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因学说---外感六淫---燥邪

远离伊甸园
中医病因学说---外感六淫---燥邪
本文参考人卫出版社《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及《王绵之方剂学讲稿》总结整理而成。
燥邪的含义:燥邪是六淫中具有干涩、伤津、易于伤肺特性的邪气。燥为秋季主气,从秋分、寒露、霜降到立冬四个节气,为燥气当令。秋季天气收敛,其气清肃,气候干燥,水分匮乏,故多燥病。燥气乃秋令燥热之气所化,属阴中之阳邪。秋季感受燥邪,病肺卫并具有津气干燥特征的急性外感病,称之为秋燥。秋燥有温燥、凉燥之分温燥为感受秋燥之邪而兼热邪者,凉燥为感受秋燥之邪而兼寒邪者。初秋有夏热之余气,久晴无雨,秋阳以曝之时,燥与热相结合而侵犯人体,故病平衡电桥温燥。深秋近冬之际,西风肃杀,燥与寒相结合而侵犯人体,则病多凉燥。初尚热则燥而热,深秋既凉则燥而凉。燥与肺气相通。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干涩伤津:又称燥胜则干,燥邪具有干燥枯涩之性,其致病易伤人体津液而致阴津亏损。燥与湿对,湿气去而燥气来。燥为秋季敛肃之气所化,其性干涩枯涸,故曰“燥胜则干“(《素问·阴应象大论》)。燥邪为害,最易耗伤人体的津液,形成阴津亏损的病变,出现各种干涩的症状和体征,诸如皮肤干涩皲裂,鼻干咽燥,口唇燥裂,毛干枯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等。
燥易伤肺:燥邪具有从口鼻、肌表而入,损伤气之性,其致病使肺津受损,宣肃失职。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性喜清濡润而恶燥,称为娇脏。肺主气而司呼吸,直接与自然界大气相通,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多从口鼻而入,燥为秋令主气,与肺相应,故燥邪最易伤肺,燥邪犯肺,使肺津受损,宣肃失职,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痰中血,以及喘息胸痛等。 燥为秋季主气,与肺相应,燥邪以干涩伤津和易伤肺为最重要特征。不论外燥还是内燥,均可见口、鼻、咽、唇等官窍干之象,以及皮肤、毛发干枯不荣等。 
台账
润燥剂是因燥而成病的。燥有外燥和内燥之分,所以在组成润燥剂的时候,它的药物不是单纯的,与治风剂一样。既然是外燥,就要散,所以外燥的治法和内燥的治法不同,虽然都是来治燥,但外燥是因有外邪伤人,不得散,所以治外燥的方剂是用轻宣的药配伍甘寒滋润的药组成的,着重肺燥。
肺--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之一
肺与各脏腑的关系---中医基础理论之一
润燥剂是以轻宣或滋润药为主组成,能够宣肺除燥、滋阴润燥的方剂就叫润燥剂。
宣肺除燥指的是外燥,滋阴润燥指的是内燥。从理论来讲,《内经》有“燥者濡之”之说。作为内燥来说容易理解,所谓燥,就是干,就是没有津液、精血的滋润,就是缺乏阴,缺乏津液,凡是人体里面缺少属于阴的东西,就会产生脏腑的燥。津液也好,精血也好,阴也好,凡是这些有所不足,就容易生热,因此就容易生燥。
在这个概念上,燥和热联系起来没有矛盾,但是就外燥来说,往往容易产生一个矛盾现象,不容易理解。作为外燥来说,它的特点就是收敛,就是干。它的本性属于寒,所以燥作为六淫之邪来说是阴邪,是与寒邪同一类的,但是不像寒那么重,所以古人叫它“燥为次寒”,“燥为小寒”,就是比寒邪差一些,所以它和寒一样的,是收敛的。正因为它是收敛的,那么津液就不得布散,所以就产生了燥,这是它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燥还有个特点,容易从火化,所以从外燥来说,把这个本质和特点要搞清楚。例如外燥中还有一种温燥,这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因为它没有矛盾。温燥是属于热性的,但是温燥不是燥的本性,是已经从火化或者是与温邪相合的燥邪。作为中医所讲的燥邪,就像刚才所讲的,“燥为阴邪”,“燥为次寒”,其性收敛,所以易干,容易从火化。后来为了容易区别,就把燥分为温燥和凉燥,实际上中医所讲的燥邪,本身是凉燥,这个本身是指秋季的主气。
既然燥的本性是次寒、是凉,为什么还会有温燥,这就是因为当时的气候不一定是一种气,它可以兼夹了其他的。举例来说,燥邪是秋季的主气,可是有的时候,由于虽已入秋,但暑气仍在,虽然已经到了秋季,暑热之气没有全消,因此和燥气相合,这就是温燥。初秋尤其容易见到。
由冬入春也容易见凉燥,在这个阶段是由寒转温;但是到了春的后期,由温转热时出现的燥邪,也就是温燥。这就是说,真正的燥邪是凉燥,但是由于兼夹的邪气不同,所以它也出现一种温燥。
凯膜过滤技术泰山亚龙湾水上乐园
