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特征与发育分布规律

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特征与发育分布规律
一、 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简介
1、概念
并行计算机
  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又称为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是指由地震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种类比较多,主要有崩塌、滑坡,其次有塌陷、地裂缝、砂土液化等。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具有规模大,隐蔽性和突发性强, 破坏性大等特点。
2、含义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主要包含两方面特征:  一是导致这些地质灾害活动的直接诱因是地震,而不是其他原因,如暴雨洪水引起的滑坡、崩塌或采空引起的地裂缝等;  二是这些地质灾害是地震灾害链的组成部分,但相对于其他地震灾害,特别是房屋等工程
二、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类型
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塌陷、地裂缝、砂土液化等。其中最为严
重的就是崩坍、滑坡和泥石流。
1、 崩塌、滑坡活动的地质地貌条件
( 1) 岩土类型及性质。岩土类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对崩塌、滑坡活动具有决定性作用。据典型实例统计分析,地震崩塌主要发生在黄土发育地区,部分发生在节理裂隙发育的砂岩、白云岩等比较坚硬的岩石发育地区。地震滑坡主要发生在黄土、堆积土、片岩和千枚岩、页岩、泥岩、构造岩等发育地区。高世宝
调查研究报告格式( 2) 地形地貌。据调查统计,地震崩塌、滑坡主要发生在山地、高原和丘陵地区,以中山地区最发育,其次为高山、高原( 主要是黄土高原) (表 1) 。从局部地形看,崩塌、滑坡活动与地形坡度、斜坡高度或相对高差以及切割程度密切相关。据典型地区调查统计资料,崩塌多发生在高度 40m 以上、坡度 30° ~ 70°的斜坡,其分布比率约占 65% ;  滑坡多发生在坡高 20 ~ 150m、坡度 20° ~ 50°的斜坡,其分布比率约占 70% 。
( 3) 地质构造。地震崩塌、滑坡明显受地质构造控制,在大型活动断裂构造带,崩塌、滑坡不但密度高,而且规模大。这是因为断裂构造不仅使斜坡岩土体发育大量裂隙,甚至使斜坡变得支离破碎,而且强化了斜坡岩土体的风化作用和地下水活动,降低了斜坡的稳定性,增加了崩塌、滑坡活动的可能。
2、塌陷形成的地质条件伴随地震活动发生的地面塌陷,除少量为黄土塌陷外,主要是岩溶塌陷。岩溶塌陷主要受可溶岩发育程度、覆盖层特征等条件影响。(1)可溶岩及岩溶发育程度岩溶洞隙是岩溶塌陷的决定因素。中国发生地震塌陷活动的可溶岩除部分地区为晚中生界、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富含膏盐芒硝或钙质的砂泥岩、灰质砾岩及盐岩外,主要为古生界的石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等碳酸盐岩。碳酸盐岩的岩溶类型分为裸露型、覆盖型和埋藏型 3 种。据统计,地震岩溶塌陷主要发生在覆盖型岩溶和裸露型岩溶分布区,少量发生在埋藏型岩溶分布区。除可溶岩岩性和岩溶类型外,岩溶发育程度直接影响地震塌陷的活动程度。一般情况下,可溶岩的岩溶越发育,岩溶洞隙的开启性越好,岩溶塌陷越严重。可溶岩岩溶发育程度主要受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影响。一般情况下,断裂构造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地下水循环交替强烈、雨量充沛的碳酸盐岩分布区,岩石结构比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溶蚀、潜蚀作用强烈,最容易发生地
震岩溶塌陷。
