界条件的坐标函数
           
             
求第一次近似解。令
           
               
             
将上式代入伽辽金方程,注意到被积函数均是偶函数,得
消除积分号前的系数4,伽辽金方程可简化为
积分,得
约去公因子,并解出,得
                   
于是,得到所给边值问题的第一次近似解为
                          (2)
求第二次近似解,令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3:44: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945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问题   方程   变分法   函数   变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