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会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如何学会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
   1、抓住关键实词
   关键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特殊难解词语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准确地体现出来。
社区的概念   2、抓住关键虚词
   关键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①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实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②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
   3、熟悉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是关键。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内容,要注重积累,重点掌握容易忽略的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二、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实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实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三、具体步骤——翻译“六字法”
   留、换、调、删、补、变。
   1、“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包括: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能够保留不译(
我上三年级了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能够保留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2、“换”:
   ①将文言词替换成现代汉语词,②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③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④将通假字替换成本字,⑤将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后的词等。翻译要彻底到位,以防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3、“调”即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对译的基础上,将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
   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要将介宾短语移至谓语的前面。②定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把定语移到被修饰、限制的中心语之前。
   4、“删”即把没有意义或不必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
   文言句子中有些词,如句首语气词“盖”“夫”、音节助词“之”、用于特殊场合的连词“而”等,在翻译时删去之后也不影响译文的准确、通顺,便可删去不译。
长兴撤县设区
   5、“补”即补出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或隐含的成分,如句子中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以及介词“于”等,从而使句意完整。
   6、“变”指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
   这往往是上述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难以准确翻译时的一种方法。尤其是碰到文言文中使用修辞或典故的地方时,应学会变通地翻译。如:①对比喻句的翻译,应尽量保留比喻的说法,如果不能保留,只译出本体即可。如《过秦论》中“金城千里”,可译为“辽阔的国土,坚固的城池环绕,牢固可靠”。
  四、文言文翻译的重点知识
   从近几年的文言文主观翻译题来看,考查的是对全句的理解,但命题人选择文句是独具慧眼的。他们往往会选择那些有重要语法现象的文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所以,考生必须特别注意这些采分点。在答题时,我们除了把握句子翻译“信
、达、雅”的要求,掌握“留、换、调、删、补、变”等六种翻译方法外,还需注意以下七个注重点:
   (1)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高考命题专家特别注重的一项内容。所以,在翻译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把握,仔细辨别。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等。在翻译文言文遇到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定要先判断出词类活用的类型,然后据此推断其意义。
   例: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
   译文:哥哥说:“且不说弟弟不能砍柴,纵使能砍柴,还是不能去做。”于是让张诚赶快回家。
   【解析】“樵”,名作动;“归”,使动。
   例: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译文:吃饭是老百姓的事,老百姓没有吃的就无法生存了。三天不吃粮食,父亲和儿子就不能保全。
   【解析】“粒”活用为动词,吃粮食。
   (2)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常被命题老师看重。要想能够准确翻译此类句子,就必须要能够译出其句式特征。
   例: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
   译文:(顾)况,是吴地人氏,自恃有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文(或诗人)。影响因子
   【解析】无语言标志的判断句。
   例: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
   译文:近日的事,祸端将要酿成,幸亏陛下英明果断,因而严惩了罪人。
   【解析】结构助词“斯”为提宾标志,“罪人斯戮”即“戮罪人”。
   (3)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的词语大多是多义的,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常常是翻译题考查的重点。在具体翻译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从众多的义项中选择出最恰当的一个实行翻译。
   例: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
   译文:永乐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
   【解析】“故”为“原来”“谢”为“推辞”。
   例: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云。(08四川卷)
相声flash   译文:使者到来,打开看到的全是经史书籍,丢下另一半未打开,才免于祸患,人们认为是崇高品行感应的结果。
   【解析】得分点“发”为“打开”,“置”为“丢弃”,“以”为“认为”“至行”为“崇高品行”。
延胡索酸   (4)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非常普遍。这个知识点也是高考命题经常涉及到的内容。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尤其要特别注意那些存有古今异义的词语,千万不能够今译古。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1:55: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917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翻译   文言文   活用   句子   现代汉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