(2)覆盖层厚度、结构、性质发生在覆盖型岩溶分布区的地震塌陷,不仅是覆盖在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下面的可溶岩洞穴的陷落,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塌陷是由于溶洞和上覆土层中土洞陷落造成的。此外,覆盖层情况还影响了地下水活动,对岩溶塌陷也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覆盖层是影响岩溶塌陷的重要因素。覆盖层厚度对岩溶塌陷活动具有决定性作用。根据统计资料,覆盖层厚度 < 10m 时塌陷发生的机会最多;  10 ~ 30m 可发生少量塌陷;  30m 以上仅发生零星塌陷。覆盖层岩性结构对岩溶塌陷也具有一定作用。一般情况下,覆盖层为比较均一的砂性土最容易发生塌陷;  夹砂砾石的层状非均质土、均一的黏土或者覆盖层底部发育稳定层状黏性土的非均质土,发生塌陷的机会较少。此外,覆盖层中有土洞时,容易发生塌陷。土洞越发育,塌陷越严重。
3、地裂缝形成的地质地貌条件地震地裂缝与岩土类型有密切关系。大量调查资料表明,地震地裂缝很少发生在基岩裸露的地区,主要发生在第四系分布区。在各种类型的第四系沉积区中,均有地震地裂缝活动,但以黄土、黄土状土以及冲积层、冲洪积层、湖积层发育区尤为严重。由于不同沉积层所形成的地貌不同,因此地震地裂缝又与地形地貌有一定的
依存关系。历史地震地裂缝主要发育在黄土高原、山间谷地或山间盆地、山前冲洪积扇、沿海平原中的古河道与古湖泊等地。
4、砂土液化形成的地质条件地震活动引起的砂土液化发生在松散砂土层中,但并不是所有的砂土均会发生液化;  能否发生液化以及液化程度与砂土性质及其埋藏条件、成因类型密切相关。容易发生液化的砂土岩性主要为黏粒含量少、孔隙比大、相对密度低、渗透性差、饱和度高、塑性指数小的粉细砂,其成因类型主要为冲积层,形成时代主要为全新世和现代沉积。
三、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特征(以都汶公路为例)
菩提树下的爱情
1、 地震裂度效应。
都汶公路的次生地质灾害密图与地震烈度分区图进行叠加,可见,总的来说裂度越高地质灾害点分布密度也越大。次生地质灾害极高易发区集中分布在Ⅹ度、Ⅺ度裂度区。3 处特大型和 16 处大型次 生 地 质 灾 害 点 均 发 生 在 Ⅹ度、Ⅺ度烈度区,其次生地质 灾 害 数 量 占 沿 线 次 生 地 质 灾 害 总 量 的 69. 4% ,表 明 地 震 裂 度 区 越 大,地震波对坡体的冲击作用越为强烈,就越容易触发大型以上的次生地质灾害。
2、 错列和转折部位效应。
将都汶公路的次生地质灾害分布图与地层断裂、公路走向、河流走向相叠加  (图 11B) ,可见,研究区域内地质灾害集中分布不 仅 与 地 层 断 裂 和地震裂度有关,而且在断裂带与公路线、河道相交或转折部位密切相关,尤其在茂汶断裂与公路羊店段转折处、彭灌复背斜与公路银杏段错列处、映秀 - 北川断裂与公路映秀镇段错列处、岷江漩口拐弯段与彭灌断裂错列处,次生地质灾害尤为集中,更是对应了内动力和外动力耦合作用在这些 “锁固段” 的强烈表现,这些断裂与地 形 地 貌 的 错 列 和 转 折 部 位 在 地 震过程中,由于断层整体的错动而被进一步的剪断、破裂,从而释放出更多的能量,产生局部更为强烈的震动,形成次生地质灾害的集中发育区。
3、 岩性与坡高效应。
研究区岩 性 可 以 概 括 为 覆 盖 层、千 枚 岩 夹 结 晶 灰 岩、闪 长 岩 和角闪岩、砂砾岩和泥岩等 4 大 类,将 次 生 地 质 灾 害 类 型 与 岩 性 图 层 进 行 空 间 统 计 分 析  ( 表1) ,可见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在 各 类 岩 层 中 均 有 发 育,但 角 闪 岩 和 闪 长 岩 等 硬 岩 地 层 中 次 生地质灾害更为发育,砂板岩和泥页岩、千枚岩夹结晶灰岩等软岩次之。都汶公路岩性地层中通常发生的是崩塌,而滑 坡 全 部 发 生 在 覆 盖 土 层 中。主 要 由 于 硬 岩 受 地 震 力 作 用 更 易 于 碎裂,引起崩塌,而软岩有一定的 “减压” 作用。
四、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区域性分布
1、沿河流水系线状分布
研究区内,汶川地震触发地质灾害在区域分布上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沿河流水系呈线状分布,在卫星遥感解译图像上表现的十分直观(图 1)。实地调查的结果亦表明,绝大部分的地震地质灾害都是沿白龙江和白水江等深切河谷及其支流的两岸发生的,说明地质灾害的发育受水系的控制。 研究区地质地质灾害沿水系分布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河流水系两岸不对称分布,尤其是文县境内的白水江和白水江,白龙江、白水江左岸(南岸)发育的次生地质灾害远较右岸(北岸)为多,这在遥感影像图上表现的很明显,如图 1 是解译出来白龙江在文县某段地质灾害发育的情况,截取的这一段是比较突出的南北岸灾害分布不均匀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研究区内白龙江、白水江全段南岸的次生地质灾害数量是北岸的 3~4 倍。 研究区内主要有白龙江、白水江横穿而过,从解译结果看,地质灾害沿河流分布的规律比较明显,但是,水系的影响范围到底有多远呢?本文利用 ArcGIS的空间分析能力,在水系周围设置一定半径的缓冲区,从 100 m 作为起始点,统计落在该区域的次生灾害面积。如图 2 所示,在水系周围 500  m,次生灾害的面积平稳上升,600~800 m 的起伏度不大,基本趋于平滑,说明水系的影响范围最远大概在 500 m 左右,大于此距离,水系的影响作用就不太显著了。