内燥,刚才谈到,是由于阴血、阴液、精、津、液不足,使脏腑发生了干燥、燥热,这个大多数是属于误治,或者是慢性病以后逐渐造成的。例如误治,汗、吐、下都可以造成,因发汗太过,泻下太过,吐得太厉害了,伤了人体的津液,把人的阴给伤了,是由这样造成的。
另外还有一种是慢性病、消耗性的病,由于疾病长期消耗阴分,造成了内燥。
总结起来,燥分为外燥和内燥,外燥分为凉燥和温燥,它都表现为一个燥象,而从其本质上来讲,温燥和内燥相同,凉燥是另外一种。凉燥并不是津液的真正亏损,而是由于燥邪(秋之气)的收敛,肺气的不得布津,因此而形成的燥象。
内燥不能用香燥的药来治,对于外燥来说,也要考虑到辛温、收涩和温热的药都需要少用,特别是温燥,就不能单独用,必须配伍凉润的药。
在解表药里就要考虑这个问题,另外在配伍滋润药的时候,也要考虑外燥的凉燥,滋润药要少用一些,而且甘寒的药更不能用,或少用。因为它本身不是津液不足,而是由于燥邪的收敛、肺气的不得宣布,导致津液不得布散。
所以刚才讲的这些特性,具体到临床中运用,使用药有一个总的概念。配伍当中还要注意,在温燥的时候、内燥的时候,苦寒的药要少用。
滋润的时候是用甘寒,不用苦寒,就是因为苦寒首先是伤了胃阳,伤了胃液,伤了胃气,这样胃气就不能布散津液;而且苦寒可以从燥化,苦寒的药长期用、大量用,它会化燥,化燥以后会伤阴。
那么为什么要讲苦寒呢,因为燥邪表现的是干,表现的是热,往往容易考虑到清热,同时由于燥邪所伤,气上逆,所以经常想到要用苦味来下气,或者用芳香的药来理气行气,故在这里结合了燥邪的特点在配伍当中提一提。
在用润燥剂当中,需要注意三点:一、燥,首先内外要分清,分析是内燥还是外燥。在外燥中要注意分别是凉燥还是温燥。
凉燥,临床上虽然比较少见,但是还是有的。晚秋的时候,以及初春的时候,特别是久旱不雨的时候,人体所感受的外邪,就是一种凉燥。之所以少有,是因为燥的特点,它容易从火化,时间稍微一长,它容易化热、化火,比风寒郁而化热更快。因为这个过程快、时间短,所以在临床上相对而言比较少见。但尽管少见,在的时候,根据当时的证,还要辨清楚。如果是凉燥而用了治温燥的办法,就会留邪,留邪后咳嗽就不会很快治好。而且由于用了凉润的药,所以不易从火化,相反拖得时间长了,只有用温润的办法,用轻宣的办法,这样才能好得快。
二、病人素来有湿痰的,在用润药除燥的时候,特别是治内燥时一定要防止留痰。因为润药是滋腻的,会使病人的痰更加不容易排出。所以在润药里边,一定要配伍祛痰的药,这是指祛湿痰的药,即用的都是燥药。这些药如何配伍应用,在具体方剂中再讲。
三、在内燥的时候,它的阴血、精、津、液亏虚,这时就得要用滋润的药来补虚。但是此时特别要考虑脾胃的问题,因为中焦脾胃为生化之源,如果滋腻太过,脾胃运化功能跟不上,这就只能伤胃生痰,不能变成人体的阴血、津液。这是滋阴的一个总的原则。下面讲一讲治外
燥的方剂。
杏苏散(《温病条辨》)【组成】苏叶6g   半夏6g   茯苓6g   前胡6g   苦桔梗6g  枳壳6g甘草6g   生姜6g    橘皮6g杏仁6g   大枣2枚【用法】水煎服。【功用】轻宣凉燥,宣肺化痰。【主治】外感凉燥。头微痛,恶寒不甚而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方解】杏苏散是凉燥所伤,就是受了燥邪后出现了一些症状,头微痛,无汗。这些症状和表寒证相似,但这里的无汗和风寒表证的无汗不同,并不是由于寒邪所伤,邪困于肌表,致卫气不得外达,而主要是外面的燥邪伤了肺,肺气不得布散,所以津液不得向外传送了,故皮肤觉得干燥,它跟表寒证的毛窍闭而恶寒无汗不同,所以这里没有提到发热,而是头微痛。
那么从这些方面来看,凉燥和表寒证的区别就明白了。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身痛,这是表寒证;凉燥所伤是次寒,是小伤,而它真正的症状特征在咳嗽、吐稀痰、鼻塞,这就是由于肺气不得宣散,津液不得向外输布,所以聚而为痰。
口腔科学本来应该是滋养人体、布散到人体各个部分的津液,聚而成为痰,所以这个痰是稀痰、是粘的;同时由于肺气不通,鼻为肺窍,所以它也不通利,出现鼻塞。咽干、咽部也会感到不通利,
这个不通利只是气的不通利,并不是吃东西不通利。这都是由于肺气不得通畅,燥邪所伤而致。肺气不得宣布,嗓子也不是痛,所以这些在临床辨证中要注意,病人他会告诉你嗓子里边不舒服,咽唾沫也好,吸气也好,他总感觉这里不舒服,但是吞咽东西并不痛,你查一查,也不充血,也不红肿,这就是凉燥所伤症状的一个特点。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3:32: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909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人体   不得   外燥   时候   肺气   配伍   滋润   无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