才3.2  2、与地震烈度的对应关系
地震烈度简称烈度,即地震发生时,在波及范围内一定地点地面振动的激烈强度,简单地说就是地震影响与破坏的程度。地震滑坡和崩塌的活动与地震震级、地震烈度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根据近年多次强震调查统计,滑坡多发生在Ⅶ度及以上地区。仅在特殊情况下,Ⅵ度区发生滑坡和崩塌。在烈度Ⅷ度以上区域,如果地质条件不良,崩塌、滑坡就会很密集。 研究区涉及 3  个地震烈度:Ⅶ~Ⅸ度,不同地震烈度区内次生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如图 3 所示,Ⅸ度区、Ⅷ度区内地质灾害较为密集,Ⅶ度区内地质灾害点大部分集中在国道 212 沿线。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除了地震的原因以外,这一地区原本就是中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区之一,Ⅶ度区内国道 212 又主要沿白龙江展布,河谷一侧本来就存在临空面,有利于崩塌、滑坡的发生,再就是由于修建公路,人工削坡Z使边坡卸载,其稳定性相对较差。
五、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
1、区域性活动构造的不稳定 ,是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动力源。
在活动构造的变形中 ,极易形成大规模的次生地质灾害 ,同时活动构造直接影响微地貌形态 ,直接决定着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 ,其形成的断层崖等结构是次生地质灾害易于发生的区域。
以彭州干溪沟泥石流为例,干溪沟属于湔江的支流,大地构造上位于龙门山断褶带中段前缘,即位于巨大的复合型推覆构造带龙门山逆掩推覆构造内的前缘推覆构造带的中段,龙门山逆掩断裂带主边界断裂( 通常称江油—灌县断裂) 中段的灌县二王庙断裂与龙门山前山断裂的穿过区域。区内至少有 5 次大规模的升降运动。地震活动频繁,据资料记载:  1966 ~ 1970 年,曾经发生 ML≥2. 5 级地震 5 次,最大达到 4 级;  1971 ~ 1985 年发生过 212 次 ML≥1 级的地震,其中 43 次 ML≥2. 5级,震感较强的有 5 次,震级最大一次是 4. 5 级。本区 50a 超过概率为 10% 的地震烈度为Ⅶ度。2008年 5·12 汶川大地震时,建设场地所在的花溪村和黄村震感强烈,受灾严重。
2、地层岩性和结构决定着次生地质灾害发生的强度与密度。
结构松散的砂岩、砂泥岩以及砂岩、页岩和泥岩的互层地层 , 岩性软弱 ,在构造作用、水力侵蚀和风化作用等其他作用下 ,易形成土状或者泥状的软弱层。北川的志留系地层岩石较为
软弱 ,且普遍具有崩解特性 ,在地震作用下 ,易于发生地质灾害 ,因而沿着该地层发育着大量的大中型滑坡、崩塌等次生地质灾害。
多媒体网络教室美术教育研究以彭州干溪沟泥石流为例,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现场地质调查结果,区内出露的地层岩性主要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 T3x)的灰中厚层粉砂岩与深灰粉砂质泥岩、炭质页岩不等厚互层,夹深灰中厚层钙质岩屑砂岩、煤线以及 C、P、T1 灰岩( 主要为区域内的滑覆体( 飞来峰) 和第四系覆盖的黏性土、碎石土、含砂的卵砾石和漂石。第四系覆盖层主要分布在山前斜坡地带、沟谷地带和平原地带,以冲洪积和残坡积为主,残破积物厚度约 2 ~ 3m,岩性主要为黏性土和碎石土;冲洪积沉积层主要为含砂卵砾石、漂石及黏性土,厚度约为 5 ~ 15m。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9:33: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937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地震   地质灾害   